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精華】鄉鎮年終工作總結集錦六篇

工作總結 閱讀(4.37K)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鎮年終工作總結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鄉鎮年終工作總結集錦六篇

鄉鎮年終工作總結 篇1

xx鎮xxx村位於xxx鎮東部,全村總面積可達到14300畝,其中耕地面積3500畝,農戶256戶,人口960人。為搞好文明生態建設,xxx村把綠化工作擺在主體工作位置,取得了顯著成績,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省級文明村”。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科學規劃,戶綠樹掩映

為美化農村的人居環境,增加農民的收入,村黨支部、村委會按照全鎮村屯綠化規劃,抓好村屯綠化。建設四個亮點:一是以建設景觀帶為主,建立園林式村屯;二是以栽植綠化樹種,美化香化為主,建立美化型村屯;三是以栽植楊、柳樹,提高林木覆蓋率為主,建立綠化型村屯,四是以栽植果樹,提高農民收入為主,建立果香型村屯。

截止目前,造林4300畝,其中村屯綠化51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1%,溝栽防護林15條,計20xx畝,用材林800畝,果樹1500畝,無論從管理還是長勢上都是一流的,實現了路渠林帶化,農田林網化,農林複合化,果樹規模化的目標。

二、合理佈局,因地制宜,戶戶鳥語花香

為了確保綠化質量,我村將村屯綠化工程列為全村一項重要工程來抓,統一制定了村屯綠化施工設計文字,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實測,編報表格、繪製施工圖。到目前,共建環村林帶2條,栽樹7000株,綠化街道4條,花圃,鋪草坪,栽植花草8000株,風景樹3000株。利用宜果荒坡荒山建設果園,實現果樹栽植規模化,實現經濟建設、環境美化、群眾致富協調發展。村屯外,實施路、河渠全面綠化,我村組織人力物力,對村路進行維修,修黑色路面2500延長米,解決了群眾出行難題,並在兩側栽植了綠化樹木,同時對河道進行了綜合治理,修築河堤2100延長米,並計劃在河堤上栽樹5萬株,現已栽植1萬株,餘下計劃今秋全面栽完,村屯內,利用房前屋後空隙地、閒散地、荒坡地,見縫插綠,做到喬、灌、花、草結合,庭院、街道、景點綠化相融合。在樹種選擇品種配置上,做到隨形就勢,不拘一格,形式式樣。形成村在林中,家在綠裡,戶在花內的新農村。

三、分類施策,強化管理,家家果實累累

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型別的綠化,採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對路、河、渠林帶及環村林帶,規劃出建設用地,制定施工作業設計,採取招投標的方式,由中標者營造,實行承包經營;對主要街道、校園、廣場等綠化,由專業技術人員設計,村委會統一組織,村民出工營造;駐村單位綠化,由單位投資建設;農民房前屋後空隙地,由林業部門免費提供苗木,群眾自覺栽植,為栽植果木農民無償提供技術服務。積極開展技術培訓、科技成果推廣普及等活動,確保苗木成活率達到100%,大大地提高了綠化科技含量。

四、完善措施,鞏固成果,人人責無旁貸

林業是“三分造七分管”。為防範樹林被人畜危害,村委會制定了管護責任制、村規民約、護林公約,並建立獎懲制度,對承包營造的林木,明晰所有權,放活經營權,核發林權證,保障收益權;對集體所有的環村綠化林帶,實行管護承包,受益分析;對主要街道栽植的樹木,實行門前管護責任制,與村民福利和上級優惠政策兌現掛鉤,獎優罰劣;對農民房前屋後空隙地栽植的樹木,落實“誰造誰有誰受益”的政策。充分調動個人管護積極性。目前,全村已形成了專職人員與群眾相結合的養護管理網路,保證了林木的正常生長。

今後,xxx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道路上任重而道遠,我們一定同心協力,把xxx村建設成為繁榮、富裕、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鄉鎮年終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政務服務中心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依法治縣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和市委三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法規宣傳活動,為推進依法治縣、建設法治安嶽營造良好的範圍。現結合中心實際,將政務中心20xx年依法治縣工作總結如下:

