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教學常規工作總結怎麼寫

工作總結 閱讀(2.14W)

教學常規工作總結應該怎麼寫?寫工作總結要用第一人稱。即要從本單位、本部門的角度來撰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教學常規工作總結,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常規工作總結怎麼寫

  教學常規工作總結1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及教學常規管理,是一個學校能否上質量、創特色、求發展,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這些年來,我校本著“常規中求精細,精細中求發展”的常規教學管理理念,紮紮實實的開展此項工作,現就教學常規管理工作進行了自查,總結經驗教訓,發揮優勢,建立特色,提升質量。

一、教師除伍建

學校在紮實推進“五個一工程”、“梯級名師培養工程”、“青藍工程”,加強校本培訓基礎上,在全體任課教師開展了“135互動課堂”人人達標過關活動。並且選拔各科優秀教師上好示範課,其間,有2名教師在縣教研室安排下“送課下鄉”,有1名教師上了市

級公開課,有2名教師上了縣級公開課,有12名教師被確定為學科帶頭人,並在校級公開課中獲獎;從而確實是:轉變觀念、變型模式、提升品質、能當一流的教師隊伍。

二、深化校本教研

加強校園網路建設,依託“班班通”工程,夢想課堂、探究實驗室及其它功能教室,形成高效教研網路研究機制,打造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教研組織。

學校緊緊圍繞“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學科化研究、“跨越式”教學實驗校本化研究,校本課程研發、綜合實踐活動再深入等方面,有效開展校本教研,抓好制度、計劃、活動落實等工作,舉行優秀成果評比活動,使之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內在推力。同時要重視過程性資料的積累與

存檔。半年中,我校全體任課教師與縣教研室、總校主抓業務人員一起,開展了多次有關如何教學等方面的學習與討論;教學校長、主任聽課80節,副主任聽課50節,全體任課教平均課30節,並且做到每聽必研,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了教學質量。小課題人人有、“135互動課堂”反思週週寫、課例案例月月晒,優秀作品校報及是登,上述做法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在校本課程實施方面,我校有7名教師獲得了上海夢想中心的獎勵,獎金3700元。校本研修加大了對教師的培訓,大多數教師理論有高度,有實踐的熱情,課堂教學時效性強,關注了學生學習力的提高,學校針對教學方式的改革評級機制健全,並形成特色。

三、強化課程建設

我校按照國家《課程計劃》,開設所要求的全部課程,開足規定課時,教師要按課程標準和教材進行教學,要把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提升到執法的高度來認識,在增強執行教學計劃意識和自覺性的同時,學校嚴格管理,以保證全部課程特別是音、體、美、思品、心理健康等課程的落實和質量的提高,將“兩操一活動”納入正常的教學管理軌道。使活動課落到實處,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促使學生主動發展。使活動課實現由隨機無序到規範化的要求。

四、抓實常規管理及畢業班工作

1、堅持“思想、組織、計劃、過程、質量檢測”五位一體的方針,重點抓實“備、講、批、輔、考、研”等常規管理工作,向管理要質量。

(1)學校的常規管理都在不斷創新,不斷精細,突破了老框框。 學校對教案、導學卡、作業實行分散檢查,突出了實效性。在作業管

理的環節,要求做到:作業細緻,反饋及時,尤其是作文有眉批、間批和總批,教師要多下功夫。因此有些班級的作業規範、新穎、凸顯個性,評價更為自然。

(2)上好每節課、考嚴每次試

學校教學處採取主任年級承包制、每天主任巡課分工制和月考校長、主任、年級組長負責制。學校對教師上課有三個叫停:一是無教學設計與導學卡“停”,二是無學生展示活動“停”,三是站在聚焦處講課超過15分的“停”。(教學處安排其他教師)課前有準備,心中有學生,是一節好課的最最前提條件。每次考試教學處都要嚴密組織,強調考風與學風的關係,監控考試過程,考試後及時上報成績、做好分析與總結,月考總結以年級為單位教學處牽頭,期中、期末總結以學校為單位。

2、畢業班教師能按著做好教學計劃的教學計劃,分清主次,明確任務的前提下進行畢業班教學。學校領導全程參與畢業班管理工作,做好服務工作,提供各種資訊,為畢業班保駕護航。

