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選】橋為題的作文四篇

作文 閱讀(2.84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橋為題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橋為題的作文四篇

橋為題的作文 篇1

橋自古是用來跨越障礙的大型構造物,古代有詩人來表達自己愁情“自古柳橋多送別”;也有“二十四橋明月夜”說揚州橋的魅力。於此說來,園林橋的美也不分上,在各大園林中都是重要組成,是風景景觀也在路與水起中介作用,也可變化路人遊覽路線。曾作為皇家園林的燕園也有保留,未名湖畔就有五座園林橋,兩座平橋兩座拱橋,和一座踏步橋。

首先向北沿湖行走,第一座便是湖東橋,位於未名湖的東邊,其實際意義並不大,只為湖中四座橋做對稱美觀使用,或許是作者有意立橋為另闢蹊徑,刻意為之,又名糊塗橋。這是座拱橋,僅有一孔,橋長9.69米,中間寬2.6米,橋高4.8米,整座橋型“瘦高”,周圍種滿樹木,隱蔽於兩側樹影,著實像一條“蹊徑”不易好找。

下一座回頭橋架於北京大學未名湖中島北側,由此橋入湖中島,但出仍需折返,也喻有回頭踏上新徵程之意,得名回頭橋。此橋建於清朝,是圓明園的一座遺橋,也是西洋式古建築。回頭橋佔地面積最大,橋長9。25米,兩端寬7。3米,中腰寬3.55米,橋面為平板束腰式,兩寬中短,呈現一個完美的弧形。回頭橋也是梁氏平橋,有三個橋樑,每個橋墩上都留有當年西式番草石雕。石雕樣式精美,個個巧妙絕倫,融入了西式風格,似乎還留有一絲圓明園的氣息。原先橋旁有西式石欄,但由於某些原因,今無遺存,實屬可惜。走進湖中島,有一塊天然石頭在東岸水中,通向石舫,無名。它就是踏步橋,是園林橋中特殊一種,多數為天然淺灘大石塊,目的為增加園林情趣。這橋比湖東橋還要難找,又小也不大起眼,但自身作用重大,連線著石舫,許多人在登上石舫必先踏上它,沿湖繼續向前走,在紅四樓對面有一座橋,因有學子通過此橋時,經常道“人莫之奈何”,便有奈何橋一稱。兩根柱立在兩旁,中間搭上石板,組成板式平橋,奈何橋有一大方孔,橋長4.7米,橋高1.85米,此橋中間寬2.35米,與回頭橋相比,又短又寬,多了一排石雕扶手,緊緊連線紅樓,有那麼一番可愛。

湖南側正中央小道,將近沿湖一圈後,是最後一座拱橋——二分橋,在這將未名湖水從外觀一分為二,但湖水又為一體。“二分”一詞取於佛教,左或是右,南還是北,主觀還是客觀,亦因人在此橋左右分行。二分橋長8。32米,中間寬2。58米,橋上護欄有三孔,每孔大小適中,講究對稱,很是美觀,安安靜靜的在湖上躺著。

以上是五座園林橋,都紛紛帶有各自園林橋種類的特點,優美的,在未名湖畔上繼續發揮自身作用。

橋為題的作文 篇2

週末我和報社的幾位社友一同到位於天峨縣與樂業縣交界處的更新仙人橋進行採訪活動。

清晨,我們迎著濃厚的霧氣,坐上擁擠的柳微車出發了。路上的顛簸絲毫沒有減少我們的興致。經過一個小時的沿途顛簸,我們終於來到了嚮往已久的仙人橋。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雄偉的天然石拱橋,橋很高大,橫跨在兩座大山之間,異常雄偉壯觀。橋下是清澈見底流水潺潺的布柳河。由於受到外力的影響,河水並不從橋的正下方流過,而是穿過左邊橋墩流出。經過河水多年的沖刷,橋墩被衝成一個天然的大石洞。而這個大石洞就自然而然成了魚兒的樂園。由於橋上長年滴水,橋下的石頭被滴成很多小坑,酷似馬蜂窩。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水滴石穿吧。

此橋為何起名為仙人橋?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因為此橋在“建設”的過程中有仙人的參與,所以叫仙人橋。有的說,此橋高而險,兩旁都是懸崖絕壁,橋上又有巨石擋道,人類無法通過,只有仙人才能走,所以叫仙人橋。有的說,這人樣的橋只有仙人才能造得出來,所以叫仙人橋。具體為何叫仙人橋我們不得而知,我也無需知道,因為保留仙人橋的那一絲神祕不是更好嗎?

從仙人橋上下來,我們在布柳河的懷抱中盡情地嬉戲,用纖塵不染的布柳河水洗淨我們身上的汗水和塵埃,用布柳河水洗淨我們的心靈。泛舟於布柳河之上、仙人橋之下,盡情地感悟山的雄偉與險峻;領略水的清秀而靈動。竹排在平靜的河面上徐徐前行,我們不敢高聲喧譁,因為我們不敢也不想破壞這清幽的環境。綠水倒映著青山,我們疑心舟是在水中游,還是在山中行?

