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推薦】活動總結作文三篇

工作總結 閱讀(2.84W)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活動總結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活動總結作文三篇

活動總結作文 篇1

5月24日晚自習時,我校組織了四至六年級學生進行了一次以“我讀書、我快樂”為主題的作文競賽活動,各班在初賽的基礎上,推選了五名學生參加學校的決賽。這次活動,不但是對學生作文能力、作文水平的一次檢驗,而且也是對我校各班平時是如何進行作文教學情況的一次檢閱。從學生當場作文的情況或多或少地可以看出平時教師是如何進行作文教學的。通過此次活動,促使我校讀書活動持久紮實、有效地開展下去,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一、提前通知、安排到位

在決賽的前一週,教務處專門下發了有關此次作文競賽的通知,確定了以“我讀書、我快樂”為主題,並隨文下發了作文評分等級,讓各班按通知要求進行初賽,各班接到通知後,迅速按要求組織學生進行了初賽,學生參與面廣,並在初賽的基礎上,確定了五名學生參加決賽。

二、現場出題、現場作文

週一晚自習時,各班參加決賽的同學在遠端教室進行了決賽。決賽時作文試題分為通用題和年級題。學生在自主的基礎上確定一個題目作為習作的主題。通用題以汶川大地震中,讓所有中國人為之感動的兩個事例為閱讀材料,以“感動”為話題,讓學生寫出讀後的感受、體會;年級題分別以“童年”和“快樂”為話題進行作文。學生答題時書寫在學校統一下以的作文紙上,時間為90分鐘,大多數學生在不到規定的時間內便完成的作文。在學生習作完成後,我們組織老師及時對學生的習作進行了評閱,並按年級評出了一、二、三等獎。對所有的獲獎作文,我們彙編成冊,下發到各班供學生相互間傳閱。

三、凸顯主題、文字優美

參賽學生的習作,都能緊扣題意進行習作,學生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審題、立意、選材、作文,且講究了習作的章法,做到了文從句順,語言優美,表現角度新穎獨特,使用了一些恰當的表達方法,主題鮮明,有較深的體驗和感悟。如四年級的李小紅同學把童年的快樂用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在我校的同學中還少有這樣的才情,雖然詩中有好多的語言較為幼稚,但試想像一個童年生活在富有詩意生命中的孩子,她的童年必定是一個快樂的童年,一個無憂無慮、幸福的童年。

六班的張寧寫道:“當我讀到《愛的教育》時,我知道了教育不是拿著教鞭高高在上的恕吼,而是用言行舉止去傳授。當我讀《童年》時知道了堅強與努力是伴隨我們成長的座右銘,只有堅強、努力才能讓我們成為最終的勝者,而懦弱和無能只是失敗的前身。生活中的坎坷是無情的,在哪裡跌倒就要在哪裡爬起來,最後的勝利只屬於堅強無懼的人。當我讀我《駱駝祥子》後知了道了信念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五班餘秋霞寫道:“當清晨第一縷陽光升起的時候,你獨自漫步在幽靜的樹林中時,呼吸著這裡清新空氣,傾聽著鳥兒那美妙的歌聲,這時,如果你摘下一片嫩綠的樹葉,放在鼻子前聞一下,你就會聞到一股清香,是你從未聞過的,你頓時會心曠神怡,這時,快樂在哪裡呢?快樂在一種美的享受中。”當你讀到期這些優美的語言時,可能不相信是出自五六年級學生的手中,但這確實是我們的學生筆下汩汩流出的真情。

四、注重指導、加強閱讀

本次習作競賽,反映了我校作文教學取得的成績,但也看到了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從學生的作文中或多或少地可以看到平時習作指導課的教學痕跡。學生習作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它需要教師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用心地指導,要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習作方法,也需要教師身體力行的踐行其中。為此希望老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把作文教學放到一個重要的地位:

一是要紮實上好作文指導課,使學生端正寫作態度,激發寫作慾望,明確為什麼寫、寫什麼、怎麼寫,打開學生的習作的思路。教師可結合講讀課進行指導,把講讀課文作為寫作的範文,引導學生體會其寫作特點和優點,讓學生借鑑其寫法,進行寫作。也可提供作文材料進行指導,以此借鑑,開闊學生的思路。還可以以老師示範指導,教師寫好“下水文”,一方面可以親身體會到寫作訓練中的難點,便於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另一方面又有學生提供了寫作的範文。

二是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多看課外書,讓學生多方面的閱讀,廣泛地涉獵,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同時能讓學生產生要說、要寫的慾望。這次作文競賽中有好多的同學就寫到了平時看課外書籍所得到的收穫,這就是一個較好地例子;

三是要引導學生對作文進行修改。要寫好一篇文章,必須進行細緻、認真的修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是說作文寫好後要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進行修改,並不是老師一味地在其作文字上寫上評語就完事了。修改的形式要力求多樣,可以採取集體修改的方法,與學生討論分析文章的目的和要求;可以講評學生作文,從不足之處得出寫作應當注意的經驗;可以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面向全體同學讀自己的作文,讓其他同學進行點評;也可以組織學生給自己的作文寫評語。這樣的修改,不僅文章的質量會明顯提高,學生對作文課的興趣以及參與度也會明顯增強。

總之,引導學生寫好作文,應當遵循生活積累—藝術構思—寫作—修改的過程,在教學中精心安排、巧妙組織,這樣,作文教學才可望取得較好的效果。

活動總結作文 篇2

三月十二日植樹節,正是今天。我們班榮幸被選中去植樹,全校只有我們班有機會。這次植樹活動是我第一次參加,對我來說,真是受益匪淺啊!

