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推薦】春節記事的作文九篇

作文 閱讀(2.33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記事的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春節記事的作文九篇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1

盼啊!盼啊,終於盼到了春節。想到這,我不由得開心起來。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說一句:“上街啊!”大街上的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每個人都喜上眉梢,到處都洋溢著歡聲笑語。不光人多,車也多,一輛緊接著一輛,如同河水般,奔流不息。商店裡的物品琳琅滿目、一應俱全,讓人眼花繚亂,真是無所不有,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選擇!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至於買來的年畫怎麼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千秋。

春節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床,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以前,我以為春節就是過年,快樂地收壓歲錢,收了壓歲錢也意味著我長大了一歲。

壓歲錢在以前是用來讓孩子平平安安地過年,因為壓歲錢也叫“押歲錢”、“壓祟錢”。一直傳到現在,不過現在壓歲錢不僅是用來壓住邪祟,讓小孩平平安安過年,壓歲錢還可以讓我們學會理財,合理安排壓歲錢。就說我吧,今年我一拿到壓歲錢就列了一個壓歲錢安排表。我打算把一部分錢存入銀行,有利息可拿;一部分錢用來買自己需要的學習用品和一些課外書;剩下的一部分錢則用來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買小禮物。

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嚐著美酒佳餚,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裡啃著美味水果,手裡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春節在正月七年級,又是一個快樂的日子。春節這個節日早在魏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以前,許多人趁著這天去市上趕集,所以春節是我國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熱鬧的節日。它標誌農曆舊的一年結束。新年已經開始。人們將告別寒冷單調的冬季,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為想聽鞭炮的聲音。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劈里啪啦的,熱鬧非凡。

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裡也很高興吧。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去貼“福”字,夠不著便拿了一把凳子貼上了春聯。我問:“爸爸,為什麼過年時,大部分東西是紅色的?”“因為,在中國紅色代表著吉祥、平安。”我又貼上了福字,我家變得煥然一新。媽媽吆喝了一聲:“吃飯了!”我和爸爸緊忙跑回屋,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桌豐盛的飯菜,一家四口圍著桌子吃起來。見桌上有一條香噴噴的魚,問:“爺爺,為什麼過年要吃魚呢?”爺爺滿臉笑容,和藹地說:“因為年年有餘,魚和餘字音相同。”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吃著傳統的年夜飯,多愜意呀!“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一下子從椅子上蹦起來,心裡無比地激動。我機靈的耳朵聽到了“啪、啪”的聲音,急忙奔到陽臺一望,啊!是美麗的煙花,五彩豔麗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更加美麗。白天很快的過去了,天黑了。孩子們興高采烈地開始放鞭炮、煙花,劈里啪啦……於是,整個廣場便成了鞭炮地海洋。春節真是一個讓人難忘的節日!我們小朋友算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三飽手福了。真心希望今天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裡快快樂樂,沒有煩惱!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2

正月八年級,我們從邵陽回到了外婆家。外婆家好大,外公和外婆兩個人住在了一個大房子裡,有四室二廳。外婆說,屋子多,你們回來住方便。特別是過年的時候,大家都回來,才開心呢。家裡大,就不會顯得擁擠。

外婆家人比較多,我有兩個舅舅,兩個阿姨,所有的人過年在一起,很熱鬧。

外婆對我們說:“我不巴望你們能賺很多錢,給我很多錢,我只希望你們平平安安,小孩子健健康康就好。每年過年能回家看看,我們這兩個老頭也七十多歲了,也不知道還能在幾年,只是每年過年,能與你們在一起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外婆說這些話,我雖然有些不太明白,但是我知道,外婆是最疼愛我們的。 外婆希望我們每年過年能回來。我也喜歡外婆家。舅舅與阿姨們我也不知道他們過得怎麼樣,但是從外婆的口氣來說,他們還是不錯的。

