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學校工作總結模板集合8篇

工作總結 閱讀(2.16W)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工作總結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校工作總結模板集合8篇

學校工作總結 篇1

xxxx國小現有1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700多人,教職工總數31人。學校建設了校園網,初步完善計算機網路系統。學校教室和教輔場室充足,裝置設施齊全,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校園佔地面積21825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671平方米,可綠化率達100 %,學校分為教學區和運動區,設計新穎,佈局合理,裝置齊全,有配套功能室30多個,配有200米環形跑道的標準運動場,2個標準籃球場,室內乒乓球檯11張;圖書館藏書量達3萬多冊,生均達44.8冊;投資近200多萬元的校園網已建成並投入使用;教師和行政人員人手一臺電腦;每個教室都配備實物投影儀,視訊網路系統和多媒體教學平臺,實現了網際網路室室通,是一所設施齊全的新型現代化國小。

在各級領導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援下,我校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師生環保意識,優化育人環境。這一年來,我校進一步以建立“綠色學校”為抓手,把環境教育作為提高學生素質教育和改進校園環境管理為切入點,紮紮實實地推進校園綠色行動,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目標明確,機構落實,規範合理,確保校園綠色行動穩步推進。

以環境教育為依託,帶動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和辦學檔次的提高,將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貫穿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和過程,努力提高環境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是我校環境教育工作長期追求的目標和方向。

近年來,我校把建立“綠色學校”工作納入學校管理的重要議事日程,每年召開幾次專題會議,研究建立工作中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校長任組長,教導主任和德育主任任副組長,各班主任任成員,進行研究部署建立工作的各項事宜;各班級、各中隊為第二線,具體貫徹和落實綠色行動的各項措施;少先大隊、環保崗為第三線,負責宣傳督查並進一步細化建立的各階段性工作。由於分工明確,從計劃制定、措施落實到組織安排,活動有序有效,責任到位,使我校建立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

由於建立“綠色學校”工作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離不開社會的廣泛參與與支援,我校通過家長會和社群大力宣傳,使“綠色學校”建立已形成熱潮,綠色環保理念正在深入校園、深入人心,大大加快了東莞市建立衛生城市的步伐。

二、突出教師主導地位,突出環境教育主題,努力促進學校環境教育的縱深發展。

第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環境教育工作是靠廣大教師組織和實施的,因此,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全體教師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教育水平,是學校環境教育蓬勃發展的基礎工程,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教師隊伍建設不放鬆,邀請專人為學校師生專題講座,不失時機選派教師參觀各校的綠色環保工作,並要求教師能為學校環境教育獻計獻策。

第二、優化課堂教學主渠道,突出環境教育的主題,紮紮實實開展環境教育工作,將環境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要求每一學科都要滲透環境教育,科學、品德等科目要突出環境教育的主題,聯絡教材實際,聯絡生活實際,聯絡學生實際,深入挖掘周圍環境教育的內容,有意識地、準確地向學生傳授有關環境保護知識:如在課件製作,錄音中一方面激發學生興趣,另一方面滲透環保知識,並在試題中適當滲入環境教育知識內容。

三、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豐富多采的環境教育活動。

在近年來的環境教育實踐中,學校不斷探索和完善自身的環境教育體系,形成了專題教育與活動實踐相結合,並與興趣活動相協調的環境教育活動特色。

把養成教育與環保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我們要求每一個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使環保成為自覺的行動。充分發揮班級衛生監督崗及少先大隊環保小衛士,通過班級衛生,文明小天使,環保小衛士等的評比,強化對每一個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並通過“手拉手保護東江河”活動,“保護綠色、清除白色垃圾”活動,上街清掃垃圾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環保之重要,並且學校還提出了“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做到”的口號,在校園進行了“無煙學校”的建立,消除自身汙染。

四、緊緊抓住校園文化建設的紐帶,突出環境教育的主題。

環境與人類密切相關,提高人類的環境保護意識,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這是現代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里程碑,創設人文校園,以文化引領學校發展,是我校既定的目標和追求,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堅持唱響環境保護進行曲,使環保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