一、有序推進依法執政

(一)建立機構、落實責任。按照縣上的要求,中心成立了以黨組書記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其他股室及視窗負責人為成員的依法治縣領導小組。結合中心實際制定了依法治縣20xx年工作要點及法制學習計劃,各股室及各視窗按照職責要求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二)完善領導幹部依法辦事制度機制。強化法律的剛性約束和制度約束,增強中心依法執政、依法行政能力。加強和改進對主要領導幹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加強行政監察。

(三)完善和落實黨務公開制度。除涉及黨和國家祕密或依照有關規定等不宜公開的以外,黨組的決策事務都通過黨務專欄及led多種方式進行了公開。

(四)推動黨風廉政建設法治化。進一步健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領導幹部的廉政建設學習,深入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落實紀檢組長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制,推進正風肅紀,嚴格執行領導幹部政治、工作、生活待遇等方面制度規定,建立改進作風長效機制。

二、強力推進依法行政

1、深化行政審批指導改革

(1)清理規範行政審批專案。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市(州)行政許可專案目錄》和《縣(市、區)行政許可專案目錄》的通知(川府發20xx〔80號〕)要求,組織相關部門完成了行政審批專案清理工作。現保留行政審批專案182項、保留公共服務專案154項。

(2)推進“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 按照市、縣的統一安排部署,積極配合工商部門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關於落實推廣“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XX縣委、縣政府的部署,積極配合工商部門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全面啟動了企業 “三證合一、一證一碼” 登記註冊工作,通過 “一窗接件、聯動辦理、一窗出證”的“一窗式”辦理模式, 壓縮了審批時限、減少了申請人往返次數、降低了企業辦事成本。截止目前,已核發 “一照一碼”營業執照53份。

2、深入推進“兩集中、兩到位”

加強與縣委編辦、紀委監察局的配合,督促各部門全面落實 “兩集中、兩到位”,各審批服務部門均成立行政審批股,視窗辦事能力明顯提高,較好的解決了辦事物件“兩頭跑”問題。目前,應入駐行政審批部門33個,已入駐31個部門、佔應入駐的94%。應進納入政務服務中心辦理的行政審批事項182項,已納入182項,佔應納入的100%;公共服務事項154項,已納入114項、佔應納入的74%。國地稅、工商等部門審批股整體入駐,所有審批服務事項均能在政務服務大廳受理和辦理。

3、著力推進並聯審批

按照“一窗受理、資訊共享、同步審批、限時辦結”的原則,堅持“中心組織協調、牽頭部門負責、審批部門配合”機制推進並聯審批。通過各方努力,中心成立了並聯審批股,部門行政審批股整體進駐中心,為全面推進並聯審批奠定了基礎。

4、審批流程不斷優化

按照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的要求,組織視窗部門對保留的審批及服務事項的審批流程進行優化再造,依法取消部分前置條件,提高了審批效率。已納入中心辦理的審批及服務專案的平均承諾辦結時限比法定辦結時限減少了6個工作日,平均辦結時間為1.5個工作日。

5、服務方式不斷創新

進一步完善電子政務大廳功能,實行網上諮詢、申報、受理、預審、審批。積極推行“預約、上門、延時”服務,對重點專案開設“綠色通道”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今年以來,實現網上辦件2.9萬件。開展預約服務320件(次),延時服務1049件(次)。

6、監督管理不斷強化

嚴格執行“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責任追究”等各項制度,使用四川省行政審批通用軟體系統辦理審批事項,將行政審批的各環節和視窗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納入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系統實施監察,規範審批行為,提升行政效能。

7、基層便民服務全面推進

以群眾滿意為宗旨,以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為重點,以便民利民、公正公開、務實高效、依法行政為基本要求,推進鄉鎮、村(社群)便民服務中心(代辦站)建設。目前為止,全縣69個鄉鎮、926個行政村、44個社群均建立了便民服務中心(代辦點)並投入執行,辦件量達76萬件。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鄉(鎮)”,實現“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讓方便留給群眾,把麻煩留給自己”的服務承諾。