我們拿好鏟子準備下去種樹時,心情是那樣的興奮,那樣的激動。我們到達植樹地點,老師讓小組長每人拿兩株樹苗。我們小組長會自己先試種一棵,然後讓小組長指點組員。我一開始拿到樹苗,發現碰過樹苗的那隻手整隻手都是泥,我被那溼軟的泥土嚇到了,我不敢想象這麼噁心的東西在我手上躺著,這時我想原來植樹也不怎麼好完成。我忍著勉強地試種。嘗試的過程我大概總結出來了——挖洞;放樹苗;填土。

按照這個步驟,我們組就開心植樹了。剛開始同學們都很積極,他們都很好地分配每個人的工作,有條不紊。我們組就三個男生一組,三個女生一組,我是負責女生那組的。我拿起鏟子鏟泥土,身子有點向前,頭髮撂倒耳朵後面。一下一下地把鏟子深入泥土,很快,一個洞就出來了。一位女生負責把樹苗放進去,另一位女同學負責填土。有時老師會在前面用個大鏟子幫忙給泥土。不到一會兒,一棵小樹苗就在我們三個女同學中完成了。我感覺到了一點成就感,因為我把我認為完成不了的事情給親手完成了。剛開始不喜歡泥土的我好像漸漸進入佳境。剛種完一棵,就迫不及待想種第二棵,即使弄髒了,也讓興奮的心情給洗乾淨了。我種的途中,竟大膽地踩在泥土中,我沒有抗拒那泥土,而是想都沒想地與他們接觸。可能,在冥冥之中,開心與激動已經讓我們學會了大膽接受,大膽嘗試。

植樹活動時間轉眼過去,我們還沉浸在那歡樂的氣氛中。可時間雖短,但受益的卻是我們。我從中懂得了團結,才能完成好一件事;嘗試,才能讓人大膽跨過坎坷。這真是讓人難忘的一次植樹活動啊!

活動總結作文 篇3

活動持續了5月4號5號兩天,期間得到了xx年級同學的大力支援,還有我們各位戰友的大力支援與配合,這裡真誠地代表我們學習部向大家道聲感謝。

那麼,首先對活動存在的問題做一下自我檢討:

1.活動中不夠冷靜。比如第一天的宣傳板問題,第二天排插的問題....還有些發脾氣,這是工作過程中的一大忌,這裡向大家做自我批評,也請大家以“我”為鑑吧,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同時大家也監督一下我吧!

 2.過於感性。有些時候其實是想為大家著想,因人而異分配任務,但發現還是事與願違了,一些人還是忙上加忙,一些能夠展身手的'反而沒有用武之地。

3.缺乏總攬性。沒有能夠讓自己從活動中的一個工作人員跳出來站在一個組織者的角度來控制整個活動。歸結一下還是我沒有放開讓兩個部員讓其他戰友放手去做,對他們信任度不夠的原因。其實大家的潛力都很大,我們這些部長主席團的同志們應該更多地只是個引導與控制的輔佐角色,真正放開讓大家去做,才會讓他們更快的成長。而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受益匪淺,完成角色的突破。

然後再提幾點這一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建議吧。

1.活動第一天,我接到黃俊電話,說我們的宣傳板不見了,食堂中央已被人佔場。趕到發現確實板子被搬走了。但是真是很氣憤,還好後面因為有認識的同學順利解決了問題。

這裡想跟大家說:以後我們在舉辦活動需要動用其他院系或是社團的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先打好招呼,而自己院系的權利收到損害時也一定要挺身而出,不過要冷靜處理。

2.很多同志知曉我們此次簽名活動具體內容應該都是在週日例會的時候,也就是活動前一天。同時任務分配的時候也沒有具體到人。當時是考慮到大家課程的原因,但是其結果是耽誤了大家更多的時間同時活動當天也顯得紊亂。

想跟自己說也向大家提個醒兒:活動策劃一定要儘早上傳部落格並通知大家,同時人員安排上要做到具體到人,不妥之處再商量單獨協商。一些活動也確實需要大家犧牲課業時間的,也請大家做好心理準備。

3.多向有經驗的戰友,同學請教。比如西西告訴我們準備貼圖片的時候用訂書機訂一下,這個我們就沒有想到,但卻是個非常好的建議,解決了我們的一個大難題。

目前,“青春的榜樣”進行到此,也只能算是近半,後期的宣傳與達人部分的任務會更加艱鉅。真正想把這一系列活動做好,做大,成為品牌,僅僅靠我們學習部肯定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各位的共同努力,甚至需要動用大家的人際網。

真的希望我們的活動能夠給我們的普通同學帶去些什麼,給以後的學生會留些能過傳承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