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學校德育工作管理(通用9篇)

工作總結 閱讀(2.89W)

學校德育工作是各級教育行政部 門的主要業務之一,要加強領導和管理,第一把手新自抓,分管領導 具體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校 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 有所幫助。

學校德育工作管理(通用9篇)

學校德育工作管理 篇1

一、德育總體目標

1、突出德育的主體性。通過一中心學生“自理、自律、自立”的學子形象建設,讓學生參與管理,開展以學生為主的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強化自我教育。

2、講究德育的科學性。提供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展示的天地,充分利用學校各種教育因素,構建學科結合點,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整體功能,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自主實踐。

3、注重德育的開放性。繼續深入開展“建立學習型家庭”的研究,拓展建立內容、建立形式,提高建立實效。通過家校合作互動,家長和孩子同時成為家庭中學習的主體,重視知識技能的學習,重視倫理道德培養,重視美學藝術的薰陶。

二、德育管理體制

1、校長全面負責學校的德育工作,黨支部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黨政工團齊抓共管,教導處具體負責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2、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規劃、實施、檢查德育工作,定期研究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情況,分析學生思想品德狀況。

3、各年級分管領導每學期參加年級組專題研究或班隊會不少於四次。

4、教研組活動隔週研究德育工作,單週校會活動,雙週上班會課。

二、德育工作隊伍

1、全校教職員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學校黨政領導、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幹力量,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2、學校建立一支熱心教育的校外輔導員隊伍,成立校級家長委員會和班級家長委員會,充分發揮學校、家庭和社群三結合的教育管理作用。

3、學校每學年召開一次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或研討會,獎勵德育工作有成績的教工。

三、德育常規管理

1、學校加強對思品課教學的管理和研究,保證專課專用和研究活動正常舉行。

2、貫徹落實《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和《上海市中國小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貫徹學校德育要與各育共同發展的理念,落實德育的學科結合點,在“曉理、導行”上下功夫。

3、抓好“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生一日常規”的教育與訓練,定期進行考核評比,獎勵示範班和先進班。

4、認真安排好每學期社會考察活動和其他參觀教育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

5、每學期召開1至2次家長會,為家長、學生提供教育諮詢服務。

6、結合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輔導工作,學校開設“關愛熱線”,給學生以真誠的援助,切實構築起師生間的情意。

四、班主任管理

1、根據德才兼備的原則,選配好班主任,使年齡、知識、能力等達到最佳結合。

2、指導並督促班主任認真貫徹執行上級的各項規定以及本校的班主任職責,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和評價。

3、通過班主任例會,交流彙報、研究情況、佈置工作,促進班主任工作的進一步創新。

4、指導班主任積極開展中隊特色的建立工作,將雛鷹爭章和快樂隊建活動相結合,開展班級特色活動,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習、爭章,積極投入社會實踐,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自主探究意識。

學校德育工作管理 篇2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學校德育工作,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實施,提高教育質量,提升辦學水平,促進學校全面和諧發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結合中國小校、幼兒園、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德育工作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一、學校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檔案精神和部署,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人為本、育人為本、德育為首。以培養符合“四有”新人標準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總體要求;以增強愛國情感、確立遠大志向、規範行為習慣、提高基本素質為主要任務;以培養具有基本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感、民族精神和適應社會發展能力的新時期青少年為目標;以提高德育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工作出發點,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

二、學校德育工作目標:

根據我縣教育發展規劃,構建與大邑教育相匹配的德育工作新格局。通過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教育,培養學生對事、對己、對人的責任心和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感;確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自主、自治和自理的能力,達到中國小生行為規範標準:確立德育的全員、全程和全方位意識,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合作;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品格和耐挫能力,富有同情心,並樂於和善於與人合作。

三、學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則

為增強學校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體現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的基本精神,在德育過程中要大膽改革和創新,不斷反思和總結,並應貫徹如下基本原則。

1、整合性原則

德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整合校內與校外資源,併發揮其綜合育人作用;要整合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育人功能;要整合德育工作與學校各項工作,發揮學校教育的整體育人功能。做到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

2、主體性原則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德育的最終目的是將學生培養成具有主體獨立和創造性的人。應充分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道德實踐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的獨立見解,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能力。

