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有效教研活動總結6篇

工作總結 閱讀(2.08W)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效教研活動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效教研活動總結6篇

有效教研活動總結1

這學期我們學校的教研活動內容和形式都是比較多的,比如上課、理論學習等等。但是幾年下來,效果不是很好。最後校長、教導處和我們教研組長多次進行討論,多次反思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是理論脫節,上課內容太散,不能真正落到實處,真正拿來用的很少。

針對國小數學的內容有很多,比如:空間與圖形、解決問題、計算、數學廣角等。我們討論決定。教研活動主要是圍繞我們數學大組的研究課題“解決問題”而開展的。我們每一學年研究一個問題,像今年和去年我們主要研究解決問題,第一個學期研究單冊的解決問題,第二個學期研究雙冊的解決問題。整個活動分兩個大的層面開展:教師和學生。

教師層面又分以下幾個小層面。

第一方面:35週歲以下的青年教師進行飛英杯的課堂教學比武,採用同課異構的形式,第一天抽籤,第二天上課,課後寫出課後反思並列印為下次教研活動做準備。35週歲以上教師認真聽課,並準備參加飛英杯的評課比賽。教導處臨時通知,帶好聽課筆記本集中在一個教室評一堂課。書寫材料為下次開展教研活動作準備。在教研活動時,先看特級教師的視訊課,然後大家交流,並集體再備一堂這樣的模式課。

第二方面:備課組中各年級在本年級中上研討課並推選一堂課進行大組交流,六個年級中在推選一堂課在學校教研組中進行展示並集體進行評課。

第三方面:教師個人。各任課教師在期末整理出本冊書中出現的解決問題的內容。由教研組長對學校六個年級的解決問題進行歸總。並寫出一份總結。各教師交一片論文。

學生層面:每個學期在學生中進行解決問題的比賽。

這樣一學年下來,整個國小階段的解決問題就研究完了。在第二學年,再次任教這冊書的教師在借鑑以前老師的經驗的基礎上對以前總結出來的內容進行修改。

有效教研活動總結2

一、問題的提出。

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大運動量反覆操練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期的一個重要的目標。探究不僅被作為重要的理念、教學建議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課程目標和內容之中。類似“探究”、“探求”、“探索”等詞語在《國小數學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頻繁出現。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瞭解探究式學習的實質,掌握其規律,並運用於實踐。也就是說掌握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已經作為教師的一項基本技能,這是教學發展的需要。

探究式學習作為新的學習方式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並在課堂實踐中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幾乎到了無課不探、不探不成課的地步。因此一種觀點認為探究已經過了頭,探究式教學用得太濫,應該降溫。持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是從當前各級各類的觀摩課中得出的結論。但觀摩課中出現的這種現象代表不了真正的日常的課堂教學實際。與觀摩課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日常課堂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缺失。實際上,還有很多教師對這種學習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也極少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這固然有某些客觀的原因,但教師對這種學習方法的陌生則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提出以“引導學習有效探究”為主題的系列教研活動,期望通過活動使參與的教師提高運用探究式學習方法的能力。

把眼光放在實實在在的課堂教學中,加強對探究式學習的實踐與反思,在實踐與反思中加深對這種教學方法的認識,這是我們以此為主題開展系列教研活動的目標。

二、活動過程。

圍繞“引導學生有效探究”這一課題,以數學中心組成員為主,分四個階段開展系列教研活動:準備階段——學習思辯;實踐階段——實踐探索;研討階段——研討交流;總結階段——總結反思。

1、學習思辯。

學期初,中心組成員集中討論。根據目前教學實際中學生被動接受、大運動量反覆操練的學習方式依然佔主導和教學改革的要求,我們確定以“引導學生有效探究”為研討課題。針對這一主題,要求每個組員蒐集相關資料,分散學習。邊學習邊思考邊積累。通過學習加深對探究式學習方法的理論認識,進一步明確探究式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瞭解關於這一主題的已有研究成果,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作好認識上的準備。在學習思辯的後期,每個組員寫出了一篇學習的心得,這也是對這一階段學習的小結。在數學教研活動中,組織全校數學教師學習了相關內容。(《探究式學習:含義、特徵及核心要素》、《從傳統教學觀到建構性教學觀》等)

