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篇)

作文 閱讀(7.16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篇)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1

又是一年除夕將至,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

剛到老家,爺爺忙起來了。他帶我去商店買了“福”字。經過爺爺一番叮囑,我們開始認真貼“福”。爺爺說“福”字是帶來吉祥幸福的,能祈禱在新一年過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貼,我們一聽,幹得不亦樂乎。我拿來一張金“福”字,往上貼時,爺爺說該把“福”字倒著貼,才能“福到”。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貼“福”字也講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門上倒著貼“福”!

除夕這天,奶奶忙了起來。她把磨好的麵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紅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鬆糕的原料。爺爺早已在灶前把火燒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會功夫,熱氣騰騰的咖啡色的鬆糕出鍋了。我看得眼花,來不及歡呼,奶奶又嫻熟地撒上芝麻﹑紅棗。在一旁的我早已饞了,趕緊切下一塊嚐了嚐,嗯——又香又甜,又鬆又軟,好地道的家鄉民間口味!

中午,奶奶用紅薯粉做了紅薯餃,餡是蘿蔔﹑瘦肉﹑豆腐﹑烏賊幹,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傳統的調料。一段時間後,奶奶把一個個紅薯餃放入蒸籠,過了一會,蒸籠周圍散發出陣陣香氣!出籠後,只見個個晶瑩剔透的紅薯餃衝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為快,夾一個放入口中大嚼起來,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滿頭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對我笑了笑說:“孫子,多吃點,這可是家鄉的特產,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過年,我們家都會收到壽桃,這是50﹑60﹑70﹑80﹑90甚至100歲老人的子女把壽桃送遍整個村子,他們送來時臉上洋溢著笑容,能讓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壽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長壽”。今年是奶奶70大壽,爸爸和爺爺挨家挨戶地送壽桃,增進了鄰里之間的親情友情。家鄉過年的味兒就是也不一樣越!

初八,祠堂裡又開始唱戲了。祠堂裡樓上樓下是人滿為患,笑聲不斷傳來。我看了一會就不看了,因為我看不懂,也許是我沒耐心,只能看熱鬧。最後只剩下媽媽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鑼鼓聲、二胡聲還能傳出來很遠。整個祠堂則五彩繽紛,臺上的戲子演得惟妙惟肖,贏得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初九,我們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家鄉熱鬧的情景像電影一樣浮現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濃!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2

一年四季卯足了勁兒,期待的大年三十就這樣平常稀鬆地走過了場。遙想當年待字閨中,守在父母身邊的年味,似乎是從第一場雪,或是從第一場霜開始的,母親開始著手納全家人過年穿的新鞋的底了,納著鞋底,大鐵鍋裡蒸著做凍水糖的糯米,而或是大鍋的熟紅薯條,囑咐我們:等到過年了就炒制好,給我們吃。年味在心裡會種上個大半年。

一待寒假開始,當老師的父親,便總被村人邀去做凍米糖,四個生產隊,百來戶人家,大都是我那老父親踏制的。凍米糖是我兒時家家戶戶過年招待客人上好的零食。

過年豬殺了,父母們又開始炸油豆腐,爸爸掌勺,媽媽守灶火,濃濃的年味也穿滿了每一片瓦、每一塊磚,從門縫裡,窗戶裡衝出屋外去。

哥弟們已把柴火堆得滿樓高了,就等著大年三十晚上火爐堆能通宵紅火、溫暖。年味在醃肉的缸裡,年味在大缸中大白鹹菜裡,年味在剛制好的凍米糖裡,在剛蒸好的白饅頭裡,在鎮上放著音樂的大喇叭裡。

等母親帶著我大搞衛生,父親招呼我替他按好對聯的另一頭時,那真的是快過年了,做錯點事父母也不再大動干戈地批評了,殺雞了,平日裡板著臉的爸爸也特地不把公雞尾巴上的毛浸溼,乾乾地拔下,溫和地遞給我,讓我做雞毛毽子來踢。

過了小年,耳邊總是鄰居們,和爸媽們的“今天廿七”,“今天廿九夜要燒年子了”。父母灶上灶下忙著,任著我們四個孩子上竄下跳,等到大年三十的那天,母親大人就早早地囑咐著,洗好腳,可以先穿新鞋子。那一刻過年的味兒已滲透到每一個毛孔裡了:等著我們的全是玩樂,美食,走親訪友這些開心的事了。

呵呵,年味應該沒有淡吧?那淡的是什麼呢?淡的是沒有父親製作凍米糖的身影,淡的是沒了母親新納的鞋子穿了,淡的是不會再有我們哥弟妹四個排著隊等爸爸發配我們啃豬頭骨的情景了!

