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生活需要一面鏡子作文

作文 閱讀(6.39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活需要一面鏡子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活需要一面鏡子作文

生活需要一面鏡子作文1

我很愛照鏡子,有人笑我的“傻”,我笑她們不懂我。他們怎知我在鏡子裡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又明白了什麼?

在我的世界裡不能沒有鏡子。諸葛先生有言:“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先生就是用這面鏡子,照亮了他的一生,令世人景仰。

穿衣搭配需要鏡子;淡妝濃抹需要鏡子;科學研究也需要鏡子。所以說:生活需要一面鏡子,一面好鏡子!鏡子,是一種品格。是品格,就會有高尚和低劣之分。如: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一種自尊;李白選擇“直掛雲帆濟滄海”,是一種自強;蘇軾選擇“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一種豁達。他們各有自己的“鏡子”,他們各自選擇自己所堅持的秉性。然而,選擇低劣“鏡子”的人亦有之。“越人飾美女八人,納之大宰噽!”大宰噽便在吳王面前為越國求情,這麼一來,他就成了奸臣,吳國的“叛徒”;“張昌宗恐太后一日晏駕,為元忠所誅,乃譖元忠與戩④私議,”是小人的行為,是遭人唾棄的國賊,然而人各有“志”,我們無法改變他人對“鏡子”的選擇。

鏡子,是一種語言。擁有一面好鏡子,就擁有了“忠言”,也許它“逆耳”,卻“利於行”。如果齊威王沒有接受鄒忌的諷諫,又怎麼能戰勝與朝廷呢!如果唐太宗沒有接受魏徵的忠言,又怎麼能有“貞觀之治”呢!他們懂得了擁有忠言逆耳“鏡子”的重要性,他們明白這面“鏡子”勝過百萬黃金。像商紂王那樣視忠言為不逆,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葬身火海;項羽不願從諫如流,以致無顏江東父老,釀成自刎於烏江的悲劇。可見,不懂擁有“鏡子”的人,終究不能成功。

在生活中,會有許多面“鏡子”讓我們去選擇擁有,我們需要選取我們所需要的“鏡子”,必須要有崇高而堅定的信念。

就算“舉世渾濁”,我仍要“獨清”。

因為,我需要一面屬於自己的“鏡子”。

生活需要一面鏡子作文2

華夏五千年悠悠往事,有太多的驚天動地,百轉千回。而那些歷史的角落,總有一面鏡子,讓你明晰生活的意義。

我是那樣的渴望,希冀著自己可以深深融入這偉大的歷史,尋覓屬於我的鏡子。就在這一刻,我悄然的翻開歷史的扉頁,感受他們所理解的生活。

在這蕭索的季節裡,在這陌生的異鄉地,孤獨,爬滿那蒼老而憔悴的枯藤。遠處,裊裊炊煙,綠水人家繞。身邊,寒鴉亂啼,馬鳴風蕭蕭。無限淒涼,無限悲愴。於是我看見馬致遠獨自行走在消逝中,鏡子裡那落寞的畫面,定格為斷腸。投射在我們靈魂深處的',不僅有哀傷,更有思量:人啊,你從哪裡來,又要到那裡去啊?

那是一座悠然的南山。那裡隱逸著野菊花,她只會靜靜凝望著秋天裡簡單的幸福。這也正是他最理想的嚮往。採菊東籬下,帶月荷鋤歸。田居的淳樸和閒適,讓他忘卻了五斗米的苦惱,忘卻了樊籠中的壓抑。注視著他,我看到了生命的淡然,就像露珠滑落葉尖,融入溪水。人啊,你從哪裡來,就到哪裡去吧……

穿過歷史的煙雲,忘掉歲月的紛擾,再重新面對周圍的生活。有太多的人誤解了生活的意義。吳均所說的“經綸世務者”“鳶飛戾天者”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於是我們變的浮躁、變的膚淺。理想多了些世俗,人情蒙上了一些虛偽,更有人因此讓生命墜入深淵。

有人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翻開歷史,我們可以感受沉重與堅韌,追憶前人,我們能體會生活的意義,生命的深邃。當物質的慾望矇蔽雙眼,世俗的壓力汙染心靈時,你該去尋覓你的鏡子了。

生活最需要的是尋找你需要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