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我的家鄉作文(合集10篇)

作文 閱讀(6.45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家鄉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家鄉作文(合集10篇)

我的家鄉作文1

我的家鄉湛江是個富饒的地方。我愛家鄉。

湛江位於祖國大陸的最南端。

湛江土地面積為12470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達1460平方千米。人口有713萬人,市區人口為143萬人。因此湛江市被列為全42個大城市之一。

湛江的海陸空交通網路十分發達。湛江港於1956年建成,是我國八大遠洋之一。可以停泊20-30萬噸級的輪船,每年吞吐貨物達4000萬噸以上。在1984年湛江港口列為全國十四個對外開放的港口之一。此外湛江市雷州半島有大大小小的港口,如流沙港,海安港等等。湛江鐵路於1956年建成,黎(塘)湛線,西行相接全國鐵路網。20xx年粵海(南)鐵路建成通車。北起黎塘、湛線塘口站,途經遂溪、麻章、雷州,南至徐聞海安。湛江公路四通八達,全市公路里程達7800公里。國道207線貫通廉江、遂溪、雷州、徐聞,325線連線吳川、遂溪、廉江及市區。湛江至廣州高速公路全線貫通,並建設廣東出省高速公路通往廣西、重慶、海南等省區。湛江空中航線是廣東省西部的重要航空支線。湛江機場可供波音737客機日夜起降,現在已經開通至廣州、深圳、長沙、上海、北京和十多條航線。

祖國跨入了21世紀後,發展是湛江的“戰略”目標,建設中心城市和加快農業生產開發,加快海洋資源合理開發,促進港口和大工業的全面發展。先說海洋資源吧。湛江市雷州半島,三面是海,有漁鹽之利,徐聞縣角尾是一座重要的製鹽基地。湛江海岸線長,灘塗廣闊,港灣眾多,淺海水深多為10米左右,風浪小,天然餌料多,海產資源十分豐富,盛產石斑魚、馬鮫魚、白鯧、鮑魚、黃花魚、沙蟲等名貴產品。20世紀90年代,湛江海水養殖珍珠5.5萬畝,年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雷州市的流沙村幾乎家家戶戶養殖珍珠,發展養殖珠1.2萬畝,年產量達到12噸。被列為全國珍珠第一村。

從20世紀80年代起湛江大力發展養蝦,人工技術日漸成熟。湛江養蝦年產量達6萬多噸,佔全省產量的二分一,佔全國產量的十分之一。湛江是我國三大光熱資源豐富的熱作物地區之一具有豐富的農業資源。湛江主要種植菠蘿和香蕉等優質水果。徐聞縣曲界鎮有土地9萬畝。種植菠蘿達6萬畝,年產量達20多萬噸。收穫時,漫坡遍野全是菠蘿,就一望無際的菠蘿海洋。湛江是我國最適宜種甘蔗的地區之一。湛江的甘蔗春種深秋收。甘蔗運送到糖廠,壓榨出蔗汁,經過清淨雜質,蒸發水分,過濾糖漿,烘乾冷卻等一系列工序才製成砂糖。徐聞、雷州是種植甘蔗最多的地區。坡地到處都是甘蔗的海洋。湛江甘蔗盛產時期,佔全國甘蔗總產量的八分之一。是全國四大糖業生產基地之一,湛江被譽為“甜蜜之鄉”。糧食農作物中,水稻和番薯是主要的。湛江氣候溫暖,一年可以種植兩季水稻,分為早稻和晚稻。每季水稻的生長期為100-120天。水稻因米質不同,分為秈稻、粳稻等。湛江水稻種植分佈廣泛。雷州南渡河、廉江九洲江等河流兩岸的洋田最適於種植水稻。被稱為“糧倉”。番著是湛江主要的雜糧作物。它耐乾旱,產量高,適於丘陵、坡地種植。以薯絲混同大米煮粥,很有營養價值。番薯生長期為100-150天。湛江林業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第一批綠化達標的城市。全市有森林面積445萬畝,其中桉樹面積18萬畝,佔全國桉樹面積三分之一。紅樹林面積約18萬畝,佔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50%。

我的家鄉湛江是一個交通、農、漁、林全面發展的好地方,好城市。我愛湛江,更愛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作文2

我的家鄉是海南,這兒風景如畫,山明水秀,是個旅遊的好地方。我很愛我的家鄉海南。

海南水天一色,波翻浪湧的三亞;有盛產椰子,科技發達的海口;有古風猶存,歌聲連綿的儋州;有熱情似火,魅力十足的文昌;有資源豐富,陽光普照的東方市;有礦產豐富,民風淳樸的五指山;有細雨綿綿,濃蔭如蓋的萬寧;還有歷史悠久,文化發達的瓊海……接下來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大家被稱為“東方夏威夷”的三亞吧!