外婆與外公是很慈愛的老人。他們雖然老了,但是家裡很整潔,很乾淨,我想,他們年輕的時候,一定很能幹。過年這幾天,外婆不就一個勁兒的笑,看著我們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她都笑得很開心,特別是看見我和小弟弟,親了又親。外婆說:“我人老了,就希望每年過年看到你們這些小屁孩在身邊,叫我一聲外婆,我就知足了。”她又說; “隔壁的鄰居,有兩個孩子,一個在美國,一個在很遠的地方,由於工作的關係,每年都看不到一眼他們。人老了,總想多與自己的子孫後代在一起。”我聽了這些話,想起了一句話:“子欲孝而親不在。”這句話我總聽到爸爸也說起過,我也有些明白了,反正我們要孝敬家裡的老人,父母。多與他們在一起。

難怪有時候,電視裡廣告總是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也正是這個道理吧!過年必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我們不能忘記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民族傳統,而孝心更是我們小孩子從上就要具備的。以後我要好好聽爸媽的話,好好學習。

這個年我還過得真的不一樣了,不僅玩得開心,還學到了許多東西。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們中國非常傳統的一個節日,那麼我們是如何慶賀這一個節日的呢,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我們的祖國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每逢春節的時候,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加了一些喜慶的氣氛。在除夕守歲的時候,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一大早醒來,雖是大年三十,爸媽也早早地起來了,他們拖地的拖地,擦桌的擦桌,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也都來了,正在貼對聯,其他人則在看電視。

每逢春節貼完春聯之後,媽媽便會一頭扎進廚房準備起年夜飯來。伴隨著那“乒乒乓乓”的聲音不時地從廚房裡傳出來,想必我的媽媽正在指揮鍋碗瓢盆演奏一支交響曲呢!陣陣香味飄來,饞得我不住咽口水,真想趕快嘗一口。

我好不容易才等到了開飯,桌上那一碗碗美味佳餚上桌啦!有著雞、鴨、魚、肉、蔬菜、海鮮等等,都非常齊全了,看得的時候,讓人眼花繚亂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都歡歡喜喜地圍坐在一起,高高興興吃起了年夜飯。我饞了半天了,一上桌,便像小饞貓似的狼吞虎嚥起來。“慢慢吃,小心噎著!”媽媽夾了塊雞肉放到我碗裡,“吃了雞肉,就又長一歲啦,可不能像以前那麼不懂事了!”我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問:“如果吃了雞肉就要長一歲,那我希望爺爺奶奶不要吃雞肉,那就永遠不會老啦!”大家哈哈大笑,爺爺奶奶更是笑得合不攏嘴。我又給爺爺奶奶各夾了一塊鴨肉,說:“鴨肉吃了不會老,你們多吃點!”爺爺樂呵呵地說:“咱們萍萍真孝順!”奶奶呢?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花!一家人圍成一桌,歡聲笑語,吃菜飲酒,一邊觀看春節晚會,我們迫不及待地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候著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始。八點鐘終於到了,晚會開始了。我目不轉睛地盯住電視機,不捨得離開半步,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好節目。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可真多呀:有相聲,有小品,還有歌舞雜技表演,最神奇的還是魔術和變臉。節目一個比一個有趣,一個比一個精彩,看得我們一家人時而全神貫注,時而捧腹大笑……不知不覺,晚會已接近尾聲,這時大街上響起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把晚會的聲音都給壓下去了。爺爺和爸爸也抱著一大團大紅炮下樓去放了。在震天動地、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興奮地讓媽媽給我點燃爸爸為我買的煙花棒,對著窗外放了起來。“嗖!嗖!嗖!……”五顏六色的煙花好像天上開放的一朵朵美麗的花兒:有的紅的像玫瑰,有的黃的像菊花……一串串煙花像仙女散花一樣,好看極了,把新年的夜空裝點得格外美麗!

