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致詞>

歷史博物館解說詞及導遊詞範文

致詞 閱讀(6.02K)

歷史博物館匯聚著我國優秀的革命傳統文化、民族精神,所以其在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歷史博物館解說詞,僅供參考。

歷史博物館解說詞及導遊詞範文
  歷史博物館解說詞【篇一】

臨淄,是我國古代東方歷史名都。從西周初年姜太公封齊建國,經春秋桓公稱霸,戰國威宣稱雄,開創稷下學宮,倡百家爭鳴,至西晉廢齊,臨淄作為諸侯王國的都城累計 1300 餘年。戰國時,臨淄城中 7 萬戶,“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聯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西漢時期,臨淄仍是一個“有戶十萬,市租千金,人眾殷富,鉅於長安”的天下名都。

姜太公、齊桓公、管仲、晏嬰、司馬穰苴、齊威王、孫臏、田單等聖君明主、賢相良將,都曾在這裡施展過他們的雄才大略,為齊國曆史,為中華民族的歷史譜寫了輝煌的篇章;為齊文化,為華夏文化增添了燦爛的光彩。

兩千多年過去了,那巨集偉華麗的宮室臺榭雖不復存,但齊國故城垣和宮殿臺基依然存在,故城內外還聳立著 150 多座齊王和名士陵墓。齊國故城人為景觀薈萃,文物古蹟聞名遐邇,地上地下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文物,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美譽。國家已經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市、區人民政府充分利用齊文化,發展文物旅遊事業,建起了既有文物價值,又有觀賞遊樂性的文物旅遊景點,如仿城堡式的齊國曆史陳列館、東周殉馬館、臨淄石刻藝術館、齊故城排水道口、孔子聞韶處等,形式各異,各具特色。僅從十幾處文物景點便可窺視到泱泱大國之風貌,領略那昔日霸主之雄風。

我們先來看一下齊國曆史博物館。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式的建築是齊國曆史博物館,是全國十大異型博物館之一。它是以齊國故城大、小相銜接的形式而建,建築面積 2600 平方米,設有東、南兩個拱形圓門,門楣上嵌有“齊瓊元府”四個金文大字,意思是“收藏陳列齊國精美瑰麗珍寶的第一府地”。其內部裝修取漢代風格,古樸典雅,別具一格,使陳列內容、形式與外部環境、室內氣氛交相輝映,渾然一體。

大家先來看序廳。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齊長城的照片。齊長城是我國最古老的長城之一,修建於公元前 480 年到公元前 500 年左右,它從平陰縣的防門開始,綿延東行,到膠州市小珠山入海,全長一千多裡。

序廳的中間聳立著三根直徑為 0.6 米的巨型原木,頂端鑲嵌著對角線為 1.2 米的菱形不鏽鋼圖案,粗糙的原木與精緻的圖案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寓意深刻。它是齊國曆史博物館的標誌物,也是古“齊”字的象徵。

序廳的第三大部分是齊國地理位置圖,這是一張春秋時代晚期的齊國地圖,高 3.5 米,寬 6 米,防漢代漆畫製作,古樸典雅,做工精細。齊國地處黃河下游,華北平原的東部,東至黃海、渤海,西至黃河,南到沂水的穆稜,北到無棣,方圓二千餘里,疆域佔山東省的大部分地區。

接下來我們看先齊時期展廳。先齊時期陳列內容為五大部分, 15 個展廳,既突出了歷史,又突出了文物,形成了齊國曆史陳列序列。下面我們先從先齊時期看起。

在齊國還沒有建立之前,在臨淄周圍已形成了豐富的古文化,目前發現最早的是後李文化,因為是 1990 年在臨淄後李官莊發現的,所以叫後李文化,距今 8300----7300 年,它是早於北辛文化千餘年的一種文化。這些文物都是從後李文化遺址中出土的,主要特點是造型古樸,質地鬆軟,以夾砂紅陶為主,紅褐色佔絕大多數。生產工具多為蚌器,石器少見。

大汶口文化是由北辛文化發展而來, 1959 年首次發現于山東省泰安大汶口而得名,距今 6500 年 --4500 年,社會已進入父權制。陶器以紅陶為主,也有灰、黑陶和少量硬質白陶,手工為主,晚期出現輪制,造型較規正。生產工具以磨製石器為主,骨、角、牙器也多而精緻。 1973 年臨淄薛家遺址出土紅陶、灰陶等大汶口文化陶器多件。

