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風味小吃作文600字集錦十篇

作文 閱讀(6.88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風味小吃作文600字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味小吃作文600字集錦十篇

風味小吃作文600字 篇1

碾轉是我們中原古老的風味小吃,是一種能根植於人們內心深處的美食。第一次吃碾轉,我就被它獨特的風味吸引住了。

小麥即將成熟,無聊的我在麥田邊掐麥穗玩,忽聽得大人們在說什麼吃碾轉。我想:碾轉是什麼東西?食品?還是什麼?我去問爸爸:“爸爸,碾轉是什麼?”爸爸說:“碾轉是一種美食。”我一聽便賴著爸爸給我做碾轉,爸爸實在受不了我的糾纏便答應了。

只見爸爸割了些泛黃的青麥將它們連麥穗煮熟,又用搓衣板搓下麥粒,再用簸箕簸乾淨麥糠,把剩下的麥仁兒倒進石碾裡,將碾子一圈一圈推動,一根根小青蟲似的碾轉就鑽出來了。爸爸告訴我這就是碾轉名字的由來。因為麥子已經煮熟了,可以直接吃。如果加上蒜末、辣椒、香油做成冷盤就更有風味了。爸爸還告訴我可以做成碾轉湯,也可以炒雞蛋吃。我聽得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抓一把塞進嘴裡,味道嘛,那就一個字:“絕!”

“這麼好吃的碾轉是誰發明的呢?爸爸給我講講吧。”

“是我們的老祖先發明的。”爸爸說,“碾轉最初可不是用來嚐鮮的。古時候一些年份遭遇災害而導致糧食減產,下一年新麥還沒熟,許多家庭已經餓殍遍野。這時候剛灌漿的小麥就成了老百姓的救命糧食,他們把這些青麥割回家用火烤熟之後,直接吃進肚裡。”“哦,沒有想到這樣的美食是用來應付饑荒的。”原來一年只有幾天可以吃,後來做法和吃法經過改進,成了風味小吃。再後來碾轉名氣越來越大,以至於多個朝代的皇帝都會專門找人進宮做碾轉。碾轉在中原大地已傳承了千年。

據說“碾轉”已經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真希望讓它再傳承千年。

風味小吃作文600字 篇2

永壽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如果你到永壽來做客,永壽人一定會盛情款待。你看,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飯館裡,一桌豐盛的菜餚裡面總少不了永壽的特色美食——餄餎。

餄餎是我們永壽的美食之一。永壽人不管是蓋房上樑,還是招待客人,餄餎就是餐桌上的主食。

餄餎也是麵食的一種,它比麵條粗,又長又滑,吃起來很筋道。餄餎是否筋道,主要取決於和麵。和麵時先舀上半盆面,再加上少許的鹼,用大約80攝氏度的水和麵。和麵的人要有力氣,一隻手拿著勺子往盆裡均勻倒水,另一隻手用力拌麵,直到把面拌成絮狀,然後用兩隻手用力揉成團,再放幾分鐘,再揉。這樣大概揉三四次左右後,把面放入餄餎床子裡壓。不一會兒,又長又勁道的餄烙壓好了,煮熟後撈出來放在涼水裡

過一下,就可以吃了。

我們家鄉的餄餎,有澆湯的,有涼拌的。

炎熱的夏天,人們都愛吃涼拌餄餎。餄餎壓好後,淋上一點油,看起來色澤黃亮,吃起來綿軟筋韌;如果你在餄餎中拌一些黃瓜絲、胡蘿蔔絲,再切上幾塊肉,放上紅紅的辣子,攪拌均勻。嘗一口,你定會一輩子都忘不掉那種味道。

澆湯餄餎的美味主要在於湯。在永壽,餄餎湯有豆腐西紅柿的,有雞湯的,還有羊湯的。不過,我個人認為豆腐西紅柿湯最好吃。調湯時,豆腐、西紅柿、油、辣椒是必不可少的材料。把做好的湯澆在盛有餄餎的碗裡,再撒上香菜和蔥花,紅綠相間,香味四溢,真是色香味俱全呀!

朋友,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已經垂涎欲滴了?那就快來我們永壽做客吧!熱情好客的永壽人一定會端上一大碗美味的餄餎讓你吃個夠!