在正月七年級的時候,我們大家都出去遊玩,在那裡,我們也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兒。

在大街小巷上,隨處都可以看見兔子的雕塑,前面簇擁著好幾朵紅花,體現出十足的年味兒。

在初四的時候,我們回家了,初五就開始出去走親訪友,我的爸媽提著禮品向老人長輩問候、祝福,當然,我也拿了不少壓歲錢。

快樂的時光總是非常短暫的,當正月十五過去之後,我們的春年也就結束了,可是那快樂和美好卻都留在了我們的心底。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4

中國的傳統節日,最隆重的就是過春節,在春節這天,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每個家庭都非常的圓滿、溫馨。

在這個節日裡,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送壓歲錢。壓歲錢是孩子的護身符,保佑著孩子,在新的一年中平安,不受困難干擾。

記得我上四年級的時候,我一大早,開啟門一看,外面全部是紅燈籠。我就問媽媽:“媽媽,為什麼別人家都掛滿了大紅燈籠,我們家為什麼也要掛呢?”媽媽笑了笑對我說:“今天是大年七年級,是新的一年的開頭,所以大家都掛紅燈籠。”媽媽還沒有說完,外面便傳來了一陣接著一陣的鞭炮聲,我嚇的一下子撲到了媽媽懷裡,媽媽把我的'耳朵捂上,對我說:“不要害怕,這是吉利的聲音。”我一聽,把頭慢慢的從媽媽的懷裡伸出來,果然不怕這清脆悅耳的聲音。

一大清早,姐姐帶著我去給親戚拜年,先到了大伯家。姐姐立馬跪在地上,雙手扶地,把頭往地上一磕,我先是一愣,然後學著姐姐也給伯伯磕了一個頭,隨後他們就拿出了兩個紅包,給了我和姐姐,我開啟一看,有兩張紅色的鈔票,我問伯伯:“伯伯,這是什麼呀?為什麼要給我和姐姐?”“這叫壓歲錢,是長輩送給晚輩的祝福唄!”

我們向大伯表示謝謝。我發現包包裡不是隻有兩張100元,還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祝願我的文帝在新的一年裡健康成長快快樂樂。看完以後我在這張紙條的背面寫上:謝謝。

大約到了中午,姑姑、叔叔的,我的親人陸陸續續來到了我家,我給他們都一一拜年,然後他們分別就給我一份呀。哎呀,我一口氣可把我累壞了。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了團圓飯,我們圍著一張大圓桌,說說笑笑,開開心心。吃過飯以後我們又去超市買了許多東西。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5

春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中國人過此節日通常都極為隆重。春節期間,漫步在大街上,可覺年味甚濃。

今年春節,頗有一番趣味。清晨,樓下驚天動地、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將睡意正濃的我硬拉下床,我激動地穿好衣服,洗漱完後,就開始給爺爺奶奶拜年。奶奶一身紅羽絨服,還燙了頭髮,顯得特別喜慶。她笑得眯起了眼睛,將紅包遞給了我。我一轉身,迅速把紅包塞給了媽媽,再回頭向目瞪口呆的奶奶做了個鬼臉。

之後,我與爸爸開始放鞭炮。炮竹的轟響聲震得我耳膜發漲。玩夠了,鬧夠了,我被爺爺奶奶拉進門,硬灌下了一大碗湯圓。耳畔傳來了各種鞭炮聲:有驚天動地的“轟”地一聲響的,也有“噼裡啪啦”響個不停的。飯桌邊,一家人喜氣洋洋,和睦至極,談笑風生,互相傾訴著新年祝福和心願。我深深地陶醉在了這溫馨美好的氛圍中。

上午,我與媽媽上街購置年貨。街上的景象使人眼前為之一亮:街上是紅紅火火的一片,馬路兩邊擺滿了聯的地攤,一路走過去,不停地有小販大聲吆喝著;大街上車水馬龍,行人們幾乎挨肩擦背,嘈雜聲充斥著街上的每一個角落,每個人的臉上都笑開了花,顯得特別高興,見著人就道一句:“新年好啊!”;偶爾身旁也會跑過幾個頑皮的孩童,拿著煙花盡情玩耍著,儘管鼻尖凍得通紅,但是仍然開心地咧嘴笑著,明亮的眸子閃閃發光;更使人愉快的事是,滿大街都瀰漫著炸肉圓的香味,使人忍不住唾津的潛溢了。小販的吆喝聲、歡快的車喇叭聲、驚天動地的鞭炮炸響聲、孩童的嬉笑聲完美地匯合在了一起,成為了一曲別有年味的新年交響曲。置身於熱鬧繁華的大街上,看著周圍人的一張張笑臉,使人覺得天地好像都已不復存在了,心早已與街市融為了一體。

