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有關作文教學工作總結4篇

工作總結 閱讀(9.21K)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作文教學工作總結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作文教學工作總結4篇

作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能站在這個講臺上講話,首先感謝各位領導對我工作的支援,感謝語文科組的各位同事、其他備課小組曾經關心、幫助過我的老師、感謝高二年級語文備課小組的各位成員,謝謝你們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對我教學工作的監督、指導。

說句心裡話,我是沒有資格站在這個地方跟各位領導、老師,談談我的語文教學經驗。我覺得做得比我好的老師實在太多,我覺得有點慚愧。但是如果非的要講的話,我就說說我的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希望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一、寫作情況的簡介

提起作文訓練,很多學生都感到頭痛,他們不知道怎樣去構思,如何去下筆。提及到寫議論文,學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感覺難以下手。勉強完成了訓練,也出現了“前言不搭後語”,不知所云的情況,甚至經過了幾次訓練,我們吃驚地發現在學生的作文字上,出現的論據可謂是屈指可數,寥寥無幾。鑑於此,我們進行了課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5%的學生不知如何進行議論文的寫作,87.7%的學生不知道論據應該從何而來,不知道如何恰當使用論據,甚至喪失了寫作的信心,有些“望文生畏”。我們想了一些方法,嘗試著去實行,以便調動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再一次讓學生敢於提筆寫作。

就學生寫作而言,經過訓練我們發現了許多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歸納和總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行文不夠流暢,語病太多,很多錯別字。

2、的提出不夠合理,甚至論點的提出不夠明確。

3、論據少的可憐,確切地講應該是相當缺乏,不夠具有代表性。

4、文章寫作缺乏辨證思維,缺少對問題深層次的思索,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二、課外調查新發現

針對以上幾個問題,我們發動了一些老師在其它班級、年級進行課外調查瞭解,瞭解的結果令老師目瞪口呆、瞠目結舌。我們的很多老師經過研究,找到了一些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

首先,很多學生受地方語言的影響,很多文字的書寫不同標準漢字,然而這些學生自小接受粵語教育,導致他們現在自然而然將“粵”字寫在作文中,因此,在學生作文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老師不認得的別字,經過確認,我們才瞭解學生已經習慣了。

其次,很多的學生不知道論點在一篇議論文中的“靈魂”作用。課外調查中發現,我們的學生不知道什麼時候提出觀點,有時觀點的提出不夠新穎、明確。而且觀點的提出連學生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正確、符合規律,甚至有時會發現一些不符合科學的主張。

再次,他們在閒暇之時只看些娛樂雜誌、明星追蹤性質的文章,在學生的表層記憶裡很少有理論論據和事實論據,瞭解的不夠深入,在學生的寫作訓練中用到的論據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尷尬局面。

最後,對於辨證的思想,我們的學生是這樣解釋的“我們的為人處事應該是中庸一點好”。難怪他們的文章中對於很多問題的論證不是非常的深入,而且有一點含糊不清的感覺。因為他們平時就缺少刨根問底的習慣,他們習慣於不求甚解了。至此我們找到了事情發展的根源。

三、提高學生議論文寫作興趣的幾點嘗試

針對在實際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我們的老師精心商量了一些改變現狀的措施,可以這樣講“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實施起來感覺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作為這一職業的從教者,我們還是進行了一些大膽的嘗試,以達到改變現狀的目的,具體嘗試如下:

1、兩分鐘的演講。

具體來講就是提供一個話題給學生,讓學生即興準備,可以商量,然後找一些學生進行當場的表演。一方面可以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另外一方面,我們可以讓學生抓住關鍵,提出自己對於問題的獨特見解和看法。比如我們提出一個問題,談“勤學”和“效率”,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理解勤奮學習的重要性,列舉自己所知道的事例,進行簡單的分析,同時也可以從另外的角度去談及到學習的高效率。經過這樣的鍛鍊,我們明顯的感到學生對於問題思維的角度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

2、互相批改作文,找到不足。

我們進行這種活動的目的並不是想老師偷懶。首先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後同學互相批改作文,找到文中明顯的不足,讓學生學會修改作文,這樣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今後再寫作文時,會時時刻刻注意到類似的問題,大大減少類似毛病的發生率,而且在這種活動中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學習別人作文中好的語言,好的論證方法等。我覺得會修改別人的文章,可能你自己就會寫文章,發現別人的優點,你能夠得以借鑑,這樣我們才能夠不斷成長,不斷進步。所以我們認為這種方法對於學生的幫助很大。

