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做好對外宣傳工作

工作總結 閱讀(4.05K)

日前,筆者就我所的對外宣傳工作,通過閱讀作品、個別交流、集體座談等途徑,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調查研究。其中,好的地方自不必說,下面重點就實踐操作層面存在的幾個具體問題及解決途徑談談個人一些看法。

做好對外宣傳工作

問題一:分不清撰稿的重點方向

這一問題主要體現有二:一是把握不準當前宣傳工作的重點,不能科學鑑定宣傳內容的輕重緩急,眉毛鬍子一把抓,心裡想遍地開花,結果由於精力分散而事與願違,要麼全軍覆沒,要麼收效甚微;二是稿件撰寫完成後不是有針對性的投送,而是心存僥倖,天女散花,一個姑娘許了幾家,一稿多投。

對此,宣傳工作人員:一要認真學習上級,特別是部、部局有關檔案,研讀有關媒體內容,領會有關宣傳精神,準確把握當前和今後一個階段的`宣傳工作重點,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要寫稿前就應對成稿投送方向有個八-九不離十的定位,並且這種定位範圍應儘量控制在有一定影響的上級考核的主流媒體上,這樣受眾廣泛影響自然大,再則也會給場所贏得榮譽。

問題二:弄不明投稿的實用方法

這一問題主要體現有二:一是思想保守,觀念陳舊,走的還是"郵局路",不僅節奏慢,中途容易出問題,而且給編輯工作平添了許多麻煩。二是仍舊滿足於"寫稿--郵寄--等候"傳統套路,稿件投出後就以為完成了全部工作,結果是採用發稿歡躍興奮,石沉大海垂頭喪氣,這樣純粹的"自力更生",既不會知道問題的癥結所在,也不會得到很快有效提高。

對此,宣傳工作人員:一要充分利用現代資訊傳播手段,一般稿件儘量使用電子郵件形式傳送稿件,涉密稿件儘量使用傳真密電形式傳送,減少稿件傳送中間環節,在"保險"和"搶時間"上增加份額,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早"上贏得主動權。二是電子文稿要用常用的軟體,如:文字文件、word文件等。

問題三:走不出寫稿的傳統途徑

這一問題主要體現有二:一是思路不寬,形式不活,眼界不廣,許多同志還固守停留在"寫稿"的傳統形式上,書法、照片等表現方式短缺,影視、電臺等新聞媒體應用不足,資訊、網路等新興平臺更是很少涉及,不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做好宣傳工作。二是即使具體到寫稿上,也是形式難出窠臼,甚至在一些同志身上成了公式和模式,"某月某日,某所舉行了某某活動,極大的提高了勞教人員的改造積極性","一碗方便麵教育好了一名難改造勞教人員","一個電話轉化了一名勞教人員危險分子",等等,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

對此,宣傳工作人員:一要積極學習,開闊視野,拓展本領,不斷豐富宣傳形式,對不同的內容選用不同的表現形式,或者同一內容多種表現形式,努力做到全面開花。這樣,既可以增加稿件採用率,提升受眾群體,又可合理科學地規避一稿多投。二要在一門技藝上也要善於鑽研,要精益求精,在同一種表現形式裡選用最恰當最時尚最能吸引人的表達方式。比如,非典後一段時間,日記體"在某某的日子裡"就比較流行。再如,同樣事情,有些同志變換角度,"某某眼中的某某"的寫法就比其他直白的表達形式效果要好。

問題四:看不透媒體的主要內容

這一問題主要體現是,作為宣傳工作人員,我們有些同志看東西把自己等同普通讀者,只看文章的主要內容,甚至只瞭解文章的故事情節,這是必要的,但是這樣做很不到位。如此,只能看清文章和媒體的內容和情節,卻看不清文章和媒體的風骨和精神,而我們宣傳工作人員需要了解風骨和精神遠比了解內容和情節要重要得多。古人形容書法寫字功夫了得有"力透紙背"一說,我想,宣傳工作人員應該有"看透書背"的功夫。

對此,宣傳工作人員:讀書看報絕不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在看懂弄通文章作者功夫以外,更要通過文章看到文章以外的無字文章。文章以外的無字文章,淺言之,就是欄目設定、專題版快;深言之,就是編輯(其中特別是主編)風格、媒體定位、受眾物件、刊物特色等。比如,去年《中國勞動教養》曾經設定過春、夏專題,其實敏感一點同志就應當抓緊時機,及早動手準備秋冬專題,這也是我所李紅旗同志去年《秋頌》投稿成功的一個原因。因為說的直白一點,是作者適應媒體,不是媒體適應作者,我們宣傳工作人員只有"投其所好"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績。另外,《中國勞動教養》前面"編者寄語"就是一個很好的提示,別人或許可以不看,但我們宣傳工作人員很值得一讀,否則損失就太大了。因為,"編者寄語"既是本期內容的提示和概要,更是下期內容的引領和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