五、注重教學方式的改革。

半年中,所有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得益於縣教育局 “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動與實施。學校在這項工作中的具體做法是: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加強課改有效引領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教學校長為副組長,教學處全體及教研組長為成員的“135 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明確責任,細緻分工,保障“課改”的各項活動有序、有力推進。確定重點實驗年級、科目、教師,

召開實驗年級教師座談會,要求實驗教師敢為人先,爭做課改的領路人。

(二)強化細化管理機制,提供課改堅實保障

完善《課堂教學改革工作意見》,學校成立了課堂教學督評組,先後制定了《課堂教學改革評價方案》及《課改巡課制度》。通過領導不定時對教師課改情況進行巡查,發現課堂教學與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與科任教師和班主任交換意見,進行整改。

(三)、聚焦課堂參與活動,加強推進課改步伐

1、首先改變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組建新的班級學習單元——“學習合作小組”。根據學生基礎從學生不同的知識結構、學習成績、學習風格等方面優化組合;建立小組文化,自行設計組規、組訓、組徽;嘗試小組合作學習,單對桌、面對面,組內分工,明確職責。

2、建立班級課改文化:以書寫標語,上課喊口號等方式激勵學生敢於表達,勇於參與,善於組織,精於總結;

3、探索課堂學生評價方案:以積分卡、積分表、評價表,星星、獎盃、晉級評獎等方式,顯性評價學生的課堂精彩表現。

4、將校本研修與課程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把研修的重點放在如何組織有效的組內交流,如何進行課堂展示,如何搞好當堂檢測和學生評價.,如何示範引領等環節。縣局教研室在主管局長的帶領下,先後幾次蒞臨指導,實驗教師的示範引領,以點帶面,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營造了一種“以生為本,提高課堂實效”的課改氛圍。通過一系列的“課改”活動,全體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明顯提高,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四)、課改帶給我們的收穫與成效

1、教師教學行為的改變。

師生交往、生生互動成了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教師們從臺上走到了臺下,由主演變成了主導,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由傳授者向促進者轉變;由管理者向引導者轉變。由以往的單兵作戰向緊密合作過渡;由“畫地為牢”向資源共享過渡;由源於教材向開發課程資源過渡。

2、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學生的學習行為開始由“被動”轉向“主動”,學生的學習情感開始由“厭學”轉向“樂學”。我們的學生已經開始學會在小組合作中分享學習的快樂,在展示交流中展現與眾不同的想象與創造。

3、視窗作用

憑藉“135課程改革”的平臺,學校在全縣“骨幹教師”評選活動中,先後有五人達標,成為全縣教師的佼佼者;學校曾先後接待包括豐潤教研室、肖營子中學在內的縣內外同行參觀;學校蔣校長在全縣校長論壇會上的《135課堂教學改革實踐和現狀的研究與思考》的經驗介紹,被收入全縣《校長課改論文集》,成為其他兄弟研討學校的範本。

儘管我們踏踏實實的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知道與先進學校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可是我堅信,在教育局、總校正確領導之下,我們通過不斷的努力與探索,一定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懇請各位領導和專家對我校的各項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

  教學常規工作總結2

本學年以來,為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規範教學行為,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推進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我校嚴格遵照上級有關檔案精神,在教學常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彙報如下。

一、教學常規中的反思:

教學常規是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規範要求,是學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制度,它關係到學校教學秩序的正常執行,規定和制約著教師的教學行為,是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教師在教學常規執行過程中有了哪些新的變化?這些變化是否影響已有的教學常規條例的落實?學校該如何突破率由舊章的限制,實現科學有效的常規管理?通過座談、聽課、查閱資料等方法獲得了許多一手的材料。

1、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思想正在逐步更新,慢慢開始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課堂上少有訓斥、批評、挫傷學生的現象,老師們正努力做到尊重學生,鼓勵學生,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但是面向全體,尊重差異的學生觀在課堂教學中仍沒有建立,由於班額人數過多,學習基礎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還不能得到教師的全面關注,在課堂上沒有大的進步和發展。

2、在教學過程中,有不少教師能自覺地進行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把教學過程看作師生互動的過程。注意學習方法的滲透,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一些創新課上,有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