第一、從“校園”創設到“三化”落實,體現我校環境教育的軌跡,師生共同建立一個和諧、良好的教育環境。xxxx年根據環境教育的要求,我校進一步完善了“綠化、淨化、美化”的“三化”要求,併為此抽出大量資金進行學校的美化與綠化工作,爭取做到面面牆壁會說話,季季校園有綠色,並在師生中多次進行“變廢為寶、美化校園”的活動,先後種植各種常青樹100多棵,為校園的美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並且學生在自己親手創設的樂園中更加珍惜、愛護環境,通過多次散發環保傳單,使環保知識家喻戶曉,家長進入學校也能自覺遵守衛生公約。

第二、落實環境教育載體,拓寬校園文化渠道。在充分利用“愛鳥周”、“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無煙日”、“綠色915行動”等傳統的環境教育活動的同時,我校還充分利用德育教育主題活動開展環境教育,在以“學規範、做合格小公民”、“爭創文明校園”、“環保、我能行”、“消除垃圾,向環境汙染宣戰”等主題活動中,進一步深化環境教育的內涵。我們還大力倡導節約水電,節約糧食的行動,找準傳統道德教育與環境教育的結合點。

第三、構建環境教育平臺,豐富校園文化內容。為使環保教育更進一步,我校長期開展環保書畫比賽和環保手抄報比賽,環保徵文、演講以及環保教育為主題的黑板報評比,校園廣播及時進行環保宣傳,學校的宣傳欄開闢環保專欄,大大拓寬了環境教育內容。本學年,為進一步強化、促進“綠色校園”的建立氛圍,我們又召開了“環保——從我們身邊做起”環保知識講座,“增強環保意識,建立綠色校園”宣誓活動,“讓地球充滿生機”全校師生簽名活動,使師生從思想到行為有了更進一步深入。

長期以來,我校牢牢把握一切為了孩子的辦學宗旨,在教育教學質量,校園文化以及環境建設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績,但由於起步較晚,加之環境教育中人才匱乏,資金短缺,場地有限,大大影響了“綠色學校”建立的步伐,加之經驗積累欠缺等原因,我校的環境教育工作還存在諸多不足的方面,但我們相信,經過上級領導的指導和全校師生的不斷努力,我們定會跨入市級“綠色學校”的行列。

學校工作總結 篇2

1、磨課活動。

所謂磨課,就是圍繞一節課,由某位老師執教,在教研組全體老師參與下,採取多種形式,反覆深入地研究、探討,再由這位老師多次重上,以期執教老師教學業務快速提高,教研組全體老師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形式。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一般“一課二磨”,在上公開課時,一課三磨,甚至更多,好課就在這樣的磨練中產生了。

2、讀書工程

學校在教師中倡導“書香為伴”的思想,將樸素的“讀書是一種需要”上升為“讀書是一種責任”、“讀書是一種樂趣”、“讀書是一種有益的生活方式”,促進教師提高業務素質,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提供保障。

20xx年,學校鼓勵教師自願訂閱一種業務刊物,如《101條終生受益的老經驗》《做最好的老師》《有效教學66個經典案例》、《窗邊的小豆豆》、《紅房子的故事》、《中國小整合式美育》等,並開展廣泛了閱讀評比、展示活動。

3、港風講壇

本學年,學校在校長室的組織下繼續開展港頭學校“港風講壇”活動,讓有機會出去培訓進修的老師回來後反饋自己的心得體會,把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帶給全體教師,本學期學校進行了3次專題講座和2次先進教師的經驗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學校工作總結 篇3

5月9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印發了《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對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路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

國家層面的大力推動,讓人們看到了徹底治理這一校園頑疾的希望。

校園欺凌並非突然從天而降的幽靈,而是多種複雜因素相互交織結出的苦果。學校懲戒的無力,讓青少年失去了基本的畏懼;家庭教育缺失為“小霸王”成長提供了土壤;頻現的社會暴力現象,肆意侵染著孩子純淨的心靈……解鈴還需繫鈴人,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釀成的苦果,更需要聯合起來協力應對。

而參照西方國家,制定嚴苛法律,加大懲戒力度,目前已經成為社會各界應對校園欺凌的普遍共識。美國50個州全部有了反霸凌立法,對校園霸凌採取零容忍態度,霸凌所有參與者包括圍觀者都要“連坐”承擔最嚴重的罪行,即便未滿18歲的青少年也可按成人犯罪定案。

相比而言,我國至今還沒有一部反校園欺凌法,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處理明顯過輕。在媒體報道的近百起校園欺凌事件中,受到刑事處罰的寥寥無幾。當然法律只是一個方面,也是最後的防線,要徹底根治校園欺凌,心理教育、社會建設等諸多層面都需通力協作。

