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我們的節日作文集合15篇

作文 閱讀(4.11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們的節日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的節日作文集合15篇

我們的節日作文1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是元宵節。然而,去年的元宵節讓我最難忘。

那天,媽媽從超市裡買來了一些湯圓。憑我的“三寸不爛之舌”和“軟磨硬泡”下,媽媽終於同意讓我煮湯圓了,可還是不放心地說:“清清,你做得來麼,當心湯圓被你煮糊了。”“沒問題!”我做了一個OK的手勢給媽媽看。

說幹就幹,我迫不及待的揭開鍋蓋,在裡面倒了兩大碗水,合上鍋蓋,我在鍋子旁焦急地等待著,剛想開啟鍋蓋的時候,媽媽急忙說:“等一下!別開啟!誰開了,自然會冒熱氣的。水是靠熱氣開的,你把蓋子開啟你一開啟,熱氣就會被你放跑哩。水可就開不了。”我聽了,馬上把手縮了回來。

過了一會兒,誰開了,我把一個湯圓人下去,“啊呀,水濺到我手上了!”媽媽在一旁提醒我:“湯圓不可以扔下去,這樣水就會濺起來,傷到人;第二,湯圓會‘散架’。最好從鍋子旁邊滾下去。”我把一個個湯圓從旁邊滾下去,湯水果然沒有出來。望著滾下去的湯圓,好像有許多隻小兔子在翻跟頭。

湯圓滾下去後,我便在一旁耐心的等著。我記得在一本書上寫著,湯圓如果熟了,就會浮在水面上,而且也會冒氣泡。

我看見冒熱氣了,便把鍋蓋掀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浮在了水面上。我趕快把它們都撈了起來,這時我偷吃了一個,味道好極了,比媽媽煮得還好吃。這可能是因為是我自己煮得原因吧!

去年的元宵節多麼讓人難忘啊!

我們的節日作文2

今天,樹更綠,草更青,天更藍,雲更白,萬物似乎都變得更美麗,更生機了。究竟是什麼讓它們都變得更美麗呢?哦,原來今天是我們兒童的節日——六一兒童節。

清晨,我5:30就起床了。因為今天要參加學校的六一文藝演出。參加文藝演出的同學都早早的來到校會議室,開始了化妝。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就化妝好了。同學們做好了一切演出工作,等待上臺表演。第一個節目就是我們六年級的十二位同學上臺演出喜鬧《花頭臺》。站在舞臺上,我看見媽媽也到場了。媽媽的到來,讓我更加專心地吹起先鋒,我竭盡全力的吹出了一個個優美的音符。我感覺只有我一個人一直吹,一直吹,喜鬧《花頭臺》的演出非常成功,迎來臺下觀眾陣陣掌聲。演出節目一個緊接著一個,過了半個小時,又輪到我們演的課本劇《晏子使楚》改編版。我一登臺,全場觀眾立馬安靜下來,到囚犯上臺時,他的服裝令全場觀眾捧腹大笑,我也差點笑了出來。當我們演完時,全場觀眾再次發出了哈哈大笑。終於到了激動人心的抽獎環節,可惜我們班一個也沒有抽到,等啊等,終於我們六年級抽到了一個,二十三個學生都有學習用品。精彩的表演就這樣結束了,但觀眾們的笑聲還久久地迴盪在校園中

今年的六一真快樂,我希望我還能過一個六一節。

我們的節日作文3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漢族傳統節日之一的元宵節。因為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又稱夜為宵,故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夕節”。元宵節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之夜,人們對此熱烈慶祝,以示延續慶賀新春。

與春節一樣,關於元宵起源的傳說多種多樣,而且幾乎是大同小異。因此,我只想談談元宵節有歷史依據的起源。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逝世後,由於漢惠帝生性懦弱,大權漸漸落入呂后手中,因此呂氏開始剪除劉氏宗族,妄圖代替劉氏坐擁天下。齊王劉襄不願坐以待斃,於是聯合開國功臣陳平與周勃,一舉消滅了呂氏,平定了“諸呂之亂”。各大臣在平亂後又擁立劉恆(漢文帝)為帝。劉恆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將平定“諸呂之亂”這天稱為“上元節”,也就是正月十五,現在的元宵節前身。

