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有關春節滿分作文集錦十篇

作文 閱讀(3.02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滿分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春節滿分作文集錦十篇

春節滿分作文 篇1

一進入臘月,我的家鄉就進入了過年的狀態,豬殺起來了,購起年貨來了,大街上人頭攢動起來了,好不熱鬧。黃瓜、青菜、蘿蔔,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身價都翻了幾番。

村裡村外,家家戶戶,鄰里街坊,都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活躍來了。臘月二十三,掃房子,掃去一年的灰塵,乾乾淨淨迎接新年的到來;臘月二十五,家家都爭著蒸麵食。在我的眼裡,那冒著熱氣的鍋永遠充滿了誘惑。那只有在過年才能見到的發糕、饅頭,嵌著紅紅的棗,散發著誘人的香味,讓我不知流了多少口水。今年,媽媽蒸了三屜饅頭,我在上面用紅豆、黃豆、綠豆雕琢了一番,有像太陽的,有像小老虎的,個個活靈活現,可愛極了。媽媽還做成魚一樣的饅頭,預示連年有餘。

風裡帶來些熟悉的家鄉的氣息,混著蒸饃味兒,都在冰寒徹骨的空氣裡醞釀。雪靜悄悄地從天空降落,柔柔的,白白的。馬路上,田地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走著,笑著,踩兩腳雪,打幾回雪仗,堆幾個雪人,滾幾個雪球。手紅彤彤的,雪軟綿綿的。

不錯的,瑞雪兆豐年。絲絲寒意,阻擋不了股股暖流在心間盪漾。

在家鄉,大年三十貼對聯是件傳統而又隆重的事情。構思對聯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經過一番激烈的辯論,媽媽出示內容,我執筆,我家的對聯出籠了,上聯是“迎新春笑接四季鴻運”,下聯是“慶佳節喜納八面祥風”,橫批是“飽蘸憧憬,蘊含希冀”。媽媽說春聯是對新的'一年的祝福,是人們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快樂幸福,我們把內心的願望也寄寓在裡面了。貼春聯是我和爸爸最拿手的,我抹膠水,爸爸負責往門上貼,我在旁邊瞎指揮,一會兒說這邊高了,一會兒又說那裡低了,就像在表演“貼對聯秀”。爸爸還將“福”字倒貼在門上,邊貼著邊說著“福”到我家了。我們都笑了。

中午團圓飯、晚上年夜飯,這兩頓飯裡凝聚著不少父母的辛苦。吃完這些好吃的,彷彿是完成了一項使命,肚子裡滿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瓊漿玉液。屋外,成千成百的鞭炮聲噼噼啪啪地響著,大大小小的孩子竄來竄去。煙花滿天是:雜樣兒,見過的,沒見過的,遍佈於空中像瑪瑙,像鑽石,還閃呀閃的。

家鄉的春節像一支彩筆,把村裡村外勾勒得更加絢麗多彩;家鄉的春節像一隻快樂的小鳥,讓家家戶戶充滿歡樂;家鄉的春節像一罈釅釅的老酒,讓人滴滴難捨。

春節滿分作文 篇2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的名字叫《北京的春節》,作者是老舍。我們還曾經學過他寫的文章有:《貓》《林海》和《草原》。

顧名思義,這篇文章的內容寫的是北京人的春節的過法。這篇課文分別寫了:臘八、臘月二十三、臘月三十和元宵節等幾個日子。

然而,我的家鄉的春節就和北京的春節有差別了。我的老家在東北遼寧,在臘月初七雖有熬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可是我家卻向來就沒有泡過臘八蒜,只知道臘八蒜是用醋泡過的,而臘八粥也有所不同。我們家鄉有句老話叫:“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我們的臘八粥不是和北京的臘八粥一樣的,而是主要用糯米、小米、黃豆等八種穀類和乾果做成的,因為很黏,所以是用來“粘”住下巴的。雖然有臘八粥和臘八蒜的習俗,但是我們家鄉並不把它算做是春節的一部份。

臘月二十三那天被稱作“小年”。小年,才是春節的開始。小年這個節日在我們家鄉的“節日排行榜”排第二,是第二重要的節日。過了小年,也就意味著還有七天就過大年了,在這七天裡,所有的人都要放假,準備過年了。理所當然,在這一天是要放爆竹的。