3、課前名人名言。

針對學生論據過於少的特點,我們發動了學生搜尋很多的名人名言,並且讓學生進行課前的演講,談談學生自己對於問題的看法,當然還要聯絡現實。以前學生的作文中很少出現一些名句,他們的語言總是顯得非常的蒼白無力,語言顯得非常乾癟。我們採取分組搜尋有關話題的文字,最後找出一點時間全班進行學習和認識。在我們用了這種方法以後,絕大多數的學生感覺在實際寫作中理論論據豐富了許多。

4、組織學生分組收集論據。

論據是為了文章的觀點來服務,為了論證自己的主張來服務。所以我們的論據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科學性、典型性。針對學生的事實論據過於少的特點,我們給學生分組收集論據。分組不是無目的的,而是給每一個小組一個話題,然後再搜尋相關的論據。我們給學生一段時間,讓他們有充分的準備,再集中找一個時間,讓學生進行交流。這種方法對於絕大多數的學生而言,可以說是很有幫助的。一個小組收集幾十個論據,全班分為5-6個組,那麼,每次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將要掌握幾百了論據,如果半年下來,學生可能再也不會出現在作文中無話可談的局面。這也應了那一句話“眾人拾柴火焰高”,也可以說成是“資源共享”。

5、觀摩辯論比賽。

俗話說“事實勝於雄辯”,但是在議論文中的確存在著辨證思維的過程。而且我們的學生缺少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於是我們組織學生觀摩辯論比賽。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辯論雙方

的辯題就是自己一方的觀點,論證自己的觀點正確需要有充分的論據,而且更需要辯手有清晰的辨證思維。而這一切正是我們的學生非常薄弱的。例如這樣的一個辯題“玩物喪志”和“玩物未必喪志”,學生在作文中辯的不很理想,於是我們發動大家去準備一次辯論比賽。我想對於學生而言,正也是一種鍛鍊。

四、興趣培養初見成效

經過半個學期的協調,我們的努力可以說是已經逐漸取得回報,而且我們的學生可以自覺地進行寫作,而且他們再一次敢於拿起手中的筆,去迎接新的挑戰,挑戰自我。具體效果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了

b)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多變

c)學生的寫作內容豐富了

d)學生的欣賞水平上升了

很多的學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雛菊》文學社,並且在上面發表文學作品,(3)班的馬秀冰同學代表去參加順德區組織的作文競賽,取得不錯的成績,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回答問題的能力在一天天進步,作文的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在xxxx—xxxx學年度的第一學期全區統一考試中,兩個班的語文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高二(3)班語文的及格率在全區排名第四、優秀率第五、平均分第五,並且作文的平均分達到33分,最高分39分高二(6)班語文的及格率全區排名第四、平均分第8,並且作文的平均分達到31分,最高分36分。

成績的取得除了有一點偶然的因素之外,我想更多的還是師生的努力。當然,我們的研究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有些操作的環節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調整,有些具體的工作還需要上級領導的進一步支援。畢竟,所有的創新都需要時間的考驗,都需要一步步的磨練。在新的學期裡,我們除了進行以前的工作之外,還打算進行新的嘗試。當然,改革有成功也可能會失敗,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成功會屬於我和我們的學生。

總之,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學生繼續堅持下去,我們的工作還會再上一個臺階,我們也知道自己的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希望師生共同努力,爭取把我們的作品展示給別人看,爭取有更大的進步。

作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九年級語文教學與七年級、八年級有明顯不同,他所有的指向都較勢利,那就是一切為了會考,為了會考的一切。所以它的教學導向旨在引導學生應對及操作會考試題的策略和方法上。

一、 知識點的梳理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學生到了九年級,相應的知識點也到了一個可以歸納總結的時候,很多的閱讀文題目其實也都是在以各種形式在考知識點,可是我們的九年級學生,到了臨考前,諸如連人物描寫的幾種角度(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諸如修辭手法的幾種形式(比喻、排比、擬人)都還是模糊一片。雖然我臨時突擊,以結構圖的形式把知識點給予明確的概括,在閱讀文章中予以強化,可是張冠李戴的現象依然是相當多的。

單靠九年級的複習突擊,效果是肯定不好的。如果能在平時年級的教學過程中,就把知識點的梳理系統化,滲透進日常的教學,學生對知識點的瞭解有了至少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他們對知識點就有了一個消化到內化到運用的過程。考試中類似的題目對他們來講,就不會再具有如此的難度。

