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關於信仰作文錦集七篇

作文 閱讀(2.89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信仰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信仰作文錦集七篇

信仰作文 篇1

信仰是指人們心中最崇高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那裡長滿青青的小草,綻放著的花朵不時招來拼命拍動翅膀的蜜蜂。那裡生長著我們的靈魂。那裡是我們不可剝奪的淨土。

信仰如同浩渺星空中的北極星,眾星圍繞,是我們生命的方向;信仰是熊熊燃燒的烈火,不論何時,都給予我們戰勝一切的力量;信仰是清泉,不論我們如何狼狽不堪,他總能將我們的心靈淨化。

鐵蹄踏遍歐洲的,擁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但更讓人敬畏的確實他麾下那一名名驍勇的士兵。一句“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道出了他們的信仰,信仰著在某一天,元帥的權杖會出現在自己的揹包裡,在沙場之上點兵撥將,奮勇抗敵。這是他們的信仰,使他們英勇無畏的源泉,是他們勢不可擋的法寶。恐懼絲毫不敢侵襲他們,自然也不肯離開這些英勇的將士們。沙場之上,他們所向披靡,傲視全球。

信仰,是人們生命的支撐,是人們前進時擁有的堅強後盾,他不能像利劍那樣刺入敵人的胸膛,卻可以讓你有力量去劃破前方的一層層的圍牆。擁有信仰,便如同點燃生命之火,活力不枯,勇氣無竭。

,這位黑人的英雄,全人類的領袖,引導我們來到和平平等的世界,引導我們去採摘和平的花朵去送給不同膚色不同民族卻擁有共同信仰的同胞們信仰成為黑人戰勝,戰勝一切不公的力量,不可遭到抑制,更不可被毀滅。正是憑著對信仰的執著,他們感染了更多人,號召了更多人加入了他們的隊伍。闡釋了他們的信仰,更強壯了他們的信仰,相信平等會來臨,相信信仰不會只駐留在精神中。

正是這股信仰,讓我們感受到在那黝黑的面板下面,炙熱的心包著神聖的信仰,皮囊可丟棄,信仰卻不能容忍任何一點褻瀆,如今,這股信仰也成為我們信仰的一部分,我們願將他們作為我們最真誠的朋友,成為我們攜手共同追求信仰的夥伴。

“,匹夫不可奪志也,”人們可以在努力中失敗,在黑暗中掙扎,但決不可讓信仰的光芒受到抑制。

信仰作文 篇2

人們都說,信仰,是一個人心中的太陽;信仰,是一個人精神的靈魂。其實,信仰只是一個容器,它將釀成一杯美酒待你成功後享用,還是釀成一杯鴆酒在你走投無路時服下,取決於你在這容器裡放了什麼。

司馬遷忍辱負重,經過不懈努力,寫成了鉅著《史記》;李時珍長年跋山涉水,採集草藥,嚐遍百草,乃成《本草綱目》;居里夫婦在惡劣的環境中,從上百噸的礦質中提取了1克鐳。他們在信仰這個容器裡放入的是堅韌、執著,於是,他們創造了奇蹟!

猶太人在這容器裡放了宗教。千百年前,最後一批猶太人奴隸起來反抗羅馬人時就是抱著《聖經》而戰的。當被數以萬計的羅馬軍隊圍困時,他們聚在一塊向上帝祈禱併發誓要為自由而死,不為奴隸而生。全城的百姓,無論是婦女、小孩還是老人都安然地服下毒藥。羅馬人攻進城時,只有猶太人留下的千餘具靜靜躺著的屍體。沒有血腥,沒有戰火,卻有對侵略者堅定不移的反抗。從這以後,猶太人開始流亡到世界各地,而後是“二戰”,德國人的殘酷屠殺,也沒有將猶太人消滅乾淨。相反,猶太人在戰後復國,建立了以色列國。