就像不到長城非好漢一樣,不到三亞,你就沒有見識到海南真正的特色——碧海包裹的亞龍灣、怪石環繞的大小洞天、飛禽翻飛的白鷺公園。大家一起去這三個景點觀賞觀賞吧!

亞龍灣的天空藍湛湛的,就像一條纖塵不染的白練掛在天際,又似仙女那縷縷絲帶。藍天上,幾多雪白的雲彩漂浮在空中,宛如綿羊一般,純潔可愛,惹人喜歡。海灘兩旁,大片大片的椰子樹屹立在雲端,幾顆圓滾滾的椰子吊在粗糙的樹幹上,好似椰子樹明亮的眼睛。它的葉片寬大,驕陽似火時,樹下就是一個避暑的陰涼好去處。沙灘上的沙子細細的,滑滑的,抓起一把讓它慢慢滑下,就如在手上纏上了一條絲綢,舒服極了!沙灘是一個“大寶庫”,只要你耐心的蹲在沙灘上仔細尋找,半個時辰過後,肯定能收穫一些“寶物”。活蹦亂跳的小螃蟹、晶瑩閃爍的貝殼、五彩斑斕的石頭,讓你驚喜不已。走進大海,你的腳丫子就會被調皮搗蛋的小浪花圍攻,讓你無路可走。潮水一波一波的湧上來,踏進去,柔柔的,涼涼的,這就是大海在用它滑溜溜的小手在歡迎你呢!細長的海岸線上,遊客們在開心的玩耍著。有的抱著皮球,和同伴開心的追逐,有的拖著游泳圈,在大海里面刺激的漂浮,還有的開啟遮陽傘,躺在沙灘上仰望天空。這些燦爛的笑臉就是亞龍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假如說亞龍灣是一位溫柔的少女,那麼大小洞天就是一位和藹的老爺爺了。走進大小洞天,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塊塊怪石,這些石頭形態各異。有如仙人指路,有似李天王的照妖鏡,還有的像猴子撈月,真是引人入勝!石頭周圍是蔚藍蔚藍的大海,海水拍打著乳白色的階梯,喧囂地鬧著,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大小洞天的山也別具風格,遠遠望去,山上翠綠一片,依稀有幾點斑斕點綴在其中。登上山頂,往下遠遠望去,之間翠綠的山坡和蔚藍的大海互相融合,如此壯觀!

欣賞完亞龍灣和大小洞天,大家再來觀賞一下美麗的白鷺公園吧!白鷺公園可美了,四周環繞著平靜的小湖。小湖上,一艘艘古風韻味的小船隻輕輕搖晃著,好像玉盤裡面端放著一片片精緻的菱角。船隻旁邊是一隻只活潑可愛的小白鷺,大家套上望遠鏡,細細端詳起小白鷺來。白鷺全身雪白雪白的,纖塵不染。它的眼睛黑溜溜的,就似兩顆黑色的葡萄,圓滾滾的,又好似天上那一閃一閃的小星星,亮晶晶的。嘴巴細長細長,殷紅殷紅的。脖子圓潤極了,還可以自由的伸展,我真佩服白鷺。白鷺的飛行姿態也具獨特風姿!兩雙大且有力的翅膀使勁的扇動著,把湖水扇出了一個個漣漪,扇出了一滴滴水珠。湖邊是大片大片的碧綠草地,草地上栽種著各種各樣的樹木。有高大挺拔的椰子樹,有婀娜多姿的紫荊花樹,有鬱郁蒼蒼的松樹……繁多的樹木令大家目不暇接。

我的家鄉海南真是個美麗的地方,歡迎大家常來海南。大家永遠歡迎你,海南永遠歡迎你!

我的家鄉作文3

我的家鄉濟南號稱泉城,它非常美麗,有聞名中外的三大名勝景點: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在這裡,山美水美人更美!讓我這個泉城小導遊逐一介紹吧!

濟南著名的千佛山公園,位於市區南部,因這山上有數不清的佛,所以叫千佛山,是享譽中外的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千佛山奇峰羅列,樹木蔥鬱,好似濟南的守護大仙,又像一位和藹可親的老爺爺在捋鬍鬚。沿盤道上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傳唐朝名將秦瓊曾拴馬於此。現在人們常在這亭裡喝茶聊天休息,順便追憶一下古人的英雄事蹟。半山腰有一彩繪牌坊,即“齊煙九點”坊。登上一覽亭,泉城景色盡收眼底,真是美極了!到了趕廟會時,更是人山人海,各路豪傑盡顯神通,淋漓盡致的演繹著齊魯文化,熱鬧極了!每逢週末我和爸爸媽媽就登上千佛山頂,我們盡情欣賞著美景,我真正感受到了齊魯大地的魅力!

