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物資人員工作總結3篇

工作總結 閱讀(2.7W)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物資人員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資人員工作總結3篇

物資人員工作總結1

20xx年即將過去,物資公司作為服務管理雙重性的職能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局、公司xx年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年度物資工作重點,堅持“優質服務,高效節支”的工作方針,加強物資管理,保證物資供應,控制成本開支,較好地完成了公司下達的各項任務。現將一年來各方面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物資採購工作

一年來,物資公司認真貫徹局《裝置採購管理辦法》和公司《比質比價採購規定》,以制度約束採購行為,按規定程式管理物資的流通過程,採取多種措施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制約。進一步實施“陽光采購”工程,物資採購實行上網公示,做到了資訊公開、透明,方便使用單位查詢,有利於上下部門及單位的監督,加強了物資採購質量,避免了三無產品和偽劣假冒產品的流入,保證了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

二、限度壓縮採購成本

我們密切關注國際和國內政治經濟形式,積極挖掘內部潛力,千方百計降低成本,我們採取提高業務員自身素質、掌握市場資訊、抓源頭採購、修舊利廢等六項措施,儘可能節能降耗。為了降低材料費用公司採取以舊電瓶換新電瓶的辦法,機械公司以舊電瓶換新電瓶,節約成本開支。

三、進一步提高物資管理現代化

使用微機限度的為管理服務,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從年初我們就開始著手為脫離手工記帳做前期準備,對微機庫存帳與手工帳進行核對,掌握和分析差錯情況,找有關人員彙總存在的問題,為完善和擴充物資管理軟體提供資料和資料,為年底前取消手工記帳做準備工作。使用電子加油機,進一步提高了對汽、柴油的出入量的控制管理,杜絕了管理上的一些漏洞,減少了燃油不必要的損耗,真實的反映了主要單位生產及部分行政車輛用油情況。為了避免和降低各種風險,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利用清產核資之時申報撤消港灣物資公司和特種油經銷處有效的保證了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存在的問題

在物資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方法創新等方面的力度不夠。對巨集觀調控政策缺乏前瞻性,因此對市場價格的波動規律不能提前掌握。對重點裝卸機械裝置配件及重要物資的供應保障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庫存物資數額較大,庫存結構不合理。冗餘物資佔用庫存比例較大,不利於庫存資金的週轉。服務標準有待進一步提高,要不斷完善服務標準,把物資管理和供應工作做細做好。

今後要加強物資管理,深入挖掘物資流通環節的潛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努力完成公司的創業目標、規劃和任務。我們要加強對物資的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完善制定物資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工作質量標準及崗位業績考核標準,做到程式流暢,責任明確。確保每個員工有章可循,盡職盡責,有效的提高物資管理工作質量。同時,要不失時機的加強業務人員的政治、業務知識的學習培訓,進一步提高業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物資人員工作總結2

初來乍到時,帶著滿腔熱情踏入崗位之中,發現許多事情既是新鮮也是茫然的。之前會想當然的認為物資部門就是與採購相關。直到身處其位,才瞭解其工作之繁複,資訊量之巨大,這才收起怠慢之心,以認真的態度投入到學習與工作中。現根據這半年的工作經歷,從以下方面總結匯報:

一、工作內容與感受

首先,對於初次接手的物資內業資料,確實有些措手不及。各種報表,資料令人應接不暇,好在剛來那段時間任務量不重,從簡單基本的做起。比如材料的點驗發料,在我看來,看似簡單的點驗發料,其實裡面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在開點驗單時,要注意日期,供應商名稱,材料的名稱、單位、單價、所屬科目等;在開發料單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所發物資的型別、數量是否準確以及領料單位是否簽字及簽字人是否有效等。點驗發料是我們做物資賬的第一手資料,後面大量的工作都要圍繞這個展開,這就要求我們態度要端正,思維要嚴謹,不能出現一絲一毫的錯誤。

接下來的物資業務工作是建立在初次系統的瞭解後逐漸接手的,比如報表的填報(有集團公司報表、公司報表等),列銷表的製作等。報表的填報是為了給公司瞭解各專案情況、實施動態管理提供及時的資料支撐資料,決不能敷衍了事;而列銷表作為直接反應專案收支存情況的一個載體,其製作準確性與否的意義不言而喻。

對我來說,這半年最艱難的時期是在9月底,剛好處於一個季度的結尾,當時部長出差在外,部門的另外一名業務員因家裡有事請假回家,所有的內業任務都落在我身上。當時業務方面還不夠熟練,擔心自己不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情況是對於那些做過的,雖不熟練但自己慢慢摸索也還能逐步完成,但是像一些剛剛接觸甚至是沒接觸過的,比如經濟活動分析的填報,完全是一頭霧水,這讓我感覺有一點壓力,所以在遇到不懂的時候,只好不斷打電話詢問同時請教計劃部的同事,好在有部長、師兄及同事不厭其煩的`指導,才順利完成。經過那一次,我深刻體會到了溝通的重要性,自己不會的,一定要多問,虛心學習,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

