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熱門】端午節的作文600字錦集八篇

作文 閱讀(2.02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600字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端午節的作文600字錦集八篇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

端午節那天,我到紹興奶奶家過節,在二爸爸家吃完中飯,在我的要求下,二爸爸終於同意答應帶我去釣魚了。我很興奮,我還從來沒有釣過魚呢!

到了目的地,釣魚的地方在一個公園裡,那裡有一個湖,已經有好多人在釣魚了。二爸爸拿出了魚杆,也有我一根。我們找到了個好位置,先把魚杆弄好,再試好水深,弄好浮標,讓它正好立在水中。這可是技術活,只有二爸爸會做,我可做不來。一切都弄好後,把準備好的魚食鉤在魚鉤上,然後,把魚鉤魚杆同時甩出去,這時魚杆一定要拿穩,不能讓它飛出去。看著浮標在水中立起來了,只有等著魚上鉤了。

等著等著,等了十幾分鍾,,浮標小小地動了一下,我激動極了,邊拉魚杆,邊說:“沒想到這麼快就釣到了。”可拉起來一看,什麼也沒有,反而魚食也不見了。唉,竟被魚把魚食給吃了。我爸安慰我:“魚哪有那麼好釣的,別人釣了那麼長時間也沒釣上來呢,要有耐心,繼續努力。”

換了一個地方,鉤上魚食,又可釣了,這次浮標總在動,我要拉起魚杆來看,爸爸說:“你可真會上當,風吹過,難道浮標不會動?”我不信,一定要拉上來看看。等拉上來一看,果然魚食還在,剛才魚標分明動得很厲害呀!爸爸說我太沒耐心,釣魚一定要有耐心。

正說著呢,只聽旁邊有*叫,我們都把頭轉了過去,看見有一個人釣上了一條大魚,正在拿網撈。我被那條大魚吸引了。那是一條大草魚,很大,魚杆都被拉彎了,旁邊的人在幫忙,用網努力地撈它,我看得很緊張。這時,魚“啪"的一聲掉到了水裡,引起一陣驚呼,乘魚還沒逃,一網下去,終於把魚撈到了。這時爸爸說:“看來這個湖裡也是有大魚的."我們有了信心,繼續釣。

一個下午很快就過去了,我們一條魚也沒釣到。雖說這個端午節沒有收穫大魚,但我收穫了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2

端午節到了,端午節都要吃粽子。下面,我給大家講講關於端午節粽子的知識吧。

首先介紹一下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吧。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所留下的節日。屈原是我國古代一個千古 流芳的人物。他滿腹才華,卻遭奸人所害,被迫跳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他的身體被魚糟蹋,就回家拿米團往水裡扔 ,時間長了,就形成了端午節,也就有了粽子。端午節還有好多別稱呢,如: 端陽節、重午節、天中節、浴蘭節、端 禮節、解粽節等。

我想,大家都很喜歡吃粽子吧。現在市場上的粽子有好多種呢,如: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 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叉燒粽等。聽得都流口水了吧。

關於粽子的做法,也有很多種,不同的粽子做法不一樣。我就說說紅豆沙味粽子的做法吧。做粽子之前首先 要準備好材料,主要有:一包紅豆沙,一大碗江米,一把粽葉粽繩,粽葉多數是竹葉,也有蘆葦葉做粽葉的。準備好 材料之後就開始進入做的程式:先把粽葉粽繩洗乾淨用水浸泡;接著把江米用清水淘淨,然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 水開火煮熟或者蒸熟;接著用同樣的方法把紅豆煮熟,並將煮熟的豆子攪拌成糊狀,就成了豆沙;下面就進入了包粽 子的程式:先取出兩片粽葉背對背重疊,再對摺成三角杓狀,然後放入1勺米,攤平後加入1勺豆沙,再在上面酌情加 上1勺米,包成三角錐狀,然後用棕繩綁好即可。包粽子很有技巧,不會包的用粽葉包不住,還有的包出的粽子大小 不一不好看。粽子包好之後,放入蒸鍋中蒸20分鐘或者放入清水中煮20分鐘即可食用。