因為身處資訊時代,每個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成了社會閉環的一個節點。根治校園欺凌,特別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規則及教育體系,激勵家庭、學校和社會承擔應有的教育責任,讓協力成為一種自覺。目前來看,還應建立學校主導、家庭和社會充分參與,配套措施完善的資訊反饋機制和緊急情況應急處理機制,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校園欺凌事件的附帶傷害。而這些,與法律的制定、整治的落實相比,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校園欺凌既是校園毒瘤,也是社會之病。從國家和社會的重視程度來說,此次專項治理是一種促進和引領,推動問題向好的方向轉變,提升社會對欺凌事件治理的信心。社會不能期待通過制定嚴苛法律嚴格懲戒、高壓校園管理等措施,猛藥去痾迅即見效,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

學校工作總結 篇4

一、廣泛動員,查詢問題

在這次民主評議學校行風活動中,我校廣泛徵求意見,設立意見箱1個,向學生家長髮放徵求意見表155份,向教職工發放104份,開通了校園網並專線電話2部,還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走訪等多種形式徵求意見。大家對學校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同時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建議。根據區民主評議學校行業作風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位評議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梳理彙總,我校有如下3條:

(一)對“重點班問題”,明者無,實際有。

(二)能否解決班額過大問題。

(三)應解決學生上體育課無操場問題。

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一)對“重點班問題”,明者無,實際有。代表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對實際情況不太瞭解,學校今年秋季實行平行分班,不存在“重點班問題”。對英語等學科成績優秀學生實行強化輔導,是按照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安排的競賽,對參賽學生進行的輔導,而不是“重點班”。

(二)能否解決班額過大問題。這個問題確實存在。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進城務工經商人員的增多,子女在城市上學的人數也在逐年增長。而縣城內的直屬國中只有一所,且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立的,現在校舍基本上沒有變化,因而造成了班額過大的問題。

(三)應解決學生上體育課無操場問題。這個問題也確實存在。區政府將學校操場改建成休閒廣場以後,學生上體育課操場太小,影響了學生體育活動的空間。

通過分析原因,結合我校實際,經過研究我們提出瞭如下整改措施:

(一)嚴格規範辦學行為。學校要貫徹教育方針,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足課程課時,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二)關於班額規模問題,有兩個途徑解決。一是由教育局協調,採取多種方式增加3個教室,擴大成33個班的規模;二是嚴格按學區規定招生,堅決杜絕學生向城區學校無序流動,使學生人數控制在1750人之內,這樣班額可以保持在50人左右。當然,徹底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在城區再新建一所國中才來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

(三)解決學生上體育課無操場問題。這個問題學校還沒有辦法解決。學校操場改建成休閒廣場,是區政府統一規劃的。我們曾提出過學生操場被佔用的問題,我們只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場地上好體育課,以保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整改結果

(一)規範辦學行為。學校貫徹教育方針,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足課程課時,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面向全體學生,對各類學生因材施教,建立了後進生教育幫扶制度,今年秋季取消了實驗班、重點班,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均衡的教育。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現在學生在校時間為7小時45分鐘;七、八年級學生不組織晚自習,節假日、雙休日不組織學生集體上課、補課;畢業班在徵求了大多數家長的意見後安排了晚自習和週日集體補課。嚴格控制作業量,要求史地生等課程的作業儘可能在課堂內完成,語數外理化可以佈置適量的課外作業,作業選擇宜少而精。嚴格按教育局規定選用、訂購教材、教輔用書、學具等,教師不得擅自為學生訂購其它教學資料。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和家長的經濟負擔。

(二)認真抓好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們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深入研究,積極探索,努力構建現代資訊科技環境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不斷總結、反思,求得教學創新和獲得最佳效益。

1、抓好一個網路建設,確立教改特色

學校領導深入教育科研第一線,參與和指導教改實驗。校長及中層幹部都承擔和參與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形成由校長領導——教務處管理——教研組、課題組落實的教科研管理網路。把著眼點放在課堂教學中,把創新教育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目的,提出以激發學習動機為前提,以知識結構為基礎,以思維訓練為中心,以多向資訊傳遞和多種器官協調活動為過程的課堂教學改革指導思想,並同時將其作為衡量一堂好課的標準。初步形成主體性教學特色。

