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有關教研活動總結範文彙編七篇

工作總結 閱讀(5.39K)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研活動總結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教研活動總結範文彙編七篇

教研活動總結 篇1

  一.試題分析

巴縣中學,清華中學未參加本試題的考試,除此之外巴南區所有完全中學均參加了考試。由於這些完中生源基礎知識很差,試題必須立足基礎。

20xx-2010學年度上期高20xx級第一次月考數學試題,注重雙基,注重初高中的知識銜接,難易適中,區分度較好:

選擇題:1、2、3、4、5、8、10七個題得分率在90%左右;6、7、9三個題得分率在65%左右;11題得分率在50%左右;12題得分率在20%左右。

填空題:13、15兩個題得分率在85%左右;14題得分率在40%左右;16題得分率在21%左右。

解答題:17題、18(i)(ii)題是基礎送分題,得分率較高;19題、20題是中檔題,其中20題得分率比19題稍高一點;21題、22題得分率極低。

  二.成績分析

全區平均86.1分,其中魚中平均101分,大江平均96.5分,說明試題難度合適。

全區3530人蔘加考試(巴中、清華2200餘人未參加)。

全區數學單科上線情況如下:

重本分數線119分,全區共上線507人。

本科分數線 95分,全區共上線1526人。

專科分數線 83分,全區共上線20xx人。

  三.進行了集體備課

  四.教學反思

在高中不斷擴招和新教改的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一新生的數學基礎相較於以前的學生差了很多,為了適應這種形式和完成新一屆的數學教學任務,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數學教育教學質量: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1.從我們教師本身的角度來講,加強教師自身文學修養,增強課堂教學語言的生動性、幽默感、以飽滿的激情上課,使單調、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而有趣味。

2.積極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既然學生選擇了讀高中,在他們的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理想――圓自己(或許是父母)的大學夢。儘早為他們確定一個目標,要求他們按照這一目標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執行。有了目標後,學生遇到暫時的困難時,能積極地地克服而不是抵制,儘早調整心態,,改變學習方法來適應高中數學的入門學習。

  (二)狠抓基礎,降低難度

由於高中不斷擴招以及國中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學生的基礎知識越來越差,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做的時候了。從我所教的兩個班來看,還有些學生連多項式移項要變號,基本的數學四則運算都不會,所以教學中必須降低難度,以最基本的知識入手,一步一個腳印地來。這事說起容易做起難,因為我們很多老師剛從高三下來,帶上高三的慣性思維,很容易把題目難度提高。一方面,以我們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要提高一個班的總體成績關鍵是在這個班的中差生。中差生的成績提高了,班上的總體成績也就提高了――當然平均分也會大有提高。另一方成,只要有大部分的中等生,自然就會有優秀生的出現。

  (三)切實加強集體備課

每週三下午是我校數學科的集體備課時間。集體備課時,我們主要完成下面幾個方面的問題:統一下週的教學內容;分析教材――要求精細到每一小節上幾節課,補充哪些概念,精講哪些例題;分析練習題,把難度過大的題目刪減下來,作為優生的選作題――每一小節的練習題 ,每一次由一個教師負責選出,然後由所的老師分析討論;統一測驗,統一評分標準。這樣避免一些老師亂用資料,加大不必要的難度,增加學生負擔,又得不到較好的效果。

  (四)關心差生的學習和生活

差生是一個相對概念,在每一個學校,每一個班裡都存在。每一次測驗後都會有一些相對的差生出現,我們要儘量主動抽一些時間,花一些精力去找他們談心,幫他們作一些試卷分析,看是哪一個方面出現問題,是計算上的問題還是方法上的問題。我們教師也要分析教學上有哪些要改進的地方,以適應學生現狀。在生活中也要關心差生。高一新生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面對新的同學和老師,有些不適應,我們就要關心他們,發現他們有什麼地方需要幫助的地方就要積極主動的給予幫助。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讓其在心裡認可教師的教學,堅定自己學習的信心。只要長時間的把這些工作堅持下去,即使學生學不好,他們也不會怪我們的。

總之,我們的任務很艱鉅,工作很繁重,一定要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把教育教學工作做到最好。

五.教學建議與要求

1.面向全體學生組織教學,防止產生大面積數學差生。

2.重視現實,重心下移。

(1)不要超過教材難度;

(2)使用任何一種輔助資料都要大大量刪減;

(3)邊上新課邊補國中基礎;

(4)嚴禁在能力要求上與大學聯考看齊;

3.增強學生信心

(1)例題、練習題、作業一定要降低難度,要有基礎題,基礎題要讓每位學生經過努力能完成;