遠處偶爾傳來幾聲鞭炮聲,窗外是晰晰瀝瀝的下雨聲,明天是大年七年級,新的年輪又另起了個頭,我願我有能力將每一個普通的日子,過出點“年味”來。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3

我想我小時候之所以心心念念著想快點過年,覺得小時候的年味特別的濃,是有特別多特別多的原因。

第一個是因為年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日子呀,那麼一重要它就得放假,特別是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僅次於暑假的的長長的假期,但是它又沒有暑假那麼長,所以寒假就可以不用參加任何的興趣班,當然這樣我就也不會有任何其他額外的作業。第二個就是過年可以光明正大的要爸爸買一大堆的煙花炮竹,但是卻被告知只有等到臨近大年三十的時候才能痛痛快快玩,而平時就只好能玩一兩支,等到過年了跟其他的的小夥伴一起比誰家的煙花好看誰家的煙花買的多,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拿著炮竹做壞事,這大大加大了我對過年的期待。而第三個是對於我們家來說一個特別的習慣,那就是一定要到了年三十洗了澡才能穿上為過年準備的新衣服,所以我為了早早可以穿上新衣服,每到大年三十的那一天我就會早早的洗澡然後就立刻換上新衣服坐在火邊吃著零食看著電視也不會有人說我不看書不寫作業。第四個是小時候的經費不充足,想買什麼東西想要什麼東西都要千磨萬磨老爸老媽才會答應,到了過年的時候我就有壓歲錢啦啦啦(家裡親戚多壓歲錢自然也多),我可以自己買平時想要的東西,那是多麼愉悅的一件事情。第五個是我可以在外公家那邊過年,家裡的家裡的小孩子特別多而我又比較小,舅舅們就會要哥哥姐姐給予我特別照顧,他們都得帶著我一起玩,跟他們在一起相當大的彌補了我作為獨生子女的孤獨感。第六個當然也是最重要的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為我是小孩子呀,我有一顆純真的心,我對過年抱有濃濃濃濃的嚮往,對我而言過年意味著我又長大一歲了,我離我所期待的成人世界又更近了一步。

現在的我卻希望可以像小時候的我一樣對過年抱有濃濃的期待,濃濃等待之情。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4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聽著熟悉的歌謠,我的腦海閃現出兒時一大家子人擠在空間狹窄的房間裡一起過年的情景,然而當時並沒有覺得擁擠不堪,相反卻很溫馨。

每逢佳節倍思親。轉眼睛,臘八節已過,這就意味著春節的腳步已越來越近,人們瘋狂的為回家做準備,前段時間的春運搶票事件足以證明外出務工人員是如何的歸心似箭,今年是我參加工作以後的`第一個春節,看著隔壁西華大學學生高興地揹著書包、拖著行李箱,踏上回家的歸程,我頓時心生一股羨慕的情愫,如果我還在上學,我現在也和他們做著同樣的一件事:回家過年!

兒時的過年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臘月一到,孩子們就開始纏著爸媽為自己買新衣服,新褲子、新鞋子,總之,新年新氣象,什麼都要是新的。這是那時的我們最嚮往的一件事。盼望著盼望著,春節終於被我們盼來了,不知道當時的我們為什麼精力會那麼的充沛,我們會圍著飯桌吃團圓飯,守在電視機前把春節聯歡晚會從頭看到尾,然後等待著新年鐘聲的敲響,在外面燃放煙花爆竹,看著絢麗的煙花在空中曇花一現,然後玩的筋疲力竭才依依不捨的爬到床上去睡覺。大年七年級的早上,我們穿上自己的新衣服跑到長輩面前拜年:恭喜發財,紅包拿來!長輩們會把事先準備好的紅包一一發到我們手上中,我們拿著紅包雀躍般的跑出家門到院子裡比較誰拿的紅包最多!兒時的過年是新奇的、有希望的。現在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年齡的增長,我們似乎已經沒有兒時那麼盼望著春節的到來了,春節現在已經淡化得和平時的任何一天沒有區別,我們可以選擇任何一天購物、邀上幾個知心朋友大快朵頤,無所顧忌的花著自己掙的錢,過春節的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唱歌、聚餐、旅遊等方式已滲入到我們的骨子裡。

我們在外面瀟灑,年老的爸媽卻在家翹首以待,希望能盼望著自己的孩子出現在他們的眼簾中。現在爸媽的角色就是我們兒時的角色,盼望著過年。因為只有在那一天才能把外出務工、工作的孩子給盼回家。空巢老人不需要孩子們拿著成疊的鈔票去慰問,再多的鈔票也不能溫暖他們的心房。因為他們需要的很簡單,那就是常回家看看,和他們嘮嗑。爸媽或許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但是他們溫暖的話語卻能撫平我們心中的不如意。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5

我抬頭,望著西邊火紅的天,彩霞如花,就像姥爺家的那種石榴樹的花,紅的沒有一點瑕疵,就像當年那樣,開滿了西邊的天空。

記憶裡,絕非是我獨身一人望著彩霞。那時候,陪伴我的,有吱吱做響的石磨,枝幹蒼勁的石榴樹,還有在石榴樹下的磨盤上軋小米的姥姥。傍晚,偶爾有幾聲犬吠或鞭炮聲迴盪在空曠的山谷中,久久不散。我們祖孫二人,誰也不說話,靜靜享受著這靜謐而又溫馨的氣氛。

