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致詞>

新疆吐魯番坎兒井導遊詞大綱

致詞 閱讀(2.67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旅遊從業人員,時常需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具有形象、生動、具有感染力的特點。那麼優秀的導遊詞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疆吐魯番坎兒井導遊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疆吐魯番坎兒井導遊詞大綱
  新疆吐魯番坎兒井導遊詞1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古稱“井渠”。是古代吐魯番各族勞動群眾,根據盆地地理條件、太陽輻射和大氣環流的特點,經過長期生產實踐創造出來的,是吐魯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

吐魯番坎兒井,出現在18世紀末葉。主要分佈在吐魯番盆地、哈密和禾壘地區,尤以吐魯番地區最多,計有千餘條,如果連線起來,長達5000公里,所以有人稱之為“地下運河”。“坎兒”即井穴,是當地人民吸收內地“井渠法”創造的,它是把盆地豐富的地下潛流水,通過人工開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

坎兒井,開始發展緩慢,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則徐在伊拉里克“增穿井渠”(《新疆圖志、建置》)時,“吐魯番舊有三十餘處”(《清史稿,薩迎阿傳》)。後經推廣,吐魯番坎兒井發展到百處。光緒六年(1880),左宗棠率兵平定阿古柏叛亂後,“督勸民戶,淘浚坎兒井”,“吐魯番所屬渠工之外,更開鑿坎井一百八十五處”(《左文襄全集奏稿》卷五十六)。此後,吐魯番坎兒井繼續發展。據本世紀五十年代統計,吐魯番坎兒井發展到一千三百多條。由於水位下降等種種原因,到1990年吐魯番坎兒井(出水)只有700條,流量2.94億立方。

坎兒井由豎井、暗渠、明渠、澇壩四部份組成。豎井,主要是為挖暗渠和維修時人出入及出士用的。豎井口長1米,寬0.7米,豎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暗渠是坎兒井的主體,高約1.6米,寬約0.7米。明渠,就是暗渠出水口至農田之間的水渠。澇壩,就是暗渠出水口,修建一個蓄水池,積蓄一定水量,然後灌溉農田。

坎兒井一般長3-8公里,最長的達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畝,最好的年灌溉可達500畝。

坎兒井的歷史源遠流長。漢代在今陝西關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術的創造,稱“井渠法”。漢通西域後,塞外乏水且沙土較鬆易崩,就將“井渠法”取水方法傳授給了當地人民,後經各族人民的辛勤勞作,逐漸趨於完善,發展為適合新疆條件的坎兒井。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興建的。據史料記載,由於清政府的倡導和屯墾措施的採用,坎兒井曾得到大量發展。清末因堅決禁菸而遭貶並充軍新疆的愛國大臣林則徐在吐魯番時,對坎兒井大為讚賞。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則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墾地,途經吐魯番縣城,在當天日記中寫道:“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弱,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

坎兒井的清泉澆灌滋潤吐魯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變成綠洲良田,生產出馳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糧食、棉花、油料等。現在,儘管吐魯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庫,但是,坎兒井在現代化建設中仍發揮著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

運河訪古之德州

地處山東北大門的德州,因運河從此流經,隋、唐兩朝曾名長河縣。正所謂:“因河設衛,河興城興。”德州的文化始終屬於河流文明,河流那縱橫九域、負載千鈞的氣魄,鑄造了德州人勇於任事的文化性格,在歷史發展的關節處,留下了諸多不凡篇章……

德州歷史悠久,傳說中射日的后羿就生活在這裡。自隋朝京杭大運河開通後,德州就一直是沿河重要商埠,特別是元代大運河南北通航後,一度成為沿河四大漕運碼頭之一,並於明永樂年間成為全國33個經濟重鎮之一,城內“車舟所會,名士所經,食貨集散”,是通往北京的水陸要衝。明朝程敏政在《德州舟中》一詩中寫道:“出逢漕中來,入逢漕中去。聯檣密於指,我舟無著處。”描述了當時德州運河碼頭漕糧船擠、遊人如織的漕運盛況。