漢文帝、景帝時期,元宵節作為一個連線春節的節日,這天所有人照常放假。到了漢武帝時期,元宵節成為了皇族祭祀“太一”(傳說中掌管宇宙萬物之神,是漢朝人眼中的主神)的日子。至於百姓們做什麼,正史沒有記載,估計也和祭神有關。唐朝之後,元宵的活動有所增加,而且時間也從一天增至三天,到了兩宋時期,已有五天之久。明朝出現了巔峰,元宵節前後長達十天,已經是空前絕後了(清代與現在的元宵節都只有五天)。

至於元宵節的習俗,我知道的不多。但是在我的印象中,元宵節熱鬧程度勝似春節,家鄉民間也有“正月十五大過年”之說,可見元宵節在人們心中地位之高。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所以任何節日都得談一個“吃”字,元宵節也不例外。元宵節的主要食物是“元宵”,俗稱“湯圓”。這種食品由糯米做坯,白糖、花生仁、黑芝麻、冬瓜糖和在一起餡,用坯包起來,再用水煮一段時間,美味的湯圓就出爐了。這種可口的食品在元宵節誕生之時並沒有,在唐朝時才出現了雛形(糯米糰)。南宋時期出現了一種“乳糖圓子”,也是在元宵節這天吃,製作方法也類似,這估計應該就是“元宵”的前身了。袁世凱當政時期,曾下令禁止講“元宵”(因為他認為“元宵”有“袁消”之意,不吉利),但那時元宵這種食品在人們心中地位已經根深蒂固了,所以這個叫法一直保留到現在。

“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燈。”元宵晚上突出一個“燈”字。滿大街無不掛滿燈籠,各式各樣,應有盡有。而且,廣場上舞龍燈的賣燈籠的、掛吊燈的更是數不勝數。因此,也就不難解釋元宵節也叫燈夕節。

元宵節,家家戶戶閤家團圓,是一個美好的節日。這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我們民族文化傳承的記憶,我們有義務延續它。

我們的節日作文4

清明節與春秋五霸晉文公重耳有關。重耳耳垂大,肋骨是連在一起的,一隻眼睛裡有兩個眸子。晉國內亂,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在外。公子夷吾殺太子自封晉惠公,對他更加無禮,重耳只好帶著狐偃、狐毛、介子推等人去投奔齊國,在途中公子重耳因連日吃野草,發病了,奄奄一息,可在荒山野嶺中哪有大夫?為了就自己主公,介子推割下身上的一塊大腿肉生火做湯,把肉湯送給重耳,他的病好了。

他到了秦國,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了晉國做了晉文公,國家建立之後,晉文公把手下的有功之臣都封了官。有人告訴他那肉湯是介子推的肉,說重耳忘記給介子推封官了。於是他後悔忘了給介子推封,可是現在六部的尚書都有人做了,他去請介子推去做官,誰知介子推隱居綿山,文公不忘本,就親自去綿山請他,但是就是找不到他。

有人出了一個餿主意:燒山必他出來。但是介子推和老母就是不出來,後來兩個人抱著兩棵老柳燒死了。文公命一看追悔莫及,下令舉國哀悼介子推,把綿山重新命名介山,規定每年的這一天全國不許用火,並要插柳,還將4月5號命名為清明,又稱寒食節。

兩千年來,我們中國人很重視這個節日,在清明節這一天家家不動火。只吃一些隔天的菜或青團之類的。近來我國又把它定為法定假日。讓人們有時間去祭祖、掃墓、踏青。

清明節,標示著中國千百年來的一個傳統,說明中國人是講義氣的,重感情的,中國人有恩不忘,正因為這個,我忒兒喜歡清明節。

我們的節日作文5

今夜無月,點點星光點綴著漆黑的天空,但還是顯得有些單調。少頃,天空中一朵朵禮花綻放開來,五光十色,照亮了熱切盼望的人們臉龐。仰頭望著那絢麗綻放的煙花,一朵朵開成了一片片花海。雖然短暫,但那一瞬間卻留在了每個人的心間。

