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華】清明作文600字彙編六篇

作文 閱讀(2.99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作文600字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清明作文600字彙編六篇

清明作文600字 篇1

一個圓形的厚厚的綠色清明糰子放在餐桌上,綠色的外皮上隱隱有豆沙露了出來。清明糰子被那類似保鮮膜的東西包住了,我用手一摸,雖然隔著一層膜,但感覺很油膩,也很光滑,像手出汗後摸東西的感覺。我看著這個誘人的清明糰子,讒得直流口水。我拿起來用手掂了掂,“呵”,沉甸甸的,感覺還是有些分量的。我把清明團翻過來一看,反面還貼著一張標籤,上面寫著“豆沙陷清明糰子”,並注有“五味和”三個字。最下面還印有條形碼,由一排小數字和一組不規則的線段組成。那清明糰子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誘人、刺眼。

我迫不及待地開啟那層油膩膩的、光滑的包裝,開始享用這美味佳餚。我拿起糰子送到嘴邊,咬了下去,剛入口時感到表皮有點硬,到裡面就軟了,香氣撲鼻,更加誘人。被咬後的清明糰子頓時缺了一個角,形狀開始變得扁扁的。但是第一口居然沒有吃到那黑黑的、誘人的豆沙,但鼻子旁邊已經飄來了陣陣豆沙的清香。我不等嘴裡的清明糰子嚥下,就急著往下咬第二口了,這一大口咬下去後清明糰子頓時只剩下一個角了,但是我的嘴裡飄滿了豆沙的.香氣,吃起來甜甜的,不過有些沾牙,從鏡子裡能看到我的牙齒上也出現了綠色和黑色的斑斑點點。等第二口全部下嚥後,我把剩下的清明糰子全部放入嘴裡,但這次甜味沒那麼濃了,只有淡淡的清香。不一會兒我就把這隻清明團消滅的乾乾淨淨。

一個糰子下肚後仍然有些不過癮,但是媽媽說清明糰子是糯米做的,吃多了不消化,因此只能強忍口水。想想也是對的,吃任何東西都要適可而止,美食也是一樣的,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清明作文600字 篇2

幾年前的四月,又值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在嶺南地區,我們通常都會去掃墓,吃乳豬,而在我的老家——江南地區,人們不僅會去掃墓,還會弄一種“美味”——青團,嶺南地區也叫“艾餈”。每逢過節,我們都會去到奶奶家,而那年清明節,又正趕上姑媽準備做青團,我這個吃貨自然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首先,把製作青團的原料:糯米粉、粘米粉、豆沙餡還有最重要的艾草準備好。第一步,把艾草洗乾淨,然後把艾草放入鍋內焯,加水,用攪拌機把艾草打成艾草汁,聞著這散發出來的清香,我們開始進行最關鍵的一步。

終於開始包青團了,首先把粉和艾草汁活成碧綠的麵糰,每次擷取適量大小,攤開,放入豆沙餡,再包成拳頭大小,這樣,一個碧綠誘人的青團就大功告成啦~

姑媽心靈手巧,飛速地包著青團,成品一個個大小均勻;而我包的青團則“一瘦一胖”,東倒西歪,心中默嘆姑媽的手藝,心裡倏忽燃起了勝負欲,更加仔細認真地包青團,起初還是不大好看,但我越包越上手,很快掌握了門道,不知不覺包的越來越快,青團也越包越好看,不一會兒,一盤子的青團都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青團拿去蒸,青團散發出的艾草清香,惹得一屋子的人都“口水直流”。

經過不長時間的蒸制,青團終於蒸好了,我等不到青團完全涼透,八成涼時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自己包的青團,一口下去,滿嘴都散發著“春天的味道”,青團不甜不膩,不黏牙,艾草的`清香彷彿融入了豆沙餡中,散發出清淡悠長的味道,看著大家吃著我包的青團讚不絕口,我不僅享受著美味,更有一股幸福與自豪感。