3、實踐性原則

衡量學生道德發展水平的核心是道德行為,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充分挖掘學生生活事件的教育價值,積極開展實踐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培養學生學會過有意義的生活。

四、學校德育工作的策略

學校德育工作是一項細緻入微的工作,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採取十分有效的措施,充分發揮組織管理育人、制度規範育人、班級氣氛育人、環境影響育人、學科教學育人、活動參與育人、實踐體驗育人、對話疏導育人、同伴互動育人、自我感悟育人的作用。

1、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體系。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加強對學校德育工作的領導,完善管理體系,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起著導向、推動和保證作用。因而,學校領導和全體教職員工必須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切實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領導,建設一支高素質德育隊伍,保證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實。

學校德育工作由教育局統一領導,教育局建立並完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教育局局長任組長,由1名副局長分管德育,建立和完善縣教育局德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教育局辦公室、教育科、人事科、德藝體室、教育督導室、教育局黨辦、中國小教研室、成職教室、保健站等有關部門組成,每學期活動一次。

各成員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參與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檢查和指導,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德藝體室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業務管理和研究機構,負責進行中國小德育管理研究、指導、服務、培訓並考核和評價,並與縣教育學會、德育研究學會共同負責德育研究課題的立項、申報、評審和指導工作。

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校黨支部書記、主管德育工作的行政幹部、團委書記、大隊輔導員、班主任、政治課教師等組成,並由校長擔任組長,負責對德育工作的領導,每學年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充實領導小組成員。

定期組織開展學習和研討活動,健全落實德育工作責任制,認真探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中國小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建立健全學校德育網路,明確政教處、教導處、總務處、團隊組織、年級組、教研組等各部門的職責;明確班主任、任課教師和職工的工作職責。建立並健全學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人,確保落實。將學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與其它管理制度有機結合,在其它各項制度中應增加有關德育條款,以推動學校整體發展。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全員育人。在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建立並完善管理網路:

①政教處(教導處)——年級組——班主任為主體的管理育人主線;

②教導處、科研處——學科教研組——備課組——教師為主體的教書育人主線;

③團委學生會、大隊部——團支部、班委會、中隊為主體的自我教育主線;

④總務處、伙食團——住管員——後勤工作人員為主體的服務育人主線,形成學校決策,處室督辦,年級(班級)實施落實的德育管理機制,建立全員德育意識,齊抓共管,分工合作的德育工作機制。

2、切實落實學校、部門、教師德育工作責任。

學校德育工作在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以各級幹部為主體,班主任為骨幹,黨、政、工、團緊密結合,建立齊抓共管,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一體化的德育管理工作體系,實行分層管理,縱向指揮的原則,按照隸屬關係,建立校級(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政教處(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班級四級管理系統,分級負責。

(1)德育領導小組:制定德育規劃、確立德育工作特色、制定德育隊伍整體綜合水平提高的培訓計劃。全面負責學校德育工作,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和班主任隊伍和法制副校長的配備、管理,指導班主任加強班集體管理,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負責做好優秀班主任,文明班集體、優秀“三好學生”的評比工作;

負責處理學生重大違紀事件;指導職能部門做好畢業生的思品鑑定和學生的政審工作;抓好校園常規管理;抓好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同時指導團委、學生會、大隊部開展工作。

(2)政教處:為德育工作的職能部門,負責起草德育工作計劃、總結,培養班主任隊伍,對各班級和各班主任實施考核,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體系,對學生進行思想、心理健康和一日常規等方面的系列教育,落實安排學生勞動及社會實踐活動,處理學生違紀事件。強化校風、學風、班風建設。定期開展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愛國主義教育、榮譽感教育,法制教育、榜樣教育等活動。

(3)教務處(教導處):指導各教研組、各學科滲透德育工作,發揮各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做好對各教研組教師德育工作的考核,確保德育課程、課時的實施。

(4)總務處:教育後勤工作人員,確立服務育人意識,熱心為全校學生服務。加強對職工的教育,使職工做到以自己的形象去感化教育學生,做好學校安全保衛工作,配合抓好校園常規管理,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義務勞動。

