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幼兒園教科室主任工作總結(通用5篇)

工作總結 閱讀(1.28W)

忙碌而又充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這是一段珍貴的工作時光,我們收穫良多,這也意味著,又要準備開始寫工作總結了。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總結該怎麼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科室主任工作總結(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科室主任工作總結(通用5篇)

  幼兒園教科室主任工作總結1

  一、理論學習,提升教師研究水平。

教師在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的過程中充當著重要角色,我們十分注重對教師的培訓。我們訂閱了豐富多彩的雜誌、書籍,讓教師掌握最新的教育動態、領會最優的教育策略、掌握最有效的研究方法,廣開研究思路。為調動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積極性,使更多的教師加入到課題研究的隊伍中,我園鼓勵青年教師制定個人課題,並組織教師開展一系列理論學習活動,如在年齡段層面或園級層面由教師推薦與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學習,定期針對研究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困惑進行交流探討,磨課案例交流、讀書心得交流等園本培訓活動,促進教師思維碰撞,豐富教師關於如何指導幼兒語言學習的知識經驗,提升教師語言教育理論水平。

  二、在教育實踐中鼓勵教師不斷反思,積累經驗。

為了將理論深入到課堂實踐中去,不斷提高教師教育策略,改善教育行為,我園組織青年教師結合個人課題開展課題實踐課,在暢所欲言的氛圍中相互學習、成長,提高教學反思能力,積累成功的教育經驗。我們還定期組織教師觀摩最新的來源於各個地方聽課時候錄製下來的優秀語言教學活動,教師之間相互答疑,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此外,我們組織青年教師開設亮相課、比武課,並組織教師積極參加片市級各類教學競賽、展示,以此提升教師語言教育實踐水平和自身語言素養。

  三、聘請專家講座,滿足教師成長的需要。

為了提高課題研究的有效性,我園多次開展面對面專家現場講座,組織外出學習活動。我園邀請了教科室郭主任來我園開展了《微課題研究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專題講座。郭主任針對教師為什麼要搞教科研、為什麼要做課題研究、當前教科研工作的誤區進行說明,接著詳細闡述了微課題的含義、特點、課題來源、如何選題等內容,並列舉了大量的例項使老師們更好的理解。老師們對今後個人課題的研究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獲得了很大的啟示。我園還邀請了蘇州市幼教專家張春霞老師來我園進行指導。首先,由我園薛雯老師進行了語言《會滾的汽車》教學展示,接著圍繞該活動開展相應的區域遊戲指導,再由各幼兒園的課題組成員圍繞教學活動和區域遊戲指導進行研討,提出問題,最後由張春霞老師一一解答。在專家的引領下,我們受益匪淺。除了請進來,我們還以走出去的方式開展課題研究,本學期我園就多次參與好孩子、新鎮、黃浦、富士康等研究語言方面課題的幼兒園輪流組織的語言課題組活動;在與柏廬幼兒園的園際交流的過程中吸取成功的經驗,借鑑一些好的研究方法、措施。

  四、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提升教師科研水平

為了紮紮實實地做好課題研究,本學期,我園致力於圍繞崑山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研究《一日活動中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的實踐研究》開展研究,並進行了中期成果彙報。在教育局領導和南片各教科主任的指導幫助下,我們認真總結課題研究過程中的不足,及時改進存在的問題,深刻反思,不斷調整。通過開展專題研討活動,針對教師在實施課題中出現的困惑,加以探討、交流,從而獲得一些啟發,促進教師有效實施課題研究。

  五、師徒結對,促使新教師迅速成長。

我園採用“師徒結對、互幫互助”的形式,促進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長、優勢,也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老教師認真分析新老師的優缺點,對於她們好的地方,提出來大家一起學習,對於不足的地方,幫助其改正,結對過程中,要求師徒互相聽課並作好反思,新教師在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師傅也獲得了一些教學新思路。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每一位教師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夠得到一定的發展、進步。

  六、積累了一些研究成果。

隨著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加以理論學習和專家引領,教師們明確了要研究什麼、怎麼研究等問題,研究有了明確的方向,研究水平獲得提升。本年度課題研究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科研成果。有13篇研究論文發表,17篇研究論文獲獎,7位教師參加了片級、市級教科評比或展示活動,如“學術帶頭人送教下鄉”“課題實踐課評比”等。在課題實踐課的開展中,教師進一步掌握了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的規律,對教學目標的把握更加精準,環節的設計更加合理,細節的處理更加到位,教學效果不斷提升。