對了,關於端午節吃粽子的諺語也有好多呢,如: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鬆。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櫳。食 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槓。食過五月粽,不夠百日又翻風。等等。

還有,現在流行端午節發手機簡訊,我爸就收到好多條,我給大家說兩條吧。第一條:我是粽葉你是米,一 層一層裹住你;你是牙齒我是米,香香甜甜黏住你;粽子裡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記得給我發信息,不然粽子 噎死你!端午節快樂!第二條:我用一份健康的綠豆,一份開心的花生,一份美麗的紅豆,一份快樂的調料,包成一個 開心的粽子送給你,提前祝你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3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準備開始包粽子。

我從來沒包過粽子,於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著媽媽做,把粽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後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粽子,可以在裡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把粽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粽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著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裡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粽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齊地擺在鍋裡,把鍋簾壓在粽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後把水順著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給我係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著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裡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粽子,終於登場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4

5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是人民大眾歡慶的民間節日。在這個節假日裡,每家每戶都要裹粽子,吃鹹鴨蛋。說起這個節日,還有一定的寓意呢!”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原起於<<史記>> 裡記載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忠真愛國,以身明志的愛國故事,老百姓為了懷念他變做出了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的”棕子”。更有孝女曹娥尋父和紀念伍子胥一說,這些故事源遠流長。而且隨著歷史發展至今,端午節不僅僅只有吃棕子,吃鹹鴨蛋和飲雄黃酒一說,還有老百姓們划龍舟,做香囊,插菖蒲保平安的美好寓意,祝願我們的生活快樂和美,平安幸福!

端午這天,我和媽媽購買了些禮品,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太公,太婆家。因為太公家正巧來了客人,我們便一起過來聚會。勤勞的太婆還準備了製作粽子的材料,有糯米,肉餡,粽子葉和繩子。。。。。。正好,我也可以一起來參加製做啦!太婆教我要按照一定的樣子把粽子葉卷好,中間要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裝入糯米,然後在一半的時候放入醃製過的肉餡,再蓋上一半的糯米,接著把外殼的葉子裹緊,最後用彩繩把它紮實,雖

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粽子,但是每個步驟要需要細緻,用心,到位,不然在蒸熟的過程中,裡面的糯米就會散出來,樣子也就不好看了。做著,想著,這雖然只是一隻小小的粽子,寓意真的很深刻喲! 就好比我們的學習,先需要具備一個持之以恆的態度,平時要有細心,認識錯誤的決心,更要有一個努力創新的勁頭。同時,我也覺得教我們做粽的人就好比我們的老師,是那麼地和藹可親,細心責任,一次又一次地教導我們如何學習,改錯出新。一遍又一遍地教育我們為人處事的道理,把握正確的方向。更是不厭其煩地訓導著我們:任何事都需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地去完成,堅持不懈,直到終點!想到這裡,我更加堅定了我以後對學習的態度,信心倍增。同時,我也覺得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端午節,恰恰是一個鼓動人心,奮發向上的節日,美好祝願日,美好端午情!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5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著小船去把竹筒裡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跟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6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慶祝方式,在我的家鄉也不例外。我們除包粽子外,還有精彩的龍舟賽事可以觀看,這給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增加節日氣氛。

提到吃粽子那是沒得說,我們這的粽子可是超好吃的喲!吃一口讓你終身難忘。這粽子通常紮成五角塔狀、四角扁狀,這四個角成菱形的。粽子也分大棕小粽。粽子要用糯米來做,多用豬肉、綠豆、墨魚、蝦米等做餡。包粽子還有特有的包粽葉,那葉子好像只有我的家鄉才有哦!