2、做到兩個落實,完善制度落實措施

一是校本教研活動落實。為了使教科研工作紮實有效,學校制定了《課題管理制度》,每週一次教研例會,會前有備會卡,會後有記錄卡,使教研活動落到實處。二是個人措施落實。要求每個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做好“三個一”工程,即:備好一節優秀素質教育教學設計,上好一節素質教育示範課(公開課),撰寫一篇高質量的素質教育論文,每學期進行一次展評。

3、採取三項措施,深化教學改革

一是研究課堂教學案例。抓研究課、公開課、觀摩課,推示範課,引導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法;抓教學案例的總結和案例論文評選,推廣先進經驗;開展“我說我的課改故事”教學案例和“我和學生的故事”班主任案例評選活動,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二是研究學生學習方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積極落實教育教學常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落實“三講、三不講”,就是: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漏、易混的知識點;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也學不會的不講。探討教學環節設計的科學性,突出方法、聯絡、思路的研究,構建高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新模式,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時間設計上,堅持“三壓一擠”的做法,即壓縮講課時間、壓縮作業量、壓試題難度,擠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抓好閱讀、朗誦、作文,開展學習常規大比武活動。

三是開展實踐活動。為了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主體作用、自我教育作用得以充分體現,身心得到和諧、健康發展,在充分掌握學情的基礎上,我們注重培養學生個性特長,建立校園文化廣播站,積極開展課外學科興趣小組活動,給學生的特長髮展提供了實踐、展示的空間,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並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優勢,開發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紅十字自救》等校本課程,使學生正確面對生活,健康成長。

(三)認真抓好體育教學。現在學校操場問題因為客觀原因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我們只能利用好現有的條件開展好體育活動。嚴格按國家有關規定要求開足體育課時,上好體育課,通過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活躍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生體質。

(四)基本控制班額。受辦學條件的限制,學校不能一下子就可以解決班額過大的問題,只能做到儘量控制規模。今年七年級增加了一個班,使班級人數有所減少。

我們將進一步深入梳理整改措施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將整改進行到底。對好的經驗和做法,形成機制,長期堅持,確保整改措施得到落實,確保整改實效。

學校工作總結 篇5

12月30日下午,學校組織開展對教師教學情況評價活動。《學生評教活動調查表》包括工作態度、課堂組織管理、作業佈置與批改、學生輔導等五項內容,較全面測評教師的教書育人能力及職業道德素質。

評教前,學校加強對學生評教活動的指導和教育,消除學生思想上的顧慮,從而保證評教結果客觀、公正;在確保每位學生一份調查表、被測評的教師迴避的情況下,以無記名方式組織進行測評。

評教活動結束後,學校對評教結果進行彙總和認真分析,針對學生反映較為集中突出問題和建議,教務處將適時向相關教師交流反饋。

評教反映問題較集中表現在:

1、部分教師存在上課遲到的現象;

2、部分教師存在體罰學生和變相體罰學生現象;

3、教師對學困生關注度不夠。

4、部分學科作業題量偏多等。

通過學生評教,希望教師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瞭解自己在教育教學上的不足之處;通過學生評教,達到教師調整教學行為,優化教學過程,改進教育教學方式之目的。

學生評教基本上反映教師整體工作精神狀態,有其積極的一面。但由於學生受年齡、感情、是非判斷能力以及外在諸多因素的影響,評教結果會因情緒化而偏執。因此,我們要理性對待學生評教的結果,把它作為考核教師的一項參考指標,作為了解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種途徑,發揮評教激勵、鞭策作用,教學相長,努力促進教師做學生最滿意的教師。

學校工作總結 篇6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和業務水平” 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更是影響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是教師成長的一隻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訓工作非常重要,下面將我校本年度開展的'校本培訓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認識到位,制度保證

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校本培訓工作,成立了校長任組長的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加強對校本培訓工作的指導,把校本培訓作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校本培訓,大力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學校加強了對校本培訓過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訓定時間、定主題、定內容、定人員、考評“四落實”,做到了主講教師有講稿,聽課教師有筆記,有反思評價。通過多種形式反饋工作進展情況,對教師產生激勵作用。

二、採取多種培訓模式,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1.師徒結對模式,即骨幹教師帶青年教師。對年青教師的培養,擴充套件師徒帶教的內容,教師之間相學互助,能者為師。在課堂教學方面,老教師是師傅;在課件製作或網路等方面,青年教師可以是師傅。在教科研過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與提高。