以後,大汶口文化又過渡到了龍山文化,這個場景就是龍山文化時期齊地的先民們在生產和生活時的情景。下面我們詳細瞭解一下龍山文化。請大家繼續參觀。

龍山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一種文化。 1928 年首次發現于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所以稱龍山文化,距今 4500 年 --3900 年。臨淄地區已經發現了 12 處龍山文化遺址,其中最大的是桐林田旺遺址,面積 50 萬平方米。這幅照片就是遺址的地層剖面圖,上面劃分的層次分別代表不同時期的文化層。陶器以灰陶為主,黑陶次之,紅陶和白陶極少。黑陶中有一種薄而有光澤的“蛋殼陶”,象這種“薄如紙,明如鏡,黑如漆”的黑陶,顯示了先民的製陶工藝的精美絕倫,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這一件叫做陶甗,是一種炊具。上半部可以蒸飯,叫做甑,下半部可以燒水,叫鬲,中間細腰內有孔往上透蒸汽。通高 115 釐米。一次蒸煮的飯食可供十幾個人同時用餐,反映了父系大家族的昌盛。

嶽石文化是晚於龍山文化而早於商代文化的一種文化,得名於平度嶽石遺址,距今 3900 年 --3600 年,即處於夏代紀年之內,即有其器物形制上的共同特徵,又各自顯示出不同的地方色彩;使新石器文化與青銅文化有機的聯絡起來。臨淄地區出土的方孔石鏟是嶽石文化的代表器物。

商部落本是東夷族的一支,其早期活動範圍大多數都在今山東境內。商代農業比較發達,已用多種穀類釀酒。手工業已能鑄造精美的青銅器和燒製白陶。交換也比較擴大,出現了規模較大的城市。齊故城遺址及其周圍出土的銅戈、玉戈、陶鬲等,說明齊都是建立在商代遺址上。

3 、西周時期

周滅商以後,姜太公以首功,被封到營丘建立了齊國。姜太公,名尚,字子牙,炎帝后裔,東海人。先祖伯夷輔佐大禹治水有功 ,受封於呂地,所以又稱呂尚。姜太公死後,是返祖而葬的,後來齊地人民為懷念他的功德,把他的衣帽葬在這裡,稱“太公衣冠冢”。

周武王把齊地封賞給了姜太公。太公率眾人去自己的封國,半路上住在一起有人說:“我聽說時機難得而易失,這些客人睡的這樣安逸,恐怕就沒有去封國就任的心”。太公聽後,便連夜穿衣上路,姜太公黎明趕到了齊營丘,正遇上萊侯率兵攻打,與太公爭國。經過一場激烈的爭奪戰,打敗萊夷,太公才在營丘安定下來。

姜太公封齊建國後,以尊賢尚功,富民強國為立國之本,興開放務實之政,求富民強國之效。所採取的治國方略主要有三條:第一,簡化君臣之禮,順其當地風俗,平易近民,所以他到齊國僅 5 個月,就初步奠定了開國主政的大基業。當週天子十分驚訝地問他,怎麼如此之快時,姜太公胸有成竹,微笑作答:“簡其君臣禮,從其俗也”。第二,推行調理陰陽,治國安邦之術,尊崇賢智,獎賞有功的任人唯賢的政策。第三,開放工業、商業,發展漁業、鹽業優勢,同時勸勉婦女做工,發展手工業,所以人和物都聚集到齊國來,使齊國很快成為“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衽而往朝”,這就說,當時齊國的衣飾鞋帽領導著周朝個諸侯國的服裝新潮流。難怪到了西漢,皇家貴族還要在這裡專門設立製作春夏秋冬三季服裝的“三服官”呢。

姜太公的五世孫哀公,因受紀侯的誣陷而被周夷王烹死,他的弟弟胡公遷都薄姑(今博興縣境內)。哀公的同母少弟山,率營丘人攻殺胡公而自立,就是齊獻公。公元前 859 年齊獻公復都營丘,因臨淄水而更名臨淄。

臨淄齊國故城遺址分佈圖(電動圖表)。

齊國興建國都時,地理位置是經過周密考慮和科學安排的,它利用系水、淄水作為西、東天然屏障,又在大、小城南北牆,挖護城河,使水系相連,四面環繞,構成了一完整的排水網路。使這個具有 7 萬戶,達 30 多萬人口的繁華城市內的廢水、積水得以順利排出,即使大雨滂沱也安然無恙。這是位於齊故城西北部的一處排水道口,如此既能排水,又能禦敵的科學建築,是世界同時代古城排水系統建築史上所僅見的。

