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熱門】生活教學工作總結4篇

工作總結 閱讀(3.1W)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活教學工作總結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生活教學工作總結4篇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一年級的《品德與生活》是由我擔任的,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開學初,我認真學習《課程標準》、《課程評價標準》,鑽研教材,掌握教材實質,用理論充實自己的頭腦。

根據課程計劃,我認真對待每一節課,課前書寫教案,按時上課,課後及時反思。

在教學中,無論是哪個學科,我都崇尚“快樂教學”,我希望學生能夠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的發現學習的樂趣,擷取智慧的果實。所以,設計趣味性的活動吸引學生,是我設計教學的宗旨。例如,《美麗的秋天》這一單元的學習,我讓學生課前採集各種秋天的葉子,利用葉子製作標本和畫;讓學生帶秋天的果實和種子,認識果實與種子的關係等等,這一單元的每一堂課,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教學效果良好。

另外,我把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懂得什麼是善、惡、美、醜,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例如,《我愛我的家》這一單元,讓學生通過猜想、小記者行動,鼓勵學生了解家人;通過小辯論、情境模擬、體驗交流活動,教育學生應該尊敬長輩,用事蹟行動來關愛他們。

在日常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活動材料,讓學生動手操作,體驗學習的樂趣,並適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例如,《新年到了》這一課,我和學生一起動手做彩鏈條。製作前,我引導學生“佈置我們的黑板,需要一條條很長很長的鏈條,該怎麼辦?”學生思考片刻,立即回答“可以小組合作,連在一起就長了”。得到這樣的回答,我很高興。接著便順勢利導,對學生進行集體榮譽感的培養,讓學生明白“合作力量大”。我知道,學生全部領悟了,因為他們做成了一條很長很長的鏈條。

學生的進步總是能令人欣慰的,但自己的進步才更值得自己回味。其實,今年已經是我第二年接受一年級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工作,按說應該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了。可是與去年相比,自我感覺有一定的差距。反思之後,學生的原因可能佔大多數,但我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學生的素質較上一屆相比稍差些,再加上是剛入學的學生,課堂行為習慣以及學習習慣尚未形成;再加上本學期,我的其他工作較多,也沒有更多的精力用於思考教學,沒能研究好學生,調整或創新教學活動,使教學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總之,都是我的收穫。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一些提高。我決心不斷的探索,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在今後多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理論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相信在今後,我對新課程的理解一定會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思想品德課無論在課程設定的目的還是在課程呈現的形式和內容上,它遵循學生的生活邏輯,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層面出發構建學習內容,通過課程的綜合,為國小生開闢了一條通向生活的道路,使他們在生活的內在聯絡中獲得整體的發展,也為他們以後走出校門能適應社會生活並具有較強的生活能力打下基礎。作為一名品德課程的教師,如何開展具有實效的教學活動,真正發揮學科的作用來不斷提升學生的生活能力,這是新課程教學背景下所面臨的、需要認真去研究的一個新課題。我認為新課程的開設,只為教師引領學生走向生活提供了一個比較有利的外部條件,但要真正取得實效,還要靠教師的不懈努力。就課堂教學而言,任課教師首先必須把握課程特點,並根據特點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突出四個“體現”,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體現生活

品德培養要回歸生活,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作為。這不僅是因為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需要在生活中養成,在生活中體現,是生活中的品德和行為,而且還因為學生最終是要從學校走向社會,走各生活,培養這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也還是為他的生活服務。因此,新的品德課程不是從德育知識體系而是從學生的生活層面構建學習內容,來培養學生愛生活、會生活的情感與能力,成為課程的顯著特點。鑑於這一課程特點,我們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也必須以學生的生活為依託,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再現學生生活的情景,把教室作為社會的一個縮影,把教學內容作為學生生活內容的某一個部分,甚至直接把學生帶入具體的生活場景中進行教學,把教學內容直接融入於學生的具體生活中來認識、來學習,就有利於提高教學的實效,也有助於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生活能力。

二、體現活動

課程標準對《思想品德》的課程性質定位是“活動型的綜合課程”,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主要形式,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與實踐來實現的,強調教師要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

三、體現開放

1、方法的開放。簡而言之,方法的開放就是要求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謂用教材“教”,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教材內容來教育學生,教師可以根據需要來調整課文教學的順序,但不能隨意刪減課文的內容,每一單元的每一篇課文都必須按要求對學生施行教學;不是“教”教材,是指教師在具體的操作中,不死扣課文的呈現內容和形式來教育學生,更不要求學生對課文中的每幅插圖進行“看圖說話”,對每一段文字進行“學文明理”,只有選用學生喜歡的各種活動方式來施行教學,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內容的開放。當確定了教學內容之後,教師要把課題當作師生對話的“話題”,教學要圍繞這個話題展開,不能侷限於教材中的幾幅插圖,幾段文字,也不能循規蹈矩地按照教學參考資料中提供的材料進行教學。教師要運用學生身邊的事例,運用那些學生普遍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的材料,充入到教學過程中來,使得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

