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作文批改記錄

作文 閱讀(2.18W)

上完兩節課,開始批改雙休日的作文。這是本學期的第一次正式的作文,要求是以“我的 ”為題,借鑑第一單元寫人物的方法,寫自己熟悉的一個人物。其實,第一單元中魏巍的《我的老師》是比較好的一篇習作範文,文章通過幾件典型事例來表現“我”的老師蔡雲芝先生的,而且,七件事有詳有略,適合學生模仿。因此,在寫作前,我提示要學習使用這些方法,讓文章寫得豐滿一些。

作文批改記錄

從批改的情況來看,兩個班半數以上的學生能夠領會並運用了方法,但是還是不少問題:

1、有學生沒有抓裝幾個”典型事例來寫,而是僅僅就一件事來寫。其實,這種寫法是有以偏概全的嫌疑的,一件事具有偶然性,而不能據此認定某人就具有某種性格特徵。如果作文的'題目是“ 的一件事”還說得過去,但寫人卻不是這麼簡單的。

2、第一單元還有一篇古文《趙普》也給學生寫作提供一些示範,其中的“碎裂奏牘擲地”“顏色不變”“跪而拾之”“補綴舊紙”“復奏如初”等,從側面或正面來具體而生動的細節描寫,可觀可感。不少學生雖然也在文章中寫了幾件事,但每件事都是蜻蜓點水式的一帶而過,沒有細節的描寫,沒有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的刻畫,顯得籠統、概括,人物形象也顯得乾癟,沒有血肉。如:

“那一年的冬天,雪下得很大,我站在門口,看著爺爺幫我堆雪人,爺爺幫我堆雪人堆得手都僵了,因為我當時年幼,不顧爺爺的手和身子,硬要他堆,但他也沒抱怨什麼,很疼愛我,寧可用身子來換取我的笑容、快樂。”

上面這個例子中,我給學生提出這樣的修改意見:

“那一年的冬天,雪下得很大,(大雪的情態如何?大到什麼程度,能否打個比方,給人更加形象的感受?)我站在門口,看(怎麼看?)著爺爺(爺爺的身體怎麼樣?哪怕就是寫寫背影也好。)幫我堆雪人(雪人堆成什麼樣?),爺爺幫我堆雪人堆得手都僵了(動作、表情如何?說了什麼話?連用兩個“堆”字,顯得重複。),(我的心情怎樣?)因為我當時年幼,不顧爺爺的手和身子,硬要他堆(一個“硬”字,帶有口語性質,能否換一個詞語?),但他也沒抱怨什麼,很疼愛我,寧可用身子來換取我的笑容、快樂。”(最後一句話概括的比較好。)

又如:

“她有一套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那次上數學課,她居然把我們帶到操場上去上。我們很奇怪,但謎底很快揭開了,原來是老師想用實踐來證明,從中我們學到了很多不僅僅是課內知識更有課外知識。”我的修改意見是:

“她有一套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那次上數學課,她居然(這個詞用得好,寫出了老師的教學方法出乎意料。)把我們帶到操場上去上。我們很奇怪(為什麼奇怪,能否與以前或者其他老師的教學方法做一個簡單的對比?),但謎底很快揭開了,(這個謎底揭開的過程太簡單了,寫一寫老師是怎樣做的,內容就充實了。)原來是老師想用實踐來證明,從中我們學到了很多不僅僅是課內知識更有課外知識。(這個句子粘連了,把長句該為兩個短句,意思就比較明瞭,再寫寫上了這樣一節課的感想。)”

3、文章中還有一些湊字數的文字,如,寫人物的外貌,有鼻子有眼,但這些都不過是人所共有的,並沒有寫出其與眾不同的地方,或者這些外貌上體現了什麼性格特徵,也就是寫的是“有”,而不是“特徵”。常見的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一張可愛的臉”,“不高不矮的身材”,都是可有可無的文字,應該儘量不寫,否則,除了佔據篇幅外這些描寫毫無疑義。其實,在《一面》教學時,我已經結合文章中的描寫魯迅外貌的句子“頭髮直豎著”“隸體‘一’字的鬍鬚”等,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個問題,從“知道”到“會用”還有相當長的過程,看樣子還需要一段時間來訓練。尤其是,寫作文不能為字數而寫,而是要寫出真情實感,寫出真實內容。

4、還有少許學生在寫父母或老師的時候,題材陳舊,不是“送雨殺,就是“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