  幼兒園教科室主任工作總結2

  一、加強組織領導,壯大科研師資隊伍

正規完善的組織機構是幼兒園科研工作得以正常開展和落實的前提和保證。我園由園長親自抓,業務園長、教研組長管理、督查,教師則操作研究。為推動並保證幼兒園科研工作的正常、有序、紮實地開展,幼兒園還建立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使科研工作制度化、日常化、規範化,保證科研活動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有力地推動本園科研工作向縱深發展。

  二、以人為本,形成寬鬆和諧的研究氛圍

要真正發揮教師們參與科研的積極性,管理者首先要轉變管理觀念,由管理轉向服務。我園行政班子經常深入到教師中,傾聽她們的心聲,瞭解、掌握她們在教育實踐中的疑惑,尊重每位教師的想法,努力為教師創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氛圍,放手讓教師們大膽嘗試新內容、新途徑、新方法,調動她們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

  三、營造學習氣氛,拓寬學習渠道

俗話說:“只有學的好,才能教的好”。我園始終把教育理論學習放在突出位置,並根據本學期的工作實際,確定學習重點,再製定出培訓形式和內容,如專家引領、同伴互助、案例研討、參觀交流等,將課題、幼兒園課程建設與園本培訓、園本教研有機整合,開闊教師視野,掌握幼教發展動態,提高科研能力。本學期我園承辦崑山市學術帶頭人城鄉聯動活動,為教師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採用參與式培訓、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通過現場研討、案例回放、同題異構等園本培訓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在科研實踐中要求他們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吸取新的資訊,創造性地設計和開展各種教育活動;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外出參觀交流,吸收其他幼兒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方法。

  四、積極開展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本學期,我園積極開展《幼兒探究式學習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的實踐研究,並參與蘇州市十二五課題中期成果展示活動,分別進行課題展示課和中期成果的彙報,在教育局領導的指導幫助下,我們認真總結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進行深刻反思,不斷調整研究的過程。此外,我園還申報了新的課題,並圍繞課題開展了一系列理論學習和專題研討活動。為確保人人有課題,個個是“專家”,我園青年教師圍繞課題制定個人專題計劃,並開設課題研討課,將理論深入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去,鼓勵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勤于思考,逐步學會並掌握反思的形式與方法,由反思自我逐漸轉變到反思自我和幼兒相結合。在行為上真正體現教育新觀念,不斷提高教育策略,改善教育行為,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讓每位教師爭當研究型教師、學習型教師,不斷成長。

  五、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組織的論文競賽

本學期,我園組織青年教師參加蘇州市優秀教育論文、省師陶杯論文、陶研論文、崑山市我的教育小故事、新月杯論文、藍天杯教學設計等一系列論文、教學設計競賽活動,青年教師積極參與並獲得多個獎項。

  幼兒園教科室主任工作總結3

  一、領導重視,科研製度完善有序。

我園的教科室的執行正常有序,形成了一系列科研製度和體系,通過“幼兒園——教科室——課題組——班級”形成科研網路,有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我們能認真參加市教科室組織的各項活動,並及時傳達。我們制定了《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教育科研培訓制度》等系列規章制度,還有《教科研獎勵制度》,把考核和評估的結果與獎金待遇掛鉤,將幼兒園的教學與教育科研相結合,課題研究滲透於日常教育教學,為教育理論的探討、教材教法改革、教育質量的提高增強合力。這樣從上而下形成了一整套較順暢的教育科研運作程式,保證了科研工作正常、有序、高速運作,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100%的教師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育科研中。

  二、夯實基礎,業務練兵常抓不懈。

幼兒教師的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必須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逐步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結構,進一步提高教科研能力。因此,我們開展了各種方式的活動,來不斷夯實教師的基礎,為進行更好地科研作好準備。

1、練兵活動一:理論知識學習

教書育人,教書者必須先為人師,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加強理論學習,能使教師積澱理論知識,汲取成長的力量,提高自身的素養。於是,我們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始了讀書沙龍系列活動,如“做一個書香女人”、“教育類書籍讀後感”、“感悟名言名句”等等,讓老師們在活動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2、練兵活動二:組織業務培訓

對教師業務能力的培訓是形式多樣的。

(1)專家式培訓: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培訓、講座、觀摩等活動,開闊教師眼界,更好地把教科研工作引向深入。