濟南的山美水更美,水是濟南人的靈魂,泉城的命脈。著名的趵突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號稱是“天下第一泉”,它位於濟南市中心的趵突泉公園內。公園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泉中常年有三股神奇的水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三尺高,構成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常讓人流連忘返。從小我就喜歡和爸爸媽媽去趵突泉玩,媽媽說它知識內涵極高,而我卻覺得它就像古老的神話故事中的水簾洞一樣充滿神祕感,我小時候常想跳下去探個究竟,看看池底的魔法師。現在經過學習和老師的講解,知道了是由於地下水的原因形成的。但近年來由於一些人為和地理的原因,趵突泉停噴了好幾次,我好擔心啊,美麗的濟南要是沒有了泉水的滋潤就像天上沒有了星星,整個齊魯大地都會失去生氣,這是絕對不行的,我們國小生一定要發起號召,人人都要節約水,保護泉城,保護我們美麗的家鄉!

如果你細心,你會發現趵突泉的牌匾上“突”字少了一點,呵呵,你不要以為這是疏忽大意了,聽我給你講個故事吧:傳說過去“趵突泉”和“大明湖”都是普通的漢字,但人們總是誇趵突泉不僅景色美麗而且水清又甜,久而久之她就驕傲起來,以天下第一泉自居,封自己為王,認為再也沒有比自己的美了。但此時又傳出與他遙相呼應的大明湖的景色更勝一籌,她十分不服,非常生氣於是決定派手下前去打探。“突”字的那一“點”由於身材矮小經常受同伴欺負,只好擔當了這個差事。“突”字的一“點”來到大明湖,深深的被這裡的美景所吸引,於是留連忘返,再也不願回去,便留在了“明”字裡。這個故事有趣吧!說明虛無縹緲、美輪美奐的大明湖和她的姐妹趵突泉一樣美不勝收。我不介紹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你還是親自去看看吧!

人們常說人傑地靈,美麗的泉城造就美麗的人們,幾千年來,這塊土地上的名人數不勝數,像孔子、孟子、魯班等等。太多了也不一一介紹了,我的一位美國老師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濟南城靚人美,不虛此行”!原來她來到濟南工作後,發現乘坐公交車的人雖然很多,但大家都有序排著隊,沒有人插隊,比別的城市好多了,很感動,才給我們發表了這樣一句話。還有一位外國友人發表感嘆:“濟南風景的美,是濟南人的驕傲,你們保護好了你們家鄉的美麗,這是你們的驕傲”!聽了這些由衷的發表,你們和我一樣驕傲嗎!

我是濟南人,濟南是我的驕傲,我愛她,我們人人要繼續保護她的美麗,愛護她和愛護我們的教室一樣,不要讓她被人破壞,因為這是我的家鄉,我長大的地方!美麗的泉城——濟南,我愛你!

我的家鄉作文4

家鄉啊,我溫馨的家,也許你沒有大都市的豪華,但你質樸得讓人賞心悅目;也許你沒有大片大片莊稼的豐收,但你優沃優越的地理條件足以讓大家豐衣足食;也許你沒有光彩奪目的光環籠罩,但你的進步是萬眾奪目的,所以,我希望用手中稚拙的筆帶領大家一起領略你豐富的內涵。

走進水產城

看,大批大批的漁民們,紛紛地出海遠洋,也有的漁民,滿載而歸。船艙裡的魚啊蝦啊,塞滿了整個船艙,魚啊,蝦啊各具特色,豐富多彩,漁民們笑的合不攏嘴,又是一個大豐收。走進水產城,到處都是魚腥味兒,但是中間夾雜著漁民的汗水與喜悅。滿不知疲倦的拖著一籃又一籃的海鮮,因為是特產,所以石浦的隨處都可以見到海鮮。

走進海鮮街

到處都是外來的來客,偶爾還可以看到外國人的身影。桌上的魚啊蝦啊,滿滿的一桌。我們早已司空見慣了,但是對於那些遊客們來說,確是珍品,因為他們那裡根本不能吃到如此美味,如此新鮮的海鮮,物以稀為貴,所以看到海鮮就瘋狂的點夠起來。吃著螃蟹,你能感覺到螃蟹那獨特的口感,石子蟹有他的風格,青蟹有它的風味,毛蟹有它的美味,各具千秋。蝦也有多種分類,例如小白蝦,對蝦,青蝦等等,都是上等的美味佳餚,蘸一點醬油,放入口中,口感細膩,味道鮮美,是上等之才啊。

走進菜場

入口時,便能看到一些小販正在那裡販賣一些魚啊,蝦的,卻不知是用如何手段拿來的,他們都是席地而坐,魚蝦只是鋪在一張塑料袋子上,上面還放著幾塊冰塊。但是周圍密密麻麻的圍滿了人,沒多少時間,小販的東西轉眼被消滅完了,

他們笑的多歡,對啊,這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往菜場中心走去,你會看到一個很大的菜場,都有分類,魚蝦一類,肉一類,菜一類,裡面密密麻麻都是人,賣家忙的不亦悅乎,當然人越多越好,這樣才能賺更多的錢。