2、實踐探索。

在學習思辯的基礎上,中心組成員各以自己所以年段選定一節課作為實踐研究的物件。低段的xx、xx、xx老師實踐課是《解決問題》(第四冊),高段的xx、xx、xx老師的實踐課是《分數的基本性質》(第十冊)。選定教材以後,各自分析、研究教材,尋找相關資料,反思以前在教學本課時的思想。在此基礎上寫出教學本課的教學設想,教學設想緊扣“引導學生有效探究”這一中心課題,然後寫出教案並進行課堂教學。這些階段都是各位教師獨立進行,以保持各自的獨特見解。教學以後,同一年段的教師相互交流教學心得,反思自己的實踐得失,並寫出課後反思。

3、研討交流。

經歷了學習思辯和實踐探索以後,我們對如何“引導學生有效探究”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論準備和實踐經驗,但是這種理論準備和經驗都是較為膚淺的,認識也不夠全面。為了進一步揉合不同教師的認識,也為了使理論認識與實踐能夠進一步的融合,我們的活動進入第三階段即研討交流階段。我們確實第四冊《銳角和鈍角》一課作為嘗試課,要求全體教師在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圍繞研究主題備好課,並確定由xx老師執教。對於本課的教學,我們進行了多次的試教,每次試教,中心組教師都認真聽課,做好筆記,課後圍繞研究主題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失,不斷改進。幾次試教和集體研究以後,教學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觀。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對本主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5月17日,我們與東方外國語學校聯合在本校進行了以“引導學生有效探究”為主題的全市性的教學研究活動。活動內容包括:柳永平老師介紹系列研究活動概況與要求→陳紅輝老師執教《銳角和鈍角》→東方外國語學校教師執教《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本校教研組長介紹系列研究活動開展情況→東方外國語學校教研組長介紹系列研究活動開展情況→各校教師圍繞本主題點評兩節實踐課→東方外國語學校宋煜陽講座→教研員柳永平總結本次活動。活動獲得了教研員和各校教師的好評。

4、總結階段。

總結是實踐的昇華,我們要求中心組每位教師認真反思一學期學習、實踐的體會,寫出總結文章。

三、關於“引導學生有效探究”。

探究之重要,前述已經說明。那麼什麼樣的探究才是有效的探究?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運用探究法教學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這是我們在實踐和研究會考慮的幾個主要問題。

1、關於有效探究。

(1)合適的內容。

我們認為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適合應用的條件,沒有哪一種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探究法也是如此。作為一種被新課程標準大力宣揚的學習方法,我們對它推崇備至,把它作為解決目前教學種種弊端的最佳方法,往往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最終又成為形式主義而貽害教學。因此清醒認識這種方法的侷限性,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學生容易理解的陳述性的知識、一些數學上的人為規定、一些學生容易掌握的程式性知識,應用探究法的必要性不大。而一些學生有一定生活基礎的全新型知識、一些通過學生自主努力合作討論能夠解決的後續型知識、一些規律性知識等比較適合學生的自主探究。

(2)教師的教學思想。

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教學思想在指導教師教學行為中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教師的教學思想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指導很多時候都是隱性的,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中大多時候是不自覺地受到自己的教學思想的左右。我們常說的習慣,其實並不是行為的習慣,而是思想的習慣。不改變深入我們內心深入的教學思想,單純想從教學行為上改變自己,這是不可能的。僅僅想從行為上改變教學,往往容易造成探究的`泛化和神化。前者就是隨意地給一些人們早已熟知的教與學的形式貼上探究的標籤,如一個從目的到內容再到方法、步驟,甚至連表格都畫好了的活動設計,卻不僅被冠以探究而且是自由探究的名稱;後者則只把從問題的提出、證據收集主案的制訂和實施到解釋的形成、檢驗和結論的得出等等都是由學生自主發現、由學生獨立完成的活動才歸為探究。這兩種理解都背離了探究式學習的本質意義。

(3)問題是探究的核心。

教師設定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真正深入到探究知識的過程,是探究式學習常用的方法。沒有問題,無所謂探究。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圍繞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進行探究,是探究式常用的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問題,往往是由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已有經驗提出,關鍵的問題往往由教師引導。因此教師在學生探究中設定合適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4)主動性、自主性是探究成敗的關鍵。

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導。但是探究學生的特點又決定了學生必須要有能夠自由思考、自由討論交流的時間和空間。沒有自主性的探究只是形式上的探究,只是學生按照教師的意志完成規定動作的探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探究。也就是無效的探究。