到了晚餐時間,家裡來了許多客人。大家都齊坐在了沙發上,一個個氣色紅潤,並且都打扮得隆重而得體。他們談笑風生,一年中各人都在各地打拼,很少有時間見面。如今好不容易歡聚一堂,怎會沒有一肚子的話互相傾吐呢?我呢,則早就在一旁忙得滿頭大汗了。我拎著一瓶開水,氣喘吁吁地樓上樓下地跑。一會兒拿掃帚掃完了堆積如山的瓜子殼,一會兒又狂奔到廚房切菜。雖然一會兒就累得腰痠背痛,但還是滿心的歡喜。晚飯開始了,客人們陸續坐上座位,不停地敬著酒,並互相祝福著。一時間,屋子裡就變得人聲鼎沸。客人們的祝福聲、飯菜的奇香、手機“嘀嘀嘀”的提示鈴聲渲染出了新年的獨特氣氛。

過春節,傳承春節習俗,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年味越濃,說明鄰里、家庭就越和睦。春節也是對辛苦一年收穫五穀豐登的慶祝。對我們中學生來說,則又是一個新起點,一次新挑戰。

幸福的中國年使每一名中國人深深陶醉其中,在他們的心底埋下了美好的種子,並賦予了他們來年開花結果的無窮動力。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6

有一年過春節,我們一家人去北城看望親人。媽媽給了我十塊錢,讓我們去買鞭炮。

我朝賣鞭炮的地方走去,忽然發現了一隻狗,它一直跟著我們走,我和哥哥嚇得飛快地跑了起來。直到甩開了,我們才放心的去買鞭炮。

我和哥哥用五塊錢買了幾盒鞭炮,我們平分。哥哥迫不及待的就想要放一個,可是沒有打火機,我是既高興又害怕,高興的是終於可以放鞭炮了,害怕的是萬一點火會把我們炸傷。

我們拿了一個打火機,小心意意地點著一個就把它扔地遠遠的,只聽“蹦”的一聲,鞭炮便炸了。我看見哥哥一手拿了四個,把它們點著的聲音一個比一個響亮。我們又買了五十個甩炮,我們放的聲音可真響呀,呼呼的鞭炮聲伴隨著我們的笑聲可真開心啊!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7

自從跟爸爸回老家過了兩次春節,我漸漸對春節有了更多的認識,也開始慢慢理解了平日裡忙碌的爸爸,為什麼每逢春節都要擠出時間奔波兩千多公里回趟老家?原來爸爸的年味在老家,我的快樂也在老家——那兒是爸爸的根,是剪不斷的情,是孩子們的天堂。

老家的春節,充滿了閏土式的質樸、純真和濃郁的鄉土味。對孩子們來說春節放炮是快樂的,老家有位小我幾個月的頑皮堂弟,他的快樂不僅是放炮還有玩火。春節前一天,爸爸帶我們去集市去買爆竹,在琳琅滿目的爆竹攤裡挑選了三盒大禮花和三掛鞭炮。我們無精打采地跟在後面,望眼欲穿地看著散炮,爸爸看出我和弟弟不滿的小心思,便慷慨解囊地給我們每人二十元的小費,但要求只能買散炮而且不重樣。我們終於任性了一把,心滿意足地挑到了自己喜歡的散炮,回到家裡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放炮了。

