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關於景觀作文10篇

作文 閱讀(6.45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景觀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景觀作文10篇

景觀作文 篇1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景觀,開封城的車水馬龍已蛻變成現代都市的高樓林立;正如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人,田間山間吟歌之人已變幻為戴著耳機、哼著流行歌曲而行色匆匆的現代青年。景觀總是無處不在的,它就像是我們的生活,人們的主流文化,總是在隨著時代改變著。隨著一個時代的人改變著。

也許有時時代已悄然改變了,但人還未發覺。於是流行文化作為一種新景觀,總是被懷舊的人所鄙夷。宋詞曾被唐詩鄙夷過,元曲曾被宋詞鄙夷過,正如現代流行歌曲曾被,或正在被詩人們鄙夷一樣。但我曾聽過一句話,頗為經典——時尚是風,無論你是順風而來,還是逆風而行,人總是在風中。的確,不論是緊隨潮流還是抵制流行,人已在景觀中了。流行與傳統千百年來總存在著衝突,可是流行總是漸漸為人所接受,然後又成為了傳統。

望著電腦螢幕上各種中文字的新演繹,許多人嘆息,又有許多人樂此不疲。雖然網路流行語有時的確很"無厘頭",但我們的語言文字也許正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就好像我們為古人的文章作注,時有通假字如"不"通"否",也許多年以後也會有人為我們的書面用語作注,如"沒"通"木","窘"通"囧"......我也曾不喜歡這些網路語言,可也在眾人中漸漸被同化了。

愛古詩詞的人也沒必要感嘆世風日下。流行與古典在古風樂壇有著完美的融合。"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想必也已看透了流行文化發展的規律,"江南三月看煙花,四月落英浸晚霞;臨水清照弄蒹葭,清風吹,細雨灑。"聽到這墨明棋妙的《鳳棲花》,我想,沒有哪個愛詩的人會不滿足的。古典在流行的景觀中一樣可以大放光彩。

而對於流行小說,諸如職場、穿越之類,我曾經完全不喜歡,甚至深惡痛絕的,可是細想,那些被奉為"經典"的古典小說,也不正是當時被上流文人所鄙夷的流行小說嗎?現代的流行小說,也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社會和生活,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景觀。多年後,也會有學者捧著我們這個時代的"流行小說",解讀著我們的時代烙印,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景觀。

一個時代的流行文化,是由一個時代的人組成的;一個時代的"景觀",也是由人組成的,不論景觀如何變,人如何變,人如何想,人總在景觀中。

老師點評:切入點很小,探討的是流行(時尚)作為景觀之於人的意義及人在這樣的景觀中應有的態度。

景觀作文 篇2

今天,學校組織去秋遊,目的地是瀋陽世博園,瀋陽世博園內景色秀麗,是我印象深刻。

咱們首先坐了觀光車,咱們都用照相機記錄下了一張張生動的圖片。過了一會兒,大家都高興地叫道:“看,樹下有松鼠!”原來,是一隻可愛的小松鼠正在樹下亂竄,真可愛!

咱們遊覽了百合塔、玫瑰園、,花園中心、智慧體驗館、科普館、標本樓和星星樂園。

百合塔據說長達一百二十五米,並且是一座多功能塔!

接著,咱們走了很久才到了玫瑰園,一走進玫瑰園,花香撲鼻。這裡有滴水觀音、仙人掌、金玫瑰等各式各樣的花。大家彷彿在人間天堂似的,真令人陶醉!

之後咱們順著一條羊腸小道,走進了花園中心,又是一陣花香撲鼻而來。大家又看到了五顏六色盛開的花朵:有白色的,有黃色的,有藍色的……美不勝收!這些花朵引來了一些翩翩起舞的蝴蝶。最後大家都戀戀不捨地離開了花園中心。

隨後,咱們又去了智慧體驗館、科普館、標本樓,那裡有很多讓咱們感興趣的娛樂裝置,使咱們一個個都露出燦爛的笑容。

最後,咱們來到了星星樂園,老師說:“咱們只能在這裡停留五十分鐘”說完,大家都放下書包,三三兩兩的聚到一起,我和幾個小夥伴都聚在一起討論要玩什麼。咱們先去玩兒盪鞦韆,玩一會兒,大家又開始玩水,直到大家玩累。

之後大家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在回去的路上,我在想今天看到的景色真令我印象深刻呀!