8、深入推進行政權力依法規範公開執行系統建設

全面完成行政權力清理、內部流程圖繪製、廉政風險點梳理和電子監察點建立工作。規範行政權力動態調整,完善落實內部責任追究制度。及時公開行政權力的法律依據、權力事項、外部流程等內容,加強層級許可權管理和基礎資料維護,加快推進行政職權目錄編制、調整和動態管理、完善電子政務大廳、加強行政權力執行基礎平臺和行政權力執行監督平臺建設(即:“一目錄、一廳、兩平臺”),實現省、市、縣三級行政權力網上執行、互聯互通。保證行政權力事項公開、執行規範、結果公正、監督有力。

鄉鎮年終工作總結 篇3

XX年,鄉人大主席團按照縣人大的統一部署,緊緊圍繞全鄉的各項重點工作,發揮人大自身職能作用,組織人大代表開展各項活動,充分調動了代表的履職積極性,活躍了鄉鄉人大工作,提升了鄉鄉人大工作的整體水平,為促進鄉域經濟發展和全鄉三個文明進步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一、圍繞夯實工作基礎,開展規範化建設活動

一是結合人大工作實際,加強了制度建設。鄉人大主席團每年初都制訂工作計劃,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完善了三個職責(鄉人大主席團職責,人大主席團主席職責,人大主席團副主席職責);建立了六個制度(人大主席團學習制度,辦理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制度,調查研究制度,請示彙報制度,聯絡代表制度,辦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制度);建立了“六簿一冊”(主席團會議記錄簿,代表先進事蹟記錄簿,人民來信來訪記錄簿,各級檔案登記簿,代表議案和批評、建議、意見記錄簿,代表小組活動記錄簿,代表分組情況及代表花名冊)。

三是結合“梯形代表網路”建設,規範人大檔案。鄉人大主席團辦公室配備了一名專職祕書和兩名兼職資訊員,在去年“梯形代表網路”建設的基礎上,對每個代表聯絡選民的情況、效果詳細登記。同時,按照《檔案法》的規定,及時將人大工作中形成的有關資料總結整理,組卷歸檔,使我鄉的人大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二、圍繞發揮代表作用,廣泛開展“代表議政日”活動

一是對“國小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可行性”進行議政。年初,鄉人大主席團於4月5日組織23名人大代表、鄉中心校負責人喬嶺國小參觀了已經成功執行一年多的寄宿制學校,詳細聽取了學校負責人對合並校點後教育、教學發生可喜變化的介紹,並對群眾和家長關心的問題著重進行了諮詢。帶著深深的感觸和切實的體會,代表們就“寄宿制學校是否可行”展開了專題討論,一致認為喬嶺國小的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鑑,合併國小校點利多弊少,勢在必行。代表們還就寄宿制國小建設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瞭解決辦法。

二是對“公路建設資金籌集及工程招投標”進行議政。村村通工程是今年全鄉的重點工程,也是倍受群眾關注的焦點工程。本著“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原則,鄉人大以株森村為試點,組織了村民代表進行民主議政。通過民主議政,村裡的大事小事都由村民代表說了算,群眾明白、滿意,幹部清白、高興,各項工作執行起來格外順利。

三、圍繞全鄉重點工作,開展代表視察活動

春季,鄉人大牽頭組織有關執法部門,對全鄉農用生產資料市場進行視察檢查,督促行政職能部門嚴肅查處製造經營假、冒、偽、劣種子、化肥、農藥等商品案件,嚴厲打擊“騙農、坑農、害農、卡農”等違法行為,為全鄉農民發展經濟、搞好產業結構調整、增收致富,掃除了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四、圍繞行風建設和政府工作,開展代表評議活動

把鄉內七站八所、鄉直和駐鄉部門全部置於人大代表的評議範圍之內,評選出最滿意的單位和最不滿意的單位。好的進行表揚,差的在進行批評教育的同時還要再進行一次專門評議,詳細接受代表質詢,作出答覆,制定出詳細的整改措施。通過評議,各基層所站轉變了作風,改善了服務

鄉鎮年終工作總結 篇4

一年來,鄉綜治委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政法綜治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四區戰略"打造名副其實的蓮花之鄉,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公共安全問題,最關切的權益保障問題,最關注的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為著力點,以新一輪平安建立為抓手,以政法綜治隊伍建設為保障,不斷完善“360"服務機制,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全力推進政法綜治工作,為順利實現全鄉“十二五"規劃,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一、完善獎懲機制,激發基層活力

