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中學話題作文

作文 閱讀(1.9W)

在我看來,追鹿獵人看不見山,不是因為他心裡只有鹿,而是他早與山融為一體,跟隨山林的氣息尋覓鹿的腳步。他的心性,早已像大山一樣平和。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中學話題作文

首先,按功利點的想法,他不與山融為一體,是捕不到鹿的。鹿是山的靈氣,魚是水的精靈。倘若獵人充滿殺意,與這自在圓成的山水格格不入,又怎能不被鹿和魚發現?獵人與山水相伴多年,早已從清醒的觀照者變為了山的一部分。樹叢被鹿踩過就是他被踩過,微風撫過山林就是他被吹過。他就像一個平衡者,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控制著鹿的數量卻又不大肆捕殺。在他眼裡,山就是自己,而不是他需要觀察要捉磨的物件。與其說看不見山,不如說心裡自有山。

其次,山也可指人們追尋目標時的經歷,以及達到目標前的美好過程。一心直奔“鹿”的人,會迷失在山林中。都說拉薩的天空很藍,藏人卻不以為然。倘若問獵人今天山裡空氣好嗎?他也一時答不上來,他早已習慣外人所視的美好,淡化了“山”這具體的物。

我們如果想做好一件事,不妨落入“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的'不二之境中。在這裡一切自在興現,山是山、水是水的興現。我們不需要做山的外人,水的觀察者,而是做自在圓成的一部分。當彈琴時,我們大可不必緊盯琴絃,而是閉上眼睛,用手和心去感受琴絃的跳動;當垂釣時,不必為水面的漣漪而大呼小叫,而是淡出這份旁觀者的意識,“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與水一般心平氣和。

現實中,我們有時如拙劣的捕手,把山看成是外物,是防礙,是達到目標前經歷的困境。為何不試試與山水合為一呢?既然是必經之路,何不放下包袱,不站在主觀對其評判。走到山中,讓它代替你去感受,它感便是你感,它說便是你說,讓山成為你的底色。

“獨坐山篁裡,彈琴復長嘯”這個場景裡有人卻也無人。有人是他似乎在彈琴,在宣洩,無人是他想追求的正是這空寂的山林本身。他身處山中因此看不見山,他心與之相連因此看不見山,他追逐的“鹿”便是山本身,那隨風飄蕩,自在圓成的心已顯露,還有什麼得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