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幼兒園學期總結

工作總結 閱讀(8.82K)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學期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學期總結

幼兒園學期總結1

時光匆匆,轉眼又是期末了。作為幼兒園教研組的成員,我們深感肩負的責任。如何指導教師進行教育研究,提高保教質量,增強教師自身的素質是本學期我們教研的重點,為此,我們在教研工作中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嘗試活動,下面,我們對本學期的教研工作作個回顧與總結。

一、研讀新《綱要》,優化教研活動,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計劃,促進教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新《綱要》的頒佈,是幼教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它給新時代的幼兒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標、新的內容與要求,對我們教師來說是觀念和思想的衝擊。在學期初,我們認真研讀《綱要》解析,結合本園的教研課題,蒐集和選擇了一些理論資料,確定學習目標與內容。協助園長組織教師學習《青島市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指導意見》等,並開展教師研討活動,讓教師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聯絡自己的教育實際進行思考,鼓勵大家以事實闡明自己的觀點,大膽發言。在活動中,教師由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參與,一改領導“一言堂”的局面,積極的討論也提高了教師分析問題的能力,發揮了教師的主動性。

二、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使其成為教研工作的新起點,一個靈活的教研突破口。在教研工作中,我們指導和帶動教師勤做筆記,學會觀察,學會記錄,學會反思,學會在司空見慣中發現問題,並順著這些問題去探索、實踐,尋找合適的解決辦法,通過觀摩、交流,進一步優化了我園的一日活動。

三、協助園長指導本組教師開展專題研究,撰寫教育論文,鑽研教材,針對不同的教育物件設計教育活動,上好實踐課,強化教法和學法的研究,重視成果反饋。我們經常組織相同專題的教師相互交流,討論研究中的心得體會,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也促進了教師間的相互溝通,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對於外出聽課、本園教師的實踐課、一人一課,我們做到及時交流、及時評價,並採用了各抒己見的評價形式,讓每位教師都來說說自己對課的看法,各教研組彙總,在討論中教師看到了自己活動組織中的可取之處與不足,對今後的工作是一個促進,同時,在觀摩同事的活動中得到了學習,中班的欒教師在街道里上了一節優質課評選受到了大家的好評。

四、組織教師共同整理和製作各種教具、學具和蒐集各類教育資料,定期指導教師更換和增添遊戲材料,創設主題教育環境及進行環境評選。在每個活動中,我們儘量調動教師主動參與,共同探討,使我園的教育活動材料質量有較大的提高。

在今後的活動中,我們將繼續貫徹學以致用的原則,在做中學,在學中改,使我園的教育教學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幼兒園學期總結2

班級工作在緊張忙碌中就要接近尾聲了,本學期以來,班裡的三位老師團結協作、相互促進,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智慧,班裡的工作做得充實而愉快。在此對學期工作做個總結,找出經驗與不足,為今後更好的做班級工作打好基礎。

一、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提高孩子們自理能力、培養幼兒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在活動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規和活動秩序。

1、本學期,我們將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做為本學期常規培養的重點工作。

針對孩子們即將進入國小的情況,我們將自己整理書包作為這學期自理能力培養的重點工作。將自己準備學習用具、整理書包作為鍛鍊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環節來做。教師不但在與幼兒互動中提供給幼兒方法,更是在每天的活動中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做,多為他們提供練習的機會。有練習、就有檢查、有督促,真正提高了幼兒的自理能力。

2、繼續在班裡開展值日生工作。我們在延續了上學期做法的基礎

上組織孩子們討論:怎樣做值日生能更好地為別人服務?從討論中我們看出,大班幼兒的責任意識增強了,他們期待做更多成人的勞動,並願意提高自己的技能願意把值日生工作做得更好。因此這個學期值日生的服務內容更多了,孩子們的熱情也更高了。我們在商量的基礎上,逐步規範了天氣預報的記錄方法,同時孩子們預報天氣也越來越主動大膽了,就連膽小的孩子也能自如的完成。同時我們設計了每月天氣統計表,在和孩子們討論的基礎上嘗試就溫度、天氣情況、天氣感覺等情況進行統計。

3、區域活動的常規是本學期常規培養的重點。

因此每天的區域活動增加了做計劃的環節。這計劃要怎樣做?大班幼兒要怎樣表達他們的計劃?教師怎樣操作才能便於觀察?結合這些問題和思考,我們通過和幼兒討論,在創設了“計劃牆”的基礎上,嘗試用畫圖的方式引導幼兒就區域活動的內容作計劃。幼兒每天做區域活動的計劃,並與同伴進行交流。幼兒已經形成了區域活動的基本常規,區域活動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

