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選】研學作文600字三篇

作文 閱讀(3.2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研學作文600字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研學作文600字三篇

研學作文600字 篇1

今天是我們五年級研學旅行的日子。同學們早早就來到學校,個個精神抖擻、異常興奮。在導遊和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了這次研學之旅。

今天研學的第一站,是漢光武帝陵,導遊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這個陵墓是來紀念漢朝的皇帝劉秀。為什麼劉秀被稱之為“漢光武帝”呢?因為劉秀光復了漢王朝,並且他還為百姓們減賦稅。到了那裡,一條由鵝卵石鋪成的有20米寬的道路展現在我們面前,並且道路邊還有很多石像。進入大門首先看見的是石辟邪,它是由六種動物組成的,有蛇的舌頭,有龍的頭,鹿的耳朵,牛的尾巴,鷹的翅膀,老虎的前爪和獅子的腳。

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那個石碑了,那塊碑上有一個洞,如果你捂住那個洞的一邊,然後把耳朵湊到另一邊的洞口上聽,你就能聽到驚濤拍岸的黃河流水聲。我們還參觀了鳥鳴柏、奶奶柏、墓碑。

第二站是洋豐百果園。有的同學已經餓了,我們非常期待一會兒的聚餐。不過,路程很近,不一會兒就到了,由於人太多我們的路線被安排倒著看,我們一行人直接到了最裡面。只聽到導遊老師說午餐時間到,同學們都像離弦的箭一般衝向餐桌。

哇噻!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各式各樣的零食擺滿了桌子,同學們都開心地不得了,興致勃勃地分享著自己帶的美食。

隨後,我們又到了大棚種植區,那裡的東西都是科技化的,有滴水灌溉,有控溫的水簾,有排風的排風扇,也有城市海綿體現在的農業工具也非常發達,有除草機,收割機,拖拉機、滅蟲燈而且還不能用噴灑農藥、化肥、除草劑來消滅害蟲,因為這些都是化學物品,對植物、蔬菜、水果都不好。以前一個人收一畝地都特別累,而現在一人就能收割上百畝地了。中國的農業發展還經歷了原始、傳統、現代這三個基本階段。

今天真是研有所學、研有所思、研有所獲的一天呀!

研學作文600字 篇2

記得有一天,老師們帶著我們大隊委去乾西鄉湖頭村的文化大禮堂參觀,那兒的叔叔阿姨特別熱情,還給我們講了有關於農耕的用具。我們兵分兩路,一隊跟著張老師去長湖邊寫生,一隊跟著金老師去長湖邊發“剿滅劣五類”的傳單,這次的活動真的非常有意義,收穫也頗大。

我們跟著老師們來到了乾西鄉的組委會,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叔叔阿姨們跟我們打招呼,讓我們感到特別親切,一點兒也不陌生。我們的大隊長陳錦琳帶著大隊部中的幾名同學,給組委會的叔叔阿姨以及領導們戴上了鮮豔的紅領巾。陳大伯給我們講了爺爺奶奶輩時耕田種地時所用的用具,如:木犁、扁擔……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扁擔,陳大伯講得十分有意思:扁擔“哥哥”和“弟弟”之分,還有兩個籮筐,這兩個籮筐可以裝很多東西,中間還有一個扁擔,而那個擔子是“哥哥”。擔子是放在人的肩膀部位,一般自家東西拿出去賣的時候,挑上扁擔,籮筐一頭一個,把東西放在籮筐裡就行了。假如你的肩膀累了,把扁擔放下來還要蹲,要費很大的勁,起來也一樣,這時“弟弟”來幫忙了,“弟弟”卡在“哥哥”的中間,然後人就可以休息了,休息好了之後,再到“弟弟”那兒,用肩膀扛起來就繼續走了,這樣既省力有方便。

農耕文化課上完了,我們開始兵分兩路,我所在的隊伍是由張老師帶隊的,去長湖邊上寫生。

到了長湖邊,長湖真是變了個樣了,“剿滅劣五類”、“五水共治”真的很有用。我和陳爽找了一個擁有獨特風景的地方坐了下來,拿起畫筆,專心致志地畫了起來。在我的`畫中,有一棵千姿百態的大柳樹,有一座老房子,還有長湖邊的石欄,很普通,但卻很美。一筆一劃地勾勒,塗塗改改,一副別緻的畫淋漓盡致展現在我的眼前,我感到十分欣慰,這時我第一次寫生,感覺這個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這次活動十分有趣,也十分精彩,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大自然獨特的風景,別樣的農耕文化。

研學作文600字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經過了幾天的雨水天氣後,今天,天空終於放晴了,陽光灑滿了大地。我們三年級的國小生興高采烈地來到莘畈國小開展研學活動。

下了車,班主任在飛快地清點人數。我四處張望了一下,發現了幾頭牛。李老師也看見了,擔心地對大家說:“這幾頭牛沒人管,容易受驚,大家不要去惹它們。”這時,我忽然想到我手中的扇子是紅色的,如果牛看見了會不會往這兒撞?於是,我忙把扇子折成一團,塞進口袋,這才放心地向前走去。

拐個彎,我們來到了一座橋上,橋下的那條河清澈碧綠,像一條飄揚的綠絲帶,美麗極了。

過了橋,沒多久,我們就來到了目的地-莘畈國小。學校裡空無一人。我們剛排好隊,一個洪亮的聲音傳了過來:“大家好!”原來是教官來了。他跟大家講了些注意事項後,就把我們帶到了田野裡。田野裡的風景真好看啊!有金黃色的油菜花;有粉紅色的桃花;有嗡嗡飛的小蜜蜂;有月亮一般的小橋……真是“無邊光景一時新。”讓我大開眼界!

來到農田裡,教官讓大家摘做清明粿用的“青”,可我不認識“青”啊!這可難不倒我,我跟著一位認識“青”的同學摘。摘了一些後,我總結出了一點經驗:一、要摘那些有毛的,要不然就很有可能不是“青”;二、摘沒開花的,不然做出來以後味道不會好。

過了沒多久,我就摘了很多。這時,我忽然發現有許多青蛙正隨著我們的腳步蹦蹦跳跳,這裡的生態環境可真好啊。

摘好“青”後,我們來到文化禮堂做清明粿。只見一位大媽一手拿勺,一手拿麵皮,把餡放入麵皮,然後把麵皮合在一起,捏了很多褶子,一個清明粿就包好了。我也照著做了兩個,雖然沒有大媽包得好看,但是包得也還不錯。看來只要勇於去嘗試,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成功。

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食物,感恩勞動人民。也明白了只有在春天撒下辛勤的種子,才能在秋天收穫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