2、關於引導。

引導是一種教學藝術,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已有經驗和課堂即時情境作出的促使學生思維引向深入的語言、動作等的暗示。在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更多地體現在問題的設定上。引導性的問題可以預設,也可以在根據教學的即時情境提出。

(1)引導的預設。

引導性的問題可以預設,實踐證明,一節好課,必須要有比較全面的問題預設。不要認為預設就是規定學生的思路,沒有預設就是給學生以自由。事實上,好的教學預設不是規定學生的思路,而是對學生在課堂中可能會作出的反應的預測,是順著學生思路所預先作出的教學對策。這種預設雖有規範學生思路的作用,但卻不是規定。在教學中適當規範學生的思路也是必要的,可以使教學變得經濟有效,引導學生快速高效地獲取知識,可以避免那種漫無目標的猜測,避免課堂教學的拖沓。那些關乎課堂教學全域性性的問題、環節的中心問題等,教師必須預設。

(2)即時引導。

預設的引導固然重要,但在教學中更多的則是生成性的教學情境,在生成性的教學情境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一句話甚至一個詞不達意的表達迅速判斷學生的思路、理解學生不甚成熟的解釋或者一閃即逝的創見,並緊緊圍繞本課作出適當的引導,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需要教師具有高超的教學藝術。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磨鍊。

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探究中思索,在探究中成長,探究本身已經成為新課標的重要目標之一,每一個教師都應該認真思索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究這種新思想、新方法的實質。避免對探究地神化,也要避免在教學實踐中對探究的泛化。

有效教研活動總結3

聽課、評課是教學研究的有效手段,在倡導大力開展校本教學研究的今天,開展聽課評課活動,研究並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今天的校本教研時間裡,我們開展了題為《如何有效評課》的話題研討。

在研討中,大家都暢所欲言,分別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有些老師從態度上去思考,認為應該做到:改變態度,謙虛謹慎;深度鑽研,不說空話;設身處地,為教者著想。有的老師則認為要有效評課,聽課前就要有一定的準備工作;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課後要思考和整理。有的老師從老師的教上考慮,認為教學必須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必須精心設計問題,給予學生足夠的探索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必須突出問題解決……。有的老師則從學生方面考慮:學生是否主動參與學習,師生、生生之間是否保持有效互動;學習材料、時間和空間是否得到充分保障;對知識是否真正理解;是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的老師認為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聽課者應定位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而不是旁觀者;要把學生的發展狀況作為評價的關鍵點。有的老師則認為要觀察課堂上發生了什麼?要思考假如我來執教我該怎麼處理?議課時交流什麼和怎麼交流?有的老師認為要從教學目標、教材處理、教學程式、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師教學基本功、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有的老師更可貴,認為不僅要評教師、評學生、評師生的互動,更要評自己,要帶著問題去聽課,評自己帶來的問題或困惑解決的程度,是否看到自己最想關注的東西,結合實際談自己建議……

通過今天的研討,我們對於如何聽課、評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這將有助於研究並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讓我們的校本教研更加紮實、有效,促進我們的專業成長。

有效教研活動總結4

我校按教育局工作要求,制定了有效教學活動方案、計劃,並紮實開展有效教學相關工作,促進了我校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有效教學工作中重點中開展有效教學教研聽課活動。

本學期有效教學聽課活動月從3月x日開始到4月x日結束,共聽課38節,聽課達521人次。在教研活動過程中,無論是班主任,還是科任都能認真對待,精心準備,把自己課堂教學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講課教師是一次鍛鍊的機會,聽課教師是相互學習的好機會。現就有效教學教研聽課活動總結如下:

1、每位教師都能在講課後主動與教務人員進行溝通,對課進行反思、評議,促進提高。特別是一學年、三學年、科學、英語等學科以學年或學科為單位,針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了集體研討,交流中大家坦誠溝通,需心好學。

2、四位科學教師課,充分利用現有的實驗器材及自制的器材,讓科學實驗走進我們學生的課堂,通過具體的實驗操作,培養了學生動生能力。(作為一所農村國小很難得)

3、一年級的四節語文課最大亮點是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了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無論是讀課文、寫生字、還是質疑、回答、討論,表現出學生的高素質,這是平時老師注重養成教育、注重能力培養的結果。