二、要訓練學生自己習得知識的能力。

基礎知識的學習可以很簡單,老師報答案,學生記答案,但是長期下來,學生一個養成了惰性,二來,對聽來的答案他們也難以真正掌握。

如果,在更早的時候,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讓學生養成勤查工具書的習慣,養成藉助學習資料自己找答案的習慣,他們的自學能力會有更多的提高,他們的知識面和字詞的積累以及語感反應都會有更樂觀的表現,碰到這樣的選詞填空的題目,也會更有信心。

三、要讓學生有規律有技巧地進行答題

很多時候,學生在碰到類似的閱讀問題的時候,信手寫來,憑著感覺走是最常見的答題方法。其實,閱讀文章的答題也是有技巧有規律的。文章中關鍵句子的把握,答題時關鍵詞句的出現,常常就可以讓閱讀問題的回答變得又快又準確。

如果學生在答題前就有這樣的答題技巧:某段文字的作用常常表現在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上,從內容看,不外乎為塑造人物服務,從結構看,或作鋪墊,或埋伏筆……那麼他們在答這道題時,答題的大方向是不會出錯的,同時,這樣的答題技巧也會自然地對他們的答題語言進行約束,出現更多的得分點。

這樣看來,我以為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一定要搞閱讀文的題海戰術,但是,做一篇文章,卻應有做一篇文章的效果。要讓學生在做題目的時候,瞭解出題者的出題意圖,熟悉並掌握一些經常出現的題型的答題技巧與規律,並能在閱讀文訓練中發覆運用。

4,文言文考查試題越來越具有強烈的背誦及遷移性質。

會考文言文試題中解釋加點字意義的出題範圍內容基本上全是從學生課文下面的註釋中來的,另外翻譯句子的評卷方針是意譯不給分,直譯時關鍵的一個字漏譯也會被砍去一半分。這種嚴格到殘酷的評卷方式使我們的文言文教學變得相當嚴肅。總結以往的失敗教訓,九年級的文言文教學更應偏重於授課的細緻,細到每一個字的意義都不能馬虎。老師講課時絕不允許只串大意而不通詞素,必須引導學生養成一字一字的翻譯習慣。另外,要求學生課文下面的註釋除專有名詞外一率得會背,包括個別較難句子的整句翻譯也要張口就能背出來。背誦的實惠不僅能應對課內文言文的試題,課外文言文的好歹也全仰仗學生對課內文言文字詞的理解記憶。我學生一課一課背,教師一課一課落實,然後再讓學生見識課外文言文,引導學生把課內字詞意思遷移到課外。剛開始時學生不會遷移,一見到課外文言文就懵了。

5 就是學生最沒把握的現代文閱讀教學了。

提高學生現代文閱讀成績的唯一方法當然是老套的做題戰術。但九年級上半期及下半期開端,不應該是學生的題海戰術,而應該把重點放在教師身上。其實我發現七年級八年級時,學生基本上不明白現代文閱讀得分技巧,問十個同學十個同學回答現代文閱讀答案是蒙的,甚至很多同學拿著筆不知道怎麼表達他蒙的那點可憐的答案。所以,現代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是學生提高閱讀分數的心鎖。教師把重點放在答題技巧上而不僅僅停留在對標準答案上,學生閱讀分數提高就有希望了。比如告訴學生議論文、說明文答案基本上可以在原文中找出來;寫景或寫物的散文大膽的往人身上靠,寫人或敘事的散文儘量地往情上靠;寫景的文章不看景只看議論和抒情答題就簡單化了,寫人的文章不往事上看只揣摹作者的情感就深刻了;所有問題不籠統回答而用條理分割的辦法慢慢回答等方式,讓學生最大限度的贏取得分機會。當然並非所有現代文閱讀題目的答題方式都有技巧,有的直接考查的是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如標點、字音字形、詞語意義理解;病句、仿句造句和語言的得體等就另當別論了。