春節是一個萬家歡樂、閤家團圓的日子,天涯海角的遊子們都將回到家的懷抱。遠在北京的姑姑也帶著姐姐回來了,三代人圍聚在大圓桌前,分主次落座。大人長輩們天南海北地談天說地,我和姐姐們面對面談著學校的趣事。媽媽和奶奶在廚房裡忙活著,臉上帶著歡欣的笑容。

豐盛的晚餐端上了桌,熱氣在飯廳上空蒸騰,誰也不和誰客氣,不用招呼,大家杯來菜往,邊吃邊談,不時傳出陣陣歡快的笑聲,熱鬧和諧的氣氛讓獨住的爺爺由衷地笑了。爺爺興致濃濃地抿著杯中的酒,笑眯眯地看著圍坐一圈的一大家子,慈眉善目地跟著我們一起開懷大笑。

爺爺殷情地幫身邊幾個兒孫們夾菜,一邊還不住地誇獎哪個長高啦,哪個更漂亮啦。爺爺興奮得紅光滿面,甚至連夾菜的手也不穩當了,我擔心地看著他,但他卻固執地要幫我夾菜。我望著他兩鬢花白的頭髮和那日漸佝僂的身軀,頓時視線有些模糊,連忙悄悄背過身。

春節是爺爺的節日,因為這一天兒孫們無論有多忙都會歡聚圍坐到他的身邊。平時大家忙忙碌碌,無暇去看望老人。每每我踏進爺爺家門,都會發現他在發呆,見到我一下子高興起來。此時的爺爺就像拿到糖果的孩子,他忙裡忙外張羅我吃喝,嗔怪地問我怎麼不告訴他要來。吃完飯爺爺總是神神祕祕地拉著我在老屋裡轉悠,小心翼翼地從櫃子深處拿出幾個塑料袋,裡面存放著爺爺留給我的零食。見我吃得高興他也變得喜滋滋的,彷彿得到了最好的獎賞,嘴角欣慰地上揚。這樣的快樂總是很短暫,每次臨走前爺爺總要拉著我的手叮囑一番讓我儘快來看他,嘴上答應著,事實上一年卻去不了幾次。

思緒又回到飯桌。爺爺樂呵呵地不斷地給我們夾著菜,這也是我們的一種幸福吧!他的臉被燈光照得亮堂堂的,看著我們滿足的笑容背也一下挺得筆直了,精神矍鑠的樣子看起來年輕了十多歲。我喜歡看到爺爺快樂的樣子,那一瞬間我的心中也會充滿了幸福平和,能給爺爺帶來快樂,是我們幾個小輩最大的願望。我們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學校的趣聞,爺爺一邊咀嚼食物,一邊頻頻點頭,不時露出一個個微笑,臉上開出了一朵朵燦若雲霞的花朵,爺爺很少發表看法,可掛著的微笑卻讓我們同樣歡欣愉悅。

這是爺爺的節日,是我們的節日,或許它就像煙花般短暫,但一瞬間的美麗早已刻在我們的心裡。

我們的節日作文6

今天,陽光明媚,我們就像一隻只展翅高飛的小鳥一樣滿懷欣喜,因為今天是我們自己的節日——“六一”兒童節。

八時二十分,學校開展了“創意塗鴉傘”的走秀活動。我們把每個小隊精心製作的創意塗鴉傘展示給大家:隨著音樂的響起,一把把小傘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有的傘上畫著一個個動漫人物,有的傘上畫著小朋友手中撐著一把小傘,還有的傘上畫著一棵棵參天大樹和一片蔚藍的天空……同學們拿著一把把絢麗多彩的小傘,就像一位位可愛的小精靈一樣漫步在校園。