4 、春秋時期

公元前 686 年,齊國內亂,襄公被殺,國內無君。逃往國外避難的公子糾和小白,於公元前 685 年,分別率兵從魯國和莒國日夜兼程奔赴齊都,以求繼承王位。不料途中相遇被輔佐哥哥的管仲一箭射中,險些喪了性命。

後來,大難不死的公子小白終於繼承了王位,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齊桓公。本來他想殺掉管仲,報一箭之仇。但是他卻能聽取勸告,捐棄前嫌,沐浴更衣,親自迎接滿腹經綸、治國有方的管仲,並拜為丞相。從此兩個人攜手共進,於是就有了著名的“桓管改革”,也因此成就了一匡天下的巨集圖大業。

姜子牙在建立齊國時帶來的舒張、達觀的國風,自由、開朗的民風,終於為齊國後來的稱霸春秋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不過,真正給齊國帶來盛世雄風的還是他,這位長眠在牛山的一代賢相 --- 管仲。

管仲臨危受命,輔政 40 年,殫精竭慮。公元前 685 年,出任宰相時,正面臨著一個充滿動盪和白廢待興的局面。管仲上臺後,立刻治理整頓,穩定局勢。首先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發展生產,通漁鹽之利,興山林、海河、農工之業,壯大經濟,增強國力。其次鑄行貨幣,繁榮商業,開啟關禁,降低關稅,不搞地區封鎖。齊國規定,帶 4 馬 1 車來的商人,免費吃飯;帶 12 匹馬 3 輛車的既免費吃飯又免費供給飼料;帶 20 匹馬 5 輛車的除上述條件外,還專門配備 5 個俑役人員,以供使喚。一時到齊國作買賣搞貿易的人,竟“歸之若流水!”大家看這邊陳列的便是當時流通的貨幣 --- 齊刀幣。管仲改革的第三點是相地衰徵。把土地分給農民,根據土地的肥瘦決定加減稅收,休養生息。“養桑麻,育六畜”,“通貨積財”,結果贏得了民富國強,社會穩定。第四,在軍事上“作內政而寄軍令”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在外交上,反對“遠交近攻”,主張首先要與自己相鄰國家建立睦鄰關係,保持一個和平的環境。第五,實行“三選法”,舉賢任能。所謂三選,就是先由基層推薦,再試聘官職,加以政績考核,最後由最高當局下基層考察確定,認為合格者委以重任。即便是通過了三選,也不是終身制,期間還要經過多次的考核,發現問題隨時罷免。古齊國法律規定,如果有人出於私心,有賢不報,泯滅人才,一旦發現,就犯了忌賢妒能,有賢不讓的罪。重者,可開刀問斬!不用人才就是對國家犯罪,這恐怕是在古今中外的法律上都是首創吧。桓管改革,短短几十年,齊國就“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郭沫若先生曾經這樣充滿熱情地寫道:“齊桓公稱霸,並不是僅僅由於產生了一位特殊的政治家管仲,而是由於這位特殊的政治家找到了使國富民強的基本要素”。這個基本要素就是“不圄現狀,勇於改革”。

  歷史博物館解說詞【篇二】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是被譽為“書法藝術之故鄉”--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正式定名於1992年,它是在原孔廟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博物館分為孔廟舊址、碑石展示和石刻藝術室3個部分。碑林始建於1087年,距今有900多年曆史。它是一座專題性的博物館,主要藏品有歷代的碑石、墓誌、石刻造像,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量最大、名碑最多的一座書法藝術寶庫。