走進學校

學校乃神聖之地,有著威嚴的教師,好學的學生們,週一到週五,明天都可以聽到書聲琅琅,和學生們的歡聲笑語。上課時同學們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積極的發言,老師們連連稱讚。下課時,同學們異常活躍,有的直奔操場去打籃球了,有的好學生坐在教室裡認真的看書,還有的跑到教室辦公室去請教老師了。老師呢也很樂意,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講解給我們聽,我們也不走神,理解了難題便異常興奮,感覺自己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情。

走進街道

拿出3年前的石浦街道的照片和如今的街道相比,簡直改天換地了,本來隨處可見的垃圾,現在只會在垃圾桶裡出現,原本臭烘烘的馬路,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了異味。如今走向小康社會,街道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小轎車,以前的拖拉機之類的已經不太出現了,街道的兩旁造滿了便利店,超市,酒店之類的。尤其是半島酒店,它是我們石浦的一顆閃耀的明星。加貝超市也是石浦的象徵,是石浦最大的超市,想要什麼在這裡都可以買到,而且物美價廉。

一次偶遇,我們被命運牽在了一起;這一刻,我任然想讓你握著我的手靜靜地走下去,未來的路上,我更不願意放棄你的關懷,因為,你是我最親愛的家鄉,最溫馨的家啊。

我的家鄉作文5

我家鄉的名叫五營,坐落在黑龍江省伊春市中北部,紅松原始森林就在我們這裡,所以我們這裡又叫做紅松故鄉。據說是抗日聯軍第五營在打日本時駐紮過這裡而得名。面積不大、貌型不佳;人煙稀少、落後文化,可謂是一條小河分南北,一彎住宅擔兩山。當地人管這裡叫兩山夾一溝。更有甚者酒醉後吹牛道;這裡太小啦,一個跟頭就從河北摔到河南啦。這要是孫猴子的跟頭還真厲害啦,最起碼十萬八千里啊!只可惜我的家鄉並不大,全算上也就十多萬平方公頃,城鎮也就十多公頃的面積。可也有人打趣說;我們的家鄉很大啊,轄兩省一縣(河南省、河北省、三角線),全國鐵路的最大站客車停車30分。(原因是鐵路折返段設在這裡,客車上氺上煤均在這裡)。

聽父輩們說,他們來建局時這裡古樹參天,遮天蔽日,松香瀰漫,沁人心扉。一進林子裡就看不見太陽,感覺就象天黑了一樣。山連著山、嶺連著嶺、樹挨著樹;動物繁多,黑熊老虎爭老大、獐狍野鹿便山跑、花鼠松鼠進房中,想吃野味家中坐,山兔不請自蹦來,就跟當年的北大荒一樣;一條湯旺河不寛不窄,水清如鏡,小魚小蝦嬉戲水中、狗魚細磷躍出水面,撈起龍蝦只吃尾、剩下身子去餵豬。(那時候人們不知道是龍蝦,我們叫蝲蛄夾,在氺裡用作飯的灶亮去撈)自1956年建局以來,為國家建設社會主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個時候提倡多采伐、多集材、多運輸,多拉快跑建設社會主義,湧現出了以王仁寬為首的許多林業勞動模範,也體現出了林業人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

改革開放後,森工推向市場,由於支援國家建設過量採伐導致資源枯竭、勞力過剩,林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許多人離鄉背井到外地發展,由過去的闖關東到現在的走關外,前後的變化真的是讓人感到心酸和無奈。

我是從小就在這裡長大的,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那樣的熟悉和親切,我喜歡這裡更愛這裡,與這裡的一切密不可分。這裡的山是寶山,山嶺相接,,蜿蜒起伏、不陡不峭孕育出了以紅松為首的幾十種珍貴樹種和上百種花卉;儘管小時候因為貪玩經常迷失在茂密的森林裡,被大人找到後免不了捱上幾巴掌,卻抵擋不住綠色的誘惑,一有空閒依然喜歡鑽山,彷彿這山就是我的根;這裡的水是聖水,晶瑩剔透、清澈甘醇、不咆不哮養育了以小龍蝦為首的幾十種魚類,更養育了我們這裡開發建設新林區的幾代人!就是現在我也經常回想起赤裸著身子在水中嬉戲的愜意;回想起抓蝲蛄夾,捉七星魚的珍貴場面;回想起套狍子、抓獾子做美食的貪婪、更回想起迷失在深林裡面遇到黑熊的驚險。

現在,參天的大樹少啦、清澈的河水混啦、鮮美的龍蝦沒啦。困難卻一個接著一個迎面而來。可林業人沒有被困難所嚇倒,而是積極找出路想辦法挽救和建設我們的家園,植樹造林、管護森林、封山育林,國家也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幾年來我們家鄉人結合自身發展實際,興建起國家森林公園,老黑山風景區,雖然還是在發展建設階段,每到夏季前來觀光旅遊的人員絡繹不絕。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伊春以北的旅遊重鎮。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我們的家鄉一定會更加美好!