趨向。但是,這些教學觀的變化更多地停留在認識的層面上,沒有真正地把新的觀念貫徹到教學實踐中去。因此,大部分教師的教學仍然是老套套,以講解為重點,以傳授知識為目的,重結論,輕過程。課堂上教師啟發不夠,學生參與不夠,學生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同時,教師缺乏教學機智,對學生反饋注意不夠,影響教學效率。

3、絕大多數教師教學準備充分,教學方案設計能體現學情與教情。老師們能依據自己熟悉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具體內容確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對教材進行有效處理,根據實際恰當安排教學容量和進度,突出重點。但是,有的教師對任教學科的《課標》理解不深,導致教學的盲目性。對教材的處理和知能結構缺乏足夠的認識,所以出現了不瞭解教學要求,把不準教學目標和學科特點的現象。如學習課文不敢串講又不知如何感悟,數學習題不能機械練習又不會設計情境訓練。在教學改革的新思潮衝擊下,部分教師感覺課堂教學無法定位,不知如何進行教學,這說明部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離新課程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4、部分教師有了進行學科間知識滲透的意識,認識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綜合能力的重要。由於教學資源的限制,教學條件的簡陋,有些課程中安排的綜合實踐性的教學活動不能落實。美術、音樂、體育等學科的教學無法體現其趣味性、綜合性、實踐性、創造性的特點,影響學生素質的提高。

5、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了學習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的重要性。很多教師也很努力地在教學實踐中使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方法。但是,常規課堂中的現代化教學狀況卻不容樂觀。學校現代教學裝置配備落後,或有質量問題。加上教師的的操作能力不強,所以教學裝置的使用率低。

6、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大多數教師備課重視學情的研究,教學方案的設計講究科學性、實效性。備課不是抄教案,老師們均有此共識。但仍一些教師為了應付檢查,一味追求形式,忽視備課的本質,並且單純依賴教參,不去尋找其他源頭活水。從教案中不難看出,教參仍是教師放之四海皆準的備課法寶。很多教師教案寫的是一套,上課教的是另一套。把大量時間放在毫無意義的編造教案上。雖然有些好的教案編寫得很科學,但操作過程中受條件制約,執教者本身素質限制,教案也很難執行。

7、雖說教師們明知要減輕學生們的'課業負擔,但還是放不開手,面面俱到使學生的作業減負成為一句空話,作業形式單一、機械。

二、針對常規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以上問題,我校重視反思,贏在行動。

(一)、重視學習,革新觀念,提升理念。

理念是先導,學習是保證。為進一步轉變廣大教師的教育觀念,讓所有教師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本學年,我們十分重視和加強教師的理論和業務學習,採用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的辦法,提倡寫學後反思,讓先進的教育思想牢牢紮根於每位教師心中,從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1、加強對《課程標準》的學習。

新的《課程標準》是我們廣大教師近階段乃至今後一個時期教學的依據。本學年,我們充分利用每週四下午業務學習時間,組織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美術等學科的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對各年級段的教學目標、要求,重難點,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解讀,尤其是一、二年級新課程的教師,我們採用了比較系統的講座(如觀看國家級有關《課程標準》解讀的錄影資料等)。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方式的學習,廣大教師對《課程標準》的要求有了新認識。新課程讓教師們認識到:認真執行教學常規的過程就是教師自我發展的過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的角色定位,教學重在如何促進學生“學”的重心轉換,使得教師在常規工作中產生了強烈的緊迫感。廣大教師認識到了必須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增強責任感。大家一致認為《課程標準》的要求符合時代的步伐和要求,對當前全面實施和推進素質教育具有指導意義。

2、重視教育教學理論學習。

“終身學習”,“大眾教育”是新課程理念倡導下的教學思想。本學年,全體教師集中學習充電,從新課程的編排體系、新教材的編寫思路、結構、內容、要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新課程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方式 ,教師的教學方式等方面作了分析和培訓,受益匪淺。另外,我們還分批分層次組織教師觀看有關新課程的理論錄影資料,要求每位青年教師必須自學一本教育理論書籍,其他教師必須每月讀好幾篇與本學科相關的且有指導意義的論文和教學案例,寫好教學反思,填好自學理論表,同時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的參考。通過學習,交流、總結、反思等系列活動,讓教師的觀念得到了更新,知識得到了長進,理論得到了提升,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學有所長。