碑林是在原孔廟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至今依然處處可見孔廟的痕跡。孔子在封建社會被推崇到文宣王的地位,人們為了表示對這位孔聖人崇高敬仰,就將孔廟的門東西對開,稱為禮門、義路,而代替它南門的是一道磚牆,叫做影壁或者塞門。走進碑林,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棟四柱三簷式的木牌坊,叫做太和元氣坊,是由華山西嶽廟移至此地。在太和元氣坊面前,我們看到這個半扇形的水池叫做泮池,這是古代孔廟特有的一種建築。在封建社會中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能夠通過泮橋拜祭孔子,並可以在池中取水洗筆,所以人們又把考中秀才稱作“入泮”。通過泮橋,我們看到的三座石門叫做櫺星門。在中國古代,進出櫺星門是有非常嚴格的的規定的,在祭孔大典時只有主祭的最高官員才能由中門出入,一般人走西門或東門。我們看到碑林現今的建築格局就是以櫺星門的中門為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排開。沿著中軸線繼續向前走,眼前所看到的這座古樸典雅的建築為戟門。祭孔的人要在這裡整戴衣冠,熟悉儀規,才能去祭拜孔子。穿過戟門,在它的東西兩側分別陳列著兩件國寶級文物:景雲鍾和大夏石馬。首先我們來看景雲鍾,它因鑄造於唐睿宗景雲年間而得名,之所以被定為國寶級的文物,原因是它有三絕,第一絕是說它鐘身的紋飾非常精美,上面雕刻著龍、鳳、飛天等圖案;第二絕是它的鐘聲非常的悅耳動聽,渾厚悠揚,咱們每年除夕夜聽到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辭舊迎新的鐘聲,就是景雲鍾鐘聲的錄音;第三絕是鐘身上的銘文,它是睿宗李旦少有的傳世之作,內容宣揚了道教的玄妙並讚譽鐘聲的優美。下面我們再來看西側亭子中的大夏石馬。大夏是東晉五胡十六國時的少數民族匈奴人建立的一個王朝,大夏朝只有短短的24年,由於當時戰事不斷,大夏國遺留下的文物就相當的少了,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匹馬就顯得彌足珍貴。

繼續向前走,我們迎面所看到的這座碑亭就是西安碑林標誌性建築了。碑亭上有“碑林”二字,相傳是清代著名愛國將領林則徐的手跡。碑亭下陳放的就是久負盛名的《石臺孝經》。《孝經》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編篆的,主要講的是“孝”和“悌”。此碑高約6米。四面刻字,由碑座、碑身、碑首共35塊巨大的石塊組成。碑文是由風流天子李隆基用隸書所寫,字型雍容大度,端莊秀麗,非常的華美飄逸,文中還有用楷書作的註解,它提倡一種“事君如事父”的思想,利用宗法血緣關係,將孝敬父母與忠於君主聯絡起來,達到自己“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碑額的16個篆字是由玄宗的兒子肅宗李亨所寫的。碑側還有一段玄宗對孝經所做的批註,大致意思是說,“孝”是一切道德教育的根本和源泉,所以我親自書寫並作註解,希望孝道能夠發揚光大,流傳千古。此碑由於形制特別,非常的高大,只好將它放在方坑之中,向上則快到亭頂,顯得頂天立地,氣度不凡。碑文又同時集中了有兩位皇帝書寫的4種不同的書體,宣揚的又是儒家的孝道,因此它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都是無與倫比的,因此我們也常常將此碑稱為“迎客第一碑”。

好,下來我們進入各個展示參觀。首先來到的是第一展廳,裡面陳放的是《開成石經》。最初建立碑林的目的呢,就是為了保護第一展室中的《開成石經》以及我們剛才看到的《石臺孝經》。“開成”是唐文宗李昂的年號,“經”是指中國的經典著作,《開成石經》的內容包括《論語》、《孝經》、《周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穀梁傳》、《春秋公羊傳》、《詩經》、《爾雅》12部儒家經典著作。這些都是封建社會文人學士科舉考試中的必讀、必考之書。由於當時印刷術還很古老,為了避免傳抄的錯誤,唐文宗就下令講它們刻在碑石之上,並在國家的最高學府國子監太學內作為範本,供人們校對。《開成石經》由114塊碑石組成,雙面刻字,共228面,合計是650252個字。在清代又補刻了《孟子》一書,所以我們現在也將其稱為“十三經”。

