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鄉鎮疫情物資保障工作總結(通用8篇)

工作總結 閱讀(2.26W)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鎮疫情物資保障工作總結(通用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鎮疫情物資保障工作總結(通用8篇)

鄉鎮疫情物資保障工作總結(通用8篇)1

根據近期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目標,嚴守轄區疫情防控陣地。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建立防控網路,確保排查工作有效徹底

防範工作必須由內而外,嚴管跨境業務企業疫情防控工作,落實“三點一線”閉環管理。由“三人小組”定期走訪跨境業務企業,督促企業嚴格做好司機來莞申報、打卡簽到,加強場所作業人員防護教育及健康管理,每7天為作業人員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建立司機及作業人員健康管理記錄臺賬。監督企業按要求設定司機專用區域,嚴格落實“專人專用”、“來去消毒”的工作要求。

二、落實防控措施,確保內部管理嚴格有序

加強轄區人員排查,落實人員健康管理工作。加強國內中高風險人員排查管理,對近期來(返)村人員按要求實行健康管理,對有意返鄉人員宣傳留莞過節。對購藥人員落實專人跟蹤,確保不漏一人。

同時,嚴格做好我村的人員體溫監測及日常清潔消毒。勸導群眾加強個人防護,減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動。同時,有計劃地儲備口罩、消毒水等一批疫情防控物資,確保應急之用;計劃在近期組織開展一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切實加強我村做好疫情防控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

三、加強宣傳引導,確保防範常識人人皆知

在疫情防控上,我村堅持既要有堅強力度又要體現人情溫度的原則,努力講清措施要求、宣傳防範常識以及積極引導應對、消除群眾恐慌。近期計劃向全體村民再次普及疫情防範知識,及時釋出國內疫情形勢、疫情危害、專家建議、上級要求等,讓廣大村民對疫情的嚴峻形勢家喻戶曉。

下來,我村將按照鎮指揮部的工作部署,嚴格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的要求,紮實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等工作,緊盯重點領域,嚴密加強對跨境的企業司機等的防控,力爭做到精準到人、無一遺留、無一死角,為全鎮疫情防控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鄉鎮疫情物資保障工作總結(通用8篇)2

一、加強組織領導,制定防控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市、區各級防疫指揮部疫情防控檔案精神,區商促局於1月22日開始安排部署,成立區商貿行業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局長擔任組長,全面統籌全區商貿領域防疫工作。根據我區實際情況,區商促局制定《謝家集區商貿行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同時要求各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商貿企業制定各單位防控預案,督促進出人員佩戴口罩,測量體溫。1月23日,確定關閉市場活禽交易,1月24日起,區商促局每日督察各商貿行業市場關閉、物資供應及防疫工作情況,及時向市區兩級報送物資儲備日報表和每日工作資訊,建立部門間資訊共享。

二、開展日常巡查,保障行業平穩

為保障區商貿行業防疫工作平穩有序,區商促局於1月26日開始全員上崗,安排人員到轄區各商場超市及農貿市場,落實一對一包保政策,同時排程各藥店,從恆康大藥房調入1萬口罩限量發售給市民。1月27日,按照《關於洗浴行業暫停營業的通知》要求,關閉全區洗浴行業,張貼關閉通知在洗浴行業入口醒目位置。1月30日,區商促局開展全方位巡察,成立巡察組,聯合區公安分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城 管督查和宣傳全區292家單位,發放橫幅241條。2月9日開始安排工作人員為出入我區運輸商貿物資車輛辦理車輛出行證,保障物質儲備充足。

疫情防控以來,各級領導高度重視,1月29日,李建中副省長視察望峰崗菜市場,檢視活禽交易關閉情況;1月31日,區政府召開商貿企業防控會議及專題會議,摸排各商貿企業防疫物資儲備需求;2月6日,淮南市電視臺,淮南日報社到我區望峰崗菜市場、白馬蘇果超市調研採訪我區商貿行業疫情防控工作措施開展情況,龐鬆局長接受採訪並全程陪同講解。

三、個人率先垂範,全域性齊心協力

疫情來臨,區商促局全體黨員幹部深入一線市場,開展日常巡察,充分發揮黨員先鋒作用,例如龐鬆同志、張學萬同志,兩位黨員幹部率先垂範,帶領全域性齊心協力,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鄉鎮疫情物資保障工作總結(通用8篇)3

