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實用】走進生活作文10篇

作文 閱讀(1.04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走進生活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走進生活作文10篇

走進生活作文 篇1

每次下課我喜歡站在走廊前仰望著天空,心裡想天空是藍色的,傍晚時分,天空是紅色的多麼美麗而我的生活卻是灰暗的。

上了國中我很高興因為我巳經是青少年了,而苦惱的是學習壓力大,作業多,對成功的渴望讓我一次次地奮鬥、拼搏可讓我感到疲倦,甚至有時候我還想過我為什麼要在這個班來呢?

每次考試都使我倍感壓力,因為每次考完試,成績出來了,爸爸媽媽都要拿這成績跟親戚家的孩子比,我如果成績比親戚家的孩子差一點,他們便有閒話了,而爸爸媽媽也要把我訓一頓。

爸爸媽媽總說:“不好好讀書沒有出息!”我也明白其中的道理,為了自已的未來,父母的希望我不得不這樣,快樂和高興彷彿從我的生活中消失,每天都重複著前一天的生活,使我的生活單調乏味。

有時候我也想放鬆一下,可是學習的壓力一下子又壓到我的頭頂,有時候我走進教室,看著桌子和椅子使我眼前又浮現出國小那多姿多彩的生活。那段時間是多麼的美好啊!我不由地感嘆道!

每次考試前我都認真複習,可班上總有人比我考得好,我只有不停地向前跑才不會掉隊,稍一不留神便會掉隊。“唉”一聲感嘆從我口中傳出,一時間;風雲突變,下起了大雨,我靜靜地注視著天空;雨停後太陽出來了,這使我重新看到了“希望之光”,這時也許我又成了生活的主人了吧!

每個人都要經歷這些,這是在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就像一粒麥子如果沒有任何考驗,就喚不醒它內心深處的靈魂,它也只是一個空殼罷了,人也是如此,在人生道路中如果沒考驗,有也只是一個空殼!

走進生活作文 篇2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們已經走出了以前茹毛飲血的時代,來到了科技發達的年代。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以前發愁晚上沒有光明,而今天的夜晚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以前想嚐嚐海中的美味,都是很奢侈的,而現在魚肉蝦肉都是家常便飯;以往總覺得家信難傳,而今天涯若比鄰……是的,科學帶給我們的一系列的好處是不容忽視的!

唐朝楊貴妃想吃新鮮的荔枝,但是新鮮荔枝是在南方才能吃到的,於是,皇帝派人騎著快馬千里迢迢從遠在千里以外的地方運輸過來,為了保證新鮮,累死了多少匹快馬啊!可是如今,想吃到新鮮荔枝在市場隨處可見,是普通百姓桌上的家常便飯。可見,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多大的方便啊!

走進生活作文 篇3

今天一大早,媽媽就叫我起床,說:“今天我們要去體驗鄉村生活——摘桑葚。”

到了摘桑葚的地區,只見大片大片的桑樹像綠色的海洋,像一片片的荷葉傲然挺立,微微地泛著波浪;一株株桑樹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翩翩起舞;一個個桑葚像嬌嫩的小燈籠,在搖擺的枝葉間若隱若現。哇!樹上有好多桑葚,紫的、紅的、青的,我都不知道該摘哪個好?我摘了一個紫的放在嘴裡舔了舔,啊!真甜!我又摘了一個紅的嚐了一下,哇!好酸啊。現在我知道要採什麼樣的桑葚了。我左手提著籃子,睜大眼睛在底下四處尋找長得又大又紫的桑葚,右手快速地採摘,不一會兒就摘了半籃。一陣微風輕輕地撩開了幾片葉子,一串串紫色的桑葚就探出了腦袋。“哦,我明白了,原來它們在和玩我捉迷藏呢!”大概摘了一個小時,我摘了滿滿一籃,看著自己勞動的成果,心裡美滋滋的。

回到大姨媽家,便下起了毛毛雨。我看見了一位老爺爺在田裡插秧,他戴著箬笠,穿著蓑衣,赤腳走在泥水裡。這時我便明白了“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意思。

鄉村生活有著無窮的樂趣,有著愉快的笑聲,有著城裡沒有的東西,有著……

指導教師:邵聚良 教師評語:小作者採用了許多擬人、修辭和排比的手法重點描寫了摘桑葚的過程,觀察細緻,情感豐富,筆觸細膩。詳細摘桑葚,略寫老爺爺插秧,詳略得當。小作者的精彩描寫,小讀者們是否也想走進鄉村體驗生活?