我的家鄉作文6

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山上盡是一些田地,半山腰有一條清澈的小溪,山上的人家遍佈在山林中,每當正午時,家家便冒起了炊煙,慢慢升騰上去。山崗的外面,生長著一棵棵柏樹,連成了一片,好似一套綠色的外衣。我們時常去攀登山巒,一會兒又要看路,一會兒又要找路,真是苦了這雙眼睛。因為這裡是一座高山,深山老林的,自然行人很少。有時除了走一會兒遇到一戶人家的房子以外,簡直就沒有什麼別的人影了。通常人們都不喜歡這種氣氛,而我追求的卻正是這樣清冷的景觀,因為我覺得這很適合於我這樣的性格。每當過春節回家時,我總要去攀登攀登這座我十分眷念的山峰。山的頂峰上有一個破爛的馬棚子,還有許多零星分佈的巨大岩石,只要我們攀登到了這個地方,我總愛在這個地方找一塊岩石坐下來,休息一下再走。在這個時候,我總愛眺望眺望遠處的景觀,似乎我很喜歡這裡的一草一木似的。我們走過岩石密佈的地方,這裡又有一些人工挖掘的小洞窟,上面還刻得有一些我看不懂的什麼文字,顯得格外神祕。我們穿過這些地方,再繼續向前走,就到了與另一座山峰連線的地方了,從這裡可以到達另一座山峰上,因為這些山巒總是連綿不絕的。每當這時,我們總要停下來端詳一下這裡的景色,好像非常關心這裡似的。

山那邊也沒有什麼令人神往的茂密的樹林,卻只有一人來高的野草,泛發著灰黃色的光彩。大山的深處顯得十分寂靜,不時只有一些小鳥在天空上仰天長啼,這也正好合了我的心意,我來到這裡,正是尋著這樣的景觀來的,這能使我不被限制所約束。山的那邊,長滿了野草,只有一些稀少的樹木像一顆顆綠寶石似的鑲嵌在這茂密的野草叢中,似乎為大地穿上了一件厚實的羊皮大衣似的,而相信大地並不喜歡大自然為自己穿上這樣一件顏色過於單調的服裝。後來,生活在這裡的外婆才告訴我,這時因為過度的砍伐樹木而造成的,而如今,那裡的樹木已經被洗劫一空了,再加上最近發生的森林大火,導致了這裡的.一派蕭條的景色,而色彩也顯得過於單調了。

處在半山腰的小河就像人的動脈血管一樣,又窄,又蜿蜒曲折,而對於我來說,窄窄的河床令我看了心曠神怡,而小河附近的草地更是翠色迷人,令人歎為觀止。但是,在這些小河的交匯處,也有那深潭,而且裡面的水都是綠色的,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在這些小河的附近,又是另外一番景象,這裡生機盎然,十分美麗。不像大山深處的那種死氣沉沉的氣氛,完全跟山崗上看到的景象不同。

我們身處的這座山峰也有懸崖峭壁,還有一些多如牛毛的亂石。我只要過春節的時候,一有時間,就要去登一登這座山峰,去摸摸山上的怪石,去看看山上的野景。覺得這裡就是我一個人的世界,沒有拘束,沒有害羞,我的性格也再此改變了,完全判若兩人。這裡的景色真是無與倫比,我太愛這座經歷那麼多風雨卻依然堅定地矗立在大地上的這座山峰了,這座山峰時常牽動著我的心,我也時常被這裡的景色所吸引,這裡簡直是人間天堂!

在昏昏沉沉的夜幕中,我看到了一片柔和的光線,原來是山中明月出來了,望著山峰,我依然很眷念,但是不得不匆匆忙忙地回家去。

我的家鄉作文7

我生長一個小山村,那裡漫山遍野滿滿地都是茶樹。從我18歲離開家鄉,時間過了整整二十年。可是,家鄉,在我的腦海中卻絲毫未曾褪色過。

春天,第一聲春雷炸響,轟隆隆,轟隆隆隆;第一陣春雨落下,淅瀝瀝,淅瀝瀝瀝。茶樹枝頭的芽兒也探出了頭,嫩嫩的、怯怯的。這時,人們也忙碌起來了。孩子們的勞動課,就是去山上採茶,一採就是一個半天。對於孩子們來說,不用端坐在課桌旁,聽老師嘰嘰喳喳的嘮叨,不用緊盯著黑板,嚼著飄落下來的粉筆灰;埋頭於茶樹間,確也成了一件快樂至極的事兒。三五個要好的小夥伴集中在一個地方,一邊用細小的手指摘下那嫩嫩的茶芽,一邊說著體己的悄悄話,隨著‘啵啵啵啵’的聲音,籃子裡的茶芽越積越多,小夥伴們的快樂也越積越多。