我們策劃了不同的放炮方式,不同的玩法:把炮塞到拖拉機扶手上的一個小孔裡,可以製成一把只會冒煙的,隨著幾聲槍響,大伯的拖拉機扶手被炸得滿是焦痕;一會兒我們把炮扔進大鐵皮油箱裡,弟弟嫻熟地拔引線、點火,然後飛一般貓身臥倒,轟隆轟隆的爆竹聲響徹雲霄;水潭裡、礦泉水瓶裡、磚縫裡、枯井裡都記錄了我們的斑斑劣跡。弟弟說玩的就是心跳啊。但弟弟還覺得不過癮提議說:我們去燎山吧(在山上燒枯萎的地皮草),我也就好奇地隨便了。

於是我們就躡手躡腳地逃出大人的視線朝山上跑去,一路上好奇、激動、忐忑一直充斥著我的內心,爬到半山腰時,我們衝進了一塊空曠的樹林裡,弟弟衝我做了一個鬼臉說:就在這放吧,我也欣然地默許了。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他左手熟練的拿起一個紙筒,右手拔了一把乾草塞進紙筒裡,然後點著後嘴對著一吹,火瞬間蔓延開來,我們急忙拿起棍子打,挖土埋。點一堆心驚一陣,點一堆肉跳一陣,真是刺激過癮。

等我們或到家時,大人們一下子就看穿了我們的祕密行動,原來我們的臉上、鼻子上、衣服上都留下了足夠的證據,特別是弟弟的頭髮上還有一撮焦發。燎山的快樂侵入了我的每一個細胞,大人們的叮囑聽著也是雲裡霧裡地繞。而最能體現春節氣息的莫過於家家戶戶隆重的春節祭祀活動了,這既是尋根、哀思也是家風家規。

年三十太陽快落山時,家家戶戶都要去接先人(家中已故的老人)。也只有男性才能參加這樣的祭祀活動,長輩們在前面拿著紙幣、香和蠟,我們小輩們在後面拿著一卦卦爆竹,在村口燒紙、點香、磕頭行禮,迎接先人。此時,全村爆竹聲此起彼伏,禮花滿天。先人接來之後要恭恭敬敬地供在每家客廳正面靠牆的供桌上,所有的孝子向先人磕頭、作揖和行禮。整個儀式大概要花費一個小時左右。

年三十晚上,孝子們要在供奉先人的房子裡守歲。據奶奶講一夜不能睡,一家人在一起吃酒、划拳、打牌、聊天不過現在一般熬到兩三點就睡了。我一直陪著奶奶睡在大伯家的正房,從除夕到九年級每天凌晨四五點天色朦朧時,奶奶都要早起,去蒸熱供桌上的祭品,然後再行禮供上新的。接下來的一連三天,每天早晚大伯、爸爸、我、弟弟都要去做祭拜,爸爸的堂兄弟共四家都有已故老人,所以我們每天早晚都要去這四家祭拜兩次,三天下來,爸爸說他的腿都已跪的痠痛不已了。據爸爸說,因去年他的兩位叔叔去世了,我們都是帶著孝的,一年內不能去村裡其他人家串門或祭拜,不然全村五六十戶人家都要一一去磕頭祭拜的。

這種祭祀習俗一直到正月九年級晚上七八點左右,每家每戶都要舉行送先人大禮,村裡又開始沸騰起來了,早上晒炮,下午分紙、分香、分蠟。飯後向先人行禮後,家裡的長輩端上一些供品,所有的孝子跟在後面,去先人的墳上送紙幣、放炮,大人和小孩都要磕頭行禮,春節的祭拜儀式才算結束。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還沒有來得及感受最具年味的社火,就匆匆踏上了返程的路。看著奶奶站在村口久久不願離去的身影,感受著爸爸在車裡的沉默,我似乎理解了鄉愁與鄉情。

爸爸說:路上奔波的人們就像是一枚枚風箏,不管他們飛的多高多遠,引線永遠在媽媽手裡,這也許就是爸爸每年春節回家探親的原因吧。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8

我盼望了許久的春節終於來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並且還要在自家的門上貼上對聯和“福”字。最重要的是,晚上還可以和家人團聚,吃上豐盛的年夜飯。吃完了年夜飯,還可以看春晚。可以說,這一天簡直就是小孩子們在這一年裡最快樂的一天了!