(5)團委、學生會、大隊部:抓好團支部和少先隊組織建設、思想建設,正常開展團(隊)的各項活動,提高團(隊)員的思想素質,及時做好團(隊)員的表彰、處分與處分後的跟蹤管理工作;

協助校黨支部辦好業餘黨校和少年團校,積極向黨支部推薦優秀青年入黨,向團支部推薦優秀隊員入團;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和各種思想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自治、自理、自立能力,積極配合學校政教處做好校園的常規管理和《日常行為規範》量化考核檢查工作,配合班主任抓好班集體建設。

(6)工會:加強教師的師德建設,使每個教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積極開展師生聯誼活動,增強師生的感情。

(7)年級組:重點協調安排好本年級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定期召開師生座談會,掌握情況適時開好年級教師會,家長會,安排好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協助學校做好本年級教師的思想工作,考核班集體工作。組織開展具有年級特色的德育工作,完成德育目標。

學科滲透德育工作,定期舉辦研究課,強化教風、學風。

(9)班主任:除履行班主任職責外,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①充分利用晨會課、班團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學生愛黨、愛祖國、愛人民,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和遠大的奮鬥志向,教育學生遵守《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及學校的規章制度,社會公德、國家法紀等。

②教育學生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會同各科教師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各科學習成績,重點做好後進生的幫教轉化工作。

③搞好班級建設和班級文化建設,進行日常管理。建立班級常規,指導班委會和本班的團(隊)工作,培養學生幹部,定期召開班委會,提高學生的自治能力,把班級建設成為奮發向上,團結友愛,富有特色的班集體。

④教育、指導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學校安排的各項活動,支援、協助科任教師開展各學科的課外活動,互通情況.協調作業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⑤協助學校貫徹實施《體育衛生工作條例》,關心學生的生活和身體健康,保護好視力,提高本班學生的體育達標率,降低發病率。確保早操、課間操、眼保健操的正常開展。

⑥做好本班學生的思想品德評定工作,認真填寫學生手冊,建立、健全學生檔案。

⑦聯絡本班學生家長,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家訪,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⑧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合法權益及人身安全。當學生的身心健康、合法權益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時,有權出面維護直至起訴。

(10)學科教師:切實樹立為學生的“服務”意識,倡導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要加強師德,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中國小教師師德教育實施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有關規定和檔案,大力加強師德建設,為學生做好表率。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六個熱愛”(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校、愛教、愛生)、“五種精神”(敬業精神、創新精神、自律精神、奉獻精神、園丁精神)、“三個增強”(增強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意識、增強敬業愛生意識、增強教書育人意識),提高教師心理素質水平。

3、實施學校課程的全員德育和全過程德育

全體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全部教學活動都是德育的實施過程。充分發揮每位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作用,是落實全員德育和全過程德育的關鍵環節。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形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過程。

(1)每位教師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成長規律,抓住學生成長中的入學、升學、青春期、成人期等關鍵時期,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對幼兒要注重道德啟蒙教育;

對國小生要注重基本言行的規範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對中國小生要注重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引導他們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人生座標;職業學校要注重以敬業、誠信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教育、職業理想教育和創業教育。

(2)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做到全過程育人。充分體現課堂教學育人主本、德育為先的原則要求,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充分挖掘各學科課程中的德育資源,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倡導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使教學過程成為向學生傳遞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因地制宜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社會實踐、資訊科技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及美育、體育、科技、國防教育的育人功能,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科學態度。開展“四個一”活動,每年組織一次藝術節、運動會;開展一次科技節,參觀一次教育場館,參加一次社會公益活動。落實每個中學生在中學畢業前累計完成一個月的社會公益服務的要求。

4、加快中國小德育課程的改進和建設

加強對德育課程標準的深入學習,創造性地實施課程,開發資源,研究解決課程內容、教學方式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不夠緊密的問題,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機統一於課程之中,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按照國家頒佈的德育課程標準,加強德育課程建設,鼓勵學校立足校本研究與實踐,積極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在初、高中試行德育學分管理,總結推廣德育課程教學改革成果,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國小德育課程體系。

要重點抓好我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實施《大邑縣中國小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導意見》,積極創設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發展性和預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多種途徑,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要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法的研究並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於各學科教學之中。