景觀作文 篇3

一個晴朗的星期日下午,我和爸爸一同來到偉星·天境的售樓部參加手工活動。

那裡環境優美安靜,大廳裡擺著一張長桌,這裡就是我們參加活動的地點了。哇!長桌上有玉蝶、虹之玉、靜夜等四種多肉植物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房子模型、一個玩具小人和一棵小樹。

老師先讓我們在玻璃罐中裝四分之一的營養土,再把個頭最高的玉蝶放在最裡面固定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試了好幾次都沒能成功地將它固定好,只好厚著臉皮向老師求救。在老師的幫助下,這株調皮的小多肉終於乖乖地停住,不再左右搖擺了。下一個種植火祭,我學著老師的模樣,先用手指挖出一個洞,準備將火祭種進坑裡,可植物還沒種呢,自己的手和衣服已滿是泥巴了。我想:不能再向老師求助了,我要自己嘗試著完成。我接著又挖了一個深點兒的坑,小心翼翼地將火祭放進去,然後連忙把挖出來的泥土填上,火祭就這樣被我種進了土裡。

後面種的還算順利,可是到了種紅爪時,我一挖土就把剛種的玉蝶挖了出來,所以我不得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它重新塞進去再來種紅爪,可是這紅爪有很多尖尖的地方,我一碰手指就刺得生疼,輕手輕腳弄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把它種進去。

還記得之前說過的三個小裝飾嗎?現在我們就要用上它們了!老師給了我們兩種顏色的細沙,一種是白色的,一種是藍色的,我們都想要白色的細沙,所以就搶了起來,同學們你爭我搶,都快把我擠成一張白紙了。把好不容易“搶來”的細沙均勻地鋪在營養土上就可以安放裝飾物了,先把小房子放在正中間,然後將小桃樹放在房子的右邊,小人放在西南方,在房子的正前方鋪上一條藍白相間的小路,最矮的植物前面還配上卡通的玩具模型。這樣,一盆漂亮的多肉植物微景觀就完工了。

今天真是不尋常的一天,自己親手做了一盆植物微景觀,回到家,還被外婆大大地表揚了一番,心裡可開心了!

景觀作文 篇4

看到這樣一道有趣的題目,想起語文課本前面一幅“華清宮遺址”的照片,照片的質量實在不盡如人意,不過,圖中那些戴著紅色旅行團帽的遊客,卻引我注意,這些遊客,真可謂“人在景觀中”了。然而,這樣浮光掠影的旅行能夠體會景觀中的“人”嗎?我看並非如此。

“景觀”二字頗耐人尋味,有“景”遺世獨立,也有“人”觀此有感。“景觀”為人所觀,觸人心靈,必有心與心的溝通——觀者有心,景亦有心;所謂“人”在景觀中,我以為,是指景中的人性,景中的人文。是這兩個“人”的因素實現了景與人的溝通和共鳴。

行走在羅馬城,常有充滿人文氣息的景勾起你無盡的思緒。街邊一棵棵矗立的羅馬鬆,賦予這座城市以別樣的陰柔,與充滿陽剛之氣的羅馬城完美調和;行至鬥獸場,古羅馬人拼搏奮鬥的英姿儼然在此重現;再看今日羅馬城的體育場,古老的“米斯牛”的傳說任然鐫刻在羅馬足球隊的隊徽上,成為一種精神,一種靈魂。試想,若是沒有羅馬人追求陰陽協調的情懷,沒有羅馬城一度輝煌的歷史,沒有流傳百世的羅馬神話故事,這些松樹只是普通的行道樹,這座鬥獸場只是毫無價值的石柱,這枚隊徽只不過用來區別賽場上的“敵我”,羅馬的光輝該多麼黯淡,底蘊該何其失色。

是人文的力量,讓景觀之所以成為景觀。

行走在臺北市,這裡沒有歷史悠久的古蹟,多是平平凡凡的市井。可正是在這平凡的市井中,有人的存在,有人性的溫暖,便有了美好的景色。在老舊的私人住宅樓裡,那些細心的主人,將自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溫馨的環境無聲訴說著對生活的熱愛,對世界的歡迎。一早,賣早餐的`小鋪冒著熱氣,門口早已排起長龍。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堅守自己這一爿店優質原料和用心烹調的店主,始終初心不改。又想起龍應臺一次在鄉下坐在路邊,用報紙墊著,很快就有農民前來阻止:“那個紙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給你坐”……龍應臺說,這是對於心中某種“價值”和“秩序”的堅持,在我看來,這更是人性光輝的閃現。一間普通的屋子,一爿普通的店鋪,一位普通的市民,再平凡不過。但平凡掩蓋不了美,阻止不了它們成為一座城最感人的景觀。