從民族的角度說,猶太人是偉大的。一個沒有國土的民族可以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不被同化仍舊敷衍著自己的文明,這憑藉的是一種民族的信仰。每個猶太人都相信自己是上帝的子民,上帝最終會賜予他們幸福的生活。這是一種美好的信仰,成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

希特勒和他的帝國也有信念,他們憑著那股信念,讓鮮血染紅了整個歐洲,讓世界蒙受了戰爭的苦難,讓文明遭受了無情的踐踏,最後,他們自己也就覆滅了。

黃伯雲,這個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他輾轉3萬里回國,歷經15年的坎坷,靜守寒窗苦,最終點石成金,使我國成為繼英、法、美之後第4個擁有航空制動材料生產技術的國家。這位值得尊敬的長者,他在信念這個容器裡放進了淵博寬厚、為國爭光,才使自己成就了這驚世壯舉,大哉黃伯雲!

幹部許曉珠,看到淳樸善良的墨脫百姓因公路不通而貧窮而痛苦,因此,在20xx至20xx年間,他走遍全縣48個村,行程4萬里,歷經14次生死考驗,終於使墨脫縣鄉公路啟動了,墨脫百姓稱他為是托起吉祥的雲彩的人,他在“高原孤島”上是用信念譜寫了人生的輝煌篇章。

人都是有信仰的,無論他是執著者、瘋狂者或是劊子手。

然而,當我們正為我們的信仰灌入液體時,應當謹慎,看清楚我們灌的是瓊漿還是鴆毒,灌瓊漿者自會陶醉,成就偉業;灌鴆毒者必將自斃,遭到萬世唾棄。

信仰作文 篇3

你是否曾經歷過跌落谷底的黯然?是否曾經歷過無人依靠的孤獨?若答案是肯定的,那又是什麼將你拉出泥沼?

是信仰。

信仰,是一個人心靈的寄託,是一個人,哪怕窮其一生,也渴望去接近的事物。在智人誕生之初,對原始宗教的信仰,便將我們的祖先團結,令其在嚴酷的自然中獲得了一席之地。信仰的力量,難以想象。

是信仰誕生了人類文明,這話恐怕毫不誇張。祖先們可能信仰飽食,信仰安居,也可能不乏信仰自然規律的智者。是信仰,讓我們的祖先有理由活下去。也正是對美好世界的信仰,激勵了人類進步。

曾聽他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是什麼讓你在每天早上起床?事實上,正是信仰,是對未來的信仰。它讓運動員晝夜訓練,讓企業家日日操勞,讓學生奮力學習,讓父母照料孩童,讓科學家不斷研究,讓思想家不停思考——它讓人類社會運作起來。

幾乎所有人,都信仰明天。

既然信仰是人類的原動力,那我們就應該學會用信仰,推動自己前行。我們可以將信仰的明天化為一個或數個希望,將每一個希望化為數個目標,再將每一個目標,都化為具有可操作性的幾個步驟,最後需要做的,就是竭盡所能去完成這些步驟——請相信,信仰,必不會遙不可及。

用一生去追尋信仰,用信仰來推動一生,這是智者成功的原因。信仰是心靈寄託之所,則只有寄託了心靈的信仰,才有其價值。只是仰望的信仰,是空洞的'——

為之拼搏過的信仰,才有意義。

信仰作文 篇4

那些被我們視為珍寶的作品,那些永遠存放在暮雲作文本里的文章,一瞬間都擁有了生命的活力。突然間覺得它們對於我們是那麼重要,甚至超越了生命,僅僅一篇文章,也會讓我們感到太多難以言喻的快樂。原來,這些被灌注生命與精力的,都是我們的驕傲!

