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寫校園生活的作文

作文 閱讀(2.53W)

英國學者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讀書,是最直接、最迅速地吸收知識的方法。而莘莘學子一心苦讀,談及讀書,酸甜苦辣便會頓時湧上心頭。

寫校園生活的作文

讀書自是“苦”字當頭,古時即有“十年寒窗苦”之說。除了頭懸梁錐刺股者,更有鑿壁偷光、映書以觀者。讀書雖有些苦,卻也其樂無窮。讀一本好書,或為之樂而開懷一笑,或為之悲而感慨萬分,細細品味,真是妙不可言。讀文學歷史如此,學數理化亦然。每逢難題,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經學友稍加點撥恍然大悟,頓感快樂無比。學術之精湛、學友之情誼,讓人不禁對讀書更為鍾愛。

讀書的時間因個性、習慣等而不同,有人喜歡沐浴朝露清風早讀,有人樂於在午後或落日餘暉中感受讀書之趣,而我認為最引人入勝的莫過於夜讀。夜深人靜,燈火闌珊,面對窗外點點繁星,扭亮桌上的檯燈,手捧一本好書,輕輕翻動,實乃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刻。一杯熱茶在手,心便融入了那份淡雅的香氣之中,進入了奇妙的書之世界,任由思緒在時空裡徜徉,盡情分享書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書,是一片夜空,讓我的夢自由飛翔。

養心莫如靜心,靜心莫若讀書。讀書同心境有關,這是所有讀書人的共識。我一直以為雨天是讀書的佳日。雨天讀書,心無旁騖;倚窗而坐,摒棄一切雜念,捧讀一本好書,在茶香與雨聲中,感悟別樣恬靜的人生。

如今暑意已去,於是開窗納新迎雨。雨飄飄而來,輕靈動聽,洗滌了浮躁的塵埃穢物,消除了喧囂的市井雜音,讀書便有了一種怡然自得的氛圍。“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偶爾,會有燕子穿行,屋外樹枝上,淡淡煙雨中,不時傳來幾聲動聽的呼喚。這時,似乎眼前的每一個字都生動鮮活起來,書便讀得更有韻味了。

書,使一個人從無知變為淵博;書,給一個人正確的思想觀點;書,使躁動的心變得寧靜。讀書,使枯寂的生活變得潤澤;讀書,使貧瘠的生活變得豐富;讀書,使平庸的人生變得豐富多彩。書像一壺濃茶,而讀書則像品茶一樣,當耐下性子忍受寂寞後,書中的縷縷芳香就會慢慢地給你帶來無盡的歡樂——永恆的歡樂!

朋友,請不要因為初嘗讀書之苦,而放棄了讀書的甜美滋味。在書裡,我們會認識許多中外名人,瞭解許多科學知識,更會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正是在讀書中,我們一天天長大。只要持之以恆,只要勤奮努力,讀書便能引領我們獲得成功;只要勇往直前,只要心中有書,你必能抹掉嘴角的一絲苦味,採擷誘人的甘果!

書域,一個恬淡的世界,一個神奇的境地。無須言語,就能敘盡種種際遇: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驚險曲折的探險故事,豪邁奔放的俠義故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等等,引人入勝,扣人心絃,深深地把人迷住.讀書的`滋味就是這樣—魅力無窮.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由於對書籍的酷愛,遂使我對於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萬籟俱寂的夜裡,獨坐書桌前,捻開臺燈,在煢然的燈光下,一疊稿紙,一枝筆,成為我最忠實的傾訴物件,透過清濾的筆尖,灑然揮發心坎的抱負和理想。

不知是什麼時候,我迷迷糊糊地被它網住,成為它的裙下臣,高歌此心永不渝。如果有人問我心在何處,我將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的心在書域中那早已失去鑰匙的鐵箱裡,永遠不在索回。

書是茫茫人海中意識的羅盤,是智慧的綠源,它能增長我們的見聞,改變人的氣質,撫慰受創傷的心靈。因此古人所謂“富者因書而貴,貧者因書而富”的金言。固然只是一卷薄薄的書本(指好書),但它所賦予的益處,也只有愛書人才能體會得出。

書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靈魂。當簡•愛說“我們都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我懂得了女性的自尊;當裴多菲說“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我懂得作為人的價值;當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懂到作為人應具備的反抗精神。每讀完一本書,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一次靈魂的昇華。我們可以從書本中窺見人類最崇高的部分,也窺見人類最卑微的部分,這難道還不能促使你完成人生的定位嗎?書已成為我的“第二靈魂”,這樣的財富難道還不算無價之寶嗎?

我不在乎口帶空空,也不在乎衣服破舊,只要有它在身旁。要不是父母的期望,我不介意當個只會嚼書的寄生蟲。我願終日沉溺在書海中,同情賈寶玉的愛情,敬佩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嗟嘆祥林嫂的悲慘命運,驚歎亦舒的淵博知識……生活是多麼綺麗!

無所謂,我倘有閒暇,不就可以讀得不亦樂乎嗎?但當我忙碌時,只得依依地與它告別,埋首學業,但心裡無限惦念那令我酩酊的沉香—書香。只好低詠:剪不斷,理不亂,是離愁,期待與它重相聚。咦,這不與牛郎織女期待相見於鵲橋相似嗎?

每當孤寂襲來,我總是躲在書堆裡,或重獲笑靨,或以此發洩,或把它遺忘。書也賜我無數的詞彙,提高了我寫作能力,為我提供了一個傾訴心曲之角落。書,是我的良師益友,更是撫平我創傷的良藥。

“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乏味,面目可憎”。“半年不讀書,顧影疑非我” 。我不能一日無書,讀書的滋味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