1、全力保障防疫物資。

共從市物資保障組爭取口罩98807個、75%酒精828升、84消毒液928公斤,體溫計74支、免洗洗手液116瓶,交於區物資保障組。捐贈5000個韓國進口的KF94口罩也已交於區物資保障組。

2、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2月7日,會同制定並出臺了《關於做好工業及園區企業返崗返工防控保障工作的通知》,各鎮和區直有關單位實行包保責任制,指導全區140餘家工業企業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並及時協調解決復工復產難題,截止2月19日累計審批51家企業開復工。2月20日全面復工後,對52家重點企業實施“三員”(即企業專員、駐企專員、衛生專員)聯絡包保制度,實行每日疫情防控、督查。疫情期間,累計為企業代購口罩271家次164620個。

3、落實疫情相關政策。

參與起草出臺《區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扶持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政策》,重點加大對疫情期間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的補助力度,普通企業由原來的按裝置投資額10%補助提高到20%,疫情防控所需物資生產企業直接提高到30%。通過QQ群和微信群向企業宣傳省市區疫情防控相關政策措施,並結合現場指導企業疫情防控、“四送一服”進企業等時機發放宣傳冊100餘份。組織6家企業申報認定疫情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

4、鼓勵企業捐款捐物。

截止目前,共有12家工業企業捐款共計84萬(其中:工業泵20萬元、徽揚物聯5萬元、振州電子5萬元、龍潭消防1萬元、中皇製藥10萬元、工程塑料廠10萬元、博藍特20萬元、派尼爾2萬元、鼎奇鏈傳動3萬元、博盛消防2萬元、錦江百浪3萬元、帥旗熱能3萬元)。捐贈5000個韓國進口的'KF94口罩也已交於區物資保障組。市飛龍水泥製品有限公司捐贈75%酒精50升,84消毒液100公斤。

鄉鎮疫情物資保障工作總結(通用8篇)4

一、認真準備,科學謀劃,周密制定應急預案

為認真落實上級疫情防控期結束後開學準備工作,我校特制定“三案十制度”:《伊川縣濱河高中xx年寒假開學準備工作方案》、《伊川縣濱河高中開學方案》、《伊川縣濱河高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伊川縣濱河高中因病缺勤登記、追蹤制度》、《伊川縣濱河高中關於傳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伊川縣濱河高中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伊川縣濱河高中學生復課證明查驗制度》、《伊川縣濱河高中關於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制度》、《伊川縣濱河高中晨午檢制度》、《伊川縣濱河高階中學消毒通風制度》等。

二、細化開學準備工作,制定開學工作方案

1、開學第一課學習內容:《濱河高中疫情期間學生一日常規》《疫情期間學生學習生活注意事項》、《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疫法》學習《央視疫情防控宣傳片》(楊曾強、謝伊歡)《濱河高中手機管理辦法》《手機管理書》《伊川縣濱河高中疫情期間安全責任書》《濱河高中特殊時期就餐管理辦法》。

2、開學當日方案制定。

3、晨檢、午檢方案,班級、年級、政教處用的表冊和登記彙總表。

4、疫情期間衛生打掃細則標準、注意事項、檢查通報彙總。

5、寢管中心疫情期間寢室管理、消毒通風制度落實檢查通報,疫情解除前應急管理制度。

6、濱河高中請假制度、銷假制度。

三、落實教學進度,嚴格管控集體活動

為認真落實上級疫情防控期結束後教學工作部署,我校決定統一組織指導各個年級部的教學工作,特制定《伊川縣濱河高中春季開學後教學工作預案》。

四、做好後勤保障,堅持日常消毒

為了應對開學後的各項工作,疫情期間,我校後勤處在做好疫情防控物資準備的同時把開學所需物資已經準備到位。並制定了《伊川縣濱河高階中學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嚴格進行校園消毒的方案與措施》、《伊川縣濱河高中餐廳供餐預案》。