2.專題培訓模式,即每學期初確定學習專題,每月按計劃開展一次主題培訓活動。這種培訓模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效果較好。學校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教學資源,有目的地組織教師培訓。通過培訓,進行評價反思、模仿借鑑,從中領悟一些新穎的教學理念,啟迪自己的課堂教學,提升教師素養。

3.自主學習模式。這種培訓模式由教師進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後制定自培計劃,並實施計劃,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現在反芻教育思想在我校教師中已蔚然成風,而且同事之間還通過楓小QQ群,楓小部落格,楓小網站等方式共享學習成果,共同探討,形成了一種勤學向上的好風氣。

4.教學研討模式。教學是教師的實踐,在教學中,教師不斷遇到新問題,需要不斷獲取新的理論指導,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學校以教研大組組織開展教研活動,以教研備課組開展多次集體備課活動。學校每期要求教師撰寫2篇以上教育教學論文,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教師為了完成自己所承擔的研究任務,一邊在實踐中探索,一邊不斷地有針對性的進行理論學習,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本學年我校共計五十多篇論文在縣級分別獲一、二、三等獎,徐大彬、徐雙雙、徐麗君等人的課題《資訊科技下農村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例的研究》獲溫州市一等獎,徐雙雙老師的課題《農村國小語文教師校本課程開發能力培養策略研》獲溫州市三等獎。

三、校本培訓內容豐富多彩

1.校本培訓形式多樣

校本培訓是教師發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教師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全面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為激發教師自覺學習意識,調動教師發展的主動性,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實現教師自主發展、自我培訓,學校採用各種形式開展校本培訓活動。(1)集中培訓。學校根據教師的發展需要及時開展各種培訓為教師“充電”。①新課程理念培訓。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程度直接影響課改實驗的成效。為此,本年度繼續把學習、實踐、驗證新課程理念,作為師資培訓的重點任務來抓。5月8日,我校全體教師參加縣教研室徐賢烤老師主講的《20xx版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此次新課標的培訓學習,對我校教師瞭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系統學習、研究、領會新課標內涵,更新教育觀念,增強教育理論素養,完善學科知識結構,掌握實施新課程的有效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每位老師感悟極深受益頗多。②現代教學手段技術的培訓。為了實現學校的教育資訊化,我校全體教師進行了以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增強網路應用能力為主要內容,由網路技術精英老師金躍峰為主導多次開展的現代資訊科技培訓。重點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資訊科技常識使用,二是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知識。三是網路部落格技能培訓。經過資訊科技培訓,我校大多數教師現在都能熟練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多媒體與學科得到了真正的整合。③教師職業道德培訓。我校引導廣大教師認真學習並嚴格遵守《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校本培訓的首要任務,使高尚的師德內化為教學改革中的強大動力。今年4月份,我校在全體教師中開展了師德師風集中教育活動,此次活動校長徐時忠親自主持召開,辦公室主任周曉微老師做專題報告,使廣大教師提高思想認識,提高師德水平。每學期學校都會通過教師自查、學生問卷調查、社會調查等方式,查詢教師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求老師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注重言傳身教,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促使全體教師形成正確的榮辱觀。④教育教學技能培訓。學校由教務處、教研組牽頭,每學期定期舉辦骨幹教師示範課、新教師展示課、課題研究研究課、外出學習彙報課、骨幹年教師示範課、教研組公開課等,及時組織相關教師聽課,並落實觀摩後的評課和討論環節,為大家提供交流意見和看法的契機,既能達到資源共享,也是提高教育理論修養和自身教學水平。特別是對全體年青教師進行教學基本功的專項訓練和輔導,一是教導處經常下去聽課,並手把手地教課;二是發揮教研組的作用,由教研組的優秀老師進行一對一的幫扶;三是通過新教師考核,對新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作出評估;四是,發揮骨幹教師輻射教學作用,每學期開展一次以上骨幹教師教學展示會,交流教學經驗,示範教學過程。⑤班主任培訓工作。學校有政教處組織開展多樣性的主題培訓活動。例如:每學期開學初,召開班主任工作培訓,制定學習、工作計劃。本學年特邀溫州講師團陳九章等人多次到我校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專題講座;多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培訓、逃生自救培訓。