是人性的光輝,讓本難以成為景觀的地方,順理成章地成為美麗的景觀。

歷史的積澱與細節的感動造就了充滿人文與人性的景觀。“人”在景觀中,區別了孤芳自賞與待字閨中的美。世上從不缺沒有人文和人性浸染的美,比起這些美,浸潤著“人”的氣息的美更稱得上是真正的景觀,因為“人”在此,獻給你人性與人文;你在此,與它產生跨越時空的對話,開啟新世界的大門,獲得屬於自己的關於“人”的感動。

景觀作文 篇5

夏天裡,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色,真是花紅柳綠,萬紫千紅,把江山裝扮得何等美麗。星期六晚上,我行步靡靡地來到延安中路景觀區遊玩。

雖然天色以晚,但是那五彩繽紛的燈光早把夜空照得亮如白晝,到處燈火通明。

剛剛來到延安景觀區外,還沒有看見碧綠的草叢,也沒有看見那色彩斑斕的花朵,卻遠遠的就聞到了一股幽雅的花香。我慢慢的走近一看那裡一片花紅柳綠。

延安中路景觀區內,長堤如帶,小橋似虹,花木掩映,怪石參差。比起潔白的梨花來,月季花顯得更加絢麗多彩,而比起火紅的石榴花來,月季花卻給人帶來了一種文雅的感覺。身穿把把扇子的銀杏樹,亭亭玉立的站在那裡。

那樹叢間,生長著參天的古柏,雄偉蒼勁,巍峨挺拔,它們使延安中路景觀區有了靈氣,使一切的生命在它們的面前顯得蒼白遜色。在古柏叢中漫步而過,實在是清幽極了,空氣裡充滿柏葉的清苦味,似乎置身於瓊樓仙閣的香火繚繞之中。

看!那裡有一條小河,我站在小河上的木橋上,傾聽著那瀝瀝的河水聲,有如一位少女在月牙兒下邊彈琴,小河身旁有著一行楊柳,半身淹在水中,彷彿是一群撩起裙裾,站在月光下梳洗長髮的少女。

還有那蓬勃向上的牽牛花,火紅的映山紅,蒼松翠柏,茂林修竹等等┅┅ 擁有著琪花瑤草的景觀區四周是一幢幢高大建築物巍然聳立,直立雲霄,長方體、圓柱體、三角體,參錯座落,遠近有致,在彩燈的背景下,描繪出多種幾何圖案的剪影。它們卓然挺拔,偉岸超群,雄踞城東,彷彿申城高高揚起了粗壯臂膀,熱情迎接遠方來賓。夜色和燈光中的這些大廈像雍容華貴的少婦,從樓頂垂下的燈串像她們瀑布似的長髮,那迷離閃爍的霓虹燈像她顧盼流連的目光。

那些美景使我看得眼花繚亂,身旁的花草讓我看得目不暇接。漸漸的我不知不覺的走過花草景觀區。登上了天梯,來到了延安高架橋下,抬頭一看,只見七條巨大藍龍拔地而起,在申城的上空匼匝騰飛,又如中國在遙遠的銀河中,在星的海洋中翱翔,又似七龍直奔霄漢,追逐嬉戲。

在夜幕的襯托下,延安高架橋上的汽車一輛緊跟一輛,一排緊挨一排,好似流淌著一串串耀眼的珍珠,又像是一行行閃爍的流星在上面飛過。真是好比車如流水,馬如長龍啊!

如果把以往的申城比作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的話,那麼現在的申城,正經歷著生花妙手的雕刻,廢除的在被剔除,精美的在被發現,內在的慢慢地顯露,外具的漸漸地昇華,不久將會變成玲瓏透剔、光彩照人、形態秀美、質韻雋永的藝術品了。

我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走下天梯,離開了這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

景觀作文 篇6

整個沿江路的景觀綠化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了,從聰園路一直到招寶山下,全長3000多米。它是鎮海居民夜晚休閒娛樂的場所,也是寧波市三江六岸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最近建成的沿江景觀中有一座燈塔,特別引人注目,它高9米,夜晚有節奏的燈光指引船舶通過甬江,為了更進一步地瞭解燈塔,瞭解它的作用,我專門去參觀了一次,並從網上查閱了有關燈塔的資料,同時也請教了在航標處工作的叔叔。

原來沿江景觀燈塔是航標中的一種,它是船舶航行的指路明燈,我國最早的燈塔是在鎮海七裡峙燈塔,建造於1865年,是英國人為開啟通向中國的航路而建造的。在近代史的中英、中法戰爭中,七裡峙燈塔還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花鳥山燈塔是遠東第一大燈塔,在它的燈器透鏡內可以放下一張寬1米的八仙桌,同時還可以四個人坐在桌子四周進行學習。花鳥山燈塔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xx年國家特地發行了一套紀念郵票。