五、科學宣傳,穩定校園秩序

1、宣傳上級關於疫情的各項檔案通知和要求。

2、做好上級各項疫情防控工作通知的傳達。

3、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知識的宣傳。

4、做好開學前學校防控措施的宣傳。

5、在學校醒目處張貼《防控倡議書》並製作宣傳版面展板(相關政策、防控知識等等)。

鄉鎮疫情物資保障工作總結(通用8篇)5

我縣黨員幹部主動投入到宣傳普及、消毒防疫、就醫轉診等疫情防控一線,用基層幹部強烈的擔當精神,樹起了守護百姓健康平安的堅強屏障。

一是當好疫情防控宣傳員。縣鎮村三級幹部和黨員志願者,頂風冒雨進村入戶張貼和發放《縣委縣政府一封信》《縣委縣政府倡議書》35000餘份,21個縣鄉兩級微信公眾號及時發聲,宣傳防控疫情知識,澄清疫情謠言4個,引導群眾正確佩戴口罩。24臺流動宣傳車巡迴播報,勸阻群眾不要外出,不搞紅白喜事聚會聚餐,不走親訪友拜年,鼓勵利用新技術聯絡感情,資訊拜年、視訊祝福,以“靜”致敬。

二是當好疫情防控衝鋒員。基層黨組織發揮黨支部、黨小組和黨員中心戶作用,組織動員村(社群)“兩委”幹部網格員、物業工作人員、民警、樓棟長、小組長等紛紛組建黨員服務隊,全面摸排登記中心城區返鄉人員,採取逐村(社群)、逐(樓棟)、逐戶逐人拉網式排查的方式,全覆蓋對轄區村民(居民)進行體溫測量。對發熱病人進行全面摸排,登記造冊和掌握實時動態情況。

三是當好疫情防控消殺員。基層黨組織在開展愛國衛生大掃除的基礎之上,組織村(社群)“兩委”幹部、網格員、村醫、環衛人員等組成黨員服務隊,對黨群服務中心、衛生室、公共廁所、垃圾池等進行全覆蓋防毒,新設廢棄口罩投放點300個,確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四是當好群眾貼心服務員。各級黨組織加大對獨居老人、發熱病人和生活困難家庭的關心關愛,定期採取電話詢問、上門慰問等方式,及時瞭解生活需求和健康狀況,力所能及解決各種困難。嚴格落實“民呼我應”機制,科學調配轄區車輛、人員和生活物資等資源,及時響應和協調居民群眾緊急出行、物資採購和其他服務需求,對不能解決的及時上報上級黨委統籌協調。

鄉鎮疫情物資保障工作總結(通用8篇)6

為進一步落實上級領導部門關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強片區安全管理,為廣大職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有力保障。現將具體工作彙總如下:

一、疫情期間職工在崗情況

XXX共計職工XXX人,疫情期間在崗98人。居家休息16人,其中四人蔘加社群志願者工作。

二、疫情期間管控措施落實情況

1、嚴禁人員流通

各XX根據要求自7月27日起實行封閉管理,25日起取消執行倒班,封閉管理區域外單位車輛、人員禁止入內;暫停職工各類休假,休息人員居家,不得外出,遵守社群管理規定;除應急保障車輛外禁止一切車輛進出並做好應急車輛進出臺賬。

2、避免人群聚集

餐廳實行分餐制,不集中就餐,片區人員採取餐廳取餐制,員工打飯後各自返回宿舍就餐,轄區內每天兩人按時按規定負責職工體溫測量,體溫檢測正常的職工有序排隊取餐,;院內職工除必要工作接觸外,減少生活聊天等的聚集;必要會議,以網路視訊方式召開。

3、個體防護:員工按規定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防寒保暖,每日早晚兩次測量體溫,打卡上報,餐廳人員做到“四戴一穿”。

4、病毒消殺:3名專職人員對片區值班室、辦公場所、宿舍樓道、垃圾集中收處箱和公共衛生間進行每天兩次定點消殺(84消毒液1:100)、通風,登記臺賬;職工餐廳、安保值班室由工作人員消毒通風。

5、防疫廢物單獨設立垃圾桶,分類處置。設定留觀室並在留觀室內放置生活用品及防疫用品。

6、深入開展片區環境衛生整治,廣泛開展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

7、配合社群村隊聯防聯控。居家職工及在崗職工家屬,嚴格按照屬地要求封閉隔離,堅決不添亂;成立志願服務隊,配合社群工作。

8、組織督促全體職工進行釘釘打卡,嚴格準確的報告身體情況和所處位置資訊。

9、每日向XXX疫情防控指揮中心上報片區疫情工作開展情況,每週向XXX上報疫情物資使用情況。

三、儲備防疫物資,做好嚴密防護

防疫物資由公司統一採購、配發,能滿足應急需求,做到人人有防護,並建立物資動態臺賬,及時檢查、補充、更換。

鄉鎮疫情物資保障工作總結(通用8篇)7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強化組織保障,突出黨建引領作用。應急保障組由X任組長,區應急局局長X任副組長。成員單位由XX等負責同志組成,及時召開疫情防控部署會議,明確任務分工。成立應急保障組臨時委員會,整合力量、全員上崗、履職盡責,將防控工作落實在行動中、崗位上。組織開展“防控疫情宣誓”活動,進一步激發黨員幹部迎難而上、捨身忘我的工作鬥志,提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心和信心。