4、聶振英、張春梅、賈玉巖的音樂課生動、活潑。教會學生唱歌的同時,注重音樂素養的培養。是我們課堂教學亮麗的一面。

5、梁麗娟的數學課製作了自己精心製作的活動角,白秀麗的數學課準備了求容積實驗學具,讓每個孩子動手實驗。教學效果好。另外這兩個班的學生個人素質極高,學生訓練有素。

6、最精彩的是嶽環老師的語文課《小貓咪鞋子》,我想聽過課的老師一定記憶猶新吧。巧妙的問題設計、精煉的講解、恰到好處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彰顯嶽老師深厚的課堂教學經驗。

7、林常影、王豔春的美術課也上得認真細緻。

8、三學年課堂教學整體有提高,衣秀萍語文課有了長足進步;三年三班學生素質有明顯提高;三年二班鍾亞芹老師課堂教學表現出極強的個人能力,設計、板書、講解、組織教師課堂教學遊刃有餘,學生課堂紀律也有好轉。

9、曲紅太社會課嘗試教學方法的轉變,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0、楊桂雲語文課、安豐翠、劉立紅的數學課、高金偉英語課很有實效性。於文傑作文課注重指導。

11、劉桂傑品德與社會課收放自如,將品德與社會課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知識與良好性格的培養並重。

不足:

1、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無效的講解、無效的提問、無效的討論、在我們的教學中時有出現。

2、要注重教師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如普通話、三筆字、簡筆畫、教學理論……我們教師應努力提高自己。

3、極個別教師不注重組織教學,課堂上對學生管理不到位,這就不只是能力問題了。

4、備課不深入,教學抓不注重點,講得很多,學生學習效果不好。

5、缺少對學生的鼓勵和表揚,課堂教學沒有激情。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開展有效教學相關活動,逐步實現低負、高效、優質的有效課堂教學目標。

有效教研活動總結5

追求有效,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有效教學的核心是教學效益,實施“有效教學”就是要求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益是減輕師生教學負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有效教學推進活動,讓我們逐步改變過去那種教而不思、教而不研,學而不思、學而不研的狀況,我們要在先進理論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全面的教研活動,不斷提升教研有效性。

為進一步做好教研區有效教學推進工作,積極推進有效教學活動,教研區於09年3月底召開預備會議,確定本次論壇主題為“如何開展有效教學推進工作”,各成員校小結有效教學推進工作情況,並將下階段工作計劃進行交流。4月22日教研區舉行教學研討暨有效教學論壇活動,本次論壇活動有三個亮點:

(一)論壇與課堂研討相結合,首先觀摩了探討有效教學的語文、數學、外語、體育和綜合實踐5節研討課,研討課為論壇提供了直觀的討論參照物,論壇上大家對討論到的教學案例鮮活,為高效的討論提供的基礎載體;

(二)論壇活動多元參與,市教育局領導、各校領導、全體教研組長和相應學科的全體教師共同參與論壇活動,專家與一線工作者共同探討學校的有效教學的推進和課堂實施,論壇氣氛熱烈,與會者各抒己見,或分享研讀的相關理論,或對教學現狀進行反思,深刻剖析存在的不足,或將新的教學理論和自身教學經驗與怎樣的課堂才是有效課堂展開熱烈的討論。

(三)論壇重在小結和反思。論壇上將各成員校有效教學推進工作小結和下階段工作計劃集結交流,積極探討交流有效教學推進工作中感觸和困難,各學校均高度認識到推進有效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確此項工作的基本原則,緊抓核心,強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與會領導和老師們一致認為,(一)有效教學是一個動態發展,需要我們不斷以更新的教育理論和理念為指導,加強研究提升水平,逐步改變過去那種教而不思、教而不研,學而不思、學而不研的狀況,使師生共同學會在反思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長;(二)有效教學應立足於教研,紮根課堂,不能僅在升學科目,所有課程全面實施;(三)有效教學的推進必須從行政、教研和學校工作密切配合,有效教學才能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四)有效教學必須全員參與,應作為每個教師追求的最終目標,只有做到有效,才能使自己不厭教、學生不厭學。(五)有效教學的“有效”更應突出體現在對每一位學生有效,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效。