鄉黨委、政府立足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確保全鄉社會政治大局穩定。以“建立平安"活動為載體,實施了“組織、制度、責任制、落實、督查、典型示範”六個保障機制,鄉黨委定期聽取鄉綜治辦、鄉信訪辦、鄉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的工作彙報,對涉及社會穩定的重大信訪矛盾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安排專人,限期解決,並將處辦情況作為年終鄉村幹部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今年年初在全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表彰工作會議上,與各綜合治理責任單位簽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書,同時對上年度綜治工作先進村、優秀治安中心戶長進行了表彰獎勵。

二、強化宣傳教育,提高幹群素質

一是開展建立“平安”宣傳活動。按照縣綜治委的統一安排,我們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大力開展建立“平安"的宣傳活動。在今年三月份建立“平安"宣傳活動中,鄉村兩級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單,辦板報,張貼標語,廣播喊話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營造了良好的政法綜治工作氛圍。二是開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動。今年在鄉集鎮中心區,懸掛反邪教警示掛圖,向來往群眾散發“平安"、治安安全防範、反邪教警示教育、信訪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宣傳資料。

三、創新社會管理,抓好安全防範

按照縣綜治委《關於加強社會治安防範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大力開展治安防範宣傳工作,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網路,加強農村治安防範工作,不斷提高全鄉社會治安防控能力。

一是加強綜治網路建設。每月對全鄉8個村級綜治工作室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每月召開一次“三員合一"工作會,認真聽取群眾反映的意見以及他們調解處理情況,分析其原因。對履行職責不到位的,要求村黨支部及時予以調整。另外,投入資金近40萬元,在全市率先成立和諧平安聯創中心,把基層行政資源整合起來,形成抓綜治、保平安的合力。鄉和諧平安聯創中心是在縣綜治委的精心指導和鄉黨委、政府領導下,設立的一個集綜合治理、維護穩定和平安建設為一體的工作平臺,下設“一心六室",即矛盾調處中心、綜治辦公室、維穩辦公室、司法所辦公室、訴求表達室、平安建設辦公室、三調聯動辦公室。同時,公安、國土、計生、安全、民政、工會、團委、婦聯等部門聯合參與“聯創中心’’的工作。“聯創中心’’主任由鄉黨委書記兼任,常務副主任由鄉黨委副書記兼任,副主任由鄉派出所所長、鄉維穩資訊督查員兼任。自鄉和諧平安聯創中心成立以來,各種矛盾發現及時,調處有力,深受群眾的好評,鄉和諧平安聯創中心率先達到一級鄉所標準,先後接受了舒曉琴、周萌、張傳發、劉和平、彭豔萍、周敏等省市領導同志的視察,並得到了一致肯定。

二是推行“360"便民服務工作法。為進一步密切黨群關係,創新社會管理,切實提高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鄉摸索出一套“360"工作法。今年以來,我鄉以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為契機,不斷完善便民服務機制,在全鄉範圍內積極推行360便民服務工作機制,通過“定點服務、上門服務、網路服務"三種服務方式;充分利用“鄉、站、隊、村、組、員”六位一體服務體系;實現與群眾“零距離’’貼心微笑服務。組建8個工作組,在全鄉開展“進百家門,察百家情,解百家憂,助百家富,求百條計"活動,黨員幹部進村入戶走訪群眾,做到“每組必到、每戶必訪”,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摸清農戶所思所想,掌握矛盾糾紛源頭。並要求駐村幹部每週到各自聯絡的村走訪不少於2天,根據走訪情況建立民情檔案,詳細記錄

走訪的時間,走訪物件,農戶家的基本情況,以及農戶反映的問題,相關的處理意見和建議,並對村情概況、村黨員幹部組織結構、困難程度及村民收入來源、村務公開、社會事業發展等基本情況歸檔成冊。對重大事項和涉及村幹部的意見建議、利益訴求以及各村重點人員、重點問題進行重點掌握,單獨建檔。各單位、各村每月召開一次民情分析會,對當月的夜訪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分門別類,逐一進行處理,對於不能由本單位解決的問題,上報鄉360便民服務領導小組,經領導小組研究送交鄉聯創中心,進入聯創中心處置程式。該項活動以來,共收集社情民意600餘條,發現社會治安隱患30餘起,並將這些隱患及時處理在萌芽裝態中;在走訪中化解矛盾糾紛19起,幫扶困難群眾100多人;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得到廣泛宣傳,切實提高了群眾的法律意識,深得廣大群眾的好評。通過“360’’工作法,使鄉村幹部進一步改進了工作作風,加強了幹群感情紐帶聯絡,樹立了親民、為民、愛民的良好形象。