6最後說說作文,作文可分成四等:又華又實,華而不實、實而不華、不華不實。

又華又實是任何時代任何人追求的最理想境界,這裡不做贅述。具說華而不實已不再時髦,實而不華反佔先機。對此我有不同理解,讓學生一本正經地下工夫寫實比讓學生耍筆桿子寫華更難,而且出力不討好,得分往往更底。華美的文字和華美的裝修一樣更容易引人眼球,它最起碼體現了學生運用文字的嫻熟性,如果不慎不實了,評卷老師也不忍心痛下殺手,得分往往比預想的高。這些學生已經在九年級以前訓練過了,九年級時要學生訓練在華麗語言掩蓋下儘量撩撥評卷老師的情,讓他在枯燥而雍長的評卷過程中怦然心動,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諱的是他不動情。所以在讓學生作文時一定要充滿感情的寫,要求學生先打動自己,然後才有可能打動別人。二是儘量在作文裡出現帶感情色彩的詞,讓評卷老師不知不覺地受你蠱惑;三是儘量用短句子,避免病句和不流暢;四是感情強烈時可獨立成段,突出你的情感;五是下苦工夫在結尾處議論和抒情,讓抬筆打分的老師所看的最後一眼是你文章中最靚麗的地方。

九年級語文教學才總結為以上幾點,儘管疏漏處很多,但很願意與大家共享,並希冀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作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3

作文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六年級作為國小向中學過度的年級,如何做好國小作文和中學作文的有效銜接,使學生的作文水平穩步提高,是需要我們語文老師動一番腦筋、下一番功夫的。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是怎麼做的。

一、摸清學生基本情況

六年級的學生寫作有了一定的基礎,幾年下來,存在的問題也多了。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作文偏題或離題,另一個常見的毛病是文筆不好,詞語不夠,想象力不豐富。如何解決以上這些問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平時的教學積累。

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動寫作積極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1、是讓學生有說的慾望。

學生有了說的慾望才能做到我口抒我心,我筆抒我口。教師要突出“從說到寫”、“先說後寫”、“以說促寫”的引導過程。

2、是不讓一個學生在寫作時頭痛。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是無法改變的,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拿同一標準來衡量所有的人,尤其是後進生。我的做法是,讓他們從一句話作文開始,再到兩句話、三句話??逐步完善。

3、是對農村的學生要用切合實際的命題。農村學生不像城市學生見識多、廣、新、奇。所以,在命題和選材上都儘量貼近農村國小生的生活環境和特色,緊扣“農”字出題,寫出農村的特色。農村的人和事,素材很多:收稻穀、挖花生、餵豬、養雞、趕集等等。這些農家人、農家事、農家景都是他們親眼目睹的、熟悉的、易於理解的和感興趣的真人真事。

4、是開展豐富多樣的交流活動。有時我朗讀學生的優秀片段或作文,有時請學生上臺來自己放聲朗讀,有時要求各組分別圍成一圈,每個人都選讀一至兩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組員聽評其作文的長處和短處。在同學熱烈的掌聲中、在充分肯定的評價中、在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讀中,學生逐步樹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覺得自己行。

5、是鼓勵寫作,推薦發表。我通常是利用學習園地,把選好的文章張貼到學習園地上,讓同學們利用課間閱讀、欣賞,然後讓每位學生寫出各自的感想、體會,指出其優點和不足之處。

三、注意寫作素材的積累

鄉村的學生平時很少課外閱讀,缺乏寫作素材,對作文望而生畏。要是學生寫作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必須注意積累寫作素材,提倡多閱讀文章。但僅僅多讀是不夠的,在讀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素材的積累,讓其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並靈活地運用到寫作中去。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使用以下三種方法積累寫作素材:

1、是在課堂上積累。我告訴學生國小課本里面的文章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文質兼美,不少是名人的佳作。其中的好詞佳句通過讀、品、抄、背、說話、寫片段等積累起來。當學生在仿寫和使用恰當的時候,我都會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2、是在課外積累。

我嘗試著每次上課前幾分鐘後都讓每一位同學到前面講一個故事或者說一段話,內容不限,古代的、現代的,國內的、國外的,笑話、寓言故事等等,或者親身經歷的,或聽說的、看到的,然後請同學們發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談自己的感受、體會、啟示等等。我還提倡學生無論何時,無論在哪裡,只要發現了寫作素材就記在當天的日記本上,從一個表現心情的詞語開始,到表達情感的一句話,最後寫段或篇。

3、是貼近生活。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有意識的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豐富習作素材。”先觀察後作文,先實踐後作文。記得有一次,我帶學生在學。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1、仔細審題。

學生在得到作文題目後,總是急於下筆,往往寫得精彩卻不符合題目要求,因此審題時一定要教學生審清物件、審明範圍、審準重點。

2、認真擬題

一篇作文,題目就是它的靈魂,是引人入勝的燈塔,可有時候學生“題不對文”,題目空泛,華而不實。有些同學擔心文章標題字數太少說不明白,就硬把題目拉長。我要求學生擬題要切合文章的思想內容;擬題要具體;擬題要醒目,有新意,要精練,不要累贅。