走進生活作文 篇4

由於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劇上升,地球已經不堪負重。南北極冰川的融化給人類帶來了空前危機,水位的不斷上漲,有些國家已經瀕臨被淹沒的危險。“節約資源,反對浪費”,人類這時才覺醒了,說以為了我們的`明天,一定要力倡綠色低碳之風,這無疑對我們節能意識的提高產生積極的影響。

資料表明,我國一方面資源佔有量低,一方面是資源耗量高,在世界能源危機日益加劇的背景下,這樣的對比不能不讓人憂慮。對資源不加節制使用不僅會影響國民經濟的鍵康可持續發展,也會給生活環境造成汙染和破壞.

我們應該向廣大群眾大力宣傳節能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同時方便廣大人民群眾學習掌握更多知識.還需廣企業不斷開發科技創新大力推廣新技術,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不斷促進生產方式的轉變,要處處體現綠色和低碳,並努力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現象.

使節能成為每個部門和單位的風氣與習慣;需要每有個人,沒有個國家都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樹立“低碳生活”的理念,加強節能方法和學習,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節省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升油、每一粒飯……爭當節能降耗的踐行者和宣傳員。使“綠色,低碳”生活在全社會全世界蔚然成風。

走進生活作文 篇5

生活在大海時常會有驚濤駭浪,人生的船劃直智慧與毅力,能破浪向前,駛向成功的彼岸。那就讓微笑走進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累了,讓微笑走進休息,疲憊會心甘情願地接受,做一個好夢之後便精力充沛,也對明天充滿希望。傷心時告訴自己笑一笑,內心的黑暗正是害怕充滿正義的微笑,這樣傷心與黑暗會被時光帶走,對於生活自己又有了新的渴求。失敗了,不要消沉,不要懷疑自己的實力,留一份微笑給自信,這樣,成功會離你越來越近。

不要總是埋怨自己長的不盡人意,真正不盡人意的是那些不敢微笑的人,只要你願意,每天都有陽光般的微笑,你可以自豪地說自己是世上最美的。不要因為狂風暴雨而愁眉苦臉,我們雖然不能左右天氣,但是,面對天氣我們可以放鬆的微笑,不需要擔心,也不必拘束。

在學業上也許你付出了很多很多,卻沒有多大的成效,不要氣餒,更不能放棄,要讓微笑走進你的思維,要堅持自己的夢想,讓生活充滿陽光。

在事業上遇到挫折,不能灰心喪氣,要讓微笑走進你的生活,相信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挖掘自己的潛力,不再害怕被埋沒。

有些人性格開朗,文靜大方;有些人性格孤僻,舉止優雅;有些人脾氣暴躁,行為惡劣;有些人敢作敢為,勇敢堅強;有些人膽小如鼠,畏首畏尾、、、、、、不管他的性格如何,品行如何,只要微笑走了他的生活,我相信他就會樂觀豪爽,就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我開心,我快樂,並不是苦中作樂,而是希望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開心快樂,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走進生活作文 篇6

因為閱讀,使我的生活變得更加精彩。每次得到一本好書,我的心總是砰砰地跳個不停,使我迫不及待地看起來。那一排排鉛色的小字,一直吸引著我讀下去……閱讀的魔力真大。我讀著讀著,就會情不自禁地隨著書本中的故事情節而悲喜交加。《苦兒流浪記》讓我一次次淚流滿面,《幽默笑話》使我一次次開懷大笑。閱讀可以讓我們品味人生百態,社會曲折;閱讀可以讓我們懂得人生真諦,生活啟示。閱讀把我帶進了一個又一個人物的內心世界,也讓我瞭解了中國大地的山河壯美。有時,我夢境中也會出現書中的精彩,雖然並不真實,但很美妙。因為有了閱讀,我的生活也不再乏味,閱讀給生活增添無限的樂趣。

因為閱讀,使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閱讀的感受如此美妙,讓人如酔如痴,如歌如狂。閱讀讓我穿越千年時空,讓我和李白一起賞月;讓我和恐龍一起玩耍;閱讀讓我回歸大自然的懷抱,陪伴大熊貓吃竹子,和小鳥一起飛翔。啊,閱讀是多麼美妙!我如飢似渴,我希望自己腦中的每一寸空間,都裝滿了知識。這就是閱讀帶給我的充實。

因為閱讀,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樂。每一天,我都用微笑對待他人。因為我很快樂。是閱讀給予我快樂的力量。書是老師,它教我要堅強,不能輕易放棄,它教我要……書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怎能不去珍惜呢?其實,快樂就這麼簡單。