---題記

我來暮雲已經有一年了。剛開始還是個不懂得怎樣照顧自己的孩子,吃飯的時候嘴邊會留下一兩粒米渣,看到別人在玩的東西自己也想要擁有。不懂得什麼是對與錯,不懂得怎樣去安慰別人。我已經習慣了依賴別人,甚至認為一切是理所當然,但事情總是違背心願。就像曾經那個傻瓜一樣的我對著橙子信誓旦旦允諾永遠不分開,可最終的命運連我們自己都沒辦法掌握。

不知不覺中長大,不知不覺中愛上寫作,不知不覺中我已從迷惘走向成熟。我曾經有過很大聲的吶喊我要當作家,可是世界卻沒有任何迴應,突然間才發覺自己竟是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如同不存在一樣。

青春的夢想是那麼遙遠,我不知道我還會堅持多久。像媽媽所說,曾經的她也不屑於別人如何輕蔑自己,從未放棄過去追逐那些遙不可及的夢,可最終的她還是因為生活的艱難而放棄了與夢想拼搏的機遇.我說我只是不想給自己的生命留下太多的遺憾,至少曾經的我願意去追逐年輕的夢,無論有多遠,有多艱難,我都想要去試著完成未完成的夢想.

習慣了在枯燥炎熱的夏天,慢吞吞地品嚐那些美味無窮的故事;習慣了帶著精緻小巧的筆記本,樂此不疲地往返書店摘錄那些平淡泛味的句子;習慣了一個人呆在寂寞漆黑的夜晚,在稿紙上捕捉腦海裡瞬間迸發的靈感……我發現世界上沒有比做這些事更令自己快樂的了,它讓我感到幸福。

莫名地習慣,然後莫名地喜歡。不知道為什麼,彷彿這就是內心所追求的,像一團燃燃欲燒的烈火,又好似一面鏡湖變幻無常,隨時都準備著像我宣告:人活著就是為了奮鬥,為了去追求他們自己的夢。我想為何我們不去把握現在,把握青春,而是苦苦等待去向命運作禱告?生命既然短暫,為何我們不能夠去創造永恆的輝煌呢?

文字是一種有靈魂的東西,寫作是一種堅持夢想的方式。僅僅一篇簡短的作文,都會把我們的心裝得滿滿的,好像給自己帶來了無窮的歡樂與欣慰,因為沒有人能夠體會到這種令人幸福的感覺。它是自己筆下構思出生動奇特的故事,它是我們花了無數不眠夜晚而雕刻出的精緻絕倫的畫面,它帶著不可褻瀆的驕傲與輝煌的成績告訴全世界它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文章.突然間覺得它們對於我們是那麼重要,甚至超越了生命.它告訴了我們不平凡的道理:因為存在,所以決不放棄。

我存在,決不放棄。當我用生命去理解這句話時,感到身後有無窮無盡的力量,讓我覺得我們離夢想僅僅是幾米間的距離,我們所付出的並不是浪費了生命的光陰,我們所得到的不單是一時的成就感,我們所擁有的是用生命和精力換來的無價之寶。加油吧!為了曾經那個渺小的微不足道的誓言,不被歲月的沖刷而消失得無影無蹤,請所有因夢想而奮鬥的人,用堅持不懈的努力去證明你的存在吧!

信仰作文 篇5

汲取傳統的精華,才能擁有牢固的根基;反襯時代的精神,才能領引新的風尚。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我們青年學生信仰如何,有無堅定的政治目標和執著信念,將左右著我們社會主義祖國未來的走向。

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先生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至今讀來,無不振聾發聵。

回顧您五千年風雨兼程的歷史,我們無不為您感到驕傲。您曾是屈指可數的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四大發明名播四海,文化藝術譽滿五洲。

然而不堪回首的近代史,昏庸的統治者自認為天朝地大物博,閉關自守,落後與世界強國之林,讓您蒙受了空前的恥辱。你聽咆哮的黃河,怒吼的長江,他們在悲鳴,在痛述,山河已經瀕臨滅亡關頭。我們的有志之士起來了,他們積極傳播救國救民的真理,馬克思為我們點燃了黑暗之夜前進的明燈;我們的工人、學生、農民起來了,他們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引下,經過堅苦卓絕的浴血奮戰,用千千萬萬的頭顱和鮮血換來了社會主義祖國的新時代。