九時二十分左右,我們又開展了“杉寶課程嘉年華”的活動。隨著廣播的一聲響起,我們四處體驗各個班級的活動:有的是摺紙活動,有的是手工做蝴蝶結活動,有的是繞口令活動,有的是你做我猜活動,有的`是繞口令活動,還有的是讀英語字母的活動……各種各樣的活動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先選哪一個了。我最喜歡玩的就是夾彈珠了。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比賽開始了。我剛開始因為太緊張了,一顆也夾不上來。就在我急躁不安的時候,我想起了歌德說的一句名言“急躁沒有用,後悔也沒有用;急躁增加罪過,後悔給你新罪過。”我慢慢地冷靜下來,慢慢地用筷子把一顆顆的彈珠小心翼翼地放到杯子裡。直到老師大聲喊停,我才長長地鬆了口氣,數了數我杯中的“戰果”,“一,二、三……七顆”我大聲叫道,差不多全班同學都聽到一樣。老師核對了一遍後在我的體驗券上蓋上了七個章。我滿心歡喜地拿著體驗券向下一個活動出發……

我的“六一”是快樂的,它讓我忘記了煩惱;我的“六一”是充滿陽光的,它讓我對未來更加充滿了希望。

我們的節日作文7

這是一個短暫但可以讓我們修生養息的耗時間,這是我們開學以來第一個假期,我們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清明。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 “清明節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節”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節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 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使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好習慣。

我們的傳統節日有很多,然而當我們享受節日給我們帶來的假期時是,是不是也應該像祖先一樣在這些節日裡做些什麼呢?

我們的節日作文8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過春節。

這個節日在我國非常的盛大和隆重,俗稱“過年”。每逢春節,我們家人都要聚在爺爺奶奶家吃團圓飯,在這舉國歡慶的節日裡,我們家有著與眾不同的樂趣!

鏡頭一:忙年夜飯

年三十的一大早,大傢伙便“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地忙開了,家裡到處是忙碌的身影。客廳裡,媽媽和小姨在擇菜,她們倆面前的時蔬堆成了一個鼓鼓的小山包,有碧玉般的芹菜,紫寶石色的茄子,紅水晶似的番茄……五顏六色,煞是誘人。水池旁,父親在殺魚,一不留神,父親手中的魚滑到了地上,這條鯉魚居然還在地板上活蹦亂跳,魚鱗濺了父親一身。姨父在殺小公雞,這是為晚上的紅燒雞而準備的。灶臺前,爺爺煮的辣湯“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香味已經飄滿了整個廚房。我和表妹也沒閒著,和奶奶在一旁做烤餅。每個烤餅只有手掌那麼大,酥酥的,香香的。出鍋嘍!我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口,芝士的濃香和胡椒的香辣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味道好極了。

鏡頭二:搶壓歲錢“大戰”

晚上吃過年夜飯,爺爺奶奶開始發壓歲錢啦。我們家發壓歲錢的方式與眾不同,除了向二老說些吉利話拜年,討得大紅包之外,還有一個環節叫做“喜從天降”。奶奶像仙女散花一樣向空中扔一摞十元的人民幣,大家在空中、沙發上、地下搶壓歲錢。那場面,人人不甘落後、奮勇向前,“劍拔弩張”、熱鬧非凡。

我覺得我們一家三口的搶錢方式堪稱一絕——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父親個子高又是空軍,自然負責“空戰”,抓取飛在空中的錢;我則發揮個子矮,距離地面近的優勢,負責“陸戰”,專撿飄落到地板上的錢;媽媽嘛也有特長,她的眼睛被學生練出來了(她乃中學教師也),關注四面八方,看準一張是一張。由於我們家分配合理,聯合作戰,搶到的壓歲錢數全場之最。這時,父親得意忘形地把手裡的一張十元錢向空中拋去,沒想到那張錢霎時遭到四面八方的“敵軍”猛烈圍攻,父親為了保護錢,臉都漲紅了。說時遲那時快,我一腳踏住那張錢。哼,要不是我這個陸軍來支援,那張十元錢就易主了!