(2)校級檢測題平均分必須高於90分;

(3)分層要求,分類指導;

4.師生互動

精講多練,嚴禁滿堂灌。

5.重視學生探究,重視學生能力培養

教研活動總結 篇2

  一、研討主題

說明文的教學

  二、研討目的

說明文的“枯燥”,是因為它一般只有說明的物件、順序、方法,沒有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沒有具體可感的人物形象。這類課,往往上成科學課,或是上成忘卻文字的“概念課”,以致迷失語文的自我。我們希望通過對本主題相關資料的搜尋、整理和學習,同過“一課多磨”或“同課異構”的反覆操練,達到掌握說明文課堂教學的基本思路,使課堂既有說明文教學應具有元素,又不失濃濃的語文味,打造儘可能漂亮的說明文課。

  三、研討過程與收穫

1、聽王崧舟老師執教的《萬里長城》。

這堂課,讓我們感受到語文課堂可以比文字更有詩意。課堂上,老師要用詩一般的情懷,歌一樣的語言,去承載學生的生命長城。

具體地展開,即“好課三味”。所謂好課,要具有“語文味”、“人情味”、“書卷味”。

什麼是“語文味”?怎樣上出“語文味”?

2、資料學習

a.《“語文味”,究竟是什麼味》

通過學習,我們懂得關於“語文味”的一些界定:

“語文味”是一種具有詩意美感和達到自由境界的教學,文化味是語文味的重要元素。

“語文味”主要通過情感激發和語言品味、義理闡發和幽默點染等手段來獲得。

“語文味”是滲透了師生生命體驗的教學。是文字、教師、學生等教學要素在動態中形成的一種和諧的整體美。

b.《怎樣才能把語文課上出“語文味”》

這個材料,更加明確地告訴我們:

語文課上出“語文味”,前提是淨化語文課堂。語文課不是德育課、美育課、思維訓練課。說明文教學中,過分關注自然科學知識、把語文課教成自然課的現象。這種過分重視語言所承載的內容,而忽略表達這些內容的形式的做法,是與“語文味”格格不入的。

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核心是用語文獨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豐化合磁化語文教學過程。要教出語文獨特的情感、美感、和語感來。

3、紮紮實實的磨課。

理論的習得並非能力的真正提高,得在課堂這塊舞臺上反覆操練,才可能將辛勤的汗水凝固成豐碩的果實。為此,我們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紮實有效的磨課。

最近,各種活動不斷:大會小會頻繁、抽查視導忙亂。戴老師向大家展示的《秦兵馬俑》一課,我們依然毫不怠慢,事先抽出時間進行了認真的試上與聽課活動。

再拿《音樂之都維也納》一課來說吧,沈詩紅一人就上了四回。

(1)初稿

當沈老師有了初步的備課方案後,我們教研組專門利用時間進行討論研究,梳理出一個當時認為比較合適的上課思路。

(2)第一次試上

效果不錯。但是,我們教研組每個成員仍然群策群力,各抒己見,肯定優點也指出不足;付出熱情,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在教研活動記載簿上寫了近三頁紙的討論稿時,教案第二稿有了雛形。與第一稿比,對文字的解讀(尤其課文第二自然段)、重點的把握更加準確、深入。

(3)第二次試上

教學流程的大環節處理得相當不錯,音樂、圖片等的合理運用烘托了氣氛,激發了學生情感。本著精益求精的求學態度,我們的討論內容在會議記錄上寫了整整三頁:除若干細節外,稍大的改動是2、3、4自然段與5、6自然段分別採用細品慢嚼與放手演說的方式教學。至此,第三稿方案初步形成。

(4)第三次試上

教學效果有了很大提高。老師精當的指點、精妙而詩意的導語,換來學生對文字精深的理解和精彩的朗讀。整個教學流程,學生密切配合,老師得心應手。這是一堂相對完滿的課。然而,追求卓越的意識,使我們再一次圍坐一起,精雕細琢起來:一句句子的獨特語氣、一個字詞的多種預設等都再三推敲,直至教案第四稿浮出水面。

(5)第四次上

經過這麼幾輪的磨課,沈詩紅老師駕輕就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詳盡而豐富的資料補充,使學生恍如穿過時空隧道,來到18世紀的維也納,聆聽歐洲古典音樂最初的夢想;斟字酌句,使平面的文字立體起來,一條條用音樂家名字命名的街道、一座座古樸的音樂家雕像,友好地出現在孩子的想象世界裡;伴著悠揚的旋律聲情並茂的朗讀,更把所有同學和聽課老師的心激活了,如長了翅膀,自由翱翔於音樂的藍天,陶醉在摻合著花草芳香的晚風裡……真是一堂熔書卷味、語文味、人情味於一爐的好課啊!