風味小吃作文600字 篇3

如果你問我最愛吃什麼特色小吃,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枕頭糕!”。枕頭糕是我們瑞安特有的小吃,也是瑞安的金字招牌之一。

大概在我八歲時,我第一次吃到枕頭糕,它的形狀非常像一個枕頭,這就是它得名的原因吧。

我今天又嘴饞了,在店裡等待著美食。

做枕頭糕的老闆,他臉上總是堆滿笑容,製作的同時,還會經常抬頭和客人們交談幾句。只見他熟練地拿起一個麵糰壓扁成長方形,加入花菜、豆腐等佐料,再次用麵糰包好一點,不露餡,然後用手捏成枕頭狀,撒上各種調料。這時,他往鍋裡倒好油,開啟火,把做好的十幾個枕頭寶寶一起放到油鍋裡。頓時,小泡泡們活蹦亂跳,枕頭寶寶們一點一點把自己塗成金黃色。大約過了五六分鐘,枕頭糕出鍋了,冒著熱氣。小泡泡們也跟著出了鍋,粘在枕頭糕上,發出“刺啦刺啦”的聲音。

我趕緊拿了一個滾燙滾燙的枕頭糕,金黃的糯米脆皮上有幾個透明的小泡泡,聞一聞,一股枕頭糕獨有的香氣撲鼻而來。我忍不住咬了一口,淡淡的糯米香在口中融化,花菜、豆腐等配料混合的香氣遍佈整個味蕾,我瞬間感到十分滿足。我慢慢品嚐,糯米粘在嘴裡,花菜脆脆的,醬汁一點點溢位來,淡淡的鹹,微微的辣,吃完一個,我頓時感覺活力滿滿!

我狼吞虎嚥地吃著美食,總是連讚歎的話都沒空從嘴裡鑽出,不一會兒,一大塊枕頭糕就吃完了。我又連買了兩個,一邊走回家,一邊吃著,嘴邊油油的,心裡樂開了花。

枕頭糕真是太好吃了,我愛家鄉的美食,更愛我的家鄉——瑞安!

風味小吃作文600字 篇4

湖南臭豆腐是湖南那兒著名的風味小吃。

湖南臭豆腐看相很有特點。金瑩剔透的湯汁躺在黑豆腐的“洞”裡面。黑豆腐在油鍋裡被炸得有些金黃,鮮美可口的湯汁放入“洞”中,撒上白色的大蒜沫和綠色的蔥花,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湖南臭豆腐做法很簡單,來臨客人,就隨手從箱子裡拿幾塊黑豆腐放入專門炸臭豆腐的油鍋裡,在滾燙的油裡來回的炸,用長筷子翻身,炸上個七八分鐘,然後再將炸好的臭豆腐放在鐵盤裡,用已備好的湯倒入“洞”中,撒上已切好的大蒜沫和蔥花,根據客人的口味和喜好放入調料,一份色香味俱全的湖南臭豆腐就做好了。

吃湖南臭豆腐也挺有意思。吃臭豆腐時,我喜歡先聞一下臭豆腐的“臭”味,把自己的小饞蟲給勾引出來,然後夾起來一個,小口小口地吃,但這樣會把湯汁給翻了。於是,我就像餓狼吞食一樣,大口把整個臭豆腐給吞了下去。我用牙齒輕輕一咬,湯汁就全部爆了出來,在我的口中來回穿梭,無法自拔。把湯汁吃完了,再咬臭豆腐的表皮,有股淡淡的香味,被油炸得外酥裡嫩,也十分美味。

記得有一次,我和弟弟一起買了兩份湖南臭豆腐。先上了一份,然後再去等另外一份,在這期間,我守著這份,可是我再也忍不住了,就先夾了一塊吃。沒想到越吃越有勁,再也抑制不住自己,風捲殘雲般地吃臭豆腐。等弟弟回來時,我已經把一份吃完了,弟弟嚇得目瞪口呆,然後十分惱火,自己吃完了另外一份。從此,我給湖南臭豆腐取了別名——“風捲殘雲”。

湖南臭豆腐的“臭”到極致,在我眼裡就是極品的香!它現在已經是我最喜歡吃的小吃了,不寫了,我的口水已經流下來了,現在必須去買份解解饞!