歷史從此翻開嶄新的一頁。原子彈的蘑菇雲,人造衛星的順利升空,宇宙載人飛船的成功遨遊等。我們社會主義前進的康莊大道上,譜寫了一次又一次的人間奇蹟。今天的中國正以全新的姿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

可今天有不少的青年學生目光短淺,理想淡化,信仰動搖,把生活情趣定位低階化,對班級利益漠不關心,對同學冷暖毫不在意,對應盡義務唯恐避之不及。試問,如此苟且偷生,渾渾噩噩者何以回報祖國,祖國明天安在?

要做新世紀的接班人,不僅要有崇高的理想目標,這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還要有拼搏進取的奮鬥精神;要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幹精神。信仰並不遙遠,報效祖國不止停留在口頭上,更要拿出實際的行動去實踐自己的諾言。

昨天已經過去,明天尚未到來,我們能擁有的只是今天。讓我們策馬揚鞭,不斷奮進,以滿腔的愛國熱忱,以嶄新的姿態,去共創祖國輝煌的明天!

信仰作文 篇6

在西藏之旅中,我遇見了難忘的一幕。那天早晨,我門乘車奔波在青藏高原延綿起伏的天路,遇見了一位朝聖者,那是一位老人的身影,一步一長磕。

當車靠近他的身邊時,我看清楚了他的模樣,帶著粗糙的手套,黝黑的面板,歲月風霜用刀子在他的臉上劃上一道道皺紋,而眼眸是那麼清澈那麼虔誠。他的每一次磕頭都那麼認真,牽動著我的心跳,也許是與生俱來我對信仰的敬畏感吧。

我不知道他從哪來,但我知道他要到布達拉神廟去,那是世界上每一位佛教信仰者的聖地。幾十次,幾百次,幾千次,幾萬次,他匍匐在飛沙走石的路上,虔誠的禮拜,彷彿面前端坐著聖潔的信仰。他身旁跟著一輛大篷車,上面密密麻麻地懸掛著佛像“唐卡”——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到了晚上,年老的朝聖者有忠實的大篷車,有古老的唐卡陪伴,頭頂著滿天的星海,吟唱著佛歌,在寂寥的夜裡並不孤獨,因為心中有那神聖崇高的信仰。那一刻,我眺望到了信仰的模樣。

我和老人的目光相遇時,不由自漸形穢,因為那是世上最純潔的眼眸,空靈如琥珀,黑亮如寶石,嚴肅如碟玉,靈動如貓眼,純潔如玄冰。那種眼神不像是屬於人類的,而是屬於大自然的,屬於西藏這片純潔的土地。透過他空靈的眼神,我看到信仰的光芒。

無論前方的路多麼坎坷,危機四伏,他心中的堅定的信仰帶著他眺望到了遠方神聖的殿堂。

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也許也有自己守護的信仰,在傷心的時候安慰我們,在失落的時候溫暖我們,在退縮的時候激勵我們,像父母、朋友和師長,慰藉心靈,撫平創傷,照亮前進的方向。

信仰作文 篇7

人活著總得要有些信仰,或愛情,或友情,或對人待物。

百度裡對信仰的定義:

"信仰指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對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信仰帶有主觀和情感體驗色彩,特別體現在宗教信仰上,極致甚至會喪失理智。

哲學家定義的信仰:“一種強烈的信念,通常表現為對缺乏足夠證據的、不能說服每一個理性人的事物的固執信任。"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諾貝爾學獎獲得那麼少,是中國人的智商不行嗎?我看不然。

信仰帶有一種主觀帶有自我情感色彩,極致表現時容易喪失理智,是對事物的固執信任。這樣的描述我覺得已經可以湊合解散了,畢竟這是看不見的一種物質。

縱觀人類幾千年文明,第一次工業革命前中國遙遙矗立在世界東方之巔,那時我朝的文明是遙遙領先世界的,起碼有四大發明的應用,這可是鐵的證據啊。為何近代以來,中國落後於世界呢,而且尖端科技,創新技術落後於國外呢。