第二展室是唐代名碑薈萃之地,有顏真卿的《多寶塔感應碑》、《顏氏家廟碑》,歐陽詢的《皇甫誕碑》,歐陽通的《道因法師碑,柳公權的《玄祕塔碑》以及國際知名度最高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等。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顏氏家廟之碑》,是顏真卿在72歲時為家父所立,碑文記載說我是家族史以及經歷,文中記載有“孔門達者72人,顏氏有8”,充分顯示了顏真卿在刻寫此碑時的喜悅和榮耀之情。碑文字型筆力雄健,氣韻渾厚,筆畫橫豎自如、氣勢磅礴,字裡行間包含著剛直堅毅的氣質,如同其剛正不阿的個性,顯得非常成熟和老辣,因此被人們稱為“人書俱老,爐火純青”。我們再來看一下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的《玄祕塔碑》。人們常說“顏筋柳骨”,是說顏體渾厚有力,而柳體結構緊密,筆法銳利,字字型以瘦硬、筋骨明顯而著稱於世。杜甫以“書到瘦硬方通神”來讚歎柳公權的書法。我們再來看反映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這通碑主要記載的是基督教最早傳入中國的情況。“大秦”是中國古代對羅馬馬帝國的稱呼,“景教”則是基督教的一個流派,即“聶絲脫利派”傳入中國後的叫法,“景”是光明和美好的意思。此碑刻立於公元781年,碑文主要記載的是景教的教旨、教義以及景教在中國的傳播情況。《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一件國寶級文物,也是西安碑林所有收藏碑石中最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一塊碑石。唐代書法上承魏晉六朝之餘韻,下開五代宋元之先河,譜寫了中國書法幾千年歷史中最光彩奪目的篇章,深刻的影響著後來中國乃至東亞、東南亞書法藝術的發展道路。

現在我們來到反映中國書法史的第三展廳。這裡主要陳放的是歷代書體名碑,包括篆、隸、楷、行、草等。通過這個展室的參觀,我們大致可以瞭解到漢字的演變過程。我們先看一下篆書名碑《篆書目錄偏旁字源》。此碑是在公元999年宋代和尚夢英將《說文解字》中的540個偏旁部首分別篆刻,並且在每個篆字的下方都用楷書作了註解,還親自作了敘文說明。這方碑石現已成為研究我國字型以及漢字構成的重要史料依據。由於篆字繁難,不便於書寫和記憶,秦代有位官吏就在前人總結的基礎上將篆字的結構和筆劃做了簡化,成為隸書。隸書在秦代形成,流行於漢代,尤其是東漢,是隸書藝術的成熟時期。此方碑文《漢曹碑泉》便是隸書的代表,字型蠶頭雁尾、一波三折,外顯俊秀而內含剛健,運筆猶如行雲流水,使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隸書之後呢就是楷書、行書,行書之後便為草書。這方碑石是張旭的《斷千文字》。張旭是唐代著名的草書巨匠,他性格豪放,為人灑脫,嗜酒如命,每逢喝得酩酊大醉時,就放筆疾書,高興之時盡將自己的髮簪解下,蘸上墨汁,盡興的揮舞,酒醒之後連自己都覺得奇妙無比。《斷千文字》,上下貫通,首尾相連,大小錯落,濃淡相間,乍看如一堆亂麻,連綿不斷,但實際上每個字的翻轉和跳躍都遵循著嚴格的法度,這與張旭紮實的楷書功底是分不開的。張旭的這種瘋癲之勢和狂草風格,被後來一位叫做懷素的和尚所繼承,旁邊有一方懷素和尚的草書《千文字》,大家可以對比欣賞。

第四展廳的.碑石都是非常有趣的,有反映儒家修養“克己復禮,正心修身”8個字構成的《魁星點鬥圖》,以及帶有神話色彩的《達摩面壁圖》、《達摩東渡圖》等。我們來看這幅《關帝詩竹圖》。關帝就是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據說關羽為救劉備的兩位夫人,而被曹兵所俘虜。曹操對關羽非常愛惜,就封官使重金厚祿,希望他能留下。但關羽不為所動。後人為紀念關羽的品行,便作了這幅《關帝詩竹圖》。仔細觀察,《關帝詩竹圖》是由一杆被風吹起的風竹和一杆打彎的雨竹構成的,這兩杆竹子巧妙地交織在一起,組成一首五言絕句詩:“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充分表達了關羽“人在曹營心在漢”的心情。