寫到這裡,我很想代表我個人,也代表我們教研組全體老師感謝學校領導,感謝你們組織的各種活動,使我們教研組的老師有更多的機會共同參與,共同活動,共同提高,使心與心的距離更近,使人與人的情誼更深!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我的發言完了。

教研活動總結 篇3

xx中學是省教育廳直屬重點中學,20xx年被評為“省完全中學一級(甲等)學校”,是一所完全中學,目前國中每個年級只有4個教學班,國中數學教師共有6位。學生來自全省各市縣,民族學生佔一定的比例,與教學活動相關的學生的學習基儲智力、能力方面等差別很大,對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帶來一定的難度。由於每個年級只有四個教學班,配備兩位數學教師擔任數學科教學任務,本校學生全部在校住宿,教師日常工作量相對很大,這對開展教學研究存在一定的影響。

針對本校具體特點,我校數學教研組結合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學校教研室相關指示精神制定各學期的教研計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以下側重四個方面對我校國中數學教研組進行簡單的總結。數學教研組長個人工作總結

一、重視課題實驗研究

課題實驗研究不僅能提高教師教學業務水平,而且能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學經驗,課題實驗研究對課堂教學活動和提高教學有效性起著重要的作用。我校從領導到教師都非常關注課題實驗研究,特別是數學教研學科組,我們數學教研組先後參加了“全國現代教育技術課題實驗研究”、參加海南省開展的“數學創新思維實踐與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研究”、全國課題“基於網路環境教學模式實驗與研究”、全國基礎教育數學新課程改革的“Z+Z智慧教育平臺課題實驗研究”、“學生數學學習評價課題實驗研究”、“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實驗研究”等。

通過課題實驗,我們老師學會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整合,學會了網路教研及網路對數學課堂教學的輔助經驗,學會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方法與評價理念。通過課題實驗,我們讓更多的老師更早接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讓老師更快地學會教育教學新理念,更有效地實踐有效性教學與客觀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

二、會考備考工作

其它兄弟學校每個年級配備教師人數較多,安排會考備考工作的人員充足,力量充沛。針對我校班級少、人員少的特點,我校國中數學備考方面只能採取縱向合作優勢彌補橫向合作缺陷,每屆會考備考工作就只有兩位教師,勢單力薄,就應對日常備課、講課、輔導、月考等都忙得不可開交,備考工作也只能放在加班加點的畢業班教學業務上。專門組隊應對會考 “備考” 的隊伍是沒有,因而只靠“縱向”團結全體國中六位數學教師。主要的作法是每一屆畢業班教師對自己的備考資料都要保管好並按時交給下一屆教師,由下一屆教師對上一屆教師資料後專心備課,主要是“整合”工作,即以上一屆資料為基礎進行修訂、填充、更換新題型,不斷完善,並且如此迴圈往復。按這樣的“以縱補橫”模式進行會考備考工作,其它年級也同樣方法實現三個年級資料共享、方法共享、經驗共享、力量合一,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三、常規教研活動

1、業務學習。教研離不開理論支撐,理論指導實踐那是必須的。因此我們日常教研活動中一樣有規定時間進行理論學習,學習新課程新理念,組織全體數學老師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及最新的教育理念,正確把握數學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當前較知名的一些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進行小組研討,如學習與討論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教學模式等。數學教研組長個人工作總結

2、案例學習。每個學期都有三個時間進行專題研究教學案例,案例來源於各種雜誌或網頁,教研組長有選擇性地挑選個別案例進行討論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與教學能力。

3、關注學生數學興趣培養。注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每年組織全校學生參加國中數學競賽、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為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矗

四、重視資訊交流

社會進步的速度受資訊影響,學校教育教研活動質量的快速提升與校外教研資訊密切相關,教研資訊能給我們帶來新的理念與指導方向,因此我們非常重視校外交流與學習,除了較實在、省費省時的網路資訊獲取教研資訊外,我們還常組織教師到兄弟學校交流學習。如20xx年組織全科組教師到昌江中學、昌江民中講課、聽課交流與學習。還有請專家到我校作專題報告等,這些都是一種較好的教研活動與學習交流方式。另外,教師寫心得、寫課後反思、寫論文也是提高教師業務的主渠道,因此我們經常鼓勵教師撰寫論文,鼓勵教師參加省教育教學研究培訓院組織的各類活動,鼓勵教師發表文章,如《數學學習》雜誌等。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學活動依賴教育教學研究和實驗,有效的教研對有效的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有待我們更深入的研究。教研工作形式多樣,方法不一,效果不同,因此,為了我們的學生,為了教育教學更快地發展,我們教育教研工作任務還很繁重。