2.教研活動定期開展(每二週一次)。以分組教研的內容為主,鼓勵教研創新。教研組經常安排示範課和探討課,進行案例分析,使評課過程成為教學研究過程。案例分析有助於教師瞭解自身的缺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缺失方面的學習與鍛鍊,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3.校際交流

在當前教育環境下,為實現學校又好又快發展,學校積極開展校際交流與互動,實現優質資源和優質教育的共享與互補,以交流促提升,以合作促雙贏。例如:近幾年,我校與溫州城南國小、甌北一小、包嶴國小等都開展了相應的校際交流活動。通過校際交流,互利互惠,在更大範圍和更多內容上促進教師的相互學習。

4.個人進修

學校要求每個教師每學期制定一個自我學習計劃,每學期讀一本好書,每學期還要完成一篇教研論文。要求教師在自修和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調整,從而實現自我改進和自我提高。

為了使校本培訓工作真正能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們必須繼續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為核心,繼續以年輕教師為培訓重點,著眼於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開發校本培訓內容、建立校本培訓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訓真正落到實處,促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學校工作總結 篇7

20xx年5月17日是第十九個法定“全國助殘日”,xx中學開展“愛心助殘”活動總結。為更好落實《平度市委平度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根據平度教育體育局《關於在全市中國小校開展“愛心助殘”活動的通知》要求,我校開展了“愛心助殘”活動。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活動主題

“關愛殘疾孩子,發展特殊教育”

二、活動物件

全校在校學生

三、活動意義

圍繞第十九個“全國助殘日”,組織和開展好“愛心助殘”活動,對加強學生尊重殘疾人、關愛殘疾人的思想教育,激勵殘疾學生自強、自立、自尊、自愛,努力培育扶殘助殘風尚,提高全民助殘意識,營造理解、重視、支援特殊教育的良好氛圍和社會風尚,構建和諧、文明、進步的社會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四、主要活動內容

1.開展愛心助殘扶殘宣傳活動。一是利用黑板報、宣傳欄等宣傳工具開展宣傳活動,深入宣傳黨和政府為加快發展特殊教育而採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宣傳《義務教育法》、《殘疾人保障法》和《殘疾人教育條例》等法律法規。二是利用升國旗儀式,對廣大師生進行平等共享及人道主義思想教育,倡議為殘疾學生獻愛心、辦實事;三是在校園內懸掛第十九次“全國助殘日”宣傳標語,營造關心、支援特教事業的輿論氛圍,工作總結《xx中學開展“愛心助殘”活動總結》。

2.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學校以各班級為單位組織了一次主題班會,在師生中開展了“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發展殘疾人事業”、“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主題教育活動。

3.開展愛心助殘捐助活動。各班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家庭經濟狀況,本著“自主、自願”的原則,精心策劃、組織好“愛心捐助”活動,在廣大學生中積極倡導“少吃一份零食、奉獻一片愛心”,把節省下來的學習和生活用品捐贈給貧困殘疾兒童,幫助他們和正常兒童一樣平等共享教育

4.做好調查摸底工作。學校對轄區內未入學殘疾少年的進行調查摸底工作,並採取切實措施讓殘疾少年在本校隨班就讀,確保殘疾少年能夠接受義務教育。

學校工作總結 篇8

水是生命之源,為了喚起公眾的水意識,建立一種更為全面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體制和相應的執行機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的《21世紀行動議程》中提出的建議,通過了第193號決議,確定自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以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缺水問題。同時,通過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今年3月22日是第19個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保水與糧食安全”。為了認真貫徹《全國環境宣傳教育綱要》、《中國小環境教育與專題教育大綱》。積極開展環境保護教育活動,我校開展以“清潔水源,健康世界”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是地理組舉辦了《水與災害》的環保科普知識講座。通過聽講座,增強了學生的環境意識和責任意識。

二是全校舉辦了一次以“清潔水源,健康世界”為主題的黑板報比賽。通過黑板報比賽,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倡導科學、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

三是開展了一次以“清潔水源,健康世界”為主題的班會活動。活動中,同學們以講環保小故事、演講比賽、交流會等形式廣泛宣傳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意義。

四是各學科教師結合學科教學,儘量聯絡環保的內容,幫助學生樹立和鞏固環保的理念,教育學生“環保要從我做起“。

我校通過在世界水日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環境教育活動,使學生樹立良好的環境意識。進一步普及了環境知識,在學校營造了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良好氛圍和風氣,使學生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