“哈哈哈……”我們家洋溢著歡聲笑語,與窗外的鞭炮聲匯織成一首動聽的新年交響曲。

在這迎接春天的節日裡,有歡笑;在這屬於春天的節日裡,有溫馨;在這象徵春天的節日裡,有希望。

我愛我們的節日,春節!

我們的節日作文9

翻開相簿中的一張張照片,春節的記憶又再次在我眼前浮現。從小到大,我已經經歷12個春節,回顧往昔,不禁感慨時光竟流逝的如此悄無聲息。

我的腦海中好似放起一部電影,“電影”講述我去年春節的記憶,感興趣的話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那天是大年三十,我。弟弟。還有爸爸媽媽,一起踏上去奶奶家的旅程。去幹什麼?當然是到奶奶家去過年啦!一路上,我的腦子就沒停過,一直在“算計”著怎麼也得多賺點壓歲錢,可誰知,後面的問題更麻煩……

一下車,我便如一隻歡快的小兔一溜煙兒跑進奶奶家,奶奶見我來,趕忙掏出壓歲錢塞到我手裡,我一看,呀,有200元呢!我眼巴巴的看著爺爺,本以為他也會興奮地拿出壓歲錢來,可誰知,他卻坐在椅子上喝茶,神情安詳,邊喝還邊說:“好茶,好茶。”根本沒有一點兒拿壓歲錢的動機。這下,我可急,想給他點暗示。但還沒等我開口,爺爺便發話:“這樣吧,想拿壓歲錢可以,但要答題,一道50元!”

我先是一愣,心想:爺爺真小氣,連拿壓歲錢都要答題。但經過一番思索,我還是答應他的挑戰。

比賽開始,我們倆互不相讓,你追我趕,我一路過關斬將,終於艱難的熬到第五題:一杯糖水400克,其中糖佔水的二十四分之一,如再放入8克糖,這時糖與糖水的比是多少?聽完題目,我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低下頭開始苦做,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草稿紙已被密密麻麻的字寫滿,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做出來!

我欣喜若狂,拿著我的“戰利品”——250元壓歲錢又蹦又跳。爺爺更是輸得心服口服,對我大加讚揚。

晚上,我們進行春節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放煙花。

一走出家門,只見樹上一盞盞大紅燈籠高高掛,樹枝上纏著各種各樣的氣球,五顏六色的氣球隨風搖曳,好似一個個美麗的姑娘在翩翩起舞。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開始放煙花,“彭~”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五彩繽紛的煙花猶如流星劃過天際,繼而又如天女散花般嫋嫋擴散開來,夜空立即被點綴的光彩奪目,讓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

也許許多人忙忙碌碌大半生,也只是為像它那樣絢麗光彩的綻放吧!

當煙花“飛舞”的那一刻,我感覺整個世界都沸騰,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令人欣喜的歡呼聲,如銀鈴般清脆的歡笑聲……全部匯聚升騰,共同來告訴人們:新的一年來到!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每吟誦起王安石的《元日》,去年春節的記憶便會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

“電影”結束,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這就是我的節日記憶——春節!

我們的節日作文10

六一節已經過去,別人只是在班級裡開著一點也沒有意思的聯歡會,而我卻和十幾名一起打乒乓球的朋友去棗莊參加慶六一網通杯乒乓球比賽。

這次是我和小朋友離開父母的懷抱,第一次參加的比賽,因此心裡有些激動。5月30晚上,我都沒有睡好覺,31日一大早,媽媽只是輕輕的喊我一聲,我就一個骨碌爬起來,穿上衣服準備開拔。當天我們坐著汽車到棗莊,老師就一個個安頓好我們,交待一些注意事項。

6月1日早晨,我第一場和龍泉俱樂部的人打,由於是第一場比賽,我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只是平時的十分之七,最後敗下陣來。第二場和我交手的人水平和我不相上下,在大比分二比一落後的情況下,我頂住壓力,贏一局,到第五局決勝局,我在十比七落後的情況下,連贏三個,追成十比十平。這時,我對自己說,不能緊張,一定要心平氣和,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球,最後終於以十二比十贏得這場比賽。老師和隊友們都對我鼓掌,因為這是一次技術和心理的考驗,在我打球的小小生涯中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驕傲吧。