那天,我雖然起了個大早,但是卻沒什麼活可以讓我幹,所以我只好給擦窗戶的媽媽遞報紙、給掃地的爺爺遞簸箕。中午,我們大家都進行了午睡。平時只有爺爺奶奶會進行午睡,而今天之所以大家都進行了午睡,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大家都忙活了一個上午(但我可能算不上),很疲憊;第二個原因就是要養足了精神,晚上看春晚。

下午兩點鐘左右,大家都已經起床了。但跟往常不同的是,奶奶一起床就去廚房忙活了。我問媽媽:“不是晚上五點鐘才吃飯嗎?為什麼奶奶現在就去忙活了?奶奶平時不都是三四點才做飯的嗎?”媽媽回答我說:“因為大年三十晚上要吃許多東西,所以要提前開始做飯。”我若有所思。看來,想要做美味的食物,要下很大的功夫呢!

終於來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個雞塊,放進了嘴中。因為有了這一口,所以就有了下面的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最後,一盤雞塊都被我一個人幹光了。雞塊沒了,那吃什麼呢?我咬著筷子,在餐桌上尋找著。突然,我看見了我最愛的小頭魚。我想:要是被我幹光了,那別人就嘗不到這麼好吃的食物了!想到這裡,我便只吃了兩頭小頭魚,就開始吃起了其他的美食。最後,我還喝了一碗雞湯。

晚上,我們在房間裡一邊看春晚一邊拿著手機在微信裡搶紅包。爸爸還下了三碗雞湯餛飩,真的是美味無比呢!這一天,將是我在20xx年裡最快樂的一天!

春節記事的作文 篇9

隆隆的炮竹聲喜慶而又熱烈,我醒了,雖然還有些許睡意,一看錶,才七點十分。側耳傾聽,隔壁房中悶悶的,依然寧靜。我便知父母仍在夢鄉里。

一伸手,便摸到了一本書,是《朝花夕拾》。於是我帶著倦意隨手翻看。“這是關乎一年運氣的事兒,千萬不可大意!”哦,書里人們也是要過年了麼?

“阿媽,恭喜恭喜……”“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一直看到“我”吃完福橘。哦,是的,大年七年級早上要吃福橘呢,“這樣,一年到頭,順順溜溜……”一眼到此,我心念一動,從床上一躍而起,以讓人眼花繚亂的速度收拾好自己後,我順手抓了兩個橘子——福建產的橘子——一邊剝,一邊推開父母的臥室房門,自己嘴裡嚥下一瓣福橘,立馬又向父母的嘴裡各塞了一瓣,父母個個一驚,還沒回過神來,我的祝福已然到了他們的耳畔“恭喜恭喜!爸媽新年快樂!”老媽先回過了神,笑嘻嘻地回“恭喜小寶新年快樂!”這時爸爸才猛然億起怎麼回事,但嘴巴也已下意識地回了一句恭喜。此時,媽與我已笑成一團了。

正月七年級早上的“突然襲擊”讓這個家都醒了過來。炮竹聲仍未停歇,但喜慶的窗花已然躍躍欲試,要緊貼透亮如新的玻璃,給這個家多增添一份喜慶。

雖說早已忘記了剪窗花的的手藝,但對這個民間藝術的喜愛從未減退。一尾欲跳出窗花的大魚,傳達了“年年有餘”的祝願;一匹欲日行千里的赤兔,讓新年的好運氣如萬馬奔騰跟隨而來;一個欲歡快嬉戲的童子,稚嫩明媚的笑讓舊年的所有的煩惱駟馬難追……我享受著帖完窗花後的那一刻滿足,好像自己貼的不是窗花,而是滿滿的幸福。

春節的炮竹聲仍未停歇。春節的事情種種讓人懷念,喜歡春節,是喜歡春節的事。那是凡俗的小歡喜,簡單卻溫暖。“撲”,輕輕的一聲,心裡的花卻已經開了,花香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