風味小吃作文600字 篇5

這天中午,我吃了媽媽的拿手菜“芹菜炒魷魚”這菜顏色美,氣味香,味道更是鮮氣十足,真是羨慕媽媽的這一手藝。我實發奇想:我為什麼不能跟媽媽學學,自己做美味給自己吃呢?於是,我就和媽媽學了學手藝。

媽媽說:“我們首先要把魷魚煮熟,這魷魚煮熟可不是這麼容易的,必須得用這東西煮。”媽媽指了指高壓鍋。媽媽接著說:“我們分工行動,對於高壓鍋你太熟悉,所以我來煮魷魚,你呢就來擇芹菜,洗芹菜和切芹菜。”我胸有成竹地說:“包在我身上吧,沒問題!”

當我聞到陣陣魷魚那誘人的香味時,我的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了,我自言自語地說:“哈,我可以再顯身手啦!”媽媽說:“你現在還不可以做”芹菜炒魷魚“因為你還沒有經驗,不能光聽”芹菜炒魷魚“這道菜的名字就以為做這道菜就很簡單, 你得先看看媽媽我是怎麼做的。”說著,就做起了示範。

媽媽首先把煤氣開啟,把鍋加了加熱,接著 了舀一小勺油在鍋上。一分鐘後,媽媽把準備好的芹菜全部倒進了鍋內,一會兒炒芹菜一會兒適量地加水,沒過幾分鐘,媽媽把煮熟的魷魚也給放入鍋中,炒了幾下之後,媽媽把各調料也陸續放入鍋中,接著說拿鍋蓋,蓋住了鍋,悶了一會,媽媽的拿手菜就做好了。媽媽說:“該你了。”我也像媽媽那樣做了起來。

十分鐘後,我和媽媽的傑作都擺在了餐桌上,各自嚐了各自的“芹菜炒魷魚”,媽媽先發話:“你做的”芹菜炒魷魚“ 顏色和氣味倒都挺不錯,只是——”我說:“只是什麼?”媽媽說:“只是你的”芹菜炒魷魚“太鹹了,說,你到底放了幾勺鹽?”“哈哈——”我們倆鬨堂大笑起來。

風味小吃作文600字 篇6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味小吃,當然,那是因為風俗不同。

在我的家鄉,有許多特色小吃。比如:衝菜,香腸,雞蛋糕等等一些,但我最愛的是香腸。當然,我享受的也是做香腸時的樂趣。

今年過節時,我又重溫了一次當時的快樂。我先幫母親切得,卻搞得自己的臉快成了肉餅。我兩手持刀,心想著要快刀斬爛麻,便無規無矩的亂切,不想肉粒不聽話,喜歡我這張胖乎乎的臉,紛紛跳上來親我,弄得我捱了罵,但心裡甜滋滋的。

然後放上不同的調料與肉混合,就好了。又將豬場洗乾淨,還要用手給豬場洗澡,我當然不願意。

終於要開始做真正的香腸了。奶奶與媽媽用一個口杯套在小腸一頭,然後將肉一點點塞進去,中途要用針戳幾下腸子,還要隔一段距離打一個結並用繩子紮起來,形成一節一節的-香腸可不是一長根,而是一小節的哦!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薰香腸。田爺爺搭一個密封帳篷,加上一些溼柴,將香腸掛在正上方。幾個星期後,美味可口的風味小吃大功告成了。

奶奶端上桌來,四周立刻散發出濃郁的香,又加上表面那層又油又膩,並且微微泛金黃色的一層皮,就算只是看見便使人垂涎三尺。

輕輕咬上一口,美味的汁液立即流入你的舌尖。口腔上,讓你有無盡的回味。

霎時,我的耳邊回想起了嘖嘖的讚歎聲,抬頭一看,大家都還沉浸在無窮無盡的回憶中呢!

