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我想回到宋朝作文3篇

作文 閱讀(2.17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想回到宋朝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想回到宋朝作文3篇

我想回到宋朝作文1

第一次對宋朝有所憧憬,源於和長簫老師的一次閒談。

他說,我的簫太過浮躁,想想宋朝,每個修行的僧人,都要晨起奏蕭,方才誦經禮佛。

我知道他的意思,是要我沉心靜氣,可我關注的,卻是宋朝。

這是一個怎樣的朝代,出家僧人都懂得音律平仄,青燈經卷都繞著文氣雅興。

從此,我開始親近宋朝,在一部部書籍,一段段光影中,為他的星河欲轉沉醉,為他的官冗軍疲感傷。

我曾想回到宋朝,看那繁華市井,魚龍流轉,寶馬雕車。寫一篇飽蘸煙火的至文。可我形容尚小,穿得進窄衣短袖,擠不進鳳蕭雪柳。

我曾想回到宋朝,與易安相對而坐,與稼軒橫槊賦詩,赴一場流觴曲水的風情。可我才識疏淺,聽不進黃鐘大呂,忘不了胡塵遺恨。

我曾想回到宋朝,力挽狂瀾,匡扶天下,拉住趙佶的衣袖,打翻蔡京的酒杯。可我是一介布衣,即使在夢裡,也跨不過重門深掩,上不得寶殿金鑾。

於是,一次次夢醒,一次次顧卷無言。

直到那一天,已記不起是多少次夢迴宋朝,我發現我身處一片廣闊的田野之中,四周朦朧地圍著一層朝霞,一陣風吹過,麥穗搖擺著,撓著我的腳腕。我沉醉在這大自然的風景中,直到幾聲悠遠的晨鐘傳來。我握著手中的長簫,順聲尋去。

那是一座寺廟,不算規整,雜草從土中冒出來,露水在青苔上閃爍著,燕子的窩這邊一個那邊一個,一切雜亂無章,卻都照見頑強的生命。

隨著一聲簫鳴,我轉入後院,薄薄的晨光中,一位老和尚微閉著眼,朝著無盡的遠方,吹著簫。緩慢地,他的手指在竹孔上抬起又落下,音調由低變高又變低,微風徐徐,陽光明媚。天地彷彿豁然開朗,久積在我心頭的煩惱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伴隨著簫聲,我的心一點點融進風中,我從頭到腳的每一個細胞都在呼吸著,清涼的,甜甜的。閉上眼,世界清晰可見, 那一刻,我終於心有所動。

我懷簫而去,這一年,正是靖康二年,趙構南下應天,百姓扶老相隨,立於路旁,我看到這長長隊伍中的每一個人,堅定,痛苦,感傷。念及方才的奇遇,我雙肩放鬆,兩臂微張,奏響一曲蕭聲。

或許簫音稚拙,或許聲傳微末,但我想,總會有人聽得到,想得見,抬起頭,望一望天空。

我想回到宋朝,不願英雄蓋世,唯留一曲簫聲。

我想回到宋朝作文2

如果給我一個穿越的`機會,我想去看看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則天,我也想去看看明朝鄭和下西洋時的那艘大船,我還想去看看劉備、關羽、張飛三結義……但在這些歷史長廊中,我最想去看看宋朝的那些千古名詞和多才多藝的文人們。

也不知怎麼來的,我轉悠到一座山,卻不知道是什麼山。只聽見潺潺的流水聲,尋水聲而去,居然看見一座亭子,亭子上居然寫著“醉翁亭”。亭子里人聲鼎沸,走過去一看,一個頭發花白、手舉酒杯的人醉醺醺坐在中間。莫非就是歐陽修!亭子中的人,被我現代的服裝吸引住了。我一打聽果然是歐陽修和他的朋友在此暢飲。

我走了過去,歐陽修請我與他一同飲酒與民同樂。我坐了下去,歐陽修忽然說道:“明月淨松林,千峰同一色!”旁邊的人紛紛說道:好詩,好詩!肚子裡沒有墨水的我只有豎起大拇指稱讚到:好詩,好詩……

看到眾人十分高興,我不想打擾他們,我就悄悄起身離開,迷迷糊糊就站在一條繁華的街上,聽路人說要去不遠處的西湖遊玩,我驚歎不已,莫非我來到杭州?

只見長街上,一個頭發花白、微微嘆息的中年婦女,穿著一身樸素的粗衣,在美人如雲的晚上,本是非常不起眼的。可我就覺得,她是與眾不同的。她的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氣質,只聽她邊走邊念“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咦?這首詩好熟悉,這不是李清照嗎?眼看她和我立刻要擦肩而過,我連忙叫住她,問道:“您可是李清照?”“老婦正是李清照!”“請問您寫《夏日絕句》的後兩句是什麼心情?”“你是哪裡人?大宋衰敗了,項羽是世人心中的英雄,大宋若有項羽那樣的英雄就不會如此了!”“哦,原來如此,多謝!告辭!”說完,我就心有所思的走了。

莫名其妙的宋代一日遊結束了,我又回到了現實世界,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再來一次這樣的旅行:去到真情實景,與真人面對面,去弄清楚我不理解的事情!(公眾號:遠方語文)

我想回到宋朝作文3

滄海桑田,我們中華文明已經有了5000多年的輝煌歷史,而出生在21世紀的我卻無法參與其中。有一天,我睡著了醒來後,我竟發現自己身處一個極具古色的房間,穿的也是古人的衣服。第一反應就是我穿越了!

在我醒來兩天後,我終於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我竟是《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的女兒,而我醒來的這個時間段竟剛好是《清明上河圖》剛剛完工的時候。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清明時節汴京城郊一帶的種種活動,從商業,交通,漕運,建築等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角度,在現了我國12世紀都市社會的生活面貌,構成了一件內容極為豐富完整的藝術品,為後人研究宋代繪畫和考據宋代社會提供了一件具有綜合性價值的形象化資料。

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面中,全圖共分為三個部分,此時呈現在我眼前的便是我內心覺得最為震撼的第二部分了:

繁忙的汴河碼頭:汴河是北宋國家漕運樞紐商業交通要道,從畫中可以看到人煙稠密,糧船雲集,人們有在茶館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飯鋪進餐的,還有王家紙馬店是賣掃墓祭品的,河裡船隻往來,首尾相接,或縴夫牽拉,或船伕搖櫓,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緊張地卸貨。

橫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規模巨集大的木質拱橋,它結構精巧,形式優美,宛如飛虹,故名虹橋,一隻大船正待過橋,船伕們有用竹竿撐的有用長幹鉤住橋樑的有用麻繩挽住船的,還有幾個人忙著放下桅杆,以便船隻通過。臨船的幾個人也在指指點點的,像在大聲吆喝著。船裡船外都為此船過橋而忙碌著,橋上的人則伸頭探腦地為過船的緊張情景捏了一把汗。這裡是民間遐邇的虹橋碼頭區,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名副其實一個水陸交通的會合點。

整幅畫的結構宛如一首樂曲,以輕柔開始起伏跌宕推向高潮,最後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直到親身見過這幅畫後才能感受到震撼,願這幅畫能夠流傳千古,為更多人所看到。

叮鈴鈴,叮鈴鈴鬧鐘響了,原來是做了個夢啊,但想到了這次經歷,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