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童年小橋作文

作文 閱讀(2.25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童年小橋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小橋作文

童年小橋作文1

橋,一直在那兒,無論我在這個城的哪個角落。 小時候在城的那個角落待過很久,正是那無憂無慮的孩童時代,弄堂口的那座庵橋便是記憶裡最重要的一幕。

城的那角雖小,但夥伴多,四處串門兒是常事。不一會兒就能召集一幫子“搗蛋鬼”,踩著青石板,一路摸著弄堂牆邊的青磚,一陣風似的瘋到橋上去。

正值盛夏,比起整天窩在家裡,想來想去到橋上乘涼最划算!待各自隨自家大人坐好在橋欄上(這是一座旱橋,小河在更早就被填了,所以大人放心地叫我們坐在橋欄上),綠豆湯早已由鄰居準備好,幾個會耍寶的大人輪番上陣,各種段子匯在一塊兒,東拼西湊竟成了個故事。小孩兒們不懂什麼叫胡扯,只顧專心聽著故事。沒事兒還時常咂巴著嘴,拿根枯樹枝上躥下跳地在橋上瞎折騰。

那時正喜歡《西遊記》呢,孫悟空就是我們的偶像!每天傍晚,橋上絕對滿座——橋倒成了兒童劇場。我們的痴迷程度就像當初70後、80後對《射鵰》一樣,每晚必定準時“收看”!所以每當講到如“大鬧天宮”那樣的精彩處,我們個個“張牙舞爪”、“群魔亂舞”,在本來就不寬敞的橋面上“劃火跳”(鄉下說法,專門用來描述小孩無目的性的瞎蹦躂。)

橋邊上有一種植物,叫“一串紅”,搗蛋鬼們經常去那灌木上採花下來,放在嘴裡一“吸溜”,裡面甜滋滋的汁水就被“俘獲”了。按照我們當時的速度,那一串紅在之前還紅彤彤的呢,不一會兒就只剩下綠油油的一片了。雖然專幹這種破壞自然的壞事,但大人們絕不會罵,因為“一串紅”甜津津的祕密還是他們告訴我們的呢!

一幕幕彷彿老式的電影膠片,在我眼前掠過。十年前,離開這座橋時,年幼的我並不知道這座城的其他部分會如此不一樣,寬闊、喧鬧,高樓林立、行色匆匆、絢麗斑斕。對,我是在這個偌大的繁華中,求學、生活,長高、變壯的。可回味起那座橋上的風景,總讓我萌生出些許遺憾。

於是,一直掛念著城的那個角落,一直想回到那座橋旁,回到那段不可複製的時光中。

這是一座童年的橋,這是一座心頭的橋。小作者以親切鮮活的筆觸描繪了橋上的童年時光,只是愈快樂愈憂傷,無名小橋終在某日湮沒於茫茫塵世間,但在他心頭的分量卻格外凸顯。全文情韻悠悠,張弛有度,耐人尋味。

童年小橋作文2

小橋流水人家,潺潺流水,靜靜淌過,夕陽西下,婆娑樹葉,隨風沙沙吹響,田埂上,農民的扛著鋤頭,正要結束一天的辛勤勞作,往飄出裊裊炊煙的屋子走去,他經過了小小的石拱橋。

多少年前,我還在家鄉的時候,那時的我,正處於童年的時光,悠然自得,快樂無憂。我出生的時候,小橋已經靜靜矗立在那清澈透明的小溪上了。春天,它站在那裡,觀看農民們辛勞地插秧;夏夜,它觀看河底倒影著的繁星璀璨;秋天,它享受著秋風送來的陣陣稻香;冬天,乾枯的橋板上,可憐地躺著幾片枯葉。