夏天好像來得很快,茶樹也一下子變得枝繁葉茂。山林中的另一種美食也悄然出現了。孩子們上學的時候,每個人手上都捧著一個小缸子,陶瓷的,不鏽鋼的,塑料的,都有。離開家的時候罐子還是空空蕩蕩的,一路走一路摘,到學校的時候,罐子裡已是滿滿當當的。此時,翻山越嶺的崎嶇山路也成了孩子們尋找美味的甜蜜之路。那個讓孩子們垂涎三尺的美味,就是piao(我至今不知道這個字怎麼寫,只知道家鄉的方言發飄的音)。piao有兩種,一種是長在地上的,我們叫它地piao。它的形狀是圓形的,鮮紅鮮紅的,宛如一顆顆紅寶石散落在地上。可是,它不似紅寶石是實心的,它的中間是一個圓圓的洞,孩子們喜歡將它插在手指上,十個手指頭都插滿,然後,一個手指一個手指地吃,十個手指頭都吃完,再重複插上十個,再吃,如此迴圈反覆,直到吃完為止。還有一種是長在樹上的,我們叫它樹piao。它比地piao要小一些,是心形的,掛在樹上,好似一顆顆紅瑪瑙閃耀著誘人的光芒。它是實心的,水分很多,一口咬下去,汁水在口腔裡四濺開來,刺激著口腔內的每一個細胞。地piao和樹piao形狀味道完全不相同,可是,帶來的感覺卻是同樣的美妙,當它們在脣齒間滾動,它們的香味滲入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彷彿一股微弱的電流順著口腔流動到身體的每一處,全身的細胞都亢奮起來,以至於現在回想起來,我仍會陷入那種美妙的境界。

秋天的時候,茶樹變得翠綠深沉,與山色融為一體,反倒不突出了。茶山旁的稻田卻是截然不同的風景。稻田裡的稻穀粒粒飽滿、顆顆均勻,稻杆也因承受不住稻穗的重量而彎下了腰。眼望去,整片整片都是金燦燦的黃,就像滿地都撒上了黃金豆豆,在陽光的照耀下,愈發明亮耀眼。鄉親們的臉上洋溢著微笑,整天都像稻杆一樣彎著腰,隨著手中的鐮刀一閃,刷的一聲,一束稻杆隨聲倒下。刷刷刷刷刷刷刷,刀光中,整片整片的稻杆應聲而落。當所有的稻杆都倒下的時候,也是鄉親們的腰挺得最直的時候。

冬天的時候,到處白茫茫一片。婦人們圍坐在一個大大的火桶裡,一邊納著鞋底,一邊話著家常,歡聲笑語四處飄散,驅走了冬日的嚴寒。孩子們早已飛奔出去,打打雪仗、堆堆雪人。累了渴了就各自回家,用棍子把屋簷下吊掛著的冰凌砸下來,然後撿起含入口中。冰凌入嘴只是涼爽,清澈,甚至還帶著一絲絲淡淡的甜。當然,我們又在盼望著來年和來年新的茶樹快快發芽了。

一晃二十年過去了,家鄉的一切在我的腦海中卻越發清晰起來,因為,多少個午夜夢迴,我還是當初那個小小姑娘,一直待在茶樹林裡從未遠去。

我的家鄉作文8

如不是這次老師佈置作文,可能我不會想起寫我的家鄉。也許是因為家鄉對我來說太過熟悉,就像回家的路一樣,再怎麼忘性大的人也記得清晰。我的家鄉,我從小到大一直生活的地方,我該用什麼樣的語言什麼樣的筆調去描述你呢?

讀高中之前我沒去過豐城城裡,我只安於鎮上與自己家,外婆家。國中時,我去過兩次杭州,到過兩次西湖。對杭州的印象是乾淨與整潔,特別是道路的寬敞乾淨。考上重點高中後我去了豐城城裡,學校在老城區,乘公交到達後,入眼的是破敗的站牌,我有點無法相信這就是城裡。且老城區的規劃有點亂,住宅區,商業區沒有明顯的分界,道路兩旁林立著各種小店鋪,人口密集,車輛往來頻繁。不像城裡,有點雜亂,這是我對豐城城裡的第一印象。

在高中三年,每年的聖誕節學校食堂都會發凍米糖,第一次發凍米糖時,我們才知道原來凍米糖是豐城的特產。可能是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吧!說起來都有點慚愧。我對家鄉的瞭解,竟那麼少,不過幸好在一點一點地瞭解。後來聽同學說過,白馬寨有古民居建築群,孫渡的板鴨很好吃很有名,張巷的狗肉很美味……-。原來豐城幾乎各個地方各個鎮都有其特色,可因課業繁忙,休息的時間很少,放個半天假都急著回家,我從沒有時間去品嚐那些特色美食。特色,特產多,這是我對豐城的第二印象。