3、寫好開頭和結尾

寫好開頭段,才能緊緊抓住讀者的目光。開頭方法多種多樣,我教給學生一條,那就是:簡潔明瞭迅速入題。對於結尾也沒有固定的格式,我讓學生一定掌握好常見的幾種方法,有概括全文、交代結果、寫出感受篇末點題、表達感情和願望、首尾呼應給讀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餘地等。

4、書寫習慣方面:字跡工整,保持規範。

五、注重作文評改

一篇作文完成後,需要的是評定,推動,我很注重後期的評改工作,主要落實以下兩方面:

1、作文寫好後,我總是讓學生先自主評改,通過檢查、推敲,自己去修改明顯的錯別字和語法錯誤,還可在內容上進行刪加。

2、互動評改。在自己覺得滿意後,又通過在小組中合作、相互評改中提高。當他人評價時,也能使學生得以借鑑、吸取別人的閃光點。

教師方面:在學生作文的批改和評價基礎上,我堅持精批、面批的原則。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都進行認真地批改,尤其對作文能力偏差的學生更要實行精心的面批,主要批出字、詞、句、段、篇及標點存在的問題,同時又要批改學生習作中的好句和優美片段,寫出眉批、段批和總批。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之路是艱難的。我們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始終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想認識的實際,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注重積累寫作素材,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注重作文評改,讓學生從“厭”寫變“樂”寫,由被動變主動,由低效變高效,提高寫作水平。

作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4

一、源於生活,服務生活。

語文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作文也是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作文教學應與生活相聯絡,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原有的知識基礎,將學生的生活畫面與學生的情感溝通銜接,以此來激發學生感悟生活與人生。如此,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學生的認識能力、聯想能力、創新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培養。當然,在作文教學中,同樣要注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新離不開想象,創新必須以想象為基礎,只有豐富的想象,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應重視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聯絡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敢於想象,敢於創新,敢於打破常規的訓練。而所有的訓練,都必須與現實實際聯絡起來,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經過連結現實生活的訓練,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改善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處理好自由作文和基本功的訓練。

自由作文和基本功的訓練,兩者該如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我認為北京師範大學的一個教授做的報告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他認為:我們在自由作文上要加強一些作文基本功的訓練。語言文字的基礎千萬不能放鬆。從以放為主到放中有收,從以收為主到收中有放,正確處理好習作教學中自由表達與語文基礎的關係。如:在習作評價上,要求鼓勵有創意的表達,並且讓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合作,相互瞭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積累了很多的詞語和句子,如果不讓他們自由獨立的表達,這些句子和詞語很可能是消極的。只有在自己的自主的自由的獨立的表達過程中,這些消極的詞語和句子才能夠轉化為積極的句子,才能有效地形成語感。特別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現在有人對自由作文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叫做你放手他就可以飛。這個比喻對不對?的確,教師不放手,學生的習作飛不起來,然而是不是教師一放手,學生的作文就一定能夠飛起來。我看不見得,要能飛起來,不僅要有飛的強烈願望,還要有飛起來的切實的本領。有些孩子由於天賦條件,家庭條件,本身條件,他的確能飛起來,但多數學生飛不起來,一放手就掉下去了。從邏輯上講,教師放手只是主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我認為當前作文教學要兩手抓,一個是激發動機,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另一方面我認為是要制定作文訓練的序列,抓好基本功的訓練。應該使自由作文和基本功訓練兩者相輔相成,相互滲透,相得益彰。自由作文是先放後收,放中有收,而基本功訓練是先收後放,收中有放。

三、結合本班實際進行訓練。

如何做到內容具體生動、有一定條理、語句通順、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等要求,是習作評改課的重點,也是我班學生需要加強的一項基本功訓練。針對我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本冊習作重點,在教學“收穫”這單元的作文時,我把本次習作指導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努力做到把收穫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表達得到收穫的感受上。對於這一重點,我設計時注意在交流中以評改標準為參照,引導學生學會賞析、學會集體評改和自主評改,滲透作文寫作方法和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方法。特別是注意鼓勵有創意的表達、有獨特的感受、能夠使用已積累的名言熟語等新鮮語句的同學,鼓勵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尊重富有個性和創意的表達以及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