5、切實加強班集體建設工作。

縣教育局和學校要以構建“和諧社會”理論為依據,以《中國小德育綱要》、《中國小生手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標準,積極探索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途徑和新方法,集中精力抓好優秀班集體的建立工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把班集體構建成健康、和諧、向上的樂園。

五、德育工作考核與評估

加強對德育的管理,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的考核評估制度,是保證和推動德育工作落到實處的重要環節。各職能部門要注意加強調查研究,探索新形勢下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與途徑,同時加強對德育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建立過程(平時)考核與終結(期中或期末)考核相結合,重在平時考核的考核評估機制,努力使德育工作科學化、規範化、正常化。針對當前我縣德育工作實際情況,主要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抓計劃的制定

首先學校及學校各部門要結合學校工作要求,認真制定工作計劃,堅持德育首位,明確德育工作內容,寓德育於管理、教學、服務之中,並指導制定具體的德育活動計劃。

2、抓計劃的實施

學校根據各部門制定的德育內容,按月制定德育活動安排表,並納入學校月工作計劃,每週公佈,在全校執行,各部門要認真抓好月計劃的落實,確保活動按時按質進行。

3、抓工作的檢查

學校政教處(教導處)、團委、大隊部要加強對德育工作的檢查與評比,實行量化管理,要把每日常規檢查與臨時抽查結合起來,常規檢查由值日干部和老師進行檢查,逐日公佈檢查結果。政教處、團委、大隊部,要不定期對班級管理、班(隊)會、團會、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常規教育、宿舍管理等進行抽查,按時評講,促進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4、抓工作總結

為提高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每學期學校與學校各部門、班級要進行德育工作專題總結。每學年進行一次德育工作成果彙報會,交流德育工作經驗。

5、抓評比表彰

要進一步完善各種崗位職責和評比辦法,明確德育內容和要求,加強對學校各部門工作人員的指導、管理和督查,增強評比工作的透明度。要做好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考核工作,要引入競爭機制,將考核結果與職稱評定、評選先進、年度考核等結合起來,與各個部門的整體工作評估結合起來,縣教育局每年將開展“優秀班集體”、“優秀班主任”、“優秀德育工作者”等集體評優活動。以此調動學校廣大教職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積極性,促進德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六、學校德育工作的制度建設

為了使學校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優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質效,必須建立一套科學、整體和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並細化、量化各項要求,主要管理制度有:

1、德育管理工作評估辦法;

2、中國小生一日常規;

3、班主任工作規程;

4、學校班級管理考核辦法;

5、教職工教育管理工作考核辦法;

6、班級日常行為規範檢查評比辦法;

7、升旗儀式規程;

8、家長學校章程;

9、學校清潔、紀律、兩操、出勤檢查標準及評比細則;

10、學生教室管理制度;

11、學生校園管理制度;

12、學生寢室管理制度;

13、少年團校工作章程;

14、學校電視臺廣播室管理制度;

15、中學學生會章程;

16、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17、班主任、教師定期家訪制度;

18、班主任培訓、考核、獎勵制度;

19、青年黨校管理辦法

20、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意見;

21、學生獎懲制度;

22、文明班集體、文明學生、文明教職工、文明辦公室、文明寢室評比辦法;

23、學校心理輔導室管理制度;

24、住校生管理辦法;

25、學校德育課程管理辦法;

26、團隊室管理制度。

27、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結合教育制度;

學校德育工作管理 篇3

摘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需要進一步加強學校德育常規管理,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加強德育工作的過程管理。

關鍵詞:主題教育;專題教育;隊伍建設

近年來,我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開展了系列德育活動,推進了家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等活動。學校德育工作安排有條不紊,過程管理紮實有效,學生行為習慣和文明禮儀素養得到明顯提高。

一、管理理念

1、德育條線工作和年級德育管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2、德育共同體成員團結協作,做到勤檢查、勤反饋、勤調研、勤指導、勤反思,加強德育跟蹤調查、過程管理。

二、過程管理

(一)加強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

1、從小事、細節做起,抓實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五小行動。如學生的語言、走路、吃飯、課間紀律、路隊紀律、衛生保潔、個人衛生、課間操、夕會課,以及學生證佩戴、自行車排放等,德育處勤檢查、反饋、指導,努力使學生行為文明、有序、規範、安全。