教研活動總結 篇4

這次教研究活動,以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教研活動中,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的價值取向和以新課改、新理念為出發點的備課觀和教學觀。並且進行組內教案互查,發現問題及時調整,進行修改。凝思集優,備出了一堂比較好課。同時也提高了備課水平。上課是教學的關鍵環節,本學期組織本組教師每人上一節組內公開課,課前說課,課後評課。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努力上好每一堂課。

優點;教師教材自然大方,抓住重點,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法多樣,注重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嚴格地按照計劃開展工作,及時的檢查計劃落實的情況,反饋調控。不僅認真上好兩節課,還認真做好聽課筆記,課後進行評課,通過評課可以使大家去粗取精、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通過教研交流、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提高教師教材分析、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聽課評課、課題研究等教學業務能力和水平。

不足和今後改進;注重教師課堂語言,設計問題巧妙合理,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突出音樂本色。

總之,通過兩節研討課和一節討論課更一步提高兩位音樂老師的業務水平。我們音樂組力爭在今後的工作中再接再厲,勤奮工作。讓我們借新課程改革的東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教研活動總結 篇5

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校領導的支援下我校選出8名數學青年老師參加了本學期教研活動,開展了為期三週的聽課評課活動,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現將這次聽課評課活動作以小結:

一:聽課、評課活動亮點

1、比如xxx老師把生活中的糖果帶到學習中,讓學生通過自身去體驗數糖果的過程,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學習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後得出認知的理念。

2、比如胡莉老師通過遊戲環節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3、比如汪林老師通過畫學段圖的過程能讓學生理解路程與距離,整節課學生的氣氛濃厚,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在“導”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二、聽課、評課活動不足

1、數學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多理解,多做題,數學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的鞏固練習。

2、聽課時要認真做好記錄,填寫好課堂教學記錄,注意聽課時間及課堂評價要有針對性,且有改進措施。

三、改進措施

1、加強“新課標”的學習,利用學科教研活動,讓教師在反思中成長、成熟。通過評課,從中發現問題,在反思中改進教學,從而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以主題教研提升質量,推動教學改革。凡是教研課,均要求確定教研主題,評議時也要圍繞主題進行,骨幹教師要充分發揮示範、輻射、帶動作用課後必須寫課後反思,聽課體會,做到一課一得。

3、平時教師要多關注細節,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課前做好上課準備,課堂要舉手發言,認真傾聽,站有站姿,坐有坐相等。

雖然“聽課評課活動”結束了,但“走進課堂”的活動並沒有結束,下階段,我們將會帶著問題,開始新一輪“深入課堂、研究課堂、改變課堂,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活動。

教研活動總結 篇6

本學期由市教研室主辦,區教研室和紫薇國小承辦的市區聯校教研活動已圓滿結束。回顧本期的聯校教研活動,在市教育局、教研室和琅琊區文教體局、教研室及南譙區文教體局、教研室等有關領導親切關懷下,在市區兄弟學校的真誠幫助和支援下,活動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本期聯校教研活動作如下總結:

一、活動思路

聯校教研活動立足於發展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面向一線教師,發揮同伴互助、專家引領作用,努力營造“比、學、趕、幫”的教學研討氛圍,給教師成長搭建一個研究平臺,給教師的展示創造一個舞臺;聯校教研活動力求有效地服務於學校的教學實踐,力求從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和學生成長為出發點,力求發揮好同伴互助的研討形式,做好、做實每一次教研活動。

二、活動回顧

1、群策群力,制定活動方案。

20xx年3月3日,聯校成員及校負責同志在紫薇國小會議室討論制定了20xx年度第二學期聯校教研活動方案,市教育局潘局長就聯校活動的意義及怎樣開展活動作了重要指示:聯校教研活動是教學研究的重要形式,是推進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活動的開展必須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機,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必須面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實際,深入教學第一線,解決師生最需要解決的教學問題,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活動要發揮好聯校的整體優勢,發揮好引領、輻射作用,活動內容要開展得豐富、充實。

會上市三小馬主任作了20xx年度第一學期市區聯校活動的工作總結。三小認真務實的工作態度,給我們組織本屆活動帶來了很大的促進,從他們的總結中我們獲得了寶貴的工作經驗。最後在孫主任主持、引導和精心安排下,聯校成員共同商討,擬定了本屆聯校教研活動的指導思想、工作重點、活動形式及具體安排,形成了較為科學的、系統的、符合實際的工作計劃,明晰工作思路,為活動有序地開展形成有力的保障。

