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華】趣味童年作文3篇

作文 閱讀(2.2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趣味童年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趣味童年作文3篇

趣味童年作文 篇1

都說童年是一張網,撒下去,撈上來的都是五彩繽紛的夢:放肆的遊戲、傻傻的腦袋、還有那渴望長大的夢想……等到夢醒,才發覺童年早已流逝,可是童年路上的歡聲笑語,卻永遠在記憶的最深處想起!

糊塗的童年。

那是在我四歲的時候,我總不情願的去幼兒園,因為在那裡總受拘束!在家裡就自由多了!後來我發現,日曆只要出現紅色的那兩張,我就不用去幼兒園了!於是,我問媽媽:“為什麼,一到紅色的日曆紅色我就不用去幼兒園了呢?”媽媽笑著對我說:“紅色的日曆代表著星期六和星期日,媽媽不用去上班,你也不用去兒園了!”

媽媽的話,我記在心裡。每天早晨,我都要望一眼日曆,可是我覺得黑色的太多,紅色得要隔很長時間才能見到。有一次我等不及了,就拿來板凳,站上去撕,剛撕了幾張,被媽媽看見了,急忙把我抱下來,問我要幹什麼。我把原因說了出來,媽媽聽了,笑得流出了眼淚!說:“傻孩子,今天又不是星期六,光撕日曆是不行的!”我聽了又鬧起來:“不,我要紅的,要紅的……”把一家人給逗樂了!

初戀的童年。

小時很幼稚,對“愛只是朦朦朧朧的一層理解”,我的“初戀”於那天“轟轟烈烈”開始——5歲那年,當我被媽媽牽進小賣部的大門時,我的眼珠立馬積聚在那一點:她秀美的身材是我駐足不前,所有的注意力一一被她吸走。那一刻,我的眼裡只有她的婀娜多姿,啊!我的世界只為她敞開……“親愛的,我願意用一切去換取你的自由!媽媽!您同意嗎?”在我的軟磨硬施下,媽媽終於點了點頭,我如願以償的把她帶回家!途中我大口大口地吮吸著“我的初戀”——我生命中的一根“阿爾卑斯棒棒糖”!那滋味讓我如痴如醉。這就是“我的初戀”!

渴望長大的童年。

每個孩子都盼望長大,像爸爸媽媽一樣擁有管制的權利。我也不例外,羨慕他們那一張張成熟的臉!為了長大,我施盡了所有的錦囊妙計:那媽媽的化妝品來畫,聽說能長成一張大人的臉;睡覺前努力伸張手腳,聽說這樣能長得快;極力模仿大人們的言談舉止,聽說能變成一個“小大人”……

後來才知道,長大並無途徑,只有隨著時鐘的變換才能得到!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耐心等待才會有結果!

童年是一條飄逸的綵帶,各種顏色記錄於此,洶湧澎湃的黃河奔騰不息,但它永遠沖淡不了那一段有趣的記憶!

趣味童年作文 篇2

每當我想起童年的那些事,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嘻嘻”笑出聲來。

那年我剛剛五歲,正是年幼無知,不知道什麼是害怕,好奇不說膽子也大得出奇。還記得那是一個寂靜的黃昏,太陽落山了,牛兒們悠閒地在我們家門口的草地上香甜地吃著青草,看著他們悠閒的樣子,我的`心一動:何不戲弄戲弄它。

不是說牛最怕紅色嗎?那我就嚇它一嚇好了!

我把姐姐的一條紅絲巾偷偷地拿出來,悄悄地走到牛的身後,然後蒙在頭上,一邊發出怪叫聲,一邊還不忘抄起一個木棍子做出張牙舞爪的模樣向牛兒衝去……

誰知這時候,媽媽聽到聲音從屋裡奔出來,看到我衝向牛,她嚇得大聲叫起來,那聲音都走了調,聽到那聲音,我趕緊退了回來,“幹什麼呀?孩子。”

看到媽媽蒼白的臉色,我竟然笑了起來,“我逗牛玩呢。”

“小祖宗,嚇死媽媽了。你看看……”

我回過頭一看,那牛漲紅著兩隻圓滾滾的大眼,兩隻犄角朝著我的方向頂來……那紅紅的絲巾也被牛踩在腳下……

一直吝嗇的姐姐知道了這件事卻並沒有心疼她的紅絲巾,而是緊緊地把我攬在懷中,都差點流淚了……當時的我,還覺得好笑,現在想想,我也感到後怕了,古人說:無知才無畏,真是這樣啊!