長大後,我每年清明節都會吃青團,但無論是買的,還是別人送的,我再也沒有吃到過像那年那樣好吃的青團了。

清明作文600字 篇3

清明習俗中,流傳的最廣的就是清明掃墓了。掃墓,就需要人們帶來一些相應的祭品去上山前往祖先的墓地。

清明節這一天,很多人都會捧著鮮花去往祭拜我們的祖先。這一天裡墓地裡的人很多,每個人的穿著都較為肅穆,臉上的神情也都帶著一種淡淡的`悲傷。清明節原本就是一個最容易勾起人們心底思念的日子。大多數的情況下,清明節這天多是陰雨霏霏,整個大地都帶著一種潤意的。

那些種植在墓地裡柏樹上都匯聚了不少的雨絲,一棵一棵的柏樹挺立在墓地裡,那一排一排的並列的墳墓前,已經有不少的墓地上都擺上了鮮花。這些鮮花就是後人們表達的對先人的一種敬意,也是一種思念。

清明節的習俗中,清明掃墓似乎是必做的一件事。在清明掃完墓後,也有著很多其他的習俗,比如踏青、放風箏、還有插柳等等。我家在清明掃墓之後,會去郊外踏青。會走進自然界裡,去品味一番春天裡希望的味道。

清明踏青也能很好的舒緩一些後人對先人的不捨與思念,看著這一片欣欣向榮的世界,看著自然界裡的新生命,要知道,明天是美好的,也是帶著新希望的。

在今年的清明節裡,家人頭一次的帶著我去放了風箏。在清明最後一天,天空出了點點陽光的影子,又因著春風不斷吹拂,這一天,是放風箏的好天氣。所以當父母帶著我來到廣場上的時候,天上彩色的風箏飄飄揚揚,甚是好看。

那天,我隨著父母一人手中一個風箏,然後就在廣場上比起賽來,看誰的風箏率先飛起來,也看誰的風箏飛得最高。我們一起在廣場上奔跑著,還引來了不少人的觀看。

清明作文600字 篇4

你們一定知道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吧?這首詩寫的就是清明時節人們踏青掃墓的情景。唐朝就有了關於“清明節”的詩,那麼,“清明節”究竟是一個多麼久遠的節日呢?我來告訴你,其實“清明節”比唐朝還要遠,它在2500多年前就有了,那是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為了緬懷忠臣介子推而定的節日。

今天我們過的清明節,已經成為國家法定節日了。這一天,所有炎黃子孫,無論身處何地,也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社會地位如何,只要有可能,他們就會千方百計地回到自己先人所在的.地方,就算路途再遠,他們也要回來,祭拜養育他們的祖先、前輩。因為他們知道給了中華兒女一代又一代生命延續的人是自己的父輩和先人。雖然有不少人在國外工作和生活,但是他們血管裡流淌的永遠是中國人的血,他們是龍的傳人——中國人。

我還要告訴你,清明節也是一個感恩的節日。清明節前後,我們都會為已故的長輩祭拜,祝他們在天之靈能安息;清明節也是我們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好日子,這一天人們掃完墓就會帶著孩子在郊外踏青、在公園放風箏,我們在大自然中,盡情享受美麗的風光。

今天4月4日就是清明節,我還真親身體驗了一次掃墓,奶奶家的親戚從安慶那麼遠的地方趕回來,這就表現了我們是同祖同宗同脈的一家人。在這一天,我感受到了,血濃於水的親情。

最後,我還要告訴你,在清明節掃墓時,我們一定要注意,選好了燒紙的位置,不然就會發生像20xx年因清明燒紙引發的森林大火,還有20xx年那次森林大火,造成3人死亡的可怕事件。所以,我們要文明過好清明節,注意保護環境,把中國傳統的文化和感恩的美德世世代代傳下去。