我覺得,信仰對科學世界的發展很大。我自己本事是學化學出身,而且世界第一批最富有的人就是搞化學的,現在我就來談談信仰對科學的作用。

可能你會說我們現在處於發展階段,處於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處於一個山寨一樣可以賺錢的時代,難道搞科學的人不知道嗎,世界科學物質客觀規律是一樣的,為什麼別人就能第一個發現呢?難道我們不行嗎?繼而國人山寨甚至還有超越別人技術之勢,你能說我們不行嗎?

就依我自身而言吧,做化學實驗,尤其是對一種未知事物做實驗探究,研究合成一種新試劑,並試探出其效能,其實是一項很艱鉅很複雜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的事情,為什麼國外學者能堅持一生研究一項物質,一種客觀世界規律呢,究其根本,就是信仰,信仰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首先在開始這個實驗之前,你若沒有堅定的信仰,做個一兩年沒什麼研究成果,你就放棄了,沒得到自己的結果,甚至猜疑自己是不是哪裡思考錯了,而終止沒有再研究下去而草草下了定論。但凡有信仰的人,上文說過,就是一種強烈的信念,甚至喪失理智的相信其實存在的。可能是宗教信仰不同的原因,歐洲人信仰耶穌,宗教對他們的影響甚至大於科學原本客觀規律對他們的影響,當他們研究的時候,他們會堅定不移堅持,一直研究下去,說真的,這種精神很可貴,有的甚至一生也沒研究出什麼成果,但他們就是會一直堅定不移的研究下去,才有近代歐洲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

侷限於中國發展史的影響,中國的科學史從五四運動開始才逐漸開始,才各地開始設立大學,而處於近現在的我們,外界的壓力也大,你若一生只搞研究,並且沒搞點什麼成果,別人會笑話議論你為書呆子,讀了那多書還當不到別人國小沒讀的賺的錢多,確實,不可否認,我們處在一個極其複雜而又微妙的時代,以至於這樣的時代缺乏科學家的毅力和精神,說到底,就是缺乏信仰。

牛頓在物理學界創立的三個定律,奠定了世界物理的基礎,其實在牛頓那個時代,就已經有很多科學家在研究天體執行,就記錄了大量的觀察資料,同時代數學這門科學,在大航海時代,也隨之運用,誕生了大量的數學定律定理。說牛頓是一個物理學家,倒不如說他是一個數學家更為確切。沒有數學,他也不能運用科學的假設和推論確定萬有引力的係數,得到現在的萬有引力公式,那時已經有人提出了萬有引力,公式也給出來了,就是得不出G的數值,而牛頓運用微積分學以及複雜的幾何運動,得出了萬有引力係數,你可以想象,當他花盡大半生研究的時候,首先肯定是得肯定前人做的工作是正確合理,並且可以得到科學界一致認同的結果,他才會用盡大半生的時間,去搞研究。他的信仰到底有多大,你能知道嗎?你可能會說後面牛頓沉迷宗教,可這不是也是信仰的所在嗎,你能說他是錯得嗎?顯然是不可以的。

我今天淺談信仰,不是要我們人人都向個科學家一樣什麼都不問,只搞自己的小天地。我所希望的是,我們活著得有信仰,對愛對人對事情,多少得有點信仰,你的人生才不會活得那麼單調。每次出點什麼明星離婚出軌的新聞,總有人評論說再也不相信愛情了。所謂的相信愛情,不也是一種信仰嗎?儘管現實很殘酷,但信仰還是要有的,萬一哪天你也實現了呢。

所以,我請你們不要隨波逐流,自己所信仰的東西,不要因為外界而改變,人活著多少還是得有點信仰的,不然和行屍走肉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