這件事真的讓我難忘,他讓我感到好笑的同時,也不時地想起母親和姐姐的濃濃情意。

趣味童年作文 篇3

童年的數學可以是直覺的、模糊的,它強調準確性和科學性,但同時也能包容錯誤與偏頗。它用一個寬闊的胸懷包涵著孩子們並不完整、科學、精確的數學思考,唯獨怕自己的苛求磨滅了孩子們探索的激情與衝動。

案例

“五角星究竟有幾個角”

那是一年級的一次“觀察與發現”數學探究活動,孩子們正圍繞生活中的角展開交流。“張老師--”上課剛幾分鐘,芮明昊就興沖沖地找了過來。“我發現五角星上共有五個角,而且這五個角大小都一樣。”“是共有五個角嗎?”我在“共”字上加了重音。見我非但沒有表揚,反而提出了反駁,他頓時來了勁兒:“怎麼不是五個,你看,一、二、三、四、五。”邊說還邊數起來了。“再好好看看,別輕易下結論。”見我如此固執已見,他也沒再作什麼爭辯,只是很不情願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那節課, 他那迷茫的眼神至今還清晰地留在我的腦海裡。

兩年後,當正式學到“角的認識”這一內容時,芮明昊跑來告訴我:“張老師,我現在才明白,五角星上其實不止有五個角,應該有十個才對,因為那裡邊還有五個向外張開的鈍角呢,對嗎?”我朝他笑了笑,“或許吧。”

轉眼又到了六年級,或許是接觸了更多有關平面圖形方面的知識,他又一次找到了我。“張老師,這回我終於明白了,科學地講,五角星上共有無數個角。因為,在它裡面還有許多大於180度或360度的角,而這些角我們以前並沒有去關注過。”

說真的,我當時只有一種強烈的感觸,那就是:為何在當初,面對一年級孩子這樣一個雖不準確、但很了不起的發現,我連肯定的勇氣都沒有。僅僅是為了捍衛數學學科準確、科學的尊嚴嗎?

[思考]

當數學在人們的認識中逐漸從靜態走向動態、從確定走向變化、從精確走向易謬時,數學科學的神聖光環已逐漸褪去。數學與其說像一個神壇上走下的聖人,毋寧說更象一個平易近人的凡夫俗子。數學從某種意義上講,她已不再是一成不變的真理的集合和化身,相反,她更像是一個不斷髮展、不斷進化、不斷更新著的運動體。既是如此,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要求那些剛剛接觸數學的兒童,能一步到位地完成對於數學知識的精確建構?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拒絕數學的模糊性和直覺性?

“五角星共有五個角”,這對於一個一年級的孩子而言,它究竟何錯之有?換言之,就算是這一表述不夠科學,但那只是我們從成人數學的視角所作出的判斷,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尚沒有對鈍角、周角等有更多的瞭解,作出這一判斷恰恰反映了他的認識水平。對他們而言,或許這才是一種真正的“準確”。如果說這是一種對孩子的遷就,那千萬別以為這樣的遷就會誤了我們的孩子。恰恰相反,孩子的數學發展本身就是一個螺旋上升的漸進過程。從模糊走向清晰、從混沌走向有序理應成為兒童數學發展的必由之路。上述案例中孩子對於角的認識恰恰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其實,又何止“認識角”如此,數學教育中這樣的現象無處不在。只有當我們能真正從發展、變化的眼光來看待數學、看待數學教育、看待孩子們的數學成長,我們的數學教育也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健康、持續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