2、抓實每週班會課、夕會課。尤其班會課做到有較詳盡的計劃,內容、形式新穎,寓教於樂,德育處每月提供一份主題班會教案及PPT,並注重指導年級結合實際自主開展班會活動。夕會課要求班主任加強班級一天的總結,培養值日班幹部的管理能力,並加強夕會兩分鐘的安全教育,尤其是上下學的交通安全等。

3、開展養成教育德育活動。德育處制定學校養成教育計劃及開學“行規教育月”活動方案。結合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及八禮四儀、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開展三大養成教育系列活動:“踐行核心價值觀、八禮四儀,爭創優秀班集體”主題班會設計、展評(貫穿整個學期,專案負責德育處)“;踐行八禮四儀,爭當行規標兵”故事演講大賽(專案負責德育處);七年級新生入學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活動(專案負責德育處、七年級年級),促進班集體的內涵建設和文明城市的建立。

4、發揮德育陣地作用,大力宣傳行規養成教育。充分利用升旗儀式、行規點評、黑板報、櫥窗宣傳、春蕾廣播、年級學生大會、軍訓活動等陣地,多形式、潛移默化對學生的養成教育進行宣傳教育。

5、加強常規管理檢查與評比,以“文明禮儀、路隊紀律、衛生保潔、午餐紀律”等為重點行規教育專案。德育處、年級領導帶頭巡視檢查、走動式管理,指導值日班幹部日檢查,定期、不定期地進行常規檢查與抽查,通過班主任工作群及時反饋資訊,及時整改。有序進行“開學好班級”、“行規合格班、示範班”、“五小合格班”、“優秀班集體”評比活動和“行規標兵”、“優秀季子”等評選活動,激勵學生你追我趕、學習榜樣,促進班集體建設的熱潮,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二)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制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計劃,以“春蕾”廣播、黑板報、校園櫥窗、“心苑”諮詢室、“連心橋”家校報等平臺,多層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營造全面關心、關愛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

2、開展“芙蓉花開、生命綻放——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評析”比賽活動(專案負責德育處、心理健康諮詢師),促進班主任“心育”能力。心理健康諮詢師老師帶頭公開展示心理健康教育課,促使班主任人人都能上團體心理輔導課。

3、開通師生心理訴求溝通渠道:心理教師:心理健康諮詢師;建立“心苑”德育信箱;啟動家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心連心”QQ群(專案負責德育處、年級組、優秀家長);做好每學期兩期“連心橋”家校心理報的編輯、印發、反饋工作(專案負責德育共同體成員),更好地開展家校心理溝通,緊密家校聯絡。

4、建立徳困生、特殊學生、貧困生檔案,加強班主任等老師對德困生、特殊學生的心理輔導、調研、記載及跟蹤教育工作。對於特殊後進生,德育處單獨進行思想輔導(專案負責德育處、心理健康諮詢師、法制輔導員)。

(三)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結合上級相關檔案要求和學校文化特色,學校開展系列“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學習、踐行活動,加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1、德育處從學校的環境建設進行改善,營造班級、校園優秀傳統文化視覺氛圍,置學生於傳統文化氛圍之中。

2、結合行規教育,開展《弟子規》、《三字經》、“頌季子”等經典詩文誦讀比賽活動(專案負責德育處、年級組)。

3、打造學校德育品牌“季子文化”。德育處把誠信、守禮教育作為傳統文化教育的核心內容,通過校園櫥窗、板報進行宣傳,開展優秀小季子評選(期中、期末各評一次)、“季子中隊”建立活動,弘揚季子美德、精神。

(四)加強家校、安全、法制專題教育

1、進一步完善“家長學校”制度,規範家長學校建設。制定家長學校的課程開發的計劃和框架,由家長學校講師團具體負責對家長進行指導工作,著力打造有影響力的講師,同時,分年級定期邀請家庭教育專家、名師來校為師生和家長作講座(專案負責:德育處、年級組。各年級適時安排培訓活動),提升家長學校的教育功能。

