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熱門】快樂的端午節作文500字4篇

作文 閱讀(3.2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快樂的端午節作文500字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快樂的端午節作文500字4篇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1

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很熱鬧,人們不僅要包粽子,而且還要打大餅和米糕。

聽媽媽說,端午節還有一段歷史呢。古代有個叫屈原的詩人,因熱愛祖國而不被理解,受到了屈辱便來到江邊,跳進了江裡,溺江而死。人們打撈了很長時間也沒撈到他的屍體,他們擔心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把包好的粽子扔進江中,讓魚吃粽子而不要去吃屈原的屍體。因此,每年的這個時候,也就是端午節人們就包粽子來紀念屈原。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是這樣過的,人們早早的起床,到外面去,採上一段柳條,拿回家中,插到了戶門上。另外,小孩子們的脖子上戴著香囊,同時手、腳腕繫上五彩線繩,傳說可以避邪驅蟲,以後會有福氣。大人們呢?坐在一起包三角形或者四面體形的粽子、打米糕、打各種口味的大餅。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就產生了學包粽子的想法,隨即告訴了媽媽,但媽媽不答應,在我的堅持下,媽媽才答應教我,我高興的直跳。

製作粽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媽媽教我的步驟也很緊湊,首先讓我拿好粽葉,接著卷好粽葉,同時把糯米、花生、大棗,放進卷好的粽葉裡,待所有的東西填滿後,就把粽葉按照四面體或三角形狀包起來,之後用粽繩系在粽子上。這樣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成功了。我剛開始包粽子並不是很好,在媽媽的幫助下雖然我包了好多奇形怪狀的粽子,但也體會了包粽子的樂趣。等我們把所有的材料包完後,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去煮,幾個小時後香噴噴的粽子熟了,把粽繩解開,一陣陣葦葉的清香撒出來,讓人讒言欲滴。

真期盼今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2

快樂的端午節

/餘雨硯

——黃岡市實驗國小三年級

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五日。相傳愛國詩人屈原跳入汨羅江之後,百姓為了不讓江裡的魚兒吃掉屈原,他們就在葉子裡包著糯米投入江裡給魚兒吃,希望魚兒吃飽後就不傷害屈原。

一到端午節,人們就比賽划龍舟,比賽完了之後就回家吃粽子呢!

我一回到家,奶奶就已經把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開啟鍋蓋,頓時,滿屋子都是粽子的清香。我伸手去拿粽子,“啊,好燙啊!”媽媽過來說:“我來幫你剝粽子。”媽媽剝開後我就趕緊咬了一口,“哇,真好吃呀!”我把粽子遞到媽媽的面前,說:“媽媽,你也吃吧!”於是,媽媽就吃了一口說:“真的很美味!”

我想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也想包粽子。”媽媽說:“好吧!”媽媽告訴我包粽子需要一些材料,它們是:糯米、蘆葦葉、豆沙、紅棗等。材料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取兩三片蘆葦葉,然後用左手握住葉子的一頭,再用右手的三個手指握住葉子的另一頭往裡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後就往裡面放準備好的材料,最後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這樣,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多彩呀,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寶庫在等著你去尋找,去體會!

評語:佈局合理,詳略得當,前後呼應,小作者抓住典型寫事例,將標題中的“快樂”二字在字裡行間顯現出來,始終圍繞中心,唯一不足的就是開頭稍顯凌亂,不過已經修正,很好!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3

榴花開,箬葉飄香,菜場裡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擺好自家包的粽子。看著這些小巧玲瓏的粽子,我想起兩年前的端午節。

那天,外婆早早地準備好箬葉、糯米和絲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粽子,一邊聊天。我自告奮勇地說:“我也來包粽子吧!”說著就跑到外婆身邊坐下,學著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輕輕翻轉,把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果一些米粒從裡面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點也不聽話,又從另一邊跑出來,我只好再拿一片箬葉裹住它??就這樣裹來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後,我用絲線把它緊緊綁住。拎著這個超級肥大的“粽子王”,我滿腹不解:“這稜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麼人發明的呀!”爸爸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民划船想去救他,可是沒撈到他的屍體,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裡祭奠他。後來用箬葉把米飯裹起來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為了不讓魚蝦啄食。所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帶香囊??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哦,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美麗的傳說。今天可要多包幾個粽子呀!”我說。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想,年邁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門口盼著我們的到來。我已長大,再也不會像當年那樣調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節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點評: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大節目,小作者詳細描述了端午節包粽子的'情景,描述生動、具體,趣味性強。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500字 篇4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你知道我最喜歡什麼節日嗎?告訴你吧,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端午節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

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是什麼嗎?告訴你吧,楚國時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十幾歲時就當上了楚國的大臣,受到楚王的重用和寵愛。幾個奸臣看到屈原如此受楚王的重用和寵愛,心裡非常妒忌,於是一起想了一個計策,此後天天在楚王身邊,每時每刻做的每一件事都順著楚王的心意,把楚王迷得天昏地轉。楚王聽了奸臣的讒言,把屈原流放到他鄉。在流放的途中,屈原聽說自己的國家被敵軍滅掉,百姓生不如死,於是就跳進了汩羅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五月五日這一天命名為端午節。

那龍舟和粽子又是怎麼來的呢?屈原跳江之後,許多人划著船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屈原,慢就變成了現在每年的龍舟競賽。而有些人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咬屈原的屍體,就拿出準備好的飯糰、雞蛋等食物,紛紛投入江裡,後來,就慢慢變成用荷葉包著糯米和雞蛋、豬肉等等,用水草裹著,投到江裡,再後來,就慢慢變成我們現在吃的香噴噴的粽子了。

端午節的早上,奶奶、姑姑和媽媽給我包粽子吃。我跑過來,說:“媽媽,我也要包粽子,您來教我。”“好的。”媽媽說。媽媽叫我拿來了一片葉子,把它捲成牛角狀,挖一勺米放進去,再把葉子捲起來,用繩子把粽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看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甜甜地笑了。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懂得了先苦後甜的道理,真是一舉兩得。我愛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