粽子怎麼做我就不多說,因為這是祕密。我來說說粽子是怎麼樣好吃的,怎麼的讓你回味無窮。

葉子的清香滲進粽子裡,開啟粽子,香味頓時瀰漫到整個屋子,還沒吃到嘴裡就已經為它陶醉。吃到嘴裡,就有一種鮮嫩滑膩中香氣撲鼻的感覺。那真是無法形容,讓你不禁的說道:“好吃,好吃,這粽子真好吃!之類的話。

如果你吃粽子還不過癮,那就讓我帶你去看賽龍舟吧!那是每年端午節都舉辦的。地點是“江奔公園“。去到那裡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人山人海的景象。因為有很多人也喜歡看賽龍舟。有很多小販在那裡擺攤賣冰淇淋、珍珠奶茶之類的冷飲,也有賣包裝食品的。為的是能夠讓人在等候的時候去買東西吃,也方便,最重要的是還能賺錢。

不知是誰喊一聲:“划來,划來。”,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江邊遠處的白點,那白點慢慢的向我們這裡“移”來。不久,3我們看得清——那是十幾條龍船。上面的人齊心協力的划著。每條龍船都有一個打鼓的,聽人們說是指揮划船的人的,讓他們跟著拍劃,因為這樣才能劃得整齊。在人們的加油聲中,分出勝負,先到達終點的是那條“白龍”。緊跟上“白龍”的是一條“紅龍”,再來的是:“黃龍,這”三條龍“就是賽龍舟的三強。就這樣端午節在歡聲笑語中渡過。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既有趣又多彩,讓我們品味粽子的清香的同時,還可以觀看到精彩的龍舟賽事。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7

端午節悄然走來,端午節早上,我們開始了包粽子,家中環繞著溫馨的味道,我與端午節的故事在歡聲笑語中拉開了帷幕。

我自信滿滿的笑著拿起粽子葉,學著我的媽媽折成的樣子,再放進一把糯米,封上口。眼見就要成功,可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突然粽子葉裂開了……糯米卻逃脫了粽子葉的束縛,紛紛滑回盆裡,我還沒反應過來,粽子卻已經只剩幾粒糯米了,我只好重新包。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我對挑選粽子葉也上了心。我的媽媽的粽子葉裡,有去年用過的,比較軟和,也有今年新買的,很硬。我想:大概硬的比較容易裂開吧,於是就選用了去年的粽子葉。可是由於太軟,已經沒有了韌勁,輕輕一碰便裂開了口子,我又一次失敗了。是我判斷失誤?我半信半疑的拿起了新粽子葉,可是因為太硬,使勁一折——斷了。面對眼前的事實,我無語了。這時,沉默半天的我的媽媽笑了,我的媽媽一句話令我茅塞頓開:“傻孩子,你不會兩樣搭配著用嗎?”我照我的媽媽的`話去做,果然好了許多。

可誰曾想,“剛出狼穴,又入虎口”,在加糯米的問題上,我又遇到了困難,粽子葉折成的筒下面有一個小洞,總是會漏出少許糯米。我正焦頭爛額,忽然瞥見我的媽媽總是先用一小點糯米嚴嚴實實堵住那個口,再添糯米,我也學著我的媽媽的樣子做,果然不再漏米了。

雖然主要的問題都解決了,但是還有一些小問題,我慢慢克服,終於弄出了粽子形狀的一個東西。接下來該捆繩了。我在捆的過程中,由於太用力,粽子葉又再次裂開了。我趕忙又貼了一張粽子葉,當“補丁”,然後重新捆上繩子。生怕它會漏米,於是給我的小粽子來了個“五花大綁”。

粽子入鍋了。懷著期待和忐忑的心情,過了一段時間,從廚房中是不時傳來粽葉與糯米的香甜味,環繞在家中,有說不出的溫馨感。說期待,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包粽子,說忐忑,就是害怕我的小粽子在幾個小時的過程中熬不住,變成一鍋粥。

在焦急的等待中,我似乎度“秒”如年的感覺等待著粽子的出鍋,迫不及待的我直勾勾的盯著鍋,白色的熱氣一直在鍋蓋上方竄起。突然一個聲音傳來:“好啦,可以出鍋啦。”我便興奮的站起來,開啟鍋蓋,一團白色的熱氣湧出。香氣撲鼻而來,我要開始享受這頓美餐……

這就是我與端午節的故事,平凡而又美好,簡單卻又幸福。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8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於世的。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託著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可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著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眾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說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由來的傳說,雖是眾說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願。假如說端午節是因為傳說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說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後”的代名詞,而應該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