現代社會中,肯德基等東西接揰上市,但在我看來卻沒有香腸等民間等風味小吃可口了呢。

民間風味小吃豐富了我的農家生活。

風味小吃作文600字 篇7

我的家鄉蘇州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風味小吃也有很多,比方說我最喜歡的津津豆腐乾。

津津豆腐乾是蘇州眾多有名小吃中的一種,據我瞭解,它的歷史十分悠久呢:1927年祝姓合資開辦“新新牛肉素雞作”,後改為“津津牛肉素雞作”,主要生產“津津牛肉乾”。因牛肉貨源經常間斷,祝氏轉以生產“滷汁素雞”為主,作料和包裝仿照牛肉乾,稱“津津滷汁豆腐乾”,一時風靡蘇州車站、碼頭,成了蘇州人旅遊不可不必備的小吃。1956年公私合營後併入平江糖果糕點食品廠,後併入蘇州食品廠。而且,它的製作方法已被列為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核准。所以,津津豆腐乾可以說是既衛生又美味。

記得小時候,津津豆腐乾可是我的“掌上明珠”,一日三餐都離不開它。有時為了一品它的美味,便纏著媽媽老半天。那時媽媽也拿我沒辦法,只好如了我的`願,可是她始終都不明白為什麼我會對這種豆腐乾那麼愛不釋手。

隨著時間的漸漸流逝,我已經長大了,可是我還是像小時候那樣對這種蘇州特有的豆腐乾情有獨鍾。

能讓它經歷幾十年的風雨而依然在小吃中赫赫有名的原因,無疑就是兩個字:美味!

津津豆腐乾是正方形的,皺皺的,呈深紅色。而蘇州人很講究,通常拿出一個雪白的盤子,輕輕地把豆腐乾倒在上面。這時,一塊塊色味俱佳的豆腐乾伴隨著醬紅色的滷汁便呈現在了面前。滷汁在白瓷盤的映襯下,微微閃著水的色澤。讓人一看就食慾大增。

咬上一口,甜甜的,嫩嫩的,隨之爽口的滷汁便一下充溢了口腔,漸漸劃過咽喉,讓我不由自主的感嘆它的美味!太過美好的味道竟讓我有些不忍再咬第二口。

蘇州滷汁豆腐乾色香味美, 鮮甜可口,老少皆宜,讓越來越多的人對它讚不絕口。

這就是蘇州風味小吃——津津豆腐乾,如果你也喜歡,那就趕緊來嘗一嘗吧!

風味小吃作文600字 篇8

在一個初冬的早晨,我和媽媽一起去新華書店看書。一路上,微風輕輕的吹著,我不時地用手相互搓著取暖,突然間聞到一股清香撲鼻的香味,我順著香味往前走,咦!這是在幹什麼呀?圍著這麼多人?我急忙擠進人群,原來是一家賣頂頂糕的攤位,熱騰騰的蒸氣、香甜的氣味使我垂涎欲滴,我忙問:“阿姨,這頂頂糕怎麼賣呀”?只見賣頂頂糕的阿姨手不停的忙乎著,頭也不抬地大聲回答道:"五角錢兩個,一元錢五個,又甜又香,吃了熱乎乎”。

我忙從荷包裡掏出一元錢遞給阿姨說:"阿姨,我要一元錢的”。

只見阿姨用一把小鐵鏟把一勺磨的極細的米粉裝進一個特製的木模子裡,這邊剛放好,那邊一頂,不一會兒就好了。阿姨用一個白色的小塑料袋裝好遞給我,捧著熱乎乎的頂頂糕,我忙退出人群,站在一邊囫圇吞棗似的吃了四個,還剩最後一個,我可得慢慢地品嚐,細細的觀察,頂頂糕白白的、圓圓的、甜甜的,我輕輕的咬了一口,這時我才發現它的內涵非常豐富,裡面還夾著有紅糖、芝麻、桂花呢,難怪送進嘴裡綿綿的香中帶甜,讓人回味無窮!

頂頂糕到底是什麼材料做的,是什麼原理讓它熟的呢?懷著好奇的心理,我直奔二樓生活櫃,找了一本"風味小吃"的書翻閱起來,哦!原來頂頂糕是一種用大米粉、糯米粉、紅糖為原料的小吃,把這種磨得極細的米粉倒入一種特製的小模子內,加上一點紅糖,桂花糖放入滾燙的水瓶口,利用那濃濃的蒸汽,只需一會兒,一塊小白糕就熟了,然後用木棒頂出糕塊即可,其特點是鬆軟帶糯,味香甜正,最受老人和孩子的喜愛。

小小的頂頂糕看似簡單,其實也還挺有學問的,他聚集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才幹。所以,我們只有多學知識,不斷創新,才會讓人們享受更多的風味小吃。