(2)案例式培訓: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我們進行了案例式的焦點研討活動,如,大班組組織的《尋找春天的足跡》焦點研討活動,針對春天裡有許多可供選擇的教育內容有很多,也都極為貼近孩子們的生活,那我們怎麼樣來利用這些資源,讓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進一步瞭解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呢?大班組的老師就結合這個話題,開展焦點研討。首先是各班老師發言,有哪些適合春天開展的活動,大家歸納了幾點,如室內:語言活動、音樂活動、美工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環境佈置、自然角的觀察、種植繪畫眼中的春天、認識各種春天裡的.昆蟲等。室外如:放風箏、挖野菜、散步觀察、戶外活動、踏青、寫生、觀察種植園地、認識園內的各種植物、參觀幼兒園等。其他年級組的老師也各抒己見,進行了精彩的發言。此類的研討活動更貼合教師的實際需求,效果突出。

(3)加壓式培訓:俗話說的好,有壓力才有動力。在本學期,我們還對教師進行了彈唱、繪畫等過關考核等,老師們在平時都能勤學苦練基本功,所以在考核中發揮都比較穩定,情況較好。另外,我們還開展了現場活動設計的考核評比,主要考老師的臨場發揮,也體現教學基本能力。新教師新活力,本學期,我園還開展了新上崗教師彙報課活動,活動中,感覺她們能較好地把握好領域的特點以及教學重難點,也能大膽嘗試先進的教學裝置——電子白板,她們的教學語言在力度與節奏方面富於變化,對幼兒頗具感染力,在師幼互動方面有的老師能關注幼兒的學習情況適時和幼兒展開有效互動,善於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總之,新教師的成長令人欣慰,充分體現了她們在業務方面的積極進取與努力鑽研。

3、練兵活動三:資訊科技培訓

資訊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的`資訊科技運用能力也要緊跟步伐。在本學期,我們根據不同教師的需求,將培訓分為兩個等次,老師結合自己的實際需求,申報培訓內容,力求讓每位教師都能學有所成。而負責培訓的葉莉、錢文娟兩位老師,也能精心的組織好培訓工作,做到自己先學、先鑽,再傳授,其細緻耐心也獲得了其他老師的贊同。

  三、結合實踐,課題研究穩步推進。

本園的重點課題《生態課堂師幼互動教學案例研究》正在穩步的推進中,本學期,我們進一步研究情境創設的有效途徑,如語言活動有哪些適宜的情境創設途徑,匯入活動、突破重難點方面分別可以創設怎樣的情境,或存在哪些情境創設誤區;另一方面探索如何利用情境創設達到簡單、自然、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效果。子課題成員首先抓住每月一次的課堂觀察研討機會,其次抓住自己平時上課、聽課的機會有目的、有重點地觀察、分析及思考,總結出相關情境創設的有效途徑。

另外,我們的錢豔紅、徐立英老師申報的張家港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幼兒園圍棋活動中的禮儀教育實踐研究》也已經正式立項,她們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確定子課題研究總體方案,由組長帶領課題組成員查閱有關資料、書籍,認真學習相關理論,制定目標和計劃。課題網路化管理,也是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園根據要求,及時的充實課題網頁的內容,向上級領導部門彙報現階段工作的重點及狀態,做到規範、清晰、有效。

  四、精心培育,科研之花嬌豔綻放。

教師們在這些教科研實踐操作中,不斷積累著經驗,研究能力也不斷提升,並將經驗彙總,撰寫成論文。為使成果不斷得以推廣,我們組織教師參加了各級各類的論文、案例的比賽,並鼓勵或幫她們推薦投稿,收穫甚多。本學期,我園教師共發表論文發表10篇,其中:全國級2篇,省級5篇,大市級2篇,市級1篇。論文獲獎35篇,其中:全國級1篇,省級27篇,大市級7篇。

教育科研是幼兒園的立園之本、興園之策、發展之源,唯有立足於教科研工作,才能把握幼教形勢的脈搏,深化幼教改革,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也唯有這樣,幼兒教師才能沉澱學習路徑和歷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提升生命質量。今後我們將繼續努力探索,大膽改革創新,使我園的教科研工作更完善、更科學、更有實效。

  幼兒園教科室主任工作總結4

  一、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

1、加強理論培訓,給教師充電。

為了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切實領會《綱要》精神,園長親自組織理論知識的學習,並利用假期業務培訓、全園教職工會議、每週教研等活動,對教師進行理論培訓。先後學習了《綱要解讀》、IBM“小小探索者”專案的有關理論知識,採取朗讀經驗論文、教學觀摩評析、一課三研等方式,讓教師從理論到行動,再到反思再行動、使教師們內化理論知識,教研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躍。