在碑林的第五、六、七展室中陳列的有康熙皇帝書寫的《寧靜致遠》,清代馬德照書寫的一筆《虎》、一筆《壽》;“法天鼻祖”的《淳化祕閣帖》等等,請大家自由參觀。

這是中國第一座大型室內石刻藝術室。成立於1963年,分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兩大類。我們首先看到一對極富動態的鎮墓獸,一雌一雄,被稱作“辟邪”和“天祿”。這是非常生動的東漢畫像石。有表現墓主人生前生活情形的“車馬出行”、“迎賓?歡宴?六博”的,也有表現古時生產活動的《狩獵出行》、《西王母?耦耕》的。這是陵墓石刻的代表作“昭陵六駿”。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寢,劉駿是李世民開創大唐基業時所騎過的六匹戰馬,它們跟隨李世民馳騁疆場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唐太宗令宮廷畫家閻立本作畫,將劉駿的神姿雕刻於青石之上。昭陵六駿採用的是高浮雕的手法,整體氣勢揮巨集,形象生動傳神,刀法簡潔熟練,不愧為石刻藝術中的精品。但是令我們遺憾的是今天看到的劉俊,只有四駿是真品,其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鐹”在1914年被美國人畢士博勾結陝西軍閥陳樹潘將其盜走,現存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在時隔4年之後的1918年,美國人又來到中國,企圖盜運走其他四駿,被當地百姓發現,集及時加以阻攔,才使四駿倖免於難。這是一尊漢白玉雕刻的老君像,原供奉在驪山老君殿,是唐華清宮朝元閣的遺物,難得的石刻佳作。相傳它是由西域的著名雕塑家元伽兒所作,所以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老君的眉目神情有明顯的西域風格。

各位朋友,短短的時間內,我們在聖賢哲人的浩瀚石經中領略了秦漢文人的古風遺韻,魏晉南北朝的墓誌精華,大唐名家的絕代佳作,宋元明示的瀟灑筆墨以及明清兩代大師的筆情墨趣。這就是中國書法藝術最神聖的殿堂--西安碑林。

碑林的參觀就到此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的參觀。謝謝!

  歷史博物館解說詞【篇三】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參觀遊覽的是著名的南京博物院。博物院坐落在南京紫金山南麓,緊靠中山門內北側,佔地1萬平方米。這裡綠樹環抱,環境幽美。博物院內館藏十分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一座大型的全國性歷史藝術博物館,也是中國為數甚少的全代史博物館。它的前身是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由著名學者蔡元培先生倡議,於1933年4月建立。1950年3月9日,更名為國立南京博物院。

[位於廣場中央]博物院由兩組建築組成。面朝南的是博物院的舊館,建於三四十年代。面朝東的是新館,1999年落成。展覽陳列目前全部集中在新館。

[面朝舊館]各位遊客,介紹南京博物院,不能不介紹它的建築藝術,大家先看舊館建築。博物院於1936年由徐敬直、李惠伯設計,樑思成、劉敦楨二人擔任顧問,展廳面積達16000多平方米。展館門外上端的“南京博物院”五個鎦金大字為著名書法家沙孟海題寫。

提起中國的古建築,各位遊客自然會聯想到大屋頂、木構架、斗拱、彩畫等。雖然中國古代建築本質上都是以木構架作為官式建築最主要的結構形式,但在幾千年的演變發展過程中,其構件尺度、造型比例、裝飾作法等,形成了各個時代的不同風格。

大家現在所看到的舊館設計,指導思想力圖體現中國早期的建築形式。大家知道,我國古代建築以唐代最具代表性。但當時我國幾座僅存的唐代建築還沒有被發現,而以樑思成、劉敦楨等人為首的古建築研究機構—營造學社,已發現並研究了一批遼代建築,如薊縣獨樂寺、寶坻廣濟寺、義縣奉國寺等,掌握資料較多,故決定採用遼代的式樣來建造這座博物院。

遼代建築是10至12世紀在我國北方地區形成的一種式樣,它繼承、沿用了唐代的傳統,主要表現為:建築形式比較真實地反映結構和材料的本質,造型雄渾樸實,屋面坡度較平緩,立面上的柱子從中心往兩側逐漸升高,使簷部緩緩翹起,減弱了大屋頂的沉重感,增加了屋面的動感和美感。

請看,南京博物院總體佈局強調了層次豐富的對稱軸線,主體建築遠遠退離中山東路主幹道,前面留下深遠寬大的草坪、廣場和綠化帶,主殿前有寬大的三層石臺基。這樣的佈置都是為了襯托出主體建築的雄偉、高大,形成豐富的環境氛圍。在廣場東部樹有“原國立中央博物院舊址”石碑和清代鐵炮,以及石馬、石龜等,大家可以抽時間去看看。

主體建築為七開間的仿遼殿宇,頂鋪黃色琉璃瓦,樑柱斗拱粗壯古樸,四面起坡的大屋頂呈曲面翹起,雖十分龐大,但給人以輕快欲飛之感。整幢建築比例嚴謹,是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採用鋼筋混凝土等現代材料,模仿遼式殿宇結構的優秀例項。