晚上,我們幾個小朋友拿出家裡給的零花錢到附近的超市買好吃的零食,在我們住的房間裡開個party,party的氣氛十分快樂,我們一邊吃著零食,一邊表演節目,時間過得好快,我們還沒有盡興,老師就已經讓我們抓緊睡覺,雖然有些不情願,但是第二天還要比賽,我們也知道要好好休息,所以還是很聽老師的話,一會都躺在床上,進入夢鄉。

2日早晨,我六點就起來,給同學們背背課文,寫寫生字,一點也沒有放鬆自己的學習。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我和一個比我水平高的人打,絲毫也沒有緊張,因為有昨天的鍛鍊,我會盡我的全力發揮出自己的能力,終於以三比一取得勝利,以小組第二的成績進入前八,在下午的比賽中,又贏一個人,進入前六。這天的比賽以勝利結束,心裡特別的高興,晚上在房間裡,我們看著電視,談著比賽中的一次次贏球,總覺得美滋滋的,總是禁不住笑出眼淚來。

3日早晨,雖然我發揮到極限,還是沒有抵擋住對手的進攻,敗下陣來。最後獲得丙組第六名。雖然沒有進入前三,我一點也不難過,因為我在這次的比賽中,得到更多的鍛鍊,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打球上,都是我前進的動力。通過這次比賽,我又學到許多新的知識,還和幾個隊友成好朋友,而且,這幾天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我自己也能夠獨立生活。我感覺自己又長大許多。

這個六一節過得以往任何一個六一節都有意義,我會把這個六一節的情景永久珍藏。

我們的節日作文11

我的外婆今年過70歲生日,必將宴請眾多親朋好友,共同為她慶賀70歲壽辰。考慮到平常的時候,不是你家沒時間,就是他家有事,總之,所有親戚都不能到齊。所以,借今年的春節——大年七年級這一天,所有親戚都有時間前來拜年,同時祝福我的外婆70歲生日快樂。

今年的春節也就具有了雙重意義。正是因為法定假日的設定,所以,更便於人們的團圓,也更加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正是因為想與大家團圓的原因,所以我的奶奶也將今年的年九年級作為她老人家70歲生日。其實,我外婆與我奶奶過生日的日子相差甚遠,但通過春節的“感召力”,竟只相隔了兩天。

我們一家三口既要在南京為外婆慶壽,又要趕回老家為奶奶慶壽。儘管兩地相距很遠,但我們“日夜兼程”,不是我們擁有這樣的神速,而是我們擁有這樣的一顆心。爸爸、媽媽說,兩個媽媽一個都不能少。其實大家能夠歡聚一堂真的很不容易,很多親戚,我們甚至一年都不能相聚一次,而喪失這樣一次機會,豈不更加疏遠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嗎?何況,兩邊的祖父母都希望我們能夠回家團聚,團圓團圓,哪怕只有一天的時間也是好的。不是有一首歌叫做《常回家看看》嗎?恐怕這就是它經久不衰,百唱不厭的原因吧。

現在的春節味已遠沒有原來的足了。不僅是因為一些民族文化風俗的丟失,還因為人們因各種原因無法團聚,進一步加劇了春節的平淡。即使這樣,我仍然愛春節。我們在春節期間,重溫了這樣一個放鞭炮、貼春聯的中華傳統文化。雖然春節的年味不是很足,雖然科技仍在發展,社會仍在變遷,但不變的則是那份埋在心底的對春節這樣的中華傳統文化永恆的愛。