4、以環境創設引導幼兒生活自我管理。在生活環節的常規培養

上,我們更多地致力於環境的影響作用,作了很多的環境創設工作。比如:盥洗室的環境、睡眠室的環境、進餐時的環境等。環境對幼兒生活常規的形成與自我管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出現的問題:針對大班幼兒的特點,盥洗室的環境創設關鍵點是什麼?有沒有必要面面俱到?對於大班幼兒區域活動計劃什麼時間做?計劃到什麼程度?怎樣呈現計劃的內容?這些問題還有待我們在下面的工作中實踐、驗證。

二、教育教學工作大膽創新,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1、積極調整區域空間,增添活動材料,豐富班內特色區域,充分發揮區域活動對幼兒的作用。

本學期,班內在上學期的基礎上調整了區域,建構區、美工區、益智操作區、科學區、圖書區。我們對各個區域的位置作了合理的調配。將安靜、吵鬧的區域分開,避免區域之間的相互干擾,同時又能使有關係的區域有效的聯絡。

通過不同的方式創設區域的互動牆飾,起到較好的效果。我們重點研究益智區的牆飾。益智區的特點決定了它的牆飾與幼兒的互動形式是直接的,並體現操作性的特點。我們結合益智區目標創設了分解組成的互動牆,同一內容但不同的層次的材料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牆飾起到了它的作用。

出現的問題:科學區投放什麼樣的材料適合幼兒的自主探索,是否每種材料都需要記錄表格;益智操作區的材料怎樣體現材料的自檢功能,這些問題還需要我們在接下來的活動中不斷探討、實踐尋找解決的方法。

2、將主題方案活動與幼小銜接緊密結合,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結合幼小銜接的特點我和孩子們共同完成了主題方案活動“我們和時間交朋友”。在主題中孩子們蒐集各種各樣的鐘表,認識時間,體驗時間,併合理的運用時間。通過主題內容一步一步的深入,在過程中孩子們逐步建構著自己對知識的認知。

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我們在主題的預設與生成上,已經基本做到從幼兒的生活中來,迴歸到幼兒的生活中去。主題的線索比較清晰,能體現一定的層次性。牆飾的創設比較符合大班幼兒的水平,記錄了幼兒的學習軌跡。但仍存在一些困惑:牆飾的呈現方式是否可以再豐富一些。牆飾的呈現如何體現過程而不是結果?在主題活動中,要學著積累主題活動資料包,為今後的工作打下基礎。3、在幼兒園的藝術活動課程中,班內教師分別承擔了“快樂轉轉轉”中器樂組和建構組的活動。在每次的活動中教師都認真準備,結合不同年齡的幼兒設計寓教於遊戲的活動,使中、大班的幼兒在瞭解的基礎上喜歡參與。在“三八節表彰”的展示比賽中,鼓樂“鼠娃鬧春”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三、家長工作細緻周到,為家長解決後顧之憂。

1、本學期我們每月定期召開家長會、家委會,及時與家長交流我們在幼兒園所做的工作,並真誠的向家長征集意見和建議,請家長也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設計中來,通過集思廣益班內的畢業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在主題方案活動中充分發揮家長的資源,共同完成活動。結合幼小銜接的內容班裡開展了“我們和時間交朋友”等主題活動,我們在園地裡向家長及時地釋出資訊,家長和孩子一起蒐集整理各種各樣的鐘表,和孩子一起設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家長的有效參與使孩子們感受著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從而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互動空間”欄目結合班內開展的主題活動針對“我想象的學校”、“我見到的學校”、“奧運小知識”等熱點話題展開幼兒與家長的互動、討論,用口述日記的方式記錄、交流,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4、定期做好家訪、電話聯絡,與每個家長保持溝通。教師瞭解每個幼兒的不同情況、每個家庭的不同情況,更有的放矢的做好與家長的溝通。

5、充分利用“愛心園地”做好幼兒生活管理與教育資源共享。

6、做好幼兒成長檔案的記錄、整理,捕捉孩子進步的每個瞬間。做好多種形式的家長開放活動,使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

7、和家長共同策劃了“生日同慶會”,為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活動中教師寄語、幼兒同唱畢業歌、為幼兒頒發畢業證、家長唱生日歌為幼兒慶祝畢業、幼兒之間相互贈送小禮物等環節為幼兒最後的畢業活動畫上了濃重又多彩的一筆。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學期,我們共向家長開放兩次,結合六一活動開展的“奧運寶貝”戶外體育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充分的動起來、玩起來。在大班畢業活動中,我們開展了“傳遞愛心、放飛夢想”大班畢業歡送會和班內“生日同慶會”,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為幼兒在幼兒園三年的生活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以上是我班一學期的工作總結,今後我們還將繼續努力,做好班級的每一項工作,以高尚的師德回報社會,為家長和孩子營造在幼兒園的第二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