博物院的展廳部分做成幹屋頂,四面屋簷做成傾斜的披簷,上面鋪有與大屋頂相同的琉璃瓦,增強了建築的整體感。由於工程複雜,加上當時處於抗日戰爭前夕,經費緊張,以致於工程到1947年才完成大體輪廓,全部工程直到50年代初才陸續完成。

[面朝新館]新館仍然是仿遼代建築,總體風格和舊館相同。展館內分為上下兩層,總面積達16700平方米,使得博物院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整體感進一步增強。它堪與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博物館媲美,因為它不僅擁有多件“國寶級”文物,而且為數千件文物營造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場所。館外門楣上“物華天寶”匾額,標明館藏豐富,更標明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史。

[進入新館二樓]在參觀遊覽之前,我先將這裡的館藏情況向大家作個簡介。1933年6月,由蔡元培先生主持擬定的《設立國立中央博物院計劃書草案》公佈於眾,確立了中央博物院的建設宗旨:為提供科學研究,輔助公眾教育,以適當之陳列展覽,圖智識之增進。計劃中的中央博物院設立自然、人文、工藝三館,體系完整,力求全面反映我國社會史、自然史和文化的發展過程,體現了當時我國最先進的博物館辦館思想。

籌備處成立後,工作人員廣收遍尋,徵集藏品。陳列品以清代內府文物為基本正本,並7次向全國徵集。第一批大宗藏品來自熱河、奉天兩大清代行宮,文物件數共達20多萬。此外,還獲得了一批考古發掘品,如黑龍江昂昂溪的陶器、內蒙古西林和赤峰的細石器、山東日照兩城鎮的黑陶、雲南大理蒼洱的古陶、河南安陽殷墟的銅陶器和甲骨、長沙楚墓的漆器、寧夏居延海的漢簡、新疆羅布泊烽燧墩的邊防遺物、四川彭山的崖墓石刻和陶俑、甘肅莫高窟的彩塑及寫經等。

民俗文物也是徵集的重點之一。通過民族學調查,收集了松花江赫哲族的皮筏和捕獵工具、海南島黎族的勞作工具和生活用品、貴州苗族的服飾及四川、西藏、雲南的藏、傣、納西等十多個民族的生活用具、武器、服飾、經典等。

擁有如此眾多的珍貴藏品,真可謂是“抱荊山之玉,握靈蛇之珠”,為博物院的收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令人扼腕的是,由於抗日戰爭爆發,形勢惡化,迫使籌備處內遷四川,籌備工作陷入極度困難。籌備人員歷盡艱辛,才使得籌備工作有所進展。可在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期間,國民黨政府見自己氣數已盡,逐將館藏珍貴文物852箱分三批運往臺灣,使藏品數量和質量受到很大影響。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而今的南京博物院已擁有藏品419000件,其豐富程度在當今博物館界名列前茅。其中以原清宮瓷器數量最多,以殷墟出土文物科學價值最高,以西南地區的彝族、納西族、傣族、藏族、傈僳族的民族文物最有特色。而最為國內外學術界重視的是,博物院考古所親自主持或參與調查發掘而得到的各類文物。

此外,藏品中還有相當可觀的竹木雕刻、玉器、漆器、刺繡、緙絲和絲錦、民族學材料、近代手工業生產工具和產品、清代太湖理民府檔案、翁同和與薛福成等人的文稿書札,太平天國和辛亥革命時期的文物資料,以及“元四家”“明四家”、“清六家”、“揚州八家”、“金陵八家”的作品,均具有重要的科學、藝術和歷史價值。

博物院還設有專事蒐集中外考古、藝術、博物館、歷史類圖書資料的專業圖書館,擁有20餘萬冊圖書,其中有古籍線裝書12萬冊。現江蘇省博物館學會、考古學會、民俗學會和民間收藏學會常務機構均設在博物院內。

整個展區共分九個部分,一層有青銅器、民俗、瓷器、珍寶和陶藝五個館,二層有江南織繡、玉器、古書畫和漆器四個館。館內共展出5000多件藏品,其中有七成來自原國立中央博物院的館藏,另有三成是建國後多年來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整個展館的陳列強調藝術史與考古學的結合,陳列設計著力於在院藏考古學材料中提取藝術素材,以突出文物的藝術之美。這也是初創者的設想,今天得以實現。

