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2017滿分作文:論教育

作文 閱讀(3.21W)

在新學期開學的前幾天,由於教學活動尚沒有完全展開。教科書也沒有及時發放到位。這樣一來,可讓大部分的懶惰學生高興壞了。因為這樣,我們就可以暫得空閒,可年輕的老師絕不給我們這樣的好事,沒有課本也要給我們這幫無知的學生開起思想攻勢強烈的要求我們參加活動和比賽,這是為什麼呢?目的是為了能夠獲獎。那麼你可能又要問獲獎又能幹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大學是一所二流大學,且一個處於偏僻欠發達的城市,城市不夠顯達註定沒有人聽說過這所不知名的大學。以至於在考研時我校學生總是受到別的大學的不公平待遇。老師便認為只有靠在國家等大型比賽中得獎方把自己推銷出去,方能把讓別人知道我們大學的存在。方能提高本專業的知名度,方能不被別的大學歧視。

2017滿分作文:論教育

有此等想法,本無可厚非。未了,老師說這項活動是自由參加的。可是對我來說,總是感覺有點不舒服。總有一點話要說,如果不說憋得慌!還是說吧,不能委曲了自己啊!

聊城大學既然把自己的身份定位在綜合性大學的位置上,理應當以承載基礎學科建設為己任。除了沒有醫學專業,聊城大學擁有工、商、農、經等十大學科體系,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專業。看外表聊城大學的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綜合性大學。可是事實上遠沒有這樣的簡單,現在有很多學院一味的注重和熱衷於參加各式各樣的比賽,從國家的“挑戰杯”大學生創新大賽到地方名目繁多的活動。一個嶄新的“活動型”大學即將誕生。而不是把大量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科建設上來。要說到科技創新,我們的大學還是一個年輕的大學,年僅34年的生命沒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可能還不能承受的來這種巨大壓力。這是我們的發展方向的一點偏失,這也是決定我們的.未來的偏失。

提起參加比賽,我不禁想起聊大的兄弟高校——魯東大學。兩者都曾經是師範院校,在各個方面都有驚人的相似。記得在BBS的論壇上看見一篇很熱的帖子,下面摘錄一段:“魯東大學,這是一所近乎變態的高校,管理比高中還嚴酷,常常拿全國前23名的考研過關率而大吹特吹。老師一面盯著學生考研,一面盯著學生參加全國大賽,在數學建模賽獲了個全國第2,體育鉛球競賽獲了個全國大運會破紀錄,就自鳴得意,說是自己培養的學生理論水平、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均在全國前列。豈不知魯東大學這種為了發展,急功近利的作風,被學校師生所不齒。把學校管理得像監獄,師生累得半死半活,說是為了快速發展,實則違背了大學精神,扼殺了學生天性,扼殺了自由,即使取一點所謂的成績又有何用?”

我怕我們的大學步了魯東大學的後塵。然而,聊城大學正在這條不歸之路賓士,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可不防啊!

如今大學已不再是詩意的棲息地,不再是靈光閃動的思想陣地,不再是目的單純的學子和老師。急功近利的老師和幻想一夜成名的學生共同導演這一幕幕的鬧劇。重複著報名、培訓、參加、一無所獲、荒廢大半年的學習時間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沒有基礎就毫無創新可言,離開基礎知識的創新如同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向大了看國外知名大學,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無一不以基礎教育為主,就連以理科見長的麻省理工大學也不例外。向近處了看我們國家的大學,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毫無例外。

世界上沒有空中樓閣,這是就連五六歲的孩子都知道的常識。而以理性自居和標榜閱歷豐富人我們卻幻想著建造一個虛無的空中樓閣。然而,現在已不再是“無知者無畏”佔上風的時代了,而是漸漸地演化成“無知者無聊”的社會背景了。是我們太聰明瞭,抑或是我們太無知。現實性的功利使我們暫時性的迷失了自己的路在何方。同學不切實際的跟著老師的步伐,一味的聽之任之。

我們姑且稱這種教學方法為“跪著教學”,只因身在大三的我們仍然處於求知的階段,彷彿一個顫顫學步的兒童。然而,不識時務的老師卻要求我們擁有一雙靈空的翅膀在無垠的天空中飛翔。殊不知我們的下肢尚不能支援充滿慾望的大腦,何談飛翔乎。無奈的我們不得已跪下,還不如古人“邯鄲學步”學的瀟灑。古人趴下了,我們卻跪下了。

可幻想著“一日看盡長安花”的老師仍舊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過錯,以自由為中嚎頭,變本加厲的實施著自己的錯誤方針。幾乎每一節課都要對我們輪番轟炸,陳比賽之利,避談其弊。大部分的同學在老師的“蠱惑”下,個個熱情高漲、情緒飽滿、躍躍欲試。我還有幾位仁兄不願從其流,心有不滿與何人說?倘若我等製備表示不同意,立刻成為眾矢之的,口誅筆伐之物件。如此這般,孰敢不服。老師這招真絕,真可謂“溫言在口,大棒在手”。

以後的近半個月日子,老師不再正兒八經的上課了,不再教我們課本的知識,學的大部分是為了活動而學的——捨本求末之法。不再關心我等默默無聞的學生了,而是唯參加比賽的學生是親,完全忽視了我們那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悲哀啊!

如果你說我的思想太過於迂腐,典型的學究式大學生。我不承認。可能是“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變化快”吧,抑或我的思想不夠超前。

此刻,我依然固執的認為,基礎的學習遠比參加比賽重要,基礎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沒有它,我們只會閉門造車。

魯迅先生說:“肩住那道黑暗的閘門,放孩子跑到光明寬敞的地方去”。如今那道閘門還在,已經幾乎沒有人願意肩起,就連某些“園丁”都這樣的勢力。不但沒有人肩起,和孩子一樣的我們已經習慣了黑暗,習慣了被領導和服從,怕外面的陽光灼傷自己的眼睛,喪失了懷疑和獨立的精神和人格。

真羨慕魯迅時代的孩子,那時還有人為他們高呼“救救孩子”。今天有誰來幫我們吶喊呢?今天有誰來幫我們肩起那道人為的閘門呢?答案只有我們自己。

風華正茂的我們任重而道遠,還是那句話,也正長,路也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