小橋的一邊是村子,一邊則是無邊的田地,這座小巧玲瓏的橋就連線了我們童年時光快樂的天堂。廣闊的田野盡頭吹來陣陣清風,遠處群山連綿不斷,清澈的天空宛如玻璃一般透明,點綴著朵朵漂浮的白雲,田埂邊盛開的蒲公英,被我們吹起來,飄到了大自然的`懷抱,我們喜歡坐在彎彎的橋上,伸出挽起褲腳的腳丫伸進冰涼涼的小溪裡,踢踏著河水,濺起的水花嚇跑了水中的魚兒。仲夏的夜晚,吃過了晚飯,銀河璀璨,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一顆是北極星,哪一顆是火星,我們站在地上的河,看著天國的銀河,你會時不時看到幾顆閃過的流星,帶著長長的星火尾巴,就像夜空的精靈,雖然是稍瞬即逝。不久,奶奶就會在屋子那頭,叫喊著我們的名字,催著我們回去吃西瓜,坐在房屋的廊道上,吃著西瓜,聽著風鈴清脆的響聲,似乎在為這美麗的星空伴奏,悠長而平淡……

到了讀書的年齡,我回到了城市,到處是擁擠的人群,沒有了透明的天空,抬頭看見的是黑煙掩蓋的天空,沒有了帶著青草味兒的空氣,只有汽車排出的尾氣和大量人口撥出的二氧化碳,使我感到胸悶氣短,沒有空靈的風鈴聲,只有各種雜音,沒有古色古香的小橋,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跨海橋樑,沒有了銀河流星,沒有了清澈小溪……

人類在進步,環境也在變化,我們在丟失的不僅是環境,我們還在丟失大自然原本的模樣,如果我們不停止無止盡的破壞,我們不能無止盡地開發,停一停,讓我們的後代也享受一下我們的童年,讓他們在天空上找到自己的星星!

童年小橋作文3

童年的小橋 在古城的西門外有一座小橋,是我童年兒時流連忘返的地方。小橋是由河卵石拱圈成的,橋面不寬,兩輛牛車錯身可過。橋很短,這頭摔跤那頭拾帽。下面潺潺流水、碧波清澈,兩側臺階交錯,橋身雖經百年風雨,但橋面仍然平坦無坎,橋下苔蘚暗綠。每逢三六九,以橋為中心便是當地的集市,家鄉人叫“石橋會”。橋南側為交易市場、生活、物資用品應有盡有。橋北側是雜耍戲班、小吃、商客雲集歇腳。 我小的時候常常躲開大人,偷偷溜到集會上玩,記憶最深的是當年的“對臺戲”和“吹糖人”;兩座戲臺相對不到二百米,一邊是嗩吶吹打、鑼鼓喧天,演的是喜鬧戲,也就是所謂的武戲;一邊是琴聲板胡、清梆脆弦唱的是悲劇,也就是所謂的文戲。藝人們各顯特色*、各露絕活,雙方都想“擂”過對方。兩邊臺下的觀眾人群也隨著兩邊戲情的高漲低落一會東一西,忙的不亦樂呼。孩子們看不懂戲,就跟著大人們瞎哄哄,跑的滿地找鞋。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小貨郎手裡的那團糖稀,熱燙燙、粘呼呼的,挑一塊象蠶豆一樣大小的糖稀,擦入根空心麥杆,邊吹邊捏,一轉眼便變成了栩栩如生的各種動物和人物,什麼小狗小雞、螃蟹蜈蚣、孫悟空豬八戒等。

心裡暗想: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學會這門手藝,做出好多好多我想要的東西來。 橋頭有兩家鋪子最能吸引我,一家是滷肉店,當你走過攤子的時候那個香呀,讒呀。。。。。。至今想起來還要流口水,真可惜我只吃過有數的幾次,每次只能嚐嚐,少的可憐。最過癮的一次是我有次生病發燒幾天吃不下飯,母親問我想吃什麼,我脫口而出:“橋頭的滷肉”。五角錢的滷豬肝,我用手一點一點摳著吃了三四天,那個享受啊就別提了;另一家就是城外有名的“西關鐵匠鋪”。也許這是最原始的地方工業作坊了,每當小錘叮噹,大錘重砸時,工件金花四濺,一會兒便鍛打成了菜刀、鋤頭、門扣等。。。。。各式各樣琳琅滿目,趁熱放到盛有冷水的木桶裡“淬火”時,便激起來騰騰熱浪白雲,在鋪子裡撩繞旋轉,帶給人們多少的暇想和希望。現如今這裡早已是景去人非了,小橋流水今無影、舊年民俗覓無蹤。現代化的建築障目遮眼,然而我心裡總覺得空蕩蕩似乎少了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