蘇祿王魂居德州

德州境內運河原為漢屯氏河,隋代稱永濟渠,自元代開通會通河後稱大運河,它流經武城、夏津南去。歷史上的大運河德州段是碧水盈盈的,它不但是南北貨運物流通衢,而且是內外政治文化友好交流“大道”。

明朝永樂年間(1417年),位於東南亞地區的島國蘇祿王國(今屬菲律賓)的東王、西王、峒王三位國王,聯袂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他們率領一個340多人的大型使團,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當時東王還帶來了王妃、長子、次子、三子等王室人員多人。永樂帝以上賓之禮接待了這些友好使者,三國王在京訪問25天后,乘舟從運河南下返程。船行冀魯交界處,三國王中地位最尊的東王殿下不幸病歿。按照蘇祿風俗,就地擇土而葬。東王於是葬於德州城北。永樂帝遣使致祭,並親撰親書了一篇祭東王碑文,刻石豎立於墓前,撥款修建了王廟。

東王的長子回國繼承王位,王后、次子、三子與隨從等留在德州守墓,地名北營村。明朝政府按期供給他們“俸糧”和“鈔貫”,置了祭田,撥歷城縣姓夏、姓馬和姓陳的3戶回民供其使役,並豁免全部差徭。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蘇祿人後代以溫、安二姓加入了中國籍,繁衍至今,已經有500餘口人。

數百年來,東王后裔與德州人民融洽相處,而且賢士人才不斷湧現。東王次子安都魯的後裔安玉魁,在咸豐年間任過泰安把總,死後賞“雲騎世職”。東王三子溫哈刺的後裔溫憲,乾隆年間在安徽任廬風道,是正四品官員。東王第16代後裔安樹德,早年投入馮玉祥將軍麾下,積極參加了倒袁、反張勳復辟、驅逐溥儀小朝廷的鬥爭。升任到軍長職,銜陸軍中將,是一員抗日名將。

屹立於德州運河東岸的“蘇祿國東王陵墓”,是中國境內的外國元首陵寢之一,也是重要的文物古蹟和古代中國與其他國家友好的象徵。

“靖難之役”顯德州

德州自明清時代起因運河而繁盛。明初太子間爭奪皇位的“靖難之役”還牽涉到德州。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建文帝即位時年僅23歲,正是主少國疑之時。諸王(太子)相互煽動,一時流言四起,建文帝遂謀削藩。1399年,朝廷即削黜了一批諸王。建文帝認為燕王朱棣擅長用兵,又居北平形勝之地,士馬精強,恐難一下子削掉,便沒急於向他動手,只在北平外圍的開平、山海關、臨清、彰德(今安陽)、順德(今邢臺)等地部署兵力,以備燕王。燕王朱棣見削藩已起,且朝廷對自己多方戒備,遂謀起兵。這年七月,朱棣在北平起兵,打著“清君側”的旗幟,稱起兵為“靖難”。歷史上將這次戰爭稱為“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初起時,燕軍只據北平一隅之地,南京朝廷則在各方面都佔壓倒性優勢。但朱棣善於用兵,在真定之戰中大敗南軍統帥老將耿炳文。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代替耿炳文統兵攻燕。在北平城下及白溝河兩戰中,朱棣又大敗李景隆,並乘勝南追,攻陷德州,圍攻濟南。濟南城中軍民在都指揮盛庸、山東參政鐵鉉等督率下堅持固守,燕軍圍攻三月,未能破濟南城。朱棣恐糧道被斷,解圍北去,盛庸隨即收復德州。

“靖難之役”歷時3年,前期作戰南軍連連失敗。但自濟南保衛戰後,盛庸被任命為平燕將軍,代李景隆統兵,屯兵德州,相機出擊,遏制住了燕軍。德州處在運河線上,南北交通便利,燕軍自河北南下,始終處在德州的監控之下。燕軍南攻時,南軍或自德州橫出斷其歸路,或襲擾其補給線,或乘虛北攻。所以,南軍再未出現過戰爭初期的那種大挫敗,燕軍勢力基本上被阻在山東以北。後來朱棣接受謀士建議,被迫繞開德州、濟南山東之地,直趨金陵,半年時間便奪取了政權。建文帝自殺,朱棣即皇帝位,稱明成祖。