大學聯考過後,我去了豐城新城區的豐水湖公園,在和合塔那走了走。因上課時聽老師說起過這個塔,說這名字怎麼取的,真彆扭,兩個he。然後去了附近的狀元樓,兩層的小樓,仿古建築。一樓是一些字畫,二樓有一面牆上面鐫刻著歷來的優秀人物,最近的是08年以優異成績考上清華的辜勇。看著這面牆,沒有誰會沒有那種渴望自己的名字有一天也在上面的想法。我笑笑,繼續前行。在水中央石柱上放著兩把巨大的劍,一把紅一把綠。那是干將莫邪寶劍。此時,我才發現家鄉豐城也是一個歷史底蘊深厚的人文城市。它有1800年建縣歷史,相傳為干將莫邪寶劍的發掘地,故又名“劍邑”。唐代文學家王勃曾在《滕王閣序》中以“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的名句,讚美豐城鍾靈毓秀。人才眾多,歷史底蘊深厚,這是我對家鄉豐城的第三印象。

近幾年,在去我外婆家的路上,也就是豐城,高安,新建縣(市)的交界處豐城的隍城鎮,也就是我家所在的鎮,在建一箇中國養生硒谷溫泉度假專案。雖然目前才初建,很多設施都未建全,但看得出這將是一個高品質的旅遊專案。為此豐城市政府還將建設中國養生硒谷溫泉景觀大道,該景觀大道一期工程長5.6公里,總投資3000餘萬元,預計20xx年3月竣工。建成通車後,可將富硒溫泉國際會議中心及鏡水蓮花康療社群兩大片區連為一體,為中國養生硒谷的整體開發建設及有效運營奠定堅實的基礎。聽說未來還將建大學,由此可看出政府有長遠而全面的規劃,不單單隻著眼於經濟的發展。生態,發展,這是我對家鄉豐城的第四印象。

通過慢慢的瞭解以及自己的觀察,才發現自己家鄉的好以及它的內在文化底蘊。豐城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劍文化、瓷文化、水文化、書院文化和古建築文化,當然還有很多未知的等著我們去發現,去體會。

我的家鄉豐城,我在一步步走進你,瞭解你,也將成為你輝煌的一部分。

我的家鄉作文9

美麗的羅江——我的家鄉,她是中國金花梨之鄉、貴妃棗之鄉、三國曆史文化名城,這裡是清代才子李調元的故里,也是鳳雛先生龐統的傳奇流芳之地,每年都會吸引許多的外來遊客。這兩年,家鄉的遊客就更多了!因為,這裡發生了兩件大事!

瑞雪豐年賞花燈,金猴鬧春過大年。今年2月4日至29日,羅江縣舉行了第二屆彩燈節,這是全縣人民喜迎猴年新春的一件大事。2月4日,在紋江河畔的藍天碧海啤酒廣場,彩燈節正式開幕,驚豔的開燈儀式及豐富的現場活動讓人目不暇接,如放河燈祈福、山歌對唱、熒光慢跑、沿河賞燈等系列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了家鄉濃濃的節日氛圍。和爸爸媽媽一起沿河散步,一邊走一邊觀賞花燈,一組組製作精巧、美輪美奐的主題燈組頗為精緻——古城新韻、璀璨明珠、山水羅江、花開羅江、故事三國等,點亮了羅江的夜晚,更點亮了家鄉人民的幸福生活!

三國蜀漢古戰場,運動休閒新天地。去年11月27、28日,我的家鄉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他們是來參加“中國全地形車錦標賽”羅江站比賽的,這是全國最高級別的專業比賽,賽事由中央電視臺CCTV5全程直播。錦標賽賽場設在家鄉的國家4A級景區——白馬關,是本屆全國競標賽的最後一站。

賽事開始前,我從媽媽口中知道了一些關於全地形車的知識,對這種被稱為“ATV”的賽車充滿了好奇。終於盼到了比賽的那一天,在比賽現場,我才真正見識到了它的廬山真面目,每一輛賽車都是敞篷,有三輪的、有四輪的,很像我在沙坡頭坐過的“沙灘車”。