閱讀走進我的生活,閱讀改變我的生活,閱讀豐富了我的人生。與書為友,我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別人看得更高更遠;與書為友,我們將暢遊知識的海洋,搏擊長空。

走進生活作文 篇7

帶著國小的知識,帶著國小的性格,帶著國小的習慣……帶著父母的希望,帶著父母的囑託……我踏進了國中的大門,走進了國中新生活。

此時,我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國中生,面臨著人生中的第一次轉折,又是激動,又是興奮。

來到新的學校,走進新的班級,一切都是陌生: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就連桌椅也是陌生的。我高興,又能認識一些新同學、新老師;我擔心,遠離父母的生活我能不能很快適應;我恐懼,新增那麼多科目我能不能一一搞定……看看課程表,我差不多快驚呆了,這麼多門功課,什麼歷史、生物、地理呀……真是多得讓人感到可怕。而且這些課本我從來沒接觸過的,我好奇且無助。上課時,有時聽不進去什麼都不明白時,我失落迷茫。聽得很認真聽懂了,我又喜上眉梢。

啊!這神奇的七年級啊!把我變成了一個感情豐富、多愁善感的人。我以前做事總拖拖拉拉,總覺得時間大把大把,現在啊,我慢慢變成一個乖巧懂事的人,變成一個知道珍惜時間的人。

現在我才領悟到,七年級這個新階段,在我面前鋪開了嶄新的畫面。我要勇於面對,健康快樂成長。

走進生活作文 篇8

“讓生活走進自然”是青島世園會的主題,它顯現出青島人對現代生態文明的追求、對未來美好的嚮往,世園會是青島人走進自然,連線世界與友人共同尋夢的地方。

一座美麗的城市總有絢麗多彩的夢想,一座知名的城市必然有卓群靚麗的地方。

青島是美麗的,她的美緣於自然的造化,氣候宜人,風光秀麗,山海城渾然一體,青島的美還在於她不斷的昇華、成長,因為她有追求、有創新、有夢想。

青島人的夢想是什麼呢,“宜居、幸福”。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這也是青島市提出的發展目標,20xx年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無疑會給青島人的夢想載上騰飛的翅膀。

美麗的自然,讓人產生聯想和靈感,青島曾讓許多文人墨客歎為觀止,留戀往返。三十年代康有為讚歎青島“碧海青天,不寒不暑; 綠樹紅瓦,可舟可車”,於是“碧海藍天,綠樹紅瓦”成為青島至今的最佳象徵,詩人聞一多把青島比作“人間仙境”,“當春天/街市上和山野間密集的樹葉/遮蔽著島上所有的住屋/向著大海碧綠的波浪島上起伏的青梢也是一片海浪/浪下有似海底下神人所住的仙宮。”

才女蘇雪林則把青島比喻為悠然出塵的“海的女兒”,“青島的海可愛,就因為她的綠,綠得那麼嬌豔,又那麼莊嚴;那麼靈幻,又那麼深沉,我現在才認識海的女兒真相,她果然是個悠然出塵、儀態萬方的美人。”

文人筆下的青島,大都有一種小家碧玉的情懷,因為那時的青島確實很小,最早的時候只是一個小漁村,青島從建市至今不過120多年的時間,但在舊中國的40多年曆史中,青島卻遭受了近30年的德、日侵略,飽受了殖民主義的蹂躪。

從另一個角度看,青島雖小,但她卻是為數不多的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之一,她與一些從農耕文明下逐步發展起來的城市有所不同,她有比其他城市多的移民,更多的包容。

以前青島的知名度並不高,別說在國外即使在國內一些地方的人也知者甚少。八十年代我到西北出差,那兒的人問我:青島是一座城市嗎,什麼樣子?九十年代我到澳洲學習,那兒的人問我:青島在中國的什麼地方,是座城市嗎?我這個自以為家鄉挺有名的青島人很納悶,怎麼連青島都不知道?當我說起青島啤酒時,他們知道了,噢,那是生產青島啤酒的地方!有時品牌比城市更出名。

三十年的改革開放,青島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從承辦奧帆賽開始,青島很快走進了世界的視野,引起了世人的注目,青島成了一座人們嚮往宜居的大城市。

一個現代化國際城市應”宜居幸福“,這是當今世界賦予國際城市的新內涵。幸福是一種心態,而宜居則需要一個優美的環境,文明的生態。我們期盼著青島世園會能成為島城生態文明的樣板。

“讓生活走進自然”,自然賦予我們許多的浪漫,走進森林山川,傾聽清泉流水,觀賞鳥語花香,讓心情遊走在自然之中,坐看朝陽緩緩升起,行觀夕陽落日晚霞, 漫步於綠樹叢蔭之中,忘卻世俗的困擾,讓浮躁的心靈得到一份安靜,在美麗的自然中尋到一份慰藉,汲取一份力量,那是一種別樣的愜意和快樂!