採購作為物資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熟練掌握其相關流程,嚴格按照公司的相關檔案執行,不得出現越權、先斬後奏的情況。就平時接觸比較多的二、三類材料的採購來說,雖然此類材料單次採購金額一般不是很高,但種類繁多且採購較頻繁,所以對其在採購方面管控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略的。要求我們在採購時必須事先擬定好合理的需求計劃並瞭解所需材料的規格、型號、用途等;然後對不同商家進行詢價,要求三家以上;最後從產品質量、價格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後再行採購。

我覺得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物資內業人員,對於物資的現場管理同樣要熟悉,因為兩者是緊密聯絡的,共同促進保證著物資工作的順利開展。對於現場的管理,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物資的盤點和存放,來這邊這段時間主要負責的是內業資料,去現場的機會比較有限,所以在這方面感覺跟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差距很大,還需要不斷的學習。就我現在來看,對於物資的盤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不是很難,但它其實很考驗我們的耐心和專注度,稍一不留神就會搞錯;而材料的堆放,首先要求我們需要掌握材料的各方面效能,以便歸類,然後碼放整齊,便於查詢,同時必須要做好相關防護工作。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1、對於物資內業資料操作不夠熟練,對部分材料不夠熟悉

解決辦法:

(1)在完成各項內業資料的過程中要認真仔細,事後要不斷去重複,要多做筆記,遇到不會的一定要多問,並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最有效提高自己業務能力的方法。

(2)加強與各部門要保持良好的溝通。材料方面多向工程部的同事詢問,以瞭解材料相關規格、尺寸、效能、用途等,同時掌握工程的動態進展情況;經濟方面多與財務部和計劃部的同事進行溝通,隨時掌握涉及自己部門的相關資訊。

(3)有機會多去現場,更直觀的瞭解各種材料的應用情況,加深自己對材料的瞭解。

2、工作安排不夠合理,容易在相對舒適的環境下鬆懈

解決辦法:

(1)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每一天睡覺前想想今天工作的完成情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並規劃好明天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

(2)提高警惕,嚴明律己,保持良好工作狀態,挖掘自己吃苦耐勞,不畏艱難的優良品質。

三、工作目標

新的一年,任重而道遠。希望自己在物資內業方面能有一個大的提升,做到規範、快速、精確、高效;多溝通,多問,挖掘並提升自己在管理方面的能力;配合部長做好專案的收尾工作,完善各項資料。

物資人員工作總結3

我於07年7月進入公司,根據公司的需要,目前在遵小專案部物資部工作,負責做物資各種報表和倉庫管理工作。 到公司做物資管理以來,在領導的大力支援嚴格要求下,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本崗位所規定的職責,認真執行物資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把管理的材料、工具、機具等財產當成自己家的財產一樣使用和保管好,把自己的報表認真仔細準確無誤的分類管理好。

工作以來,我先後從事物資報表,較小的物資採購,倉庫管理等工作,作為一名物資管理人員我來公司工作已經一年了,在這裡學到了許多在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現對我的工作做以下總結:

1 、在工程材料的管理中嚴把收發料關。認真做好各種材料的進貨檢驗,驗收材料與發料單上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是否相符,外觀是否完好無損。若發現不符合標準要求的材料及時向主管負責人和裝備部彙報,換貨或者退貨。然後根據實際收入填寫材料收入驗證明細表,將材料合理、安全、整齊、分類碼放在施工現場的'臨時倉庫,做好標識。在每次材料發放時,嚴格按照主管技術員填寫的材料領用單發料。

2、施工過程中各種工料、機具的使用和管理做到要由專人負責,尤其是發電機、抽水機必須向操作人員講清如何合理安全使用、管理和維護,發現不合理使用的要向處長彙報,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或處罰。每次工程完成後要把所有的工具、機具進行全面檢查、維護、保養,為下次工程做好準備。根據工程實際材料使用情況進行入賬、消賬,做到賬物相附。

3、做報表時務必做到細心,對待任何一個月的材料報表都要做到準確無誤,保證材料消耗的數量準確無誤。每一個工程物資幾乎要佔總造價的百分之八十,首先在保證材料質量的前提下物資價格合理公道是重中之重,所以物資採購要做到貨比三家,這樣才能更好的把握市場的價格變換。從而進一步做到提高工程的`利潤。

4、倉庫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不同屬性材料的堆放要符合自身的要求,保證材料的質量不受損壞,同時還要做到保持倉庫的衛生整潔工作,任何一個人在倉庫領取任何材料確保做到簽字登記。

5、利用上學時掌握的計算機及物資管理知識,編制表格,繪製流程圖,為部門的順利工作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搞工程是一門大學問,物資是工程執行的基礎。我知道在以後的工作中還有許多要學習的東西,今後我會更加努力虛心的做好每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