(二)建立健全保障機制,確保執行科學高效。每天彙報物資供應、儲備和計劃採購等保障情況,接收各方面防護用品、生活用品及物資等需求情況,及時調整採購計劃,按照所屬行業下達到各部門進行採購。先後建立《物資發放審批流程》《物資使用管理制度》《應急採購管理辦法》等制度流程及微信工作群,建立健全物資儲備、保管、發放工作規程和臺賬,確保各類物資依規高效保障到位。

(三)全方位落實保障措施,多渠道保障物資供應。第一時間與X超市簽訂生活用品保障採購合同,與X公司簽訂醫藥物品保障採購合同,隨時需要、隨時調撥,努力滿足各方面防護及生活需要;與區XX服務中心建立物資、應急車輛緊急呼叫直通通道,保證及時調撥使用各類車輛;聯絡X交警大隊建立“戰疫情、保暢通”通行證發放備案制度,主動幫助各供應企業解決運輸通行問題;會同財政部門落實經費保障政策,統籌應急資金XX萬元(先期撥付XX萬),開通政府採購綠色通道。截止X日下午5點,累計籌備各類防疫物資約X萬元(含已收貨未支付款項)。其中消殺類包括濃縮84消毒液X噸、84消毒液X瓶、活性消毒粉X噸、500ml戊二醛癸甲滇銨溶液X瓶、電子噴霧器X個、700ml抗菌洗手液X瓶、消毒溼巾X箱;防護類包括一次性醫用口罩X萬隻、一次性手套X萬隻、防護眼鏡X個、頭戴式呼吸面具X件;此外還籌集X萬盒,額溫儀X個等。

(四)彙總梳理各類預案,做好疫情處突準備。排程各單位,形成綜合性專項應急預案。對接X大隊,指導提示出動力量做好安全防護、現場洗消等工作。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一是應急保障物資儲備不足,尤其是防護服、護目鏡、額溫儀、口罩、消毒酒精等一線防護保障物資緊缺;二是存在物資發放不及時現象;三是醫廢物資回收處置流程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繼續發揮主觀能動性,全力籌措各類物資;

二是進一步細化物資發放、使用及回收處置等流程,確保運轉高效有序;

三是進一步加大對高速卡口、留觀點等一線的物資保障力度;

四是全力做好各類企業復產復工前的防疫指導及安全生產監管工作。

鄉鎮疫情物資保障工作總結(通用8篇)8

涪陵區婦聯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市委、區委戰“疫”工作部署,緊緊圍繞發揮黨聯絡婦女群眾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工作主線,聯動各級基層婦女組織,號召廣大婦女、千萬家庭,立即行動起來,凝聚大愛、共克時艱,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出“半邊天”力量。

1.凝聚民心,唱響思想政治引領主旋律

主題宣傳凝心聚力。把思想引領貫徹工作全過程,通過新媒體平臺,積極宣傳黨中央、市委、區委對疫情防控的重要部署和衛生保健知識等文章120餘篇,發出主流聲音,覆蓋婦女群眾30萬人次,相關工作在人民網、學習強國APP、全國婦兒工委、全國婦聯、重慶日報等市級以上媒體相繼報道,凝聚起全社會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強大信念。

榜樣力量典型示範。以正能量傳播為導向,開展“致敬巴渝最美巾幗奮鬥者”最美故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表彰涪陵區“最美家庭”100戶、涪陵區最美巾幗脫貧能手98名、最美巾幗扶貧志願者50名,深入挖掘、廣泛宣傳女性群體在聯防聯控、醫療救治、復工復產、志願服務、脫貧攻堅、好家風弘揚等各個領域湧現出的先進事蹟,激勵婦女姐妹立足崗位,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貢獻力量。