四、體現綜合

根據課程的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有“綜合”的思想,經常要想到自己執教的這門學科,不是原來的思想品德課,不能單一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據教學內容,把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生活、科學、社會、政治、歷史地理、法律等常識教學有機整合,培養學生愛生活、會生活的情感和能力,達到教學的“綜合”目的。

總之,如何提高品德課程教學的實效性,是我們大家必須認真思考和積極面對的一個問題,我提出的上述觀點,有望能引起大家進一步的探討。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篇3

在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品德與生活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生活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生活、參與生活、適應生活,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生活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品德與生活教學總結。一、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品德與生活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生活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二、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生活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生活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生活規範的價值觀,工作總結《品德與生活教學總結》。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生活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生活,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四、巧妙運用評價方法1、教師觀察記錄描述性評語。教師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進行觀察,並做記錄。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於素質報告冊上,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2、學生自評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與成果進行自我評價,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3、學生互評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

一、教學個性

國小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設定的一門新課程。它的設定反映了加強和改革德育課程的時代要求,也順應了課程綜合化的時代潮流。這門新課從內容到方法都不同於以往的《思想品德》課或《社會》課。

1、以兒童社會生活為主線引導教學回到兒童生活中,讓來源於真實生活的素材成為教學活動的基礎,讓教學活動能夠解決兒童真實存在的問題。

2、尊重兒童生活。充分尊重兒童生活的現實狀況,尊重兒童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提出適宜的發展區域,進行有效的教育引導。

3、以兒童生活的邏輯為線索,有主有次有詳有略安排各話題的教學內容。這個理念貫穿我們教材始終。

4、點面結合,點指社會生活的主要因素,面指社會生活的領域。

本課程的綜合,不僅僅是多學科知識的綜合,同時也是各種認知、情感、能力的綜合。

二、目標達

1、培養學生從小愛學習的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文教學內容和班的實際情況,教育學生向愛迪生學習。在學習上要多動腦,不懂就問,課後多看課外書,汲取營養,增長知識,還要認真完成作業。結合教學內容在班上搞了一次優秀作業評比活動,對被選到優秀作業的同學給予獎勵,對沒有選上的同學教育他們今後要努力,爭取下次被選上。

2、培養學生愛國家和愛家鄉的情感。

在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家鄉,知道家鄉有美麗的風光和豐富的物產。引導學生保護家鄉的三化建設和公共財物,做一個關心集體、愛護公物的好市民。

3、培養學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謙讓的社會公德。

在教學中結合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認識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通過講故事,辨一辨,說一說的活動形式引導和教育學生,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有一種良好的社會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謙讓,見到別人有困難要樂於助人。

4、培養學生講道理,不任性,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

在教學中結合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養成一個好習慣。遇事要講道理,不任性,還要懂得尊敬老人、愛護幼小。生活要節儉,不浪費,做一個講道理、懂禮貌、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5、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從而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三、困惑問題

1、如何讓孩子們知行統一。

在當今社會,由於物慾膨脹及虛擬世界的衝擊,孩子中普遍存在著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孩子們漸漸遠離了感動,淡化了同情心,感恩心,以為父母的養育和教誨都是理所當然的。當然也有許多同學他們在品德課上認真聽課,課下努力地忠實地實踐著,他們做好事,家長不讓,說那是傻,長此以往沒有了熱情。再如有孩子什麼都很積極地配合著老師,可班裡卻有學生認為他在討好老師。

所以我覺得我肩上的責任很重,而且需要很多人:班主任、學校的領導、家長和社會來幫助我完成這件看似平凡卻又影響深遠的工作,一代代孩子們在這種社會風氣的漫不經心的薰陶下長大,他怎麼會有健全的人格,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怎樣對社會負責任呢?針對學生這種道德的缺失,我很失落。

2、教材中的例項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差太遠,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人,增加他們的主動性有難度。

在教學中我還發現:在農村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學生沒有收集資料的途徑,表面上說可以看書、看電視,調查訪問、或是上網,但四十幾個學生中只有三五個有條件上網。

還有一部分別說上網了,家裡沒有可助性工具書,家長忙活於生計,沒有精力與能力去幫孩子,學生們好多時候無法自主學習,有的根本獲取不到有價值的資訊,有些知識點靠探究是永遠也探究不出來的,所以還是要老師講,講得太多,又缺少了互動,這是矛盾的。

3、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下學期要制定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

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

第二組是肯學,但由於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培養他們的興趣,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提高。

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

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四、改進措施

1、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研究為手段,以個性發展為目標的教育觀,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形成。

2、重視了常規媒體和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豐富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活躍了學生參與教學的形式;擴大了教學資源。

3、注意創設情景,把課上活;開發教學資源,把課上實;組織學生活動,把課上樂。

4、比較重視師生之間的雙向交往。

五、今後努力的方向

經過一個學期學習,同學們的思想覺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幫助別人,拾到東西上交學校,好人好事不斷出現。今後應進一步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組織教學的能力。

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學科教學的整合,提高課堂效率。課堂教學應把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