我們的節日作文12

中國的節日有很多。而且,每一個節日都有著自己的動人傳說。祖先們一代又一代的延續著這些傳統。於是,這些節日流傳到現在。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正是王安石的《元日》。談起這首詩,第一個想到的必定是春節那喜氣洋洋的幸福情景。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大街小巷張燈結綵,甚至連空氣也瀰漫著喜慶的氣息。因為春節的臨近,把親人間的距離在逐漸的拉近,把思鄉的念頭變得渴望,把團圓的期盼變成現實! 除夕這一天對人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年飯能充分地表現出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在吃完團圓飯後,就開始守歲了。 最值得我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收到大人們給的壓歲錢, 收壓歲錢也可以說是收紅包,因為 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大人們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裡的 錢多少並不重要,主要是讓我們開心,一種美好的祝福罷了!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 還有一項過年非過不可的節目,那就是放煙花了。一聲響然後就什麼都沒了的鞭炮是喜歡一些燃放後會有五顏六色,並會四處跑的煙火。點的可拿在手裡,膽小一點的也可插在地上,點燃後“吱”的一聲,射了出去,那種感覺真的是很刺激的。大人為何會在過年時放鞭炮,這是從以前流傳下來的習俗。據說,所謂的“年”,其實是一種野獸。以 前,人們是用鞭炮來嚇跑“年”的,“年”走了,即就是過“年”了,所以,過年其實是指這個的。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爸爸和媽媽帶我去了許多親戚家。家家院子裡挑著紅紅燈籠,門上貼著鮮豔的春聯,喜慶的大福字,還有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媽媽爸爸帶著我去奶奶家拜年。一路上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親朋好友拜年。晚上親戚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晚飯十分豐盛,雞、鴨、魚肉樣樣俱全。大家相互舉杯敬酒祝福以後工作順利、學習進步、閤家歡樂!春節是在外的人想家的情懷,春節是老母親望眼欲穿的等待,春節是又一個美好夢想的開始,春節是下個再見的無奈。年復一年,迴圈往復,這看似短暫的過年過程,實際上是一種交流,是一種情感的交流。在大家喜洋洋的祝福聲中,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起步就在這新的一年,開始了。

一個節日,就像一個故事,情節美妙動人;一個節日,就是一種文化,內容絢麗多姿。在當今很多洋化了的節日文化的衝擊中,願我們更多地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歡度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節日。每一個節日都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我愛我們的節日。

我們的節日作文13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它集元旦那歡慶的場面,中秋那喜慶的團圓為一體,是我國最重大的傳統節日,我最愛這個節日。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這一年一度的春節。

春節讓我歡樂——家人團聚,共享年夜飯的歡樂。“啊嗚,啊嗚,”我坐在桌旁,一句話也沒講,只顧對桌上琳琅滿目,鮮美無比的菜埋頭大吃。雖說年夜飯的菜與平日差不多,但親人聚在一起,吃飯香著呢。喔,媽媽和爸爸卻和我大不相同,爸爸興致勃勃地講著話,講到高興處時,人也站了起來。口乾了,壓了口酒,嗓門高了,音量大了,繼續演說,客廳裡全是爸爸的餘音……

春節讓我歡樂——收壓歲錢的快樂。“謝謝!謝謝!”我正準備收下外婆的紅包,媽媽卻用眼神暗示我。我的手剛觸到了紅包,如觸電般,收了回來。心裡嚇了一大跳!天哪,這麼鼓,少說也有1000元。我拿吧,媽媽正看著我,有點難為情;不拿吧,又不忍失去到嘴“肥肉”,正猶豫不決,進退兩難時,媽媽拍了一下我,說“還是拿著吧。”我衝著媽媽會心一笑,喜滋滋地接下大紅包,閃電般地塞進口袋。

春節讓我歡樂——觀賞美麗的煙花。“轟!啪!”爆炸聲接連不斷,此起彼伏,紅綠相間,如葉襯紅花;閃閃爍爍,如流星劃過;銀光閃閃,如群星眨眼;五彩繽紛,如花王綻放……

春節能讓人們增添許多歡樂,能給大地增添許多喜慶,所以,我愛我們的節日!