2、立足校本,開展課題研究研討。

要構建“學習化、研究性、開放式”的校園文化,引領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就應在立足校本的基礎上開展好課題研究。課題研究為校本教研帶來活力,也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創造了條件。3月31日在紫薇國小階梯教室進行了“立足校本,開展課題研究”的聯校研討活動,市一小、二小、實驗國小、逸夫國小,紫薇國小、琅琊路國小、解放國小、工子國小、夏崗國小等分別作了題為“國小數學審美化教學研究”、“加強語文實踐促進學生髮展”、“浸染薰陶人自雅”等發言,各校課題組從本校課題研究的實際進展情況、取得的成果、面臨的困難、存在的問題、發展的方向等方面進行了坦誠地交流。各課題組通過相互學習,開闊了研究思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經驗,增強了研究地信心。然後大家查閱了紫薇國小省級課題“新理念下識字教學”(已通過驗收)的研究資料。最後,由滁州學院宋德如教授為參加活動的教師做“中國小教育科研時代意蘊與操作策略”的報告。宋德如教授就中國小開展教育科研時代意蘊、中國小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問題、中國小開展教育科研的策略等方面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宋教授的報告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對於我們立足校本,進行課題研究有很強的針對性,使我們受益匪淺。在聽完彙報後孫主任對各校的課題研究情況給予充分肯定,並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要求:課題研究過程要進行規範化管理,研究過程要注意資料的積累,研究要切實按計劃進行,研究經費要得到保障,並要求聯校各成員要加強課題研究的責任意識。本次活動簡潔、高效,較好地為本屆聯校教研活動活動開了一個好頭。

3、城鄉互動,競展教學風采。

4月15日,烏衣鎮中心國小校園內歡聲笑語、喜氣洋洋,來自南譙烏衣片六個鄉鎮近240多教師聚集在一起,興高采烈地參加“城鄉互動,競展教學風采”的市區聯校送教活動。本次活動主要有兩項內容:一是市區(城區)聯校組織的以省教壇新星、市優秀教師、區骨幹教師、區教壇新秀等名師進行課堂教學展示;二是聽課教師分組與專家、送教教師進行互動研討。有滁州二小、滁州一小、區明華國小、解放國小、琅琊路國小、實驗國小、紫薇國小等校一批教師分別進行了語文、數學、英語、音樂、思想品德等學科共9節公開教學。教學根據烏衣農村國小現有情況,不用多媒體,突出新理念、新角色、新模式,給教師以方法引領、技術指導,深受教師的歡迎。聽課教師在課後紛紛打聽作課教師是哪所學校的?叫什麼名字?他們三五成群地圍著作課教師進行交流;孩子們談感受時說:我覺得這節課我學的非常快樂,就是時間太短了。對此我們聯校感到很欣慰,覺得這樣的活動有價值。陳慧秋、曹文龍、張龍等專家結合上課情況,不遺餘力地為廣大農村教師帶去新的教育思想,剖析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特徵,互動中拉近了專家與老師們的距離。活動中,市局潘局長、南譙區關局長不辭辛苦趕赴活動現場,親切慰問廣大師生,勉勵大家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研討活動,為教育教學的發展多做貢獻。此次活動在市區教研室領導的精心籌劃及聯校(城區學校)的大力支援下,圓滿地達到了“增進友誼、促進交流、啟發引導、帶動輻射、共同提高”的預期效果。

4、專家引領,共創鮮活的課堂。

為深化滁州市國小課堂教學的改革,創造新理念下的鮮活的課堂教學,引領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市區聯校以“建立鮮活的課堂”為主題,於5月10日在市第二國小、紫薇國小進行語文、數學學科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本次活動有市二小、逸夫國小、紫薇國小進行3節語文教學觀摩課;有市一小、城南國小、紫薇國小進行了3節數學教學觀摩課。作課教師均為各校優秀的年輕教師,他們力求以最新的教育理念、先進的教學手段、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展示了自己的教學風采。此次活動共有來自市直兩區、及來安、全椒、定遠等縣的一線課改教師共600多人。活動中,觀摩課精彩紛呈、聽課者凝神傾聽,研討活動得到了特邀的蘇教版教材編委、江蘇特級教師高萬同、李新老師的高度讚揚。課後,高萬同、李新老師對6節課作了精彩的點評,點評本著為青年人成長負責的精神,科學而中肯,讓與會人員深受教誨。二位老師還圍繞著建立鮮活的課堂教學作了精彩報告。此次活動時間一天(星期天),參會的老師卻感覺收穫頗豐。活動自始自終秩序井然,教師學習熱情很高。