三是大力推進社會網格化管理工作。按照上級要求,鄉黨委政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整合各方資源,動員全體鄉村幹部積極探索社會網格化管理新模式,迅速成立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在工作過程中努力做到四個結合:即網格化管理與進一步推進360便民服務機制相結合;網格化管理與建設“富裕、文明、法治、秀美、幸福”新相結合;網格化管理與百姓評政相結合;網格化管理與幹部作風建設相結合。通過三級網格工作人員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基本實現了“有事找網格、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鄉、要事報得上、服務群眾零距離”的目標,社會各界反應良好。

鄉將全鄉8個村69個村民小組,按照“地域相鄰,構成相似,規模適度,方便管理”的原則劃分成55個三級網格,並將每家每戶的房屋照片與網格平面圖相對應,增強了基礎資料的可靠性和實用性。轄區內設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8個,三級網格55個。由35名鄉幹部分別擔任一、二三級網格長,鄉、村、組相關人員134人擔任一、二、三級網格管理人員。鄉社會網格辦公室精心繪製全鄉網格圖,不同的網格採用不同的顏色,界定網格的四至範圍,建立網格檔案,做到人進網格,戶進網格,房進網格,單位進網格,實行網格內全員,全地域、全服務管理,真正做到資訊全掌握,管理無縫隙,服務無遺漏,責任全覆蓋。

四是做好刑釋解教人員幫教工作。刑釋解教人員作為重點人員由所在地治保會擔負主要幫教責任,派出所包片民警不定期對其進行教育、幫助。現在我鄉共有刑釋解教人員21名,大部分自謀職業,安分守己,沒有發現重新違法犯罪現象。

四、調處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

對排查出的問題及時做到彙集、分流辦理,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實行領導包案制,對一些重點疑難案件,由鄉黨委政府班子領導包案,通過一個案子,一名領導,一個方案,一個班子,一抓到底“五個一”工作機制,促使老大難問題及時得到化解。依託鄉和諧平安聯創中心和村綜治室的工作平臺,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機結合,著力構建大調解、大信訪的工作格局。果斷處理矛盾糾紛,做到矛盾糾紛不出組、不出村、不出鄉,努力確保整個社會大局穩定和諧平安。今年10月份,經鄉、村排查及時發現塘邊村部分村民與新農貿市場指揮部因土地補償,市場管理收費等問題發生糾紛,有發生群體性的事件的苗頭。得知情況後,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連夜安排鄉村幹部調查情況,瞭解情況,及時召集農貿市場指揮部工作人員,塘邊村幹部和部分農戶代表召開協調會,達成協議,保證了新農貿市場的正常的執行,將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當事雙方都對鄉政府的處理方式感到滿意,使農貿市場老闆和村民達到互利雙贏,提高了政府的威望。截止到11月底,鄉村兩級受理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9起,基本上都調處成功。

通過一年的努力和實踐,我鄉緊緊圍繞創新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的目標,積極探索出了一些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的有效途徑,政法綜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離上級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後的工作中,鄉為進一步完善社會管理機制,將繼續努力在創新社會管理上做文章,在暢通訊訪訴求渠道上下功夫,在解決群眾合理訴求上動腦筋,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進一步推進平安建立活動,營造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好環境,把我鄉打造成生產發展、鄉風文明、宜居宜業、生態和諧的新。

鄉鎮年終工作總結 篇5

今年我鎮水務工作在上級的關心支援下,在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水利建設成效顯著,為我鎮高效農業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大投入,紮實推進水利工程專案建設