“靖難之役”雖以朱棣成功、建文帝失敗而收場,但從戰爭的程序看,德州與濟南在南北之爭中的地位卻顯示出來。

乾隆歌詠“讀書檯”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漢朝大儒董仲舒曾經在德州讀書講學,今存遺蹟董子“讀書檯”。

  新疆吐魯番坎兒井導遊詞2

坎兒井景觀圖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 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並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坎兒井,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如今,仍澆灌著大片綠洲良田。吐魯番市郊五道林坎兒井、五星鄉坎兒井,可供參觀遊覽。 坎兒井的名稱,新疆維吾爾語稱為“坎兒孜”。伊朗波斯語稱為“坎納孜”(Kanatz)。蘇聯俄語稱為 結構圖“坎亞力孜”。從語音上來看,彼此雖有區分,但差別不大。

中國新疆漢語稱為“坎兒井”或簡稱“坎”。中國內地各省叫法不一;如陝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肅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稱為“地下渠道。”

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築物,適用於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於擷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根據1962年統計資料中國新疆共有坎兒井約1700多條,總流量約為26立方米/秒,灌溉面積約50多萬畝。其中大多數坎兒井分佈在吐魯番和哈密盆地,如吐魯番盆地共有坎兒井約1100多條,總流量達l8立方米/秒,灌溉面積47萬畝,佔該盆地總耕地面積70萬畝的67%,對發展當地農業生產和滿足居民生活需要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新疆吐魯番坎兒井導遊詞3

各位遊客:

大家好!

來到吐魯番,人們不禁會問:素有“火洲”、“風庫”之稱,氣候極端乾燥的地方,怎麼會出現大片的'綠洲?其中有什麼奧祕呢?奧祕就是分佈在新疆大地上的坎兒井群,它猶如人體的血脈,延展到茫茫戈壁,灌溉了新疆的大片土地。奇妙的坎兒 井,又在吐魯番分佈最廣,成為生命之泉,常綠之源,澆灌著吐魯番滴翠的葡萄和甘甜的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參觀這一舉世聞名的灌溉工程。

坎兒井的結構→坎兒井的建造方法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了坎兒井樂園,首先請跟我前往坎兒井博物館去了解一下坎兒井的建造情況。

坎兒井是生活在新疆的各族勞動人民根據本地氣候、水文特點創造出來的一種地下引水工程,新疆大約有坎兒井1600條,其中以吐魯番最多最集中,據統計,吐魯番的坎兒井 共有1158條,總長約5000公里,相當於從烏魯木齊到哈爾濱的里程。坎兒井堪稱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地下水利工程之一,被地理學界的專家稱為“地下運河”,並與長城、京杭大運河合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工程。

對於坎兒井您可能早有所聞,不過對它的結構也許不很清楚,現在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坎兒井古稱“井渠”,坎兒也就是“井穴”的意思,由立井(豎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表渠道)和澇壩(蓄水池)四部分組成。

坎兒井之所以能在吐魯番大量修建,是與這裡的自然條件分不開的。首先吐魯番盆地地勢很低,低於海平面以下的面積就有2085平方公里,而且吐魯番四面環山,每年高山上的積雪大量融化後流入山谷。當雪水流經戈壁時便滲入地下形成潛流,這就給坎兒井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那坎兒井又是怎樣建成的呢?請看:坎兒井的建造方法是在高山峽谷地帶的雪水潛流處,尋找到水源,然後每隔20米至30米打一眼豎井,井深十米至幾十米不等,將地下水匯聚,以增大水勢,再依地勢高下,在井底鑿通暗渠,溝通各井,引流直下,一直連線到遙遠的綠洲,才將水由明渠引出地面,加以灌溉。澇壩則是一個調節水量的蓄水池。一條坎兒井,一般長約3公里,最長者往往是幾條坎兒井相連達幾十甚至上百公里,其間豎井少則幾十口,多則三百餘口。上游的豎井較深,個別可達100米上下,下游的較淺,一般僅數米。坎兒井的作用是避免水分蒸發,這項工程實屬適應乾燥氣候特點的一種偉大創舉。尤其讓人稱道的是,當地人民全憑雙手和簡單的工具,鑿打深井,掏挖地下渠,其工程之浩大,構造之巧妙,讓人歎為觀止。