5、“感受陽光”,關注學困生轉化。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要播撒陽光到別人的心裡,先得自己心裡有陽光。教師是一群播撒陽光的人,要與所有孩子一起共同感受陽光的雨露。6月9日,聯校在琅琊區清流中心國小舉行了“感受陽光”學困生轉化經驗交流會議。會議的目的:旨在讓我們更加關注學困生,關心學困生,從更寬泛的角度去研究學困生轉化的方法。活動首先有市局潘局長就構建和諧的教育環境作了重要講話,明確要求各校要加強教育管理,儘快轉變教育觀念,夯實基礎知識,確實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研究評價體系的改革,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努力構建一個健康、快樂的育人環境。潘局長的諄諄厚望,讓我們更加感覺到我們肩上這份責任的沉重。此次學困生轉化經驗交流共收到來自市直兩區21所學校的22篇交流文章,有來自市直名校的,有來自新起的私立學校的,有來自大山深處的農村國小的……因時間較緊,我們請了城東國小、實驗國小、清流國小、新銳國小、施集國小、琅琊路國小、市第一國小等7所國小的老師進行交流發言,發言老師以自己的親身感人的經歷,為與會教師講述著不同環境、不同條件下形成學困生轉化個例。轉化學困生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它不僅需要我們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更需要我們有科學的方法。清流國小的省級課題“進城農民工子女心理研究及對策”的研究,從孩子成長過程的心理需要的.角度,對學困生轉化工作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顯著,與會同志在觀摩其研究成果中也深切的感受到課題組成員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資料所呈現的調查資料,及其相應的跟蹤調查報告,更定家為這樣一所農村國小從事教學研究的科學精神所敬佩。活動最後一項是滁州學院卞佩鋒教授為會議作“學困生轉化經驗談”的報告。卞教授認真聽取了每一位老師的發言,認真查閱了清流國小課題研究的資料,為此大聲感嘆道:“你們才是真正的專家,我有二十年沒有聽到這樣感人、這樣精彩的交流了,我要說,理論是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樹長青。”卞教授從國外對學困生概念的理解、學困生轉化的方法、運用方法的依據及教學中對學困生轉化理念的誤區等方面作了實在、精闢的闡述,建議參會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對學困生學習目標的定位、學困生渴求幫助的心理因素、學困生的家庭環境、學困生的精神快樂等方面給予關注……卞教授的報告給我們進行學困生轉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樣也堅定了我們從事這樣的工作信心。在進行學困生轉化工作中需要“愛心+智慧”。本次活動得到了區教研室及清流國小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為成功地舉辦此次活動作出了重要地貢獻。

三、活動心得

1、領導重視是聯校教研活動成功的前提。

本期聯校活動得到了市局及教研室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真誠的關懷。市局潘局長,琅琊區吳文翰局長、秦茂華副局長,南譙區關永焰副局長等曾親臨教研活動現場,對活動給予相當的關注,市局潘局長曾4次來到教研活動的第一線,每次都作出具有針對性的指示,這不僅讓我們更加明確了活動的意義,把握好研究的方向,也給進行教研活動的教師們極大的鼓舞,每次活動的開展市教研室孫主任都作精心籌劃,從形式的確定、程式的合理安排、活動內容的實效性等都認真地提出指導性意見。活動要求明確、內容豐富,形式簡潔、高效,並注意儘量減輕承辦方的負擔。例如:在進行“城鄉互動,競展教學風采”的送教活動是這樣安排的,送教人員早7:00在人民廣場集合,7:40到達烏衣一小,8:00進行教學展示,11:00進行專家評課並與聽課教師互動研討,11:50活動結束,12:00全體送教人員返回滁城。

在進行“專家引領,共創鮮活的課堂”活動中,時間確定在星期六,以便城鄉教師儘可能地有機會參加學習,下午專家講座定於1:00開始,4:00結束,這樣方便於外地教師下午即時返回。孫主任親自安排,邀請高萬同、李新、宋德如等專家,並自始至終親自陪同;琅琊區教研室張其昌主任每次活動前都會親自過問活動每一個細節,南譙區教研室陳煒主任不辭勞苦為活動牽線搭橋,並提出了寶貴而中肯的意見。有這麼多領導關心我們、支援我們,我們沒有理由不盡最大的努力去開展好每一次聯校活動。