過完小年以後,人們就要開始準備年貨了,什麼雞、鴨、魚、肉、菜等都要準備好。如果農村人有養豬,就要開始殺年豬了。殺好豬後,主人還要做殺豬菜、灌血腸。殺豬菜是要把新鮮五花肉、帶肉豬骨、東北酸菜、東北粉條等長時間燜燉,待上桌前再新增煮好的血腸,主人請親戚朋友鄰里一起來享用,那才叫“美味”哩!場面也十分熱鬧。剩下的豬肉怎麼辦?一定有人會說放在冰箱裡啊!錯!既然是東北人,就要用非常東北的方法儲存起來!那就是放在室外。地球人都知道,只要是下雪的地都是零度以下,更何況在東北有時會零下三十多度。把豬肉拆分後放在籃子裡、裡面摻上冰和雪,再把籃子埋在雪裡並做好記號,等到用的時候提前十分鐘拿出來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自衛,因為那時候肉的硬度絕不亞於磚頭!

臘月三十那天被稱作“大年三十”或“除夕”。大年三十的時候,白天大家去親戚朋友家互相拜年。到了晚上要做團圓飯,看春晚,還會一家人一起包餃子,也有往餃子裡放一角錢硬幣的.習俗,當然硬幣要洗乾淨的。大約到了晚上十一點,大家就開始換新衣新褲新鞋,如果誰是本命年,新衣服中要有紅色,還要系紅腰帶。然後放爆竹、吃年夜飯、聽新春敲鐘聲。吃年夜飯一直要持續到凌晨以後,要吃“兩年”。如果誰吃到了包在餃子裡的硬幣,就預示他(她)來年有好運。飯後,大家還要拜年,年少的給年長的鞠躬拜年,會收到不少“紅包”。

元宵節是開年的第一個節日,大家會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欣賞節日禮花。東北的元宵和南方的湯圓是不一樣的,因為湯圓是包出來的,而元宵是搖出來的。首先,人們會把方形的元宵餡放到盛著黏米麵的簸箕裡,然後不斷地搖並不斷加面,粘了一層再粘一層,直到核桃大小,元宵就搖好了。

因為東北的冬天比較長、天氣也很冷,所以冬天的假期也比南方長,學生都是在3月1日才開學,而大人們會早些。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充實而快樂的節日!

春節滿分作文 篇3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永珍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滿分作文 篇4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多了,最熱鬧的還是要數春節的時候,有猜燈謎,舞獅子,鬧元宵,有一年一度的春節晚會,過春節的時候有很多叫人流口水豐盛的大餐呢,家家戶戶都會看春節晚會,春節的彩燈可好看了,有紅的,有黃的,有綠的,還有的是藍的,真是五彩繽紛呀!晚會還有很多好看的節目。

可是我對吃最感興趣,上次過節吃餃子的時候,我說我也來幫忙做個大餃子,我一邊看媽媽包的餃子一邊我也學著包餃子,一會我包好了一個很大的餃子,我把餃子包好後小心翼翼的放在麵粉上,然後問媽媽:“做好了大餃子,接下來要做什麼”?媽媽說:“要先燒開水,在放在水裡面煮一會,煮熟就可以吃了”。我看著媽媽一步一步把餃子煮熟裝到碗裡,我真的好期待吃到自己包的餃子,當媽媽把餃子放到我的面前,我一大口就吃了一個,感覺好好吃,自己的勞動成果就是不一樣。

窗外的煙花五彩繽紛的'把黑夜的天空都照亮了,我的家裡面大家高高興興的圍著桌子,吃著年夜飯,看著電視裡的節目,家裡面每個人都露出了開心的笑臉,我愛春節,我更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春節滿分作文 篇5

本來我們第三天想去螺髻山遊玩的,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都爬不動了,還有我的妹妹太小了,所以此次沒有去爬螺髻山,真的很遺憾!我們一行人又去了溼地公園遊玩,我們騎車、走路欣賞風景。

充分的`享受了燦爛的陽光!晚上參加了酒店準備的篝火晚會,我還和穿盛裝的彝族姐姐和阿姨們一起跳了舞呢!