2、重視交流學習,在思考中成長。

作為我縣幼教的領頭雁,我園非常重視外出學習交流活動,進場選派骨幹教師到教育發達地區學習取經,今年以來,我園派出7批次20餘人,到北京、長沙、懷化等地參加了“小小探索者師資培訓”、“全省幼教語言教育活動展示”、“全省幼教藝術教育研討活動”、“湖南省民族地區幼兒園園長掛職培訓”、“省級示範幼兒園觀摩”等學習活動。“帶著任務去,滿載收穫歸”每一位參加學習的老師都要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優秀課例同全園教師分享,起到“以點帶面”培訓效果。

  二、積極開展教學研討,努力提高保教質量

1、保證充足的教研時間,全園教師人人蔘與教研。

為保障充足的教研活動時間,我們科學安排,精心組織。一是把握好每週週三、週四的下午為教研活動時間,確保每位教師都參與研究。二是合理利用全體教職工會議,第一項就是展開業務學習,使保育員和後勤工作人員也得到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讓全園教職工都充分地認識到了教研的重要性。三是充分抓緊空餘時間,如甲流放假期間,全體教職工也沒有閒著,一起來園,學習理論知識、經驗論文,聽錄相課,並談心得體會,真正做到全園參與教研。

2、把教研落到實處,切實提高保教質量。

我園在教研中徹底摒棄了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把教研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主要採用教師們自己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教研活動提出問題→共同討論設計方案→解決問題→改善實踐。如開學初,大多數老師都反映出孩子們上課不聽,愛吵鬧,於是一個問題成了我們全園教研的內容:如何建立有效的課堂秩序?大家共同討論,分析原因,得出改變現狀的方法,反覆實踐,總結經驗,最後組織示範活動向全園教師開放。教師們在這樣的研究中,感受到了教研的魅力,感受到獲取成功的喜悅,在體驗中提高了自身素質,促使保教質量得到提高。

  三、加強課題研究,提高研究的實效性

1、《如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課題研究人人蔘與,效果明顯。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是我園開展了近兩年的課題研究。本期,我園著重從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入手,改變了以往眉毛鬍子一把抓的現狀,展開深入細緻的研究,提高了教研的實效性。老師們從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入手,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建立有效的課堂秩序”。通過提出問題→設計解決方案→實踐→總結經驗→上示範課的模式,解決了老師們最關心的問題。在教研觀摩活動中,樑鳳雲的大班語言活動《大家都是中國人》,甄銀華的大班數學活動《4的組成》,甄小琴的中班禮儀活動《手勢語》,蘭曉英的小班科學活動《餅乾變變變》,注重教育指導策略,站在關注幼兒體驗的角度組織教育活動,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也讓教師們在觀摩、討論、實踐中總結出了,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秩序感的方法和經驗。

在幼兒建立了良好的課堂秩序感後,我們又開始探索幼兒談話活動的設計與組織的方式和方法。全園教師先觀摩樑副園長和楊春蓉老師的談話活動《男孩女孩》,運用一課多研的方式展開研究,得出談話活動的基本過程:創設情境,引出談話內容→幼兒自由交談→教師引導幼兒拓展談話內容。然後每位教師都自己設計一個談話活動,在班級裡組織談話活動,學會自我反思,再在集體教研中討論自己的成功和失敗的地方。園領導適時引導教師總結經驗,得出方法。接著教師回到班級再實驗,再研討,再總結。這樣反覆研究,我們得出了組織談話活動的基本方法和組織規律,教師們的教育教學能力得到了提高。

2、IBM“小小探索者”專案入駐我園,使我園的教研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IBM“小小探索者”兒童早期智力開發工程是IBM公司在全球推廣的一項公益活動,旨在倡導教學改革,探討如何利用計算機技術促進教育教學發展,同時,幫助孩子們為更好地進入資訊化社會做好準備。而我園本期有幸成為該專案的受益園,我園在教研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8月份李園長和樑鳳雲老師赴北京參加了首輪“小小探索者”專案培訓,返園後,她們立刻對全園教師進行了為期5天的培訓。甲流放假期間,老師們進行了一個星期業務培訓。培訓結束後教師都寫出了研究計劃,確立了學前班、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中(一)班五個班為實驗班。11月份,電腦進入到了實驗班,實驗班及時進行了家長問卷調查,歡迎儀式,制定遊戲規則,教研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使“小小探索者”逐步成為了幼兒不可缺少的玩伴。老師們逐步由讓幼兒認識電腦到了思考“小小探索者”與本園課程的整合,張建萍老師的談話活動《我見過的電腦》就是一個十分成功的嘗試。