市教育局範育新科長等領導對論壇給予高度評價,肯定論壇很有效。通過討論,加強了認識,引發了大家更深層次的思考,範科長從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師素質、提高課堂有效性等三個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並強調推進素質教育,其落腳點就在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本次論壇對教研區有效教學的有效推進有著重要的意義,相信我們教研的腳步會走得更加有效、踏實。論壇討論中閃耀著智慧的光彩,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讓每一個參與者都受益匪淺”

有效教研活動總結6

學校每兩週進行一次教研活動,大多隻是講講計劃,說說安排;念念文章,發發感想;談及教學,一般會說說教學設計,或者是對課堂教學的評議,建設性的東西顯得少了。教研活動停留在淺層次,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有效教研的目標我以為應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同時要幫助教師發展。換句話說,只有教師的思想理念更新了,教學教育行為改進完善了,才會更大程度影響到學生的發展。

從現實看,我們不難發現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是自我教育教學觀念落後。教學中,不少老師依然認為自己是知識的權威,忽視課堂中學生的活動。教學方式單一,引不起學生興趣。二是教學進入“高原”狀態。以政治學科為例,一些老師習慣於採取同樣的方式,不管是道德內容還是法律知識,不管是心理健康還是國情教育,幾乎都是案例加結論的方式,缺少必要的邏輯,缺少深入探討。三是懶於反思,只求平穩。一堂課的教學在不同的班級自然會有不同的結果,授課之後,極少反思,更不要說改進了。公開課可以精心設計,但平常課就少了鑽研的勁頭。

發現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這應該是有效教研要做的工作。我以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改變:

一是創設教研氛圍,拓展專業途徑。

專業引領可以邀請專業研究人員講座。專業人員接觸的範圍廣,因此就站得高,他們的理論水平要遠遠的高於基層單位的人員,邀請他們作指導,容易提升教師的思維高度。比如在民族團結課程的教學中,大家普遍感覺教學資源不足,後來我們邀請新疆教育學院的範新蘭老師來講學,老師們受益匪淺。除了專家,市縣或者學校的教學骨幹、教學能手作為一線教師,對於教材研究透徹,教學經驗豐富,完全可以通過課堂指導或者講座的方式引導教師;另外,一些教師有外出學習的機會,他們外出學習後,可以根據學習情況,給出一些參觀學校建設性的做法。當然,學校也可以開設名師講堂,由各學科教師輪流開講,對於專業的促進大有裨益。我校在教研組實施各教師輪流主持的方法,效果不錯。

二是創新教研形式,探索課堂模式。

教研活動最終要落實到課堂上,通過課堂來實現教師的教育教學目標。因此,教研要立足於教學探討。

探討的形式比較多,從課前講,我們可以採取集體備課的形式,所有科任老師同時備一節課,共同確定重難點,思考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的問題。另外,也可以採取單元個人備課形式,在教研時,先讓某老師把自己是“如何設計的?為什麼這樣設計?有什麼效果?”說出來,然後全體教師進行評議,提出意見和建議,共同完成教材的準備。

從授課上來說,我們提倡教師的創新。所有的模式都是為教學服務的,但是適合自己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從教師整體發展來說,教研活動中我們採取兩種形式,效果比較好。一是案例評析式活動,教研組每個老師每學期輪流上一節公開課,其他教師根據聽課過程中感覺教師哪一個教學環節或是片段處理的好,把它拿出來與教師們一起分析研究,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移。二是同課異構活動。每位教師按照自己的思考,設計教學。對於不同的內容,在課堂上呈現的形式往往不同,教研組教師共同發現個人的優點,提出自己的改進意見。這種方式利於教師看到授課上面的差距,積極上進。

三是倡導教師反思,開展自我學習。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我們倡導教師寫教學反思,寫教育反思的目的是為了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學,走“實踐——反思——再實踐”的路子。關於反思,我們提倡教師反思課堂的亮點,反思學生的表現,反思失敗的地方。並不定期在教研組內交流,共同分享彼此的智慧。對於帶有突出性的問題,我們提倡教師開展必要的教學課題研究,通過實踐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二是鼓勵教師開展自我學習。教師的知識拓展了,視野開闊了,教研活動的成長性就比較充分。我們學校主要通過交流讀書感受、主持專題教研活動來進行,教師的成長相對較好。

總之,有效教研的方法還有很多,關鍵是要落到實處,真正促使教師成長、學生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