黃昏下的夕陽,金燦燦照射在河面上,頓時我迷醉在這良辰美景之中。分不出哪是天哪是地?感覺是在齊白石的山水畫之中。布柳河上泛輕舟,夕陽西照留倩影。在仙人橋面前,在布柳河中,我們再也不敢叫囂我們是自然的主人。因為在這裡,我們已徹底頓悟大自然的偉大與神奇。我們所有的傲氣都被仙人橋所折服,剩下的只有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

仙人橋,你是一座美麗的橋,更是一座永恆的橋。

橋為題的作文 篇3

今天下午,夕陽西照,爸爸帶我去參觀錢江三橋。

一路上,我高興得又蹦又跳,和爸爸愉快地交談著,不時地開玩笑。汽車一輛接一輛地從身邊飛弛而過。

登上大橋,眼前的景美麗極了。大橋象一條長龍橫臥江面,氣勢雄偉;中間兩條機動車道寬闊得很,上面鋪著瀝青,平坦乾淨;三橋正在重新修建,有很多工人叔叔正在施工,遠處的施工車把橋震得發抖,我都不敢在上面走,工人叔叔有的在刷油漆,有的在釘…。橋兩邊是人行道,不寬;欄杆被刷成灰色,比我個頭還高,有它就保險了;高大的.路燈整齊地排過去,像二排莊嚴的士兵,注視著往來的行人和飛馳的汽車。爸爸馱著我看遠處的景色,寬大的江面微波不驚,水渾渾的不如我老家的河水清澈,幾條船浮在江面上顯得很渺小;遠處的高樓大廈在這就像畫一般,僅一個輪郭而己,水天一色,雖不豔麗,卻很壯觀;天上的雲彩就像金色的沙灘一樣,給這幅畫添上了許多生機。

時間過得真快,天很快就暗了,我們來到橋下面的江邊大堤上。這裡還有一些人在遊玩,還有釣魚的叔叔,這時,大撟亮起的桔色的路燈,把江照得波光粼粼。左面是錢江四橋,右邊是錢江一橋,這時都亮起了紅燈,在夜幕中非常醒目,美麗極了。

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三橋,路上想:要是把六公園搬到這江邊來會不會更美呢?

橋為題的作文 篇4

“誰和她這個沒爹沒孃的人玩,我就打誰!”一個六七歲的男孩輕蔑地看了我一眼,轉頭和他的“手下”說。這不是一兩次了,我撇撇嘴,流露出“誰和你們一起玩”的表情,拍拍衣服上的塵土,扭頭不看他們玩遊戲,眼淚卻不爭氣地跌落下來,我擦擦眼淚,快步走向那座普通的草屋——我的外婆家。

我走過一座木橋,就看見外婆彎著她的腰在自家門前的菜園裡摘菜,夕陽的餘光給外婆撒上了一身的金光,外婆像是一座金色的雕塑。

也許是她眼睛的餘光瞥見了我,她很快直起腰來,向我招了招手。我小跑過去扶著她跨出圍著菜園的柵欄。她像往常一樣慈祥地笑,“回來了?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怎麼樣?”我咬了咬嘴脣,沒哼聲。沒聽到回答的她也不惱,只是開始碎碎念“要和其他小朋友相處融洽。”“不要隨便生氣。”“不要和其他小朋友吵架、打架。”……

我一直都沒說話,只是低頭聽著。直到臨睡時,我躺在溫暖的被窩裡,翻了個身面對外婆,似是埋怨“為什麼我爸媽不在我身邊?其他人都有爸媽陪著他們。”外婆愣了一下,明白了我今天為何沉默,既而“啪”的關了燈,“乖孫女,他們為了你今後上大學出去賺錢。”她頓了一下,又說“別怪他們,他們是為了你好。”在黑暗中,我看不清外婆的表情,她沒有再說話,我盯著屋頂,沒有一點睡意,“外婆,我睡不著。”外婆的大手就伸過來,有一下沒一下地拍著我的背,唱著民謠“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我在外婆輕柔的嗓音中不知不覺睡去了。

第二天,我自然是不去和那些嘲笑我的人玩了,於是只能賴著外婆,我們倆一起起床、吃早餐、挑水、除草、吃晚飯、睡覺……

無聊至極的我總喜歡問外婆一個問題“我是從哪裡來的?”每每被問到這個問題,外婆就會停下手上的活兒,直直腰,指著門口的河,說:“你啊,是順著河漂來的,是你爸媽把你從河裡撈上來的。”生怕我不信,又接著說:“所有的孩子都是從那裡撈出來的。”我問過很多次,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樣,所以我半信半疑。這時候,外婆就笑作一團。我就撇下外婆,跑上木橋,向下看,看看是不是有孩子在籃子或盆裡,漂過來,一看就是小半天。

但我從來也沒見過。後來,我才知道那些話都是騙小孩子的,這在我差不多快到四年級的時候才有所醒悟。

小孩沒找到,我和橋卻熟悉起來。踩在橋上有吱吱的聲音,似乎橋馬上就要垮掉,事實上牢固得很。遇到下雨的時候,我會趴在木橋上看下面湍急的河水,離我只有幾米遠處,打著旋渦流走,周圍沒有人來往,只有雨水打在木橋上的聲音,很有節奏感。好像是一位嫵媚動人的少女唱著清新的民謠,讓人不得不醉倒在她懷中。

如果在夏天的夜晚,清爽的晚風拂過臉頰,外婆會坐在門前的凳子上,給調皮的我講故事,有時是動人的傳說,有時是迷人的童話,有時是嚴肅的外公,更多時間是亮亮她的嗓子,婺劇、民謠什麼的不在話下。我呢?有時在橋上晃晃,有時在菜園裡摘點成熟的蔬菜咬在嘴裡……玩累了,躺在外婆寬闊的臂彎裡靜靜地聽著外婆的聲音。不知不覺睡著了,外婆會把我抱進屋。

現在想來,那時真的很幸福。

我現在早已離開了那個小鎮,外婆不在了,木橋也不在了,換了一個結實、寬敞的石頭橋,汽車都可以開過去。那木橋已成為記憶了,我也長大了。只是在夢中,那木橋和笑眯眯的外婆還會出現。外婆啊,如果時光倒流,在你因病痛失眠時,我會伸出我的手,拍著你,給你唱:“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