(二)、重視研討,改革方式,推進課改。

“在研討中發展,在反思中成長。”這是我校對廣大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提出的目標。本學年,我們十分重視各種形式的研討活動,每次集體備課前組織本學科骨幹教師座談,暢談各自的教學設想;每次教研活動前,組織青年教師說課,骨幹教師點評,讓每位教師都能得到鍛鍊的機會。

1、認真組織教師集體備課。集體備課主要採用兩種方法,一是利用每週四下午集體業務學習時間,由教研組安排青年教師暢談教學設想並說課,骨幹教師提出修改意見和新的創意設計,然後各課任老師針對各班學生實際各自備課、上課。(形式類似沙龍座談,老師們發言熱烈踴躍,效果明顯)。二是由教研組提出集體備課任務後,同年級老師先以校或輔導片為單位進行商討,然後指定教師寫出教案,再組織集體交流。為了使每位教師均有鍛鍊機會,一般採用輪流的辦法進行。集體備課的教案,必須體現教師的指導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和本課設計意圖三方面內容。本學年,通過集體備課活動,開闊了教師的眼界,增加了相互交流的機會,教師們樂於做,願意做。

2、積極開展創新教研活動。本學年,為紮實穩步推進我校新課程改革步伐,學校每期舉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創新教學活動月。為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參加活動的教師們首先向學校領導、骨幹教師、教研組長等請教並做好書面修改意見的記錄,然後自己同同年級的教師們反覆實踐,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教學常規工作總結3

在過去的一年裡,在區教育局的領導下,我校在教學常規管理工作主要做了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嚴格課程管理,規範教學行為

學校按照國家課程方案要求,落實《義務教育課程設定實施方案》,開齊了課程門類,開足了課時,做到不增刪課程、不增減課時、不任意提高或降低教學難度。

學校積極採取措施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課堂,實現高效學習,學生在校學習、作息時間、課外作業量、學習材料和考試等符合省、市、區規定要求。學校按規定安排寒、署假期和其他法定節假日,沒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到校上課或集體補課,更沒有收費上課和有償補課。

二、教學各環節管理

1、堅持對教學常規進行檢查,每學期我們重點抓教師的備批輔考析研等各環節的落實情況。組織各教研組集中研討學科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及學情教情,制訂好教學工作計劃。組織教師學習各學科的課程標準,潛心鑽研教材,然後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寫好教案。

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管理與監控,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 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積極進行學科教學和現代化資訊科技的整合,積極開發、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作業的設計與批改能面向全體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設計作業有梯度,有創意,形式靈活多樣,不搞機械抄襲,不搞題海戰術,能按上級要求控制作業時間。教師批改及時,認真規範並做好作業講評。

加強了對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輔導,提倡面批作業,通過分組學習共同提高。 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在分析試卷質量時,既要看到成績,更要發現問題的不足;既要關注學生的分數,更要關注學生的動態發展。給學生以發展性的評價,保護好每個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生的熱情。不以考試成績公佈學生名次或諷刺挖苦學生。

2、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學常規管理的各項制度,主要從計劃、備課.上課、輔導、作業、考查、分析、教研和總結等方面進行優化控制。要求教師做到: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各種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使我校常規教學管理日益規範化、科學化。

3、促進校際間的交流,積極參加本片區的教研活動,為教師間的交流提供了平臺,拓寬了我校教師學習、研討的空間,有利於大家取長補短。為城區教育整合教育資源、促進城區教育均衡發展做出努力。

4、抓好的畢業班備考,加強畢業班的管理,對畢業班的教學、複習迎考及學生的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確的要求,動員畢業班教師加強協作,全身心投入教學、複習指導工作,20xx年會考成績較去年有比較大的進步。

三、加強教師業務學習,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1、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和教育技術能力的學習,為教師學習提供條件。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上一節研討課,並組織相關教師評課,促進了教師課堂實踐能力的提高。

2、加強對教師的業務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對全校教師進行了白板使用方法的培訓輔導,初步掌握了白板的使用方法,並將其應用於教學之中。