2、開展“安全、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等活動(專案負責德育處、心理健康諮詢師、法制輔導員),編輯“連心橋”家校、心理報,充分利用APP教育平臺、家訪等途徑,整合家校、社群教育力量,加強學生安全、法制、心理健康教育。

三、提升德育隊伍素養

1、德育處制定班主任培訓計劃,定期、紮實開展校本班主任培訓、學習活動。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開闊眼界,提升班主任德育理念和教育能力。

2、開展“班主任師徒結對”等傳、幫、帶活動(專案負責德育處),發揮好我校德育名師的引領、輻射作用,指導青年班主任老師更好更快地成長。

3、充分利用《載德樹人》、班主任工作例會等平臺,加強德育研究,提升班主任理論水平和實戰能力。

4、健全各項德育管理制度。進一步規範年級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要求及考核制度,做到評優、評比、考核公開公正,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積極性、創新性和實效性。我校德育工作在上級領導關心指導下,與時俱進,一步一個腳印,注重過程管理:做到德育常規管理嚴、謹、細、實,有檢查、有反饋、有評比、有表彰;德育活動寓教於樂,有計劃、有總結、有表彰、有反思。真正抓實過程管理,努力做出成效。

學校德育工作管理 篇4

為加強中國小德育德育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國小德育規程》及有關規定製定本制度。

一、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

二、中國小德育工作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在學校工作的重要地位。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明確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要抓住以德育人這個根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三、中國小德育工作要從本地實際出發,遵循社會發展的要求和青少年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整體規劃中國小德育體系。

四、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的機制。學校德育工作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主要業務之一,要加強領導和管理,第一把手新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中國小校實行校長要制訂德育工作計劃,並做好檢查指導、總結評比工作。要為開展德育工作提供經費、場 所和設施。各級督導部門要定期開展中國小德育專項督導檢查,建立切實可行的德育督導評估制度。市教育局每兩年召開一次德育工作總結表彰會。

五。各級各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每個縣、區都要建設一個縣、區教育部門主管的德育基地。要編寫使用好鄉土教材,深入開展潮州時代精神的學習踐行教育活動。要按市教育局要求,落實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八有”、“五無”、“三化二氣氛”等,創設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氛圍和育人環境。

六、加強校園的精神文明建設,嚴禁一切封建迷信和其他有害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及物品進入校園,樹立良好校風。定期開展評比文明學生、文明班級活動,促進優良校風的形成。

七、建立教育、管理、防範機制,預防和減少中國小生違法犯罪。每學年春秋兩季新學期開學第一週都要開展“法紀教育周”活動。

八、針對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九、加強德育科研,提高工作水平。各級各學校都要開展德育科研,定期評選表彰優秀德育論文。市教育每兩年開展一次評選優秀德育論文活動。

十、深化師德教育,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教師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要樹立德育工作全員意識,深入開展“立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老師職業道德活動。

十一、加強與家庭配合,共同教育好下一代。

十二、爭取各級黨政重視,社會各部門支援,形成齊抓共管格局。通過多方努力,動員全社會力量齊抓共管,營造良好育人環境,關心和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學校德育工作管理 篇5

一、班情分析

通過上一個學期的班級教育教學管理,發現本班學生均來源於農村。大部分學生思想純樸,品行端莊;為人誠懇務實,能吃苦耐勞;求知慾望強烈,上進心強。同時有一定的獨立自主的意識和生活自理的能力。做事不挑三揀四,同時又能團結協作。絕大多數學生能做到自覺守紀,維護班級榮譽。

但同時由於生活在農村,部分學生也存在如不講衛生等陋習。還有相當部分學生因為家長外出打工,缺乏父母的關愛,個性比較偏激;缺乏個人修養,言語、行為較為粗俗;個人主義突出,自私自利,好我行我素,組織紀律觀念淡薄。還有極個別的學生因為在家嬌生慣養,養成了好逸惡勞的惡習,不尊重他人及他人的勞動成果;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心理比較脆弱,性格比較衝動。

二、指導思想

從“五愛”入手,結合《中學生守則》和《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習典型,樹立正面的學習榜樣。促進全體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個人情操;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個人人格。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使其個人素質和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三、工作目標

主要目標: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轉化後進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端正學習態度和對人生價值的認識。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和生活作風。