春節滿分作文 篇6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我們唱歌,我們跳舞,隨著這優美的歌聲,我們迎來了春節的到來。

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了爺爺奶奶家,當時弟弟也來了,弟弟才兩歲,過了一會兒,我教弟弟給爺爺和奶奶磕頭拜年,弟弟學的有模有樣的,樣子十分可愛,逗得爺爺奶奶開懷大笑,給了我和弟弟一人一個紅包,之後我又給姑姑拜年,姑奶又給了我個紅包,我很開心。

下午,天空響起了煙花爆竹的聲音,爸爸就帶著我下樓去放炮,點燃了,煙花在空中開放,五彩繽紛的花朵,我又看了看遠處的煙花,也很漂亮,五顏六色的,有的像千萬條銀蛇在天空飛,有的像金色的太陽在空中綻放,還有的像五彩繽紛的.孔雀在空中游走,非常絢麗。

直到我們玩累了,我和爸爸才一起回家,晚飯過後,春節晚開會始了,這可是我們一家非常期待的節目,我們都坐在電視機前看演出,今年的許多節目是圍繞著回家來演出的,後來我還吃了爺爺做的夜宵,晚上玩到零點才睡。

這就是我過的一個春節,不知道你們的春節是怎麼度過的呢?想必一定也很精彩難忘吧。

春節滿分作文 篇7

今年的春節和以前不同,往年是坐高鐵回老家,然後爺爺來接我們,今年是由爸爸和伯伯開車帶我們回家的。大家見到了互相打招呼,場面熱鬧極了。

在春節那幾天,我們去了西安玩,爸爸媽媽有事情在老家,我和鮮果阿姨和伯伯去西安玩!我們先去了回民街,吃了一些好吃的小吃,那裡全是遊客,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有,簡直棒呆了!

接著我們去了古城牆。一開始有猜燈謎的彩燈,但是仔細一看,上面不是燈謎,二是各種各樣的人寫的'祝福。周圍的城牆,總是凸出來,應該是古時候打仗士兵躲在後面進攻的。為燈會準備的特別大的燈中,最有意思的是恐龍燈,我還摸了一下它的尾巴呢!走到最後走不動了,只能讓伯伯揹著了。西安的陽光好猛哦,晒得我頭暈眼花、喉嚨冒煙,想吃個冰淇淋降降溫。

下了西安城牆,馬路對面就有一家肯德基,我腦中立馬湧現出一個大大的巧克力蛋筒冰淇淋。我開心地拉著伯伯和鮮果阿姨的手衝進肯德基,對服務員說:“來一個巧克力蛋筒冰淇淋!”。服務員看著我說冰淇淋機器壞了,我頓時失望極了,然後我們跑了四家便利店,都沒有冰淇淋,連一隻冰棍也沒有,我對西安絕望了。最後終於在一家很小的便利店買了一支冰淇淋,喉嚨裡的火終於平息了。

我吃著冰淇淋回酒店的路上,突然發現了一個五彩斑斕的牌坊,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大學習巷。因為我走不動了,於是鮮果阿姨讓我和伯伯在巷口燈,她先進去看一下,過了一會,鮮果阿姨回來了。她對我們說:“大學習巷裡有好多好吃的當地特色,一眼望不到頭。”於是我們決定先回酒店休息一下晚上來大學巷吃晚飯。

晚上我們吃了酸湯水餃、羊肉砂鍋,買了綠豆糕和糖山楂帶回去給爸爸媽媽嚐嚐。

這個春節,我走了很多地方,我登上了鸛雀樓,親手摸刀了真正的黃河大鐵牛,去了呂洞賓的永樂宮,還去了大禹渡口。

這個春節,是我過的最豐富的春節!

春節滿分作文 篇8

爆竹聲聲辭舊歲,瑞雪紛飛迎新年。

江城剛剛送走多年不遇的大雪,迎來了陽光明媚的早春二月。

在過幾天,就是我國傳統佳節—春節。新年之際,我們已感受到了春的氣息,感受到了春的溫暖。

要過年了,每家每戶都在忙碌著打掃衛生、籌備年貨,我們家也不例外。節前,我和爸爸來到超市購買年貨。超市裡張燈節彩、貨物琳琅滿目,購物者人山人海、川流不息,處處洋溢著節日氣氛……

過新年貼對聯、貼年畫、貼窗花,都是人們寄託著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今天,我饒有興趣地將門神年畫張貼在門前,嘴裡還唱著:“門神、門神騎大馬,貼在門上守住家;門神、門神扛大刀,大鬼小鬼忙逃跑,”逗得爸爸老媽哈哈大笑。