走進生活作文 篇9

還沒有細細享受七年級八年級和煦的陽光,時間老人已把懵懂的我們帶進了可怕的九年級。如果說七年級我們是小孩,八年級是不知愁味,那麼,九年級就是一首難唱的歌。

九年級是一種沉重的壓力,沒有了以往的歡聲笑語,告別了車馬炮前的苦思亂想,失去了假日的休閒時光,去理會外面稀罕美麗的雪景。課餘,很多同學都一頭扎近書堆,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儘管看不到知識的彼岸,可眼前日益開闊的天空,使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與嚮往。作為將要畢業的學生,父母眼中的希望,幻化成前程與未來;老師的告誡,暗示著九年級的重要和非凡。我深感責任的重大,任務的艱鉅,怕父母的眼神由期待變為失望的那一刻的到來。面對這一切的一切,我也只有通過努力學習,奮發圖強,來使自己心裡上得到安慰。

九年級是一種永無止境的付出。課餘,我也常常託著下巴幻想著自己美好的未來。我也懂得,如不付出心血與汗水,坐地等花開,那也只能永久的成為不現實的夢。所以我們必須為自己的夢想而付出!

九年級是一種無聲無息的成熟。對自己多了幾分苛刻的要求,對崎嶇的旅程多了幾分跋涉的信心,對驟然襲來的風暴多了幾分承受的勇氣。積極進取,奮力拼搏,這便是九年級給我們人生第一次選擇時最深的教誨,也讓我在努力實現自己夢想的過程中,深刻地體會了成長的滋味。

九年級不是分數的奴隸,分數對於九年級的學生來說就是上帝,他們都是虔誠的信徒,為了上帝應當赴湯蹈火。但是我們要有好的心態去面對我們的上帝!

我們奮鬥在九年級,我們成熟在九年級。我們堅信,走過九年級之後,一定會如老酒一樣香醇,如蜂蜜一樣甘甜。

九年級是辛苦的,但我們必須承受這份辛苦。因為它們是我們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關係到我們人生的前程。父母和老師都期望著我們。我們只有以持之以恆的毅力,積極向上的精神,永不言敗的信心去拼搏,這樣,才能在會考中展示我們的能力。

作文三:走進九年級生活

走進生活作文 篇10

在書本里,在詩詞中,古人用一首首詩詞詮釋了充滿詩意的生活,或幸福,或悲傷,或豪邁,或決絕,無不令人回味無窮。

走進詩詞,也就走進了他們情比金堅的親情。走進陶淵明的親情,那裡有懊悔:“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長輩的嘮叨,小時候覺得厭煩,長大才知其可親。讀懂了辛棄疾“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一家人在一起的悠閒喜樂。明白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烽火連天中,一封家書穿越戰火,何其珍貴!

走進古詩詞,我欣賞古人兄弟間的情誼。“朋友,以義合者。”讓我明白朋友不是嘴上說說,是一同並肩,大步向前。在朋友落難時,有“錦襜突騎渡江初”的熱血,兄弟的肝膽相照!在友人離去後,也有“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樂觀祝願。

走進古詩詞,我體會到詩人們無論思家、愛國都充滿詩意。陸游即使退隱,一樣擁有“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豪邁。而退隱後的辛棄疾仍有“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的報國之心。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屈的民族氣節更令我欽佩!

戰亂是中國歷史的傷痛,但戰亂中,詩人們依然用詩意之筆書寫痛苦。我讀懂了“賣衣得錢都納稅,病骨雖寒聊免縛”的無奈。體會著“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的驚天地、泣鬼神,哀哀欲絕,難以名狀。在逃亡中,“遺民淚盡胡塵裡”,依然“南望王師又一年”,對國家統一、安定是多麼渴望。

走進古詩詞,品讀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自在,“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的幽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希望與信念……彷彿自己也走進了詩意生活,品味著人生的酸甜苦辣。

無論悲喜,學會用詩意表達與化解。生活充滿詩意,人生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