我想請大家回憶一下,當我們乘車臨近吐魯番市時,就在那鬱鬱蔥蔥的綠洲的外圍戈壁上,可以看見順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圓土包,有序地伸向綠洲。那些就是坎兒井的豎井口。假如大家從高空俯視,那些土堆宛如珍珠串結的項鍊,裝點著吐魯番這個古老卻仍青春煥發的地方。

各位遊客,下面我們再來談談坎兒井的建造原因。由於新疆地區乾旱少雨,蒸發量大,而坎兒井是地下暗渠輸水,蒸發量小而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加上這裡的土屬鈣質黏土,挖好的坎兒井很堅固,不易倒塌。高山上雪水溫度很低,若直接灌溉對農作物生長不利,而吐魯番地表溫度很高,雪水流經坎兒井後溫度自然上升,很適合澆灌農作物。因此,新疆各族人民在長期與乾旱的鬥爭中,發明了這種鑿井灌田的方法。一道坎兒井就是一眼不枯的清泉,道道坎兒井,構成了火洲的生命線和命脈,使新疆這個降雨稀少的地方有了水源的積聚,從而成為新疆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命之泉。

關於吐魯番坎兒井的起源歷來有三種說法:一種是漢代 關中井渠說。這種觀點認為漢代時人們發明的“井渠法”傳入新疆,發展成為現在的坎兒井。第二種說法是跟林則徐有關。清末林則徐被充軍新疆後,1845年經過吐魯番,察覺當地炎熱少雨,於是就細查地勢水源,引導新疆人民根據自己所處的自然地理特點,發明了這種鑿井灌田的方法。第三種觀點認為坎兒井是2500年前由西亞波斯人首創而後傳人新疆的。當然,這三種觀點都有待考證。

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坎兒井在地球上的分佈是與溝通東西方文化的絲綢之路聯絡在一起的。比如在巴基斯坦、伊朗及裡海沿岸,人們都發現了坎兒井。所以我們說坎兒井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是毫不過分的。直到今天,坎兒井還在為新疆吐魯番的農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坎兒井明渠→坎兒井暗渠

參觀完坎兒井博物館,走出館外,可見道旁明澈的清泉,這便是坎兒井明渠中流淌出的雪山純水,它晶瑩碧透,倘若您伸手觸及,便會感到涼意陣陣,真是“晶晶亮,透心涼”。

坎兒井的暗渠要從洞中進入方可看到,只見渠水汩汩流 淌,讓人感到無比欣喜。這樣的井渠在整個新疆大地有上千個之多,其地下河道總長度加起來比萬里長城還要長一倍,也遠遠超過了京杭大運河,成為“地下運河”。

遊客們,今天的坎兒井,不僅是重要的水利設施,更是中外遊客樂於觀賞的一大人文景觀。尤其是坎兒井樂園內的一臺充滿新疆維吾爾族濃郁風情的民族歌舞表演,會使您心神盪漾。那明快的節奏,輕盈的旋律,熱烈奔放的情緒,使您在欣賞之餘,會情不自禁地加入他們的行列,學著維吾爾姑娘和小夥子的模樣邊唱邊跳,感受這歌舞之鄉的純真樂趣。

各位遊客,坎兒井樂園內那咳亮悠揚的歌聲已經唱響,下面就請大家趕快前去欣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