今年,全鎮完成了石上、群英、三畝田四口大山塘除險加固工程,山田河、山田段、鴨頭段河道治理工程等重點水利專案進一步得到建設和完善,總投資達420萬元。完成了49口山塘清淤,協調配合搞好了農大、謝家等村國土整理治理專案,目前土地整改開工建設專案有鶴源、向坪等村,完成了向坪、爐煙、黃荊坪等11座河壩改造,完成了羊古灘上街機埠,農大苗田、墈頭兩組機埠改造,對永樂橋兩岸進行機埠安裝,完成了高田鶴源渠、羊古灘管道灌溉,中央專案投資建設,目前,全鎮水利建設正在熱火朝天,為農業增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強化措施,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責任機制

為落實好防汛抗旱工作措施,一是安排專項資金,確保水庫防汛物資安排到位。購纖維袋4000只,撮箕400擔,鐵楸80把,鋤頭80把,砂石4000立方。同時將通往庫區防汛公路用砂石墊平,確保公路暢通,做到庫區防汛電話24小時有專人值班,做到政令通暢。二是切實加強對防汛抗旱工作的領導。嚴格落實上級防汛方案及措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防汛指揮部成員,落實了水庫聯庫領導及技術責任人,制定了周密的緊急避災預案和水庫排程方案,併發至各村居,要求各村按照緊急避災預案中的內容及時傳達到組到戶,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組織重點村進行了應急避險演練根據上級安排佈置,並將鴨頭、金源、爐煙、同輝、獅巖五村的防禦山洪地質災害報警器重新除錯,確保不出現任何防汛責任事件。今年是水災之年,有效的調節南康和馬尾皁兩座中型水庫庫容,確保了我鎮在水災之年奪取了全面豐收。

三、健全機制,建立水利設施和水資源保護系統

重點對南康水庫和馬尾皁水庫飲用水資源進行了整治,對爐煙、謝家兩村涉及2300多人安全飲水進行了飲水設施建設和使用者管道安裝,確保工程如期如質完成。建立了水資源保護機制和安全責任體系,對山田河和高田河河道採砂行為和違章建築進行了整治,對全鎮的水利設施制定了保護管理辦法,做到了依法治水和依法管水。

總之今年的水務工作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後段工作任務更多更重,我站將繼續以及高度的責任感受和緊迫感,規劃、設計、管理好水利事業,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水利環境而繼續努力工作。

鄉鎮年終工作總結 篇6

人才是強鄉富民的保證,今年本著發掘與使用人才並重的原則,結合我鄉人才工作五年規劃,制定了本年度人才工作計劃,經努力,我鄉人才工作有了新進展,現將一年工作總結如下 :

一、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我鄉加強了對人才工作宣傳,通過板報、宣傳資料、三務公開等形式,全面營造人人尊重人才,重視人才的氛圍。

二、完善、實施我鄉各項人才工作制度

我鄉黨委政府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結合本鄉實際情況,建立、完善和實施我鄉的人才工作制度、人才工作5年規劃和年度計劃等,為人才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摸清人才情況,建立人才資訊庫。

在今年3月完成了人才摸底工作,根據我鄉的實際,鄉人才領導小組將轄區人才分為3類:一類是農村中從事農業生產的鄉土科技人才;二類是從事企業管理經營的管理人才;三類是政府機關及學校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

四、開展人才聯絡制度。

我鄉落實了人才聯絡制度,各包村領導負責本村的人才聯絡工作(上鄉村沙強、xx村沙德勝、新營村郭梓賢、營盤村敬淑英、牛郎村朱麗),具體事務由各包片片長負責。

五、開展人才培訓工作

我鄉廣泛開展活動,確定重點的培養物件,落實培養措施。由農業服務中心牽頭建立科技培訓基地,依託遠端教育裝置及技術輔導隊在全鄉範圍內積極開展各類培訓活動,加強了農業實用技術、科普知識培訓,組織各類人才參加培訓的人次達到600人以上。

六、開展人才示範村、示範崗評選活動

組織開展了州級人才示範崗活動,報送我鄉新營村支部書記劉賢國同志為人才示範崗,與此同時加強了人才示範村、示範崗活動,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人才示範村、示範崗作用。

七、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領導機構,落實人才工作具體負責人

為使我鄉的人才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根據我鄉的實際情況建立了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鄉黨委書記楊雨非任第一組長,鄉長徐建軍為第二組長,鄉黨委副書記郭梓賢任副組長,全鄉黨政領導班子及各聯絡村的片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