我們的節日作文14

春節是我國最主要的傳統節日。盼啊,盼啊,盼!終於盼到了春節。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到了春節這一天,人們要貼春聯,貼“福”字。

過年的前一天,我和阿爸一起貼“福”字。貼“福”字可有講究了。“倒福”必須要坐南朝北貼在門廳的正前方,這叫做“福入廳堂”,但一家只能貼一個,如果貼多了,叫做“重蹈覆轍”不吉利;正福一家也只能貼一個,須座東面西,象徵“福如東海”。阿爸還告訴我,福字倒過來貼,就是“福到”了。聽說這還有一個傳說呢。“福”字之所以倒貼,傳說起於清代恭親王府。那年春節前夕,大管家按例寫了幾個斗大的“福”字,叫人貼於王府的大門上。有個家丁目不識丁,竟將“福”字頭朝下貼上。恭親王福晉十分氣惱,欲鞭罰懲戒。可這大管家是個能言善辯之人,慌忙跪倒陳述:“奴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喜慶之兆。”恭親王一聽覺得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福到(倒)了,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沒學問的奴才,還真想不到有這種招式呢!”遂賞管家和家丁各五十兩銀子,這可真是因禍得福!

我每年都很期待春節的到來,因為這一天人們總是最開心最幸福的。

我們的節日作文15

在我們老家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大人盼種田,小孩盼過年。”是呀,年底是大人最忙碌的時候,也是孩子最興奮最高興的時候。

大年三十,貼對聯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我們這些孩子們的快樂之一。你看,家長們在忙著清理門面,準備糨糊,整理春聯,塗抹糨糊。這些活是輪不到孩子們插手的,做錯了雖不致捱罵,自己也會不舒服。家長準備好之後,我們孩子們的任務來,這個任務雖不要出力,卻要把握方向,總攬全域性,不可輕視的。孩子站在家長的後面,神情嚴肅,言語間頗有氣度,終於可以指揮家長啦。貼好對聯孩子們還要一家一家的讀對聯,比一比誰家的對聯最好。這家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那家是“春色滿園,喜迎新春”,你家是“綠竹別其三分景紅梅正報萬家春”,我家是“壯麗山河多異彩文明國度遍高風”,孩子們會為此爭得面紅耳赤,不亦樂乎。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更增添了新年的年味,這也是我們這些孩子的快樂之一。你看,家長們正在忙裡忙外準備飯菜,冷的,熱的,炸的,煮的,燒的,炒的一盤盤往桌子上端。桌上一下子變得熱氣騰騰,屋子裡一下子變得芳香四溢,孩子們也早已口水直流。可大人們還是不慌不忙,先對孩子們說一些祝福的話,孩子們也要在大人們的示意下,要祝福父母身體健康。終於可以開動了,孩子們吃得嘴角冒油,歡快無比。大人們此時總算把一年該忙的都忙好了,現在可以安心的坐在桌旁享受一年來的幸福,臉上帶著微笑,自己吃的不多,還不時提醒孩子慢一點,多吃點蔬菜。

夕陽收起了最後一抹餘暉,夜幕終於降臨了,我們孩子們也等到了一年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可以放煙花炮竹了。孩子們負責幫家長們拿鞭炮煙花,在孩子們看來這是很光榮的事,然後遠遠的走開,捂住耳朵,看家長點燃,“噼裡啪啦”“轟”一陣陣鞭炮聲震耳欲聾。每響一聲孩子們都表現出歡快的熱情。亮光中映著他們童真的笑臉。這時家家戶戶都在燃放炮竹,空氣中瀰漫著炮竹的香味,瀰漫著過年的味道。剩下的事情可以由孩子們自己來做了,家長們為他們準備了那種可以拿在手中燃放的煙花。孩子們壓抑著內心的激動看著父母幫助自己將煙花點燃,哇,孩子們叫著,跳著,煙花閃爍,映著那一張張笑臉。遠處的夜空不斷有“鮮花”盛開,有的像孔雀開屏,有的像一朵朵菊花,有的像一個個小燈籠掛在空中。過年了,夜空也更加燦爛了。

但願,我們這些孩子們每天都像過年一樣,輕鬆、有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