2、同伴互助,聯校教研活動是教師成長的舞臺。

本屆聯校教研活動的開展同樣的得到各兄弟學校的重視和大力支援。“立足校本,開展課題研究”的教研活動就是教師成長的一個舞臺,,各校課題組不僅在交流中相互得到了啟發,同樣也反映了各校教學研究的情況,是教學研究成果的一次展示;“城鄉互動,競展教學風采”的送教活動,它不僅僅是幾位送教教師的展示舞臺,也同樣是各聯校成員在課堂教學研究上的一次交流、一次共同提高的機會,是一條增進友誼的紐帶;“專家引領,共創鮮活的課堂”的活動,更是各校培養優秀教師的一次機緣;“感受陽光,學困生轉化”經驗交流活動,為我們探究怎樣面對所有的孩子,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怎樣構建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而創造的研究平臺。聯校教研活動就是要求我們在活動中相互促進,在活動中共同成長。

3、活動主題鮮明,成績較為顯著。

聯校教研活動主題鮮明,緊緊圍繞堅持改革創新,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以研促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加強互助,共同成長,突出聯校整體優勢,積極發揮其輻射延伸作用。我們盡心盡力組織好每一次活動,活動成績較為顯著。

①營造了教研氛圍。

教學改革依靠個別“精英”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教學改革的主力軍還是全體一線的教師。一個好的教學研究氛圍,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積極投身於教學改革的洪流之中,自覺地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本期聯校活動儘可能地突出教師是活動的主體地位,在“城鄉互動,競展教學風采”的送教活動中參與的教師有240多人,在“專家引領,共創鮮活的課堂”的活動中參與的教師有600多人,在“感受陽光,學困生轉化”經驗交流活動中參與交流的教師全部來自教學第一線,這樣組織活動的目的就是想在教師中營造一個蓬勃向上的教研氛圍。只有讓廣大教師手拉著手,共同參與到教學研究的集體中來,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才會大踏步的向前發展。

②走近專家,勇做教學研究的領頭人。

聯校教研活動應是負有對聯校及周邊區域學校的教學研究的引領作用,應站在教學改革的最前沿。為了提升教師教學研究的高度,我們邀請了高萬同、李新、宋德如、卞佩鋒等知名專家、學者,他們不辭辛苦,深入教學研究第一線,幫助教師釋疑、解難,他們樸實的工作作風,高超的學術水平,給教師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在他們的鼓勵和褒獎之下,增強了我們教學研究的信心,走近專家,提升自我,勇做教學研究的領頭人。

四、活動反思

對於市區聯校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在反思中也產生一些新的看法:

1、為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組織方與承辦方還應不斷總結經驗,充分準備,關注教研活動開展的過程,促使教學研究更有廣度、更高效。

2、聯校教研活動應突出與廣大教師的互動性,使教研活動的過程更民主、更科學。

3、市區聯校教研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要考慮到活動的學科、活動形式應多樣化,並帶動學校教研活動整體向前發展。

市教研室

區教研室

紫薇國小

20xx年7月

教研活動總結 篇7

本學期,生物學科組全體教師在學校行政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各級教育工作精神,進一步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團結協作、努力學習、敬業樂教,以教書育人為本,積極投身教研教改活動中,在學校提倡的163高效教育、打造高效課堂活動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進一步提升了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使青年教師在教學方面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進一步落實了課堂教學模式,並且在教育教研方面有所突破;嘗試對新時期教研模式的探索,利用網路研修的平臺,拓展生物教師的研修空間,提升教師素質和生物教學質量;進一步落實教育教學常規和生物競賽活動,抓好分層教學和導師制。本學期的工作,總結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工作目標,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開學初,按照學校的統一要求,召開了學科組會議,學習學校在本學期的工作計劃和學校教導處的工作安排,明確了工作目標,總結上學期的成績與不足,制訂了生物科組本學期的工作計劃。並就第二課堂活動進行了具體的分工。每兩週舉行一次年級組活動,科組活動做到定計劃、定時間、定地點、定活動主題。

二、常規教學計劃有序地進行。

各老師都加強了課堂教學的常規工作,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紮實地抓好教學的各個環節,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在課堂教學中還能注意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常規教學檢查中,各位老師都能按照進度正常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課能按學校要求認真備課,有的還進行雙重備課。根據本科的特點,在課堂上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多媒體,教學方法靈活。堂上完成練習,學生實驗、演示實驗都能盡最大努力去進行。學生對生物科的興趣濃厚,學習熱情高,師生關係良好,使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普遍提高。