夜幕降臨,每家每戶喜氣洋洋,吃年飯前,都要放鞭炮……

吃完年夜飯,我拉著爸爸老媽的手,來到屋外。路上燈火輝煌,霓虹燈下,人流傳動,大人小孩在空曠的場地上燃放煙花,到處是一片節日的氣象。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每家每戶燃放起爆竹,此起彼伏的爆竹聲祝福新年的.到來。

是啊!在熱鬧的爆竹聲中,送走了難忘的舊歲;在溫馨的節日裡,滿面笑容的人們迎來了新的一年。窗外,是不變的星空,歲月悄然地流失,在新年歲月中,我又長大了一歲。

春節,是孩子們盡情玩的日子,也是大人訪親探友的日子。爸爸老媽帶著我走東家、竄西家,與親朋好友渡過了許多難忘的時光。

空中點點閃爍的禮花,環繞著繽紛的夢想,祝福你,祝福大家春節快樂!萬事如意!真是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神州萬里同懷抱,共祝願祖國好;告別今宵,無論新友與故交,明年春來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共祝願,祖國好……

春節滿分作文 篇9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名除夕。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這就是關於春節來歷最通俗的解釋之一,光是這一個故事就接連描述了四個春節習俗:貼紅對聯、燃放爆竹、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習俗,如:掃塵、逛廟會、觀社火、貼門神、祭灶神、倒貼福、長輩給小輩壓歲錢……這些習俗都是經過了千百年延續的,中國五十六個民族都是一樣的,每年歡聚一堂。古今的春節也是有差距的,要知道古代可沒有那些高科技產品,春節和現代的春節相比,即不免有些無趣。

光是文天祥的一首詩就足以證明: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但是隨著娛樂專案的`增多,好多傳統節日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好像春節只不過是一個比周末更長的假期,供人們娛樂、休息。除夕夜在一部分現代人看來的唯一作用就是:讓人們有個藉口和家人一起吃頓飯,看一會春節聯歡晚會。這是令人悲哀的,我們中國人怎麼了?怎麼會由原來那精神無比高尚的種族變成這樣了?是在現代社會的紙醉金迷中墮落了?是在金融危機的情況下迷茫了?是在地球變暖的環境下失落了?是在……不管怎麼說,中國人現在是沒有以前的那種精神了。

時代在進步,而我們中國的精神卻是在退步:我們的精神就像是一座雪山,貪婪、墮落、慾望、自私、血腥、殘忍、瘋狂、嫉妒……就像是無數個太陽,它們每時每刻都在釋放著自己的能量,中國人的精神被瘋狂的摧毀。我相信如果中國人不再覺醒的話,這座凍結了千百年的雪山也會被陽光晒到坍塌,化為無數的雪水,再逐漸變成水汽,我不希望這樣的假設成為事實。

春節滿分作文 篇10

照我們揭陽市的老規矩,立春之前每家每戶都會大掃除一次,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

臘月二十四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

臘月二十七至二十八,每家每戶製作各種果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那天,每家每戶便動手把大門,廳門,房門的舊對聯都撕掉,貼上新春聯,於是,家中門戶,秧然一新。

除夕外出家人都行趕回家團聚,除夕月全家吃團圓飯,不管多忙的人都得趕回家。

送壓歲錢是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賺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

七年級拜年,又稱“拜正”。七年級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曉以期望,拜年的人,無論帶了什麼禮物,其中大吉是不可少的。

正月八年級,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若有兒女,親戚必需掏腰包給他們,到了九年級在去人拜年,會被認為禮節欠周。所以,有句俗摻:“有心拜年七年級二,無心拜年九年級四。”

正月初七這天,每家每戶都吃“七樣菜”。“七樣菜”即由七個不同品種的蔬菜煮成一窩吃。相傳,宋朝有位官遭奸臣陷害,被貶江南。正月初七這天,他來到榕江邊的一個偏僻荒野,頓覺頭暈眼花,飢餓難忍,只好就地採摘了幾樣野菜,煮車溫暖感雜菜湯聊以充飢。剛吃完,頓決眼睛明亮,渾身有了力氣。後來該官復職高升,億起當年在江南嘗過的救命也菜工七種,於是讓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務必隨便取七樣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樣採”而食,以寄託對新的一年的期望。

我們的春節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