風味小吃作文600字 篇9

每每提及家鄉,我總是忘不了那家店、那個人、那張煎餅。

——題記

“老闆娘,來兩張煎餅!”“好嘞!”隨著吆喝聲,煎餅店裡走出一位笑容滿面的女子,她個子不高,身材纖細,小臉清瘦,柳眉彎彎,眼睛一笑便成了月牙,散發著無限活力。沒錯,她就是我口中的老闆娘。只見她走到爐子旁,戴上手套和口罩——是個很講衛生的人呢!一邊同我嘮著家常,一邊手上忙個不停。我是這家店的常客,她做煎餅的過程我看過不少次,卻每每都能驚豔到我。不信你瞧!

她先是用油刷在鐵板麵上刷上油,“滋滋”的悅耳聲隨之響起。緊接著,將麵糰擀成薄餅狀,平鋪在鐵板上,那餅子像是圓規畫出來的,圓的出奇,可見她手法高超。又拿出一個雞蛋,快速利落的磕開打在麵餅上。幾分鐘後,她用鍋鏟將煎餅來個180度大翻身,“啪”!完美落地!只見露在上面的那一面已被煎得金黃,令人垂涎三尺。一段時間過後,兩面都已煎好,她便將準備好的配料拿出:培根,花生碎屑,芝麻,蔥花……應有盡有。當然,最少不了的是她的獨家配料,聞起來那叫一個香!她把配料均勻地撒在煎餅上,無一處遺落。料,夠足,味兒,也夠香!

煎餅出鍋了!

我迫不及待地下口,想要一嘗其味,卻被燙了嘴,果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待它稍微冷卻,我便開始大快朵頤。金黃悅目,外酥裡嫩,果然是煎餅中的極品啊!我的味蕾被它深深吸引,胃口大開,不一會兒兩張煎餅都已下肚。

煎餅事小,但滿盈家鄉的味道,人已長大,但難忘家鄉的人情!

風味小吃作文600字 篇10

溫嶺有一傳統早點,那就是手打糕,當地人一般稱之為“嵌糕”。就是在鮮蒸年糕中放入自己喜歡的菜餚,是家鄉人傳統的快餐,比漢堡包好吃幾百倍哉!

一大早,在小區門口或者背街小巷中,經常可以看見一大堆人圍著一個小攤,這就是糕攤。糕攤一般都有一張長桌,桌上一字排開若干個盤子,分別盛著綠豆芽、洋芋頭絲、醃菜、辣包菜、油條等料作。賣糕人站在桌前,一手從棉褥下的糕團中抓出一團熱氣騰騰的白糕,然後像搓衣服一樣地在桌板上一揉、一攤,就做成了一個敞篷船外形的兜,然後根據顧客的不同需要,從桌前臉盆中以手代筷各撮一點料作排在兜裡,像包餃子一樣地把底部和兩邊合攏,一筒嵌糕就成了,再用湯匙舀點湯澆在糕裡,使糕吃起來更有味道,也不會口乾。

桌子的一旁還擺著一個煤爐,上面放一口鍋,鍋裡煮的是豬肉,喜歡在糕里加點肉的人們,就用筷子夾出一塊肉來放在砧板上,賣糕人一陣亂刀就砍成了肉末,再包進糕裡。當然,加肉是要另外付錢的。糕攤在溫嶺街頭十分常見,但是有名的卻只有幾處,比如尚書坊、貪吃街的石板屋、文化橋、繁昌小區門前、五角場這些糕攤,在城區是頗有名聲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人們往往不惜套遠路,也要趕來,因此,這些糕攤都是生意興隆、人滿為患,買糕的人往往圍著長桌擠成幾圈爭在溫嶺,相當於漢堡包在西方,方便快捷,經濟實惠,很受人們的歡迎。

很多在外經商辦企業、求學打工的溫嶺人,都十分懷念家鄉的嵌糕,有機會回到家,一定要去糕攤打打牙祭,沒有機會經常返鄉的,還會叫親戚朋友捎帶幾筒去以解饞。真可謂“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糕攤前,嵌糕品嚐未?”溫嶺人喜歡嵌糕的情節幾乎已經成了一種文化,滲透在人們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