德育目標:

①優秀率:40%

②良好:55%

③合格:5%

不出現品德不合格的學生。

四、工作措施

1、認真抓好班級管理,做好登記和記錄。嚴格執行學校和班級各項管理制度及學生操行評定製度。樹立正面典型,發掘後進生中的閃光點。以優促良,以優帶後;以人促人,以人育人。使學生在相互學習中共同進步。

2、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好主題班會,及各種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文體活動。糾正學生中存在的不良之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學生良好的集體榮譽感,以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和生活作風。

3、關心和愛護學生,耐心細緻地作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及心理上的顧慮,使其卸下心理包袱,輕裝上陣,全身心的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之中。同時在學生中廣泛的開展互幫互助活動,使全體學生特別是留守孩子感受到有如家庭般的溫暖,令其開心的學習,愉快的生活。

學校德育工作管理 篇6

一、加強德育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管理制度,提高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

1、進一步建立健全的學校德育工作體系。學校有一名校長全面負責德育工作,健全學校德育領導小組和德育管理制度。德育領導小組定期分析學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情況,制定德育的實施計劃,協調學校各部門的德育工作。

2、依靠辦學各方面的力量,充分挖掘教育資源,形成家校合作和社會互相配合的教育網路。

3、班主任是實施德育的直接組織者和領導者,學校應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指導和培訓,組織他們學習德育理論,總結交流經驗,發展科學研究。

4、全體教職工都要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學校應健全貫徹實施教育綱要的崗位責任制,對教職工提出明確的要求,並以此作為考核教職工工作成績的重要標準。

5、建立健全科學管理制度,形成有目標、有計劃、有總結、有檢查和評估的管理體系。

6、加強德育科學研究工作,重視調查研究,開展德育科學的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

二、按《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本校學生一日常規”,實施德育管理,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抓好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行為養成教育。

1、制定學生一日生活常規,做到規範化、制度化。安排並督促教師做好課堂、課餘的引導工作。

2、指導少先隊開展生動形象的教育活動,活躍校園生活。

3、按課程計劃、教學大綱和上級、學校有關規定,管理好“三會一課”(校會、早會、班隊會、品德課)。

4、指導、調控學生課餘生活、校外生活(包括寒暑假生活)指導總輔導員組織春、秋遊活動。

5、抓好學生管理工作,做好後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建立後進生轉化檔案。

6、指導、督促年級組長、班主任按要求制定年級、班級教育計劃,寫好教育工作筆記。

7、指導、督促各科老師做好課堂教學德育滲透工作並完成學校各階段德育管理工作任務。

8、定期召開小型學生座談會或通過調查表,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收集反饋各班教育資訊,定期總結匯報。

三、指導德育研究

定期召開班主任、輔導員會議,交流德育工作經驗。

四、創設校園德育宣傳氣氛。

指導總輔導員和有關老師協同後勤人員管理好下列各項德育宣傳陣地:升旗臺、板報、宣傳畫廊、宣傳版地、標語、橫幅及年級、班級的板報、學習園地、評比專欄等。五、開闢聯絡校外德育基地,發揮校外教育力量的作用,共建文明學校。

有計劃地開展參觀、訪問、遠足、社會實踐活動,擴大德育空間,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才幹。

六、按學校檔案管理的要求,認真收集完善德育資料的存檔工作。

學校德育工作管理 篇7

學校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學校德育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故學校德育工作得失敗,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特制定了德育管理制度:

1、每週一利用升旗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制度。

2、利用校會或各班班會,對學生進行愛護公物、講究衛生及公德教育制度。

3、少先隊利用大隊或中隊活動進行不亂花零錢,環境保護教育制度。

4、通過讀書活動開展尊老愛幼、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活動。

5、學校通過校會及開展各科有益活動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要求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6、各科教師在教學中發現學生不良行為並及時進行矯正疏導制度,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導制度,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7、“人類道德的基礎是愛心和責任感”,全體教師都要以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鏡子,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關心愛護學生,處處給學生做表率。

學校德育工作管理 篇8

為加強我校德育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我校德育規程》及有關規定製定本制度。

一、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

二、我校德育工作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在學校工作的重要地位。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明確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要抓住以德育人這個根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三、我校德育工作要從本地實際出發,遵循社會發展的要求和青少年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整體規劃我校德育體系。