比賽開始了,起點處,只聽見賽車發動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一輛輛ATV賽車蓄勢待發。隨著發令槍響,賽車手們便在專業賽道上展開了激烈的追逐賽,我看見賽道上艱險重重,軟沙路、水潭、泥坑、坡道、山丘、急彎道等等,對車手們的技術和意志是極大的考驗,但他們毫不畏懼,衝破重重艱險,堅持完成比賽。這次賽事共有六個組別,有些組別的賽車車型較大,動力強勁,賽道中轟鳴的機車聲和車輪濺起的泥漿,讓周圍的觀眾都大呼過癮,最讓人驚心動魄的是在一圈圈的追逐趕超中,有的賽車輪胎爆了,有的賽車掌控不穩側翻了,還有的賽車在急轉彎時為了搶位翻車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輛車的車身在空中來了個180度的大旋轉,還好有特殊防護,車手安然無恙,還堅持完成了比賽,還有一輛車在進行了一半賽程時就爆胎了,但是車手依然駕駛著它繼續比賽,這輛車每到一個看臺處,圍觀的群眾都對車手報以熱烈的掌聲,大家都為他的勇氣和堅持鼓掌吶喊。雖然到最後,他的車跑掉了一個車輪,但他堅持以“三輪車”的姿態完成了整場比賽,真讓人感到由衷地敬佩!還有一位車手也讓我佩服不已,她就是新蜂女子車隊12歲的小選手李蓮怡娜,小小年紀的她經過自己的拼搏,最終奪得了本屆比賽女子組的冠軍,她讓我明白了“有志不在年高”的真諦!

這就是發生在我的家鄉羅江的兩件喜事,我相信她還會有更多更大的驚喜帶給我們,我也希望四面八方的朋友都能到我的家鄉來看一看,到時候我願意做您的嚮導,為您介紹家鄉更多的趣事兒!

我的家鄉作文10

家鄉的雲,家鄉的水,家鄉的土地,芳香瀰漫了所有的空氣。家鄉的變化是多麼的大!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磚一瓦,我也感到從未有過的親切,感到值得我留戀和愛撫。家鄉的人文素質與思想也有很大的改變。

作為家鄉人,我很自豪,因為如今的家鄉很美麗,卻又不失莊嚴,到處一派和諧,人們安居樂業,努力工作,過著幸福的生活。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家鄉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與以往,真是有天壤之別。

一條條坑坑窪窪的路橫七豎八地分佈在家鄉各處,乍一看,就像人的身上遍佈著很多長長的傷痕一樣。路本不好走,一到下雨天,就變得更泥濘,到處是水坑與稀泥,所以人們過路就變得異常困難,特別是老街,下雨天行人每次路過那裡,都會把鞋子和褲腳弄得很髒,車輛打那經過時,輪子會經常打滑,很難通過。

一座座高低不平的、破舊的房屋像身上覆蓋著的傷痕,人們生活比較困難,經濟狀況也不是很好。當然,這是很久以前的面貌狀況了。

現在的樓房就像雨後的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三層四層,有的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層的,算不上樓房,看起來畢竟比那些泥磚瓦房要順眼得多。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磚啦,華麗的牆紙……簡直是拿錢往牆上貼,拿錢往地上鋪了。就是隻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磚瓦房那樣陰暗、壓抑。那些外地來的人,在這裡安家樂業,也直誇這裡環境好,人的素質高。要是在五、六年前,他們才不會這樣誇呢!現在大家都極力奔小康,為美好生活而努力。

以前舊社會會許多學生因為家庭經濟能力有限,導致上不了學。可是現在再也不會存在這樣的現象了。因為現有了“兩免一補”政策來幫助貧困解決困難。這些都是因為社會的進步帶動了家鄉的發展,讓教育事業更加完善。

國家實行“城鄉一體化”,這讓我們的家鄉變化地更加迅速。

從泥路,到水泥路,再到如今的青石板路。

從瓦房,到樓房,再到如今的古房。

從生活困苦,到逐漸改善,再到如今的經濟寬裕。

其實,我所描繪的這些,不過是家鄉的小部分而已。請原諒我筆拙,不能將家鄉的美完全地展現在大家眼前。所以,我真誠地邀請您我的朋友,一定要到我的家鄉來遊覽一番。畢竟,“醉過方知酒濃,到過方知景美”。

說到這,大家應該知道我的家鄉是哪裡吧,對,我的家鄉就是――廣西。廣西的確是個好地方,這裡的房屋美麗又不失莊嚴。而且這裡還有不少旅遊景點呢!例如:金田起義文化遺址、大滕峽、國家森林公園,享有國家四星級的旅遊景點——桂平西山,就是這些不錯的地方。這裡年年都會有很多來自各地的朋友前來參觀,甚至還有不少外國遊客呢!

這些景象都說明了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這些變化才有了我們今天可愛的家鄉。家鄉的發展是因為社會的進步,才有了今天這番新面貌,這一切都得歸功於國家的發展勢頭如日中天;這都得感謝國家的政策,才會有美麗的家鄉。

經過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一步步地走上了“小康社會”,變成了今天幸福的家鄉。現在的家鄉——廣西,已是世界聞名了,正因為老百姓的支援,辛勤勞動才換來美好的今天,現在許多華人僑胞都來廣西參觀歷史,學習歷史,現在老百姓的生活條件好多了,家家摩托車來來去去,家家門前通柏油路,這都是充分體現了社會在進步,家鄉在進步,個人在發展。而我們廣西還在努力,為實現更高理想而努力奮鬥!

廣西,我的家鄉,我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