四、存在問題

1、個別教師在寫工作計劃、總結時,其重點不突出,未體現某一個主要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

2、教學創新有待改進提高,在備課、作業佈置與批改上要進一步研究、改進。

3、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效果不明顯,必須以培優補差為目標,開展相應活動,提升合格率、優秀率。

4、教研科研活動針對性、實效性不強。

五、努力方向與改進措施

1、加強學習培訓,提升教學意識。一是加強業務理論學習。要抓好業務學習,立足校本培訓,進一步提高業務素養。

二是抓好教學反思。讓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

2、嚴格教學常規,重視管理創新。狠抓教學過程管理。重點抓好上課、作業佈置與批改、輔導、考核等教學工作環節,規範教學行為。認真加強教學常規檢查,檢查後要及時進行反饋。

3、推進教科研,深化教學改革。樹立“科研興校”的意識。要明確教育教學科研的功能與作用,實現“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學”的辦學思想。完善科研管理制度,重視科研骨幹的培養,要求教師在執行常規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學情境之中。

  教學常規工作總結4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提高學校課堂教學質量。我們對鹿木鄉第二國小的各項教學常規管理工作進行了檢查,現將檢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教學管理

1、鹿木鄉第二國小能嚴格按課程計劃開設課程,每學期有新排課程總表。學校每學期均根據頒發的學校課程開設標準,嚴格落實,既不多開課程,也決不少開課程,嚴把課程關、課時關,並能科學規劃,重新設計課程總表,並將班級課程表、作息時間表上牆,及時向教師、家長公佈。

2、鹿木鄉第二國小有教學常規管理實施細則和分學期的教學活動計劃,同年級統一教學進度,教師有所有任教學科的分學期教學計劃。

3、鹿木鄉第二國小建立了教學管理實施細則,從教學計劃的制定、設計到備課,上課、學生的作業、教研活動等均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來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提高學校教師的整體教學質量。

鹿木鄉第二國小為了使教學常規管理能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學校中層以上的領導首先做持之以恆的表率,身體力行。要求校長聽20節,中層幹部聽25節,關注教師課堂表現,向40分鐘要質量。

二、教科研管理

鹿木鄉第二國小能根據上級有關精神,結合自己實際,制訂可操作性強、各具特色的校本教研製度。認真制訂教研教學工作計劃,認真組織實施常規的教研活動。各教研組能制定切實可行的教研組工作計劃,活動開展漸趨正常,並做好活動記錄。學校能以教研組為載體,組織教師定期或不定期開展集體聽課、評課活動,舉行公開課、研討課等活動。學校評價機制初步形成,都能積極探索對學生髮展的評價,建立(國小生素質發展評價手冊),對學生的評價採取等級加鼓勵性評語加特長進行多元評價。新教師培養培訓制度齊全,指導師指導有為,新教師成長較快。

三、德體衛藝常規管理

鹿木鄉第二國小重視安全工作,修訂(鹿木鄉二國小校安全應急預案)。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96%以上,能保證一個學生每天有1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在藝術特長工作方面,學生活動異彩紛呈,學校竭盡全力為每位孩子提供展示才能的舞臺。本學期,鹿木鄉第二國小舉辦了“金秋十月”詩歌朗誦會,“慶國慶”學生繪畫比賽。

鹿木鄉第二國小特制定了大隊、中隊學困生轉化計劃通過全體教師的努力,他們反映在各個方面逐漸取得發展。

四、發現的問題

1、作業佈置隨意化,沒能根據學生情況分層佈置作業。有個別的語文老師對課堂作業本中的小練筆部分不夠重視,學生寫的質量不好,有的甚至空著沒做,字數也沒有作要求,這是我們今後要努力的;希望老師更加註重學生作業本上激勵性評語的運用。

2、教師的輔差效果還不夠好。沒能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有效分析,輔導題目沒有針對性。

3、專業理論的學習較少,沒有形成常規。老教師對專業理論的再學習、再提高很不重視。

4、科學、綜合實踐等藝體科目,動手的少,沒有記錄,以致檔案缺失。

5、體育運動及課外活動組織得少,或活動記錄不及時。

6、學校內專題研究、集體備課開展艱難,有的也是流於外在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