清明作文600字 篇5

清明節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專案是掃墓。清明節的起源,有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被大眾紛紛仿效,在這天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民間傳說中寒食掃墓的源頭,則有兩說。一說三國時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後朝廷卻沒有為之蓋廟,於是百姓在寒食期間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後朝廷自省措置不當,正式附祭諸葛亮於先祖(劉備)廟,但寒食野祭的風俗卻已經形成,並演變為各人祭掃先人的墳墓;另一說則稱寒食掃墓的習俗與寒食節同時形成於春秋時期,都因紀念隱士介子推而起。

還有人認為,寒食掃墓來源上古先民在春分時祭祀高禖的習俗。高禖即高母,在人們只認其母,不認其父的原始社會,高母就是祖先。祀高禖就是祀祖先。而寒食節的.原本節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時間上與古時祀高禖的時節是一致的,故唐玄宗立寒食為祀祖節。後世寒食節縮減成最後三天或兩天,或者直接與清明節結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掃墓也就成為清明掃墓了。

清明掃墓是承襲寒食的習俗

民俗學家認為“寒食墓祭”大約在南北朝時形成習俗。據《舊唐書·玄宗紀》記載:“寒食節上墓拜掃禮經無文,但近代相沿,積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節無不祭掃。”鑑於此俗已久,唐玄宗就於開元二十年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寒食墓祭於是作為國家禮俗確定下來。

後來寒食與清明混為一體,清明節祭祀遂成習俗。清明節祭掃先人墓地,歷來為百姓十分看重。如果不祭掃,就會被認為是“斷後”。因此無論多窮困,這天都要到祖墳上去壓一張黃表紙,以盡緬懷思念之意。

清明作文600字 篇6

掬一捧清泉,洗淨長空,青天外,山還在霧裡,曲折的歸途漸漸扣緊故鄉遙遠的朦朧,原來,清明雨上,紛紛細雨不是時節獨有的靈氣,還是路上行人愈加清澈的精魂。驅長車,趕時光,迴歸的孩童一直在守望著的情愫,好似遇見那一個夢裡的杏花村……

梨花風起正清明,是春風,是春雨,是春天無與倫比的萬物情。假期暫歸故土,總也捨棄不了一直的習慣,喜歡看看這熟悉的世界,柴門花木爭早綠,遠山春景正改容。潑一盞濃墨,繪幾筆丹青,田埂上彎彎的小徑已畫成綠的長龍,溪流邊清澈的流水淡成透明的叮咚,蛙聲裡,畫筆落款的顏色,只是在夜裡,它是靜是動,已成我們安靜背後的笑容。田園風光,四季分明,不知不覺的改變,少了些許城市的喧鬧和匆忙,只可不斷的.珍重,這微風細雨裡的畫風。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一改往日的生活,面對別樣的景色,人也不再從容。漸漸長大,求學工作,一直長時間客居他鄉,常常只能留下故土冬夏兩季的背影,多年不見,猛然在這個季節中回來,一種新奇而又熟悉的感覺油然而生,清明掃墓,祭奠前輩口口相傳見或未見的先人時,同樣也惦念逝去歲月走過的印記。翻山越嶺尋幽蘭,舊屋堂前覓籬牆,闊別已久的情節,那一次次的遇見,猶如今生往世的修行,終成因果。

細細的雨,涼涼的風,自然的演進也造就了自然的人情。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家是永遠的避風港,清明祭,祭一份濃濃的真情。是誰,萬里征途千年輪迴,只為重新踏上那一片土地拾撿曾經的往事;是誰,手捧黃土掛彩聯,只為安頓一下逝去或未逝去的靈魂;是誰,日夜奔走戴星辰,只為奉獻故土鑄美名。為生活,都需要一次奔跑,時間和路程都由心定,但生命的目標一直不會變化,朝著幸福的方向,縱狂風暴雨,一直在追尋,然迴歸的時間終究有限,也總有不可避免的落寞和悲情。

假期還短,離別處,又是一個黎明,旅恨共風連夜起,唯一改變的,是車的方向和愈加厚重的故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