那時,我最盼著過年,因為過年就有年糕吃。姥姥從來不給我買年糕吃,她說,小攤上的年糕做得太粗糙,而且不衛生,姥姥親自給你蒸那種小米年糕。姥姥買了幾袋小米,在後院推起了百斤重的石磨。我好奇的跟著她圍著石磨轉。看著白花花,粉末狀的小米沫,我不相信它會變成滑滑軟軟的年糕。

小孩子總是一刻也閒不住,於是我就和姥姥要了一把笤帚,幫她把小米沫掃到中間去。可我哪裡會掃,掃來掃去,不是將小米沫在磨盤上掃成一堆,就是把新米和米沫混成一團,或是把米沫掃下了磨盤,姥姥嫌我不會掃,便向我要笤帚。可我偏不給,彷彿是無價之寶一般的將笤帚緊緊抱在懷裡,幾步跑到石榴樹邊,好似那石榴樹是我的盾牌。姥姥一伸手,我就把身子向後一縮,做成一個蝦米的形狀,還不忘笑嘻嘻的做鬼臉。

一個星空閃耀的夜晚,姥姥忽然從廚房裡端來了一盤年糕,不是街上賣的那種,而是一種幾乎沒有任何顆粒,軟軟而不失嚼勁的小米紅糖年糕,被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放在盤上,我塞的滿嘴都是,兩腮幫子鼓鼓的,像一個小蛤蟆。姥姥靜靜的看著我吃完,確定我全部嚥下後,才笑眯眯的問我好不好吃,看著我點頭的樣子,姥姥又笑了起來,說要年年給我做。

後來,媽媽不讓姥姥做年糕了,原因是我們家周圍有了一個軋米的廠,小米推進去,出來就是米沫,又省力又方便。

姥姥夾起一塊來嚐了嚐,又搖了搖頭,說,米太粗了。我也夾起了一塊,卻並沒有嚐出什麼。

姥姥還是堅持每年為我做年糕,但媽媽不要。因為媽媽說,本來就不是親姥姥,還是少要點她的東西比較好。我不吭聲。

‘吃飯啦。’我聽見媽媽喊我,桌子上,依舊有年糕,但並不是姥姥親手做的。我夾起一塊,嚐了嚐,卻不是當年姥姥做的年糕的味道。我知道,媽媽永遠嘗不出那種被她誤解的親情。

在朦朧的水汽裡,我彷彿又看見了那個吱吱作響的石磨,枝幹蒼勁的石榴樹,以及那個匆匆為我勞作的老人。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作文6

對於中國人來說,過年可謂是一年中最期待的事了。每到過年,無數的無論是海外還是內地的中國人,都會想盡辦法與家人團聚。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物質水平越來越高,人們的思想也在發生的很大的改變,而正是由於這些種種的原因,使得過年期間濃濃的年味成為了回憶。

什麼是我們以前我們所留戀的年味?穿新衣,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新年晚會,甚至是鄰里之間一起聊聊自己的經歷都會成為新年的期盼。記得小時候,父親總是跟我說那個年代的他們生活很拮据,最期待的就是過年了,因為過年有肉吃。然而到了現在,物質水平迅速發展,人們告別了貧乏的生活,吃不吃肉都無所謂了,即使每次都會有大魚大肉,非常豐盛的菜餚,但是根本沒人願意動筷子,只是應付式的吃幾口。

小時候總是喜歡跟著哥哥姐姐一起玩鞭炮,放煙花,每當外面的聲音響起來事,我總是搬個凳子和爺爺一起看著天空中那絢麗的顏色,和那美麗的一瞬間,甚至可以邊看邊聊一個晚上都不睡覺。然而到了現在,因為一句汙染環境,大到城市,小到鄉鎮中都貼著“禁止鞭炮”的標誌,走到外面再也沒有看到過煙花帶來的色彩,也沒有聽到外面人們的歡笑聲了。

小時候也總喜歡在電視前等待著新年晚會,看蔡明和潘長江的小品,聽著明星唱歌,然而現在,小品和歌曲已經變成了青春偶像劇,而更是因為手機的存在,已經不在侷限於看晚會了,更多的是朋友之間微信聊天和搶紅包…

新年之際,走親戚是最常見的事。然而新年七年級的晚上我只是個父母在電影院看電影,接下來幾天哪都沒去,一個人靜靜的坐在電視機前,吃著零食,烤著火。時不時的有個親戚發個紅包來,給個祝福,一天兩天就這樣過去了…當別人來家裡送節,母親拿紅包給別的小朋友時,我才反思到,我好像很久都沒有感受過親自拿紅包的感覺了。

也許真的時代的節奏太快,物質水平提高得太快,我們的思想改變的也太快了,但是時間一去不復返,我們是否還能找到屬於記憶中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