趣味活動宅家戰“疫”。堅持把家庭作為疫情防控防治的主戰場,開展“‘鼠’你最幸福——新春家庭才藝秀”“爭做涪陵防疫小先鋒”等活動,引導全區家庭表達對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600餘家庭參與;發起“戰疫”學起來、讀起來、寫起來系列主題活動,先後舉辦兒童課堂、孕期保健、父母課堂等系列網課30餘期;攜手衛生防疫、健康管理、心理諮詢、維權律師、家庭教育資源組建專家熱線,為群眾答疑解惑,普及疫情防控知識,築牢防控防範疫情的家庭防線。

2.下“沉”力量,融入基層一線防疫主戰場

率先垂範守土有責。以當好“孃家人”為己任,多方協調,購買10000個口罩為基層婦聯幹部送到防疫一線崗位上,解決她們的應急之需;與中國人壽聯合為全區500名一線婦聯幹部贈送保險,保障一線工作人員的防護需求;為55戶援鄂醫護家庭送去慰問,幫忙解決困難,做她們的溫暖“孃家人”;組織婦聯幹部亮身份、亮職責,積極參與社群疫情防控,充實社群工作力量。

上下聯動攜手防疫。充分發揮基層婦聯組織力量,發動5000餘名基層婦女代表、婦聯執委、巾幗志願者等,融入防控一線,開展聯防聯控、志願服務,關心關愛睏境兒童、“兩癌”婦女、殘疾婦女等困難群體500餘人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萬餘份,懸掛標語400餘幅,充分展現了“功成必定有我”的巾幗情懷。

整合力量共抗疫情。號召與疫情防控工作和醫療物資生產緊密相關的巾幗文明崗、三八紅旗手等女性集體和個人以“召必回”“回即戰”的幹勁,面對疫情逆行而上,全力平抑物價、維護權益不放鬆、爭分奪秒抓生產、暢通渠道保供應,在抗疫人民戰爭中立足崗位建新功;發出抗疫愛心捐贈倡議,組織女企業家捐贈口罩、防護服、護目鏡、藥品等醫用防護物資和水果、豬肉等生活物資摺合資金81.328萬元,用於支援戰“疫”一線,社會各界力量風雨同舟、守望相助,連線起共同抗疫的堅強防線。

3.盤“活”資源,服務全區產業振興大局

防“疫”脫貧齊步並走。將“巴渝巧姐×菜鄉結繩”扶貧技能培訓當成大事來抓,調整以往每月一次的集中培訓方式改為網路教學,新開發20餘個網路教學視訊,30餘張分解圖片,配上講解音訊傳送到10餘個工作群,線上教授新結,靈活的教學方式和培訓老師線上的悉心指導,讓菜鄉結繩培訓工作可持續、不間斷;“孃家人”主動作為,根據巧匠居住地分片區發放材料和貨品收集,在巧匠和市場之間搭建起聯通平臺,疫情期間完成結繩訂單12萬條,發放勞務費18.9萬元,結繩巧匠既居家防“疫”,又脫貧增收。

愛心助農“戰役”到底。藉助電商平臺、微信公眾號、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工作群等方式,開展“愛心助農”活動,發動27個鄉鎮街道422個村社群婦聯組織開展農產品滯銷情況摸底等工作,同時採取“大單公司銷,小單內部銷”的方式,解決轄區20餘個,鄉鎮街道1000餘戶貧困婦女蔬菜、禽蛋、葛粉、紅薯粉等農副產品的滯銷問題,為貧困婦女銷售滯銷水果、家禽、蔬菜等農副產品,銷售額達40萬餘元,幫助貧困群眾在疫情期間促銷售、保生產、增收益。

復工復產獻策出力。發揮服務和監督作用,選派幹部為“駐廠員”,加強對杜奧爾汽車零配件公司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檢查指導,多次深入企業瞭解企業復工復產籌備情況,排查復工隱患,幫助協調解決復工復產必需的`防護口罩6000個、一次性餐盒2000個,享受優惠政策3項,企業復工率已達93%,企業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運轉有序、執行有力、落實有效;與涪陵線上聯合實施企業疫後快速復甦計劃,免費為30餘家困難企業在“涪陵線上”提供平臺推廣支援;加強對區內女企業家的宣傳引導,要求她們嚴格落實復工復產的相關規定,做到安全復工、安全復產、安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