沿江景觀燈塔高9米,下部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高6米,下大上小,直徑從4米逐漸縮小到3米,上部是直徑3米高3米的圓形燈籠,半圓形燈籠的最上面是風向儀和風速儀,走進燈塔內部,沿著螺旋形樓梯可以一直走到燈塔的上部,通過一扇小門,可以走到燈塔上平臺,在上平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甬江的江面和船舶航行的情況,在燈籠內,有一臺英國進口的燈器,它24小時旋轉著,白天不發光,夜晚發光,主要通過光控開關來控制,可以調節旋轉的速度,讓燈器12秒轉一圈,也可以15秒或20秒等轉一圈,這需要根據燈塔所在的位置和所需指引的航路性質進行確定。這臺進口燈器需要花40多萬元才能買到。

燈塔需要在海島或暗礁中才能看到,人們一般很少有機會去看一看,現在鎮海區和鎮海航標處共同出資建造這樣一座燈塔,它可以讓居民直接看到燈塔,瞭解燈塔的作用,瞭解寧波作為洋洋東方大港,有這樣一些默默為船舶航行服務的航標人,讓人們瞭解航標的作用,瞭解航標的歷史,也是鎮海區為配合宣傳“世界航海日”所做的一件有意義的大事。

景觀作文 篇7

校園中的玉蘭花綻放了……柔美潔白的花瓣高高掛在枝頭上。機械般地做著早操的我,卻被這一抹純淨的白給吸引了心緒。操畢,各班級快步地“趕”回教學樓。我經過那三棵白玉蘭時,一片花瓣飄落,前面的同學毫不留情地踩了過去。

此時此情此景,我們不都在這玉蘭花構成的美景中。怎的——卻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那三棵新長的玉蘭樹?怎的——就不能走慢一點?怎的——就不能溫柔點對待那落花?我開始苦悶思考。

——人在景觀中,怎就不能慢一點?

城市似乎是“罪惡”的起源,這個被冰冷的鋼筋建築覆蓋的地方,抹去了人們對“慢”的追求。不斷地追求科技進步,我們,千千萬萬個我們蒙上了雙眼,魯莽地往前衝著。我們什麼都看不見,只有功利,名利。對於身邊親人的關愛,我們視而不見;對於嶄露新芽的花兒,我們一視而過;對於該讀的名著,我們“束之高閣”。我們追求快——快餐、快車、速學、速記……難道,脫離了快我們就不能生活了?脫離了快就意味著效率低嗎?

不是。

在這城市的一處,有一家書屋,在裡面,顧客們既可以享受科技的快捷,又可以享受一杯清茶一本好書的悠閒愜意。在一個陽光晒得人暈眩的午後,端一杯芳香的暖茶,品讀著一本好書,又何不是一種舒適暢快?在這裡,沒有都市的喧譁,有的只是一份寧靜,一份思考。人在這樣的景觀中,才能真真切切感到生活的氣息吧。

畢淑敏在一次訪談中提到自己去非洲的旅行。她所乘坐的“非洲之傲”停停開開,車上的人無一埋怨,而是安靜地享受著與人促膝長談,一路觀景的美妙。

這種場景該是多麼和諧,時間不再敲響“該做何事”的鐘,只是如溪水般靜靜地徜徉著,多好。

這個物質豐富的世界還是需要精神的補給,精神的輕鬆,精神的寧靜。

人生的每步路,時間逝去的每一秒鐘,我們不都身在景觀,何不放慢一下自己的腳步。別讓自己被蒙著眼在物質中迷失,在物質中撞得鼻青臉腫。

我彷徨地抬起頭看看窗外,綠油油的樹木在陽光下撐起一把巨傘,時光彷彿停止了……

人在景觀中,放慢自己的步伐,多一份精神的豐盈。

景觀作文 篇8

今日上午,爸爸把我叫醒後,我將衣服穿好,覺得有點兒熱,可父親還是要我穿上了毛衣和針織毛線褲。洗漱間結束,我就去用餐。吃過飯後我就揹著揹包去上學。一外出,我就看到一輪紅日冉冉上升。坐著啟動的電瓶車上,迎頭吹過來的風一點都沒有冬初的涼意。來看今天我的衣服是穿得有點兒多了。

第二節課下課了,我去玩勾腿逮人的手機遊戲。沒嘗試兩下,我的汗就“飛流直下三千尺”了。我馬上跳起來了蒙古的“抖肩舞”,想把汗抖掉。抖了大半天,才把汗抖掉一點。剛剛想再玩,可恨的上課鈴就響了起來,害得我不能玩“勾腿逮人”了。

中午,“皇上(課程安排)召曰”:第一節課是體育課程。我內心想:這一節課一定十分熱。因此,我就趕緊充分準備工作中:脫衣服。還不等他脫,就開始上課了。教師使我們接力比賽的情況下,我就覺得我的末世來到。到我跑了,我剛跑兩步,“碧水東流到此回”的風景就從我的臉部流露出來。這時候,我暗暗犯愁:為何這氣溫早不熱晚不熱,偏要在此刻熱!唉,誰叫我平時不關心天氣預告呢!