三、積極參與教研教改活動。

年級組內教研氣氛濃厚,新教師虛心請教教學方法、經驗,老教師主動向新教師學習新知識、新方法,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定時組織科組活動,討論教學方法、研究教材內容,研究討論擬寫教學論文、小論文、綜合實踐活動,研究生物小製作、生物競賽等方法和資料的蒐集。各組進一步抓好備課、聽課工作,完善備課、聽課制度。做到及時評課或與上公開課的老師及時交換意見。討論分層教學的得失和導師制的體會。

四、第二課堂活動熱烈有序地進行。

生物興趣小組活動學生積極踴躍,報名人數要經過篩選限制。基本是每週一節,進一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使他們的生活不再僅限於課堂,讓他們進一步意識到學習的樂趣。使他們在活動中得以提高、鞏固興趣、發揮特長,為他們學好生物競賽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不斷學習、更新理念

“要倒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準備一桶水、一缸水”。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物學知識日新月異,發展很快。加上生物課從前年開始啟用新教材,對我們老教師來說也存在著熟悉教材的問題。因此在備課過程中,我們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不斷查閱資料,充分進行討論,然後進行實施,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為了趕上時代步伐,我們在複習大學教材內容的

基礎上,還經常上網查閱資料,瞭解現代生物學新成果、新觀念,並進行下載,做好記錄,結合教學內容,印發給學生,讓他們關注社會、關注生物學熱點。如人類基因組計劃、克隆人事件、神州飛船上載有哪些生物,有何影響等。我們組青年教師,也不斷向老教師學習。。在教學中,我們組全體同志通過認真學習教學理論,努力使課堂教學素質化落到實處,“課外不佔課,作業少而精”已成為我們教研組組風,對印發的每一份講義、每一份練習,備課組長都認真把關,在做到統一備課、統一進度、統一練習的前提下,提倡“特色”教學,努力使每位教師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物學教學不論是單科考試,還是綜合考試,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六、生物分層教學反思

  (一)課堂教學活動要分層

1、教師要認真鑽研大綱、教材,確定二維目標,即指令性目標和指導性目標。語文教材中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在編排上一般都是從易到難,由淺入深,有分解到綜合的。教師在分解教學目標時,就應特別注意“瞭解“”掌握“”欣賞“”理解“”擴充套件”等用語的不同水平,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當然在確定二維目標時,也應有一定的彈性,留有餘地,讓學生自主選擇,力爭較高目標。

2、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在確定教學目標前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適合什麼樣的教法,找到差別,才能把握知識的難易度,做到因材施教,量體裁衣。

3、教學過程應堅持面向中等,兼顧優差生的原則。二維目標中分別有深淺之分,對較難的內容讓優生去解決,較易的問題留給後進生。例如高中語文第二冊《邊城》(節選),課後練習的三個小題,“對主題的理解,瞭解小說情節,找出前後照應的句子”,可要求中下生做,“分析環境描寫是如何表現人物心理的”可要求中上生做,另外可擴充套件,如你最喜歡的人物是誰?翠翠的命運如何?(續寫)要求願意做的做。

  (二)課外輔導要分層

1、集體輔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集體輔導主要面對中等生,以鞏固學習目標為目的,針對課堂上大多數同學感到困難的重難點問題,仔細加以解決。個別輔導主要是兼顧優生和差生,分別給他們“吃小灶”。例古代詩歌賞析,要求優生不僅理解內容,而且賞析詩歌的寫作技巧等,如理解王維《山居秋暝》中“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意境,理解“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個句子的深刻含義。要求後進生了解詩歌的內容和詩人的思想感情是基礎。

2、課內輔導與課外輔導相結合。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個別點撥、個別啟發和個別糾正是必要的,也是應該的。課堂解決不了的問題,應該在課後及時解決。

  (三)作業設計要分層

無論課堂作業還是課外作業,切忌一刀切。否則,優生覺得吃不飽,他們的智力發展就會受到抑制,容易產生自滿情緒;而差生就會覺得壓力太大,對學習目標望而生畏,失去學習的信心。為此,應採取必做題和選做題結合的等級作業法。例如根據我班實際《六國論》必做題是:背誦全文,辨析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選做題是:歸納本文的古今詞語的意義、句式,賞析寫作特色,結合歷史說明六國破滅的原因等。得法、得體和得力的練習能喚起並強化已學知識,誘發追求新知識的慾望,從而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總之,我們生物組在過去的一年中,精誠團結,在教育教學及學校其他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還把自己的教學、研究成果總結推廣。但我們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導學案的問題設計精細化問題,如何高效利用導學案和教學進度的問題,學生第一手資料掌握不夠等

七、今後的努力方向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生物科組將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學生樹立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探索精神。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自制教具和多媒體,注意利用本土資源,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注意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業務素質,群策群力、團結協作,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