紮實有效的教研工作促使教師的教育理論實踐水平得到了提高,在省、市、縣各級經驗論文評比中,樑鳳雲的《試論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獲省一等,陳宣霖的《論科學活動和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獲市一等,張建萍的《淺談幼兒自信心的培養》、《如何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獲縣一等,蘭天餘的《用心灌溉聽花的聲音》獲縣一等,張麗平的《淺談幼兒園環保教育》獲縣一等獎。在省、市幼兒教育語言教學錄象課評比中,張建平、樑鳳雲、楊春蓉組織的《春天的祕密》、《綠色的和灰色的》、《小熊砍樹》均獲市一等獎,其中《春天的祕密》獲省一等獎。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園將會不斷推進教研工作的開展,繼續堅持走好“教研興園”的道路。

  幼兒園教科室主任工作總結5

  一、亮點工作:

(一)抓實常規管理,提高一日活動質量

1、本學期進一步加強了各類規範學習。組織教師研讀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及《幼兒園教師一日保教工作細則》、教師一日、周、月規範性操作流程、備課要求、網工作要求等,使教師對自己的工作職責、要求明確於心。同時針對青年教師開展了學習《綱要》《常規》的考查工作,進一步提高了青年教師理解、貫徹《綱要》的能力。在加強學習的基礎上把各項工作細化到月考核中,使各項規範的執行過程成為教師自覺的行為要求。

2、進一步加大了常態一日活動質量的監控力度。通過不定期的教研課活動、常規調研、推門聽課等活動,對出現問題的班級進行管理跟蹤指導,直至解決問題為止,切實提高教師的實際保教能力,優化一日活動質量。

3、開展了教研組計劃的交流活動與班級環境創設、晨操、晨鍛器材、教育隨筆、教職工講故事等評比活動,增強了保教工作的有序性、實效性、創造性。

(二)紮實園本研訓,提升園本教研實效

1、實施有針對性地引領指導

(1)新教師——穩紮穩打,紮實各項基本功對於新教師的培養,首先我們有意識地安排思想素質較好、業務能力較強的教師與新教師搭班,讓她們在潛移默化中進步。同時,幼兒園為她們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訓方案。另外,我們還多創造機會讓她們外出聽課,學習優秀經驗。在對新教師的培養中,“師徒結對”是較為有效的措施。本學期,我們進一步開展師徒雙向選擇,並推出了師傅上示範課,徒弟上模仿課活動,讓師徒在同課同臺競技中,感受同一個活動不同的教學效果,在交流反思中成長。

(2)骨幹教師——樹立榜樣,發揮引領作用

骨幹教師是幼兒園的精英,他們已具備較為紮實的基本功。本學期,我們一方面,繼續給她們創造外出研修、培訓的機會,提升她們的引領能力,鼓勵她們向專家型教師發展。另一方面,讓他們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做到立足於課堂、成材於課堂、服務於課堂,如帶頭上好各類公開課,對幼兒園教師外出的公開課進行聽課、評課,給新教師、青年成長教師做好有效教學講座,帶頭搞好幼兒園課題研究等,讓骨幹教師在園內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榜樣示範作用,在輔導其他教師的過程中自己也獲得發展。

2、開展多形式的有效教學

本學期,我園採用“以老帶新、以能培弱”等合作、自主探究的工作方式,積極推進有效教學的研究,提高有效課堂教學水平。

有效教學之“以老帶新、以能培弱”系列研討活動:

a、由骨幹、老教師擔當的師傅上一堂示範課→然後採用集體評析的教研形式,找尋示範課中存在的問題,其間鼓勵徒弟大膽提出自己的對示範課的建議→針對師傅上的教學示範課中存在的問題,運用一對一的指導方式對新教師上模仿課的教案進行再設計指導→在改進教案與教學準備、策略等基礎上,開展了新教師上教學模仿課活動→對新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點評。

b、通過骨幹教師開展有效教學的系列講座,從教學的有效匯入、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策略到有效教學中課件的製作、應用等一系列研訓活動,尋求有效教學的理論支撐,幫助新教師與能力弱的教師進一步掌握有效教學相關知識與技能。

3、對於參與幼兒園課題研究的新教師需要幫助她們進一步學習和科研的能力。

  二、以後主要工作思路:

1、繼續紮實開展園本教研製度建設研究,在豐富多樣、優質的研究過程中進一步提升教師教育教學基本功及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為促進幼兒發展服務。

2、加強層級培訓、層級管理,提高督查力度,對各項考核與檢查結果加強公示,發揮各級人員的最大優勢。

3、加強課程建設,有效實施園本提升發展規劃。

4、做好繪本課題的過程性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