四、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的機制。學校德育工作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主要業務之一,要加強領導和管理,第一把手新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我校校實行校長要制訂德育工作計劃,並做好檢查指導、總結評比工作。要為開展德育工作提供經費、場所和設施。

五、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創設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氛圍和育人環境。

六、加強校園的精神文明建設,嚴禁一切封建迷信和其他有害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及物品進入校園,樹立良好校風。定期開展評比文明學生、文明班級活動,促進優良校風的形成。

七、針對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八、深化師德教育,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教師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要樹立德育工作全員意識,深入開展“立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老師職業道德活動。

九、加強與家庭配合,共同教育好下一代。

十、通過多方努力,動員全社會力量齊抓共管,營造良好育人環境,關心和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學校德育工作管理 篇9

一、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德育領導的小組,制定學校德育工作計劃,組織開展學校德育工作。

二、組建以班主任、團隊、少先隊、政治課教師為骨幹力量的德育工作隊伍,在校長負責的管理體制下開展工作。學校的全體教師職工都是德育工作者。

三、德育工作小組確定學校德育工作目標和任務,制定德育工作計劃,並負責檢查落實、督導和評估,組織好升國旗、時事教育等德育工作日常性工作,抓好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組建德育檔案。

四、每週一進行國旗升旗儀式,以及重大節日、紀念日舉行升旗儀式,升旗儀式按國家教委規定的程式進行。

五、加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好學生校內外德育活動,包括社會調查、生產實習、公益勞動、社群服務、科技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努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六、加強德育科學研究,經常召開德育工作研討會,組織必要的參觀學習,積極創造條件,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手段,開展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申報德育科研課題,積極參與德育教研活動,以科研為先導,提高德育的實效性、針對性、主動性。

七、積極組織校園文化建設,注重環境育人和服務育人,建設動態的“德育園地”。崇尚科學,反對迷信。

八、指導學科教學滲透德育內容,參與聽課評課,督促學科教學德育目標的落實。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有計劃、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落實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校園氣氛。

九、積極建立社群德育網路,加強對學生的校外教育工作,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支援參與青少年的德育工作,特別要加強學生家長、村委會、派出所、媒體等方面的聯絡,形成學校為中心,周邊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社群教育網路。

十、認真貫徹獎懲規定,負責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優秀幹部”、“星級班級”。

十一、班級制訂德育工作計劃,並認真組織實施。班主任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制定符合班級實際的規章制度。班級教室內懸掛或張貼《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學風、以及名人名言條幅。並加強學習和訓練,做到期初有計劃,工作有紀律,期中期末有檢查和評比。使學生養成文明禮貌、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遵守紀律、愛護公物、艱苦樸素,認真學習,奮發向上的風尚和良好的習慣。

十二、班主任要認真培養班幹部,形成強有力的班級領導核心,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風貌。

十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寓德育於活動之中。

十四、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幹力量,要高度重視德育科研,積極開展“個案研究”等課題的實驗研究活動。

十五、學校建立家長委員會,開辦家長接待日。班主任老師要經常和家長聯絡,適時召開家長會,認真接待家長來訪,加強育人的針對性。加強家校聯絡,每期召開學生家長會一次以上。

十六、班主任要組織指導學生德育考核;組織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學生幹部”,積極爭創星級班級。

十七、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直接實施者,要做到尊重學生,熱愛學生,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根據學科特點,積極開展德育滲透教育。以課堂實施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各科教學要根據德育要求,根據學科特點,滲透思想教育因素。各教師的教案上要有新體現。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以教育為主。堅持做到“因材施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恆”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防止簡單粗暴行為,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十八、思想品德課教師,擔任著教學德育工作主渠道的重任,要深入研究當前學生思想品德的特點,積極改進教學方式,採用啟發式、討論式、開放式研究性地教學,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信度和效度。

十九、職工要本著服務育人的原則,嚴格要求自己,愛護公務,堅守崗位,要時刻牢記學校無小事,事事都育人。

二十、以上內容納入教師的年終考核。德育工作實績將作為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聘任及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