我之後一定要多關心天氣預告,依據天氣狀況調整衣服。

景觀作文 篇9

春精心打扮了一番,終於披著綠紗乘著風來了。悄悄地,悄悄地,不發出一點聲響,似是要做個端莊淑女。

可是早起的鳥兒耐不住呵!又歡喜地與老朋友——春打了招呼,學著老朋友先梳理梳理羽毛,接著縱身一躍,張開雙翅,迎著乍暖還寒的春撥出的氣息,在漂亮的景觀湖湖面上投下漂亮的身影。

空中的鳥兒看見了湖中自己的倩影,似乎很滿意,只因湖中還有些別的物什——景觀湖旁的花花草草啦,藍悠悠的天上幾朵棉花糖般軟綿綿的雲朵啦,湖上屹立著的幾塊大石啦,總之它似乎很喜歡這種紛亂的美,好像這湖面就是它的舞臺。

一會兒,它也倦了,也厭了,就飛走了。於是,湖面上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不再有嘰嘰喳喳的歌唱聲了。平靜,再平靜。我知道湖在笑呢,只是笑面與微波交融在一起分不清罷了。

微風輕拂而過,它是春特有的“時間微風”,否則,怎會吹皺了一湖春水,使這湖驟然經歷歲月滄桑,成為一個孤獨的老者,又瞬間將它變回來,變回那個淡雅若蘭的景觀湖呢?

風吹在花叢裡,吹在竹林中,已是年輕力壯的它們彷彿又回到了未長成時的嬌嫩,回到了母親的懷抱,竟都溫柔地笑了。景觀湖也笑了,它又笑了,笑得比之前更可愛。你瞧,它笑出了深深的酒窩;你瞧,它笑出了絲絲幸福的淚流。它的淚與它是一個溫度,涼絲絲的,把人一驚,給人清醒。

哦,不!是春趕著雨前來助陣了。要不怎有那樣多的“酒窩”?雨絲在湖中蕩起的一圈圈漣漪又如一個個小漩渦,要把人吸進去似的,迷得人離不開眼。

這春天的景觀湖是個害羞的小姑娘。剛對它有一些新的認知,它又將人拒於千里了。我只看得景觀湖對我的最後一笑,就瀟灑地與我告別了。

景觀作文 篇10

越過你們的肩膀,我在尋找生活中最質樸的景觀。

我曾見過這樣的肩膀,瘦的幾乎能讓人一眼望透那單薄衣衫下突兀聳起的骨節。

——這是家門口一個賣唱的小小的肩膀。

他大概很窮,買不起像樣的樂器,彈不出華麗的樂章,但熟識他的人都說:他是世上“最富有的音樂家”。每當走過他的身旁,人們總能看到他不羈的長髮在狂亂地吉他聲中自由飄蕩,看到他的肩膀隨著鼓點幸福地顫動。仔細聆聽,心總會因幾句歌詞而莫名地感動,“請不要給我半點憐憫,我的世界因快樂而豐盈!”

——這是我見過最為樂觀的景觀。

我也曾見過這樣的肩膀:圓潤,飽滿,彷彿夏日對映下的荷葉,散發出油油的亮光。肩頭,一個熟睡的小嬰兒正嘟著嘴巴,甜甜地沉浸於夢鄉。

這是一個母親的肩膀,母親平平穩穩地託著熟睡的孩子,配合著均勻的呼吸輕輕拍打著孩子,讓人感覺分外恬靜而溫馨。即使孩子的重量讓母親雙臂不適甚至疼痛,這個平穩的肩膀也不會有絲毫傾側以尋求一絲舒適。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母親的天使,是新生命的起點,是母親靈魂的延伸。

——這是我見過的最為溫情的景觀。

人生路上,我尋找那些極易被人遺漏的精彩“景觀”——肩膀。讓我記錄下這些肩膀演繹的一個個動人的畫面和故事,它們層層疊加於腦海,積澱出一個個真實的輪廓——景觀的輪廓,生命的輪廓。它們讓我們飽含深情,去觸控那鮮活的脈動,用心聆聽這些景觀向我們緩緩述說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