大家請聽,館內正在播放洞簫古樂,還有青銅編鐘演奏的《南風操》、石編磬演奏的《寒松露》和石壎吹出的《風翔幹仞》。這些樂曲都是藝術家用博物院的館藏文物實地錄製的,這在國內博物館陳列中還是首次。現在,請大家隨我從二樓開始參觀。

[江南織繡陳列館]該館的設計風格突出了江南水鄉特色。大家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織繡技藝十分發達,依其工藝、功用,大致可分為綢緞、刺繡、緙絲、服飾四大類。數千年來,錦繡工藝經過不斷髮展,形成了獨特的技巧和表現手法,色彩豔麗,形式紛繁,紋樣豐富,尤其是其裝飾技法,借鑑了中國書畫藝術而更加絢麗多姿,使織繡從單純的實用品,演變成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藝術品,在中國藝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江南地區是中國絲綢的故鄉,是中國織繡品的主要產地。江南織繡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織繡史上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絲綢 中國絲綢歷史悠久,技藝精臻。在幹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其工藝不斷進步,技法日益提高,由簡單的平紋組織、斜紋組織演變為複雜的緞紋組織;由平素織物提升到小花織物、大提花織物;由單組經緯織物發展到多種經緯織物,形成了綢、緞、紗、羅、絨、錦等眾多品類,編織出絢麗多彩的絲綢世界。

刺繡 用彩色絲線在絲織物上繡成圖案的刺繡工藝,在商代已出現,當時主要用於服飾。宋以後,刺繡逐漸向具有觀賞性的藝術品方向發展,明代的“露香園顧繡”突出地表現了刺繡在藝術上的成就。清代刺繡工藝形成了不同的藝術流派,蘇繡、粵繡、蜀繡、湘繡四大刺繡“名旦”,爭奇鬥豔,異彩紛呈。以蘇州為中心的“蘇繡”,獨領風騷,影響深遠。

緙絲 緙絲是用通經斷緯法織成的花紋絲織物。南宋以前的緙絲品多用於書畫包首或經卷封面;南宋以後,緙絲品向純藝術晶方向發展,採用細經粗緯的緯起花技法,大量摹仿名人書畫,緙工精巧,形神兼備。明清緙絲技藝更進一步,可隨緙織內容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手法,使作品更加層次分明,富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

服飾 隨著染織技術的發展,以及刺繡、緙絲工藝的廣泛應用,服飾越來越華美,其作用不再僅是禦寒遮體,更能表現審美情趣。在歷史上服飾還成為法權的標誌,其形式、紋樣、色澤都有著特定的文化含意。這種多元化的服飾文化以獨特的美學風格,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館內展出了60餘件織繡品,請觀眾朋友們欣賞這些絲綢、刺繡、緙絲、服飾的精品。

[玉器陳列館]該館的設計風格簡潔明快,體現出玉潔冰清的特色。被中國人稱為“玉”的石頭,學名叫角閃石,它溫澤滋潤,晶瑩美麗。數千年來,人們將各種“玉”碾琢成形式多樣的玉器,用作裝飾、祭祀、禮儀、饋贈、陳設和日用,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玉文化。

中國玉器與中國文化同時孵化,八千年的歷史,峰迴路轉,柳暗花明,至今仍異彩繽紛,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表徵。上古玉器,琮壁成套,斧鋮馳騁,龍飛風舞,洋溢著中國禮儀精神。中古玉器,變化中求統一,推陳出新,奠定了中國玉文化的巨集厚基座。近代玉器,發揚傳統,深入民間,並不斷影響四域,成為人類的共同財富。

中國玉器的特殊魅力,體現在四個方面,這就是紛繁的造型、特殊的用途、精湛的琢磨工藝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蘊。這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國文化數千年連綿不絕的歷史見證,是獨樹於世界藝術之林的瑰寶。

館內展出了600餘件玉器,請觀眾朋友們欣賞這些光彩照人、技藝精湛的古代玉器工藝精品。

[古書畫陳列館]該館的設計透出墨香的氣息,充滿了寫意美。館內主要是繪畫作品,共有60餘件。其中有宋代趙佶的鸛鵒圖軸,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大嶺圖軸,明代仇英的松溪橫笛圖軸、徐渭的三友圖軸、董其昌的松溪幽勝圖軸,清代龔賢的夏山過雨圖軸。

中國繪畫,底蘊深厚,風格鮮明,是中華思維模式和審美理念的凝結。

中國繪畫,源遠流長,發展至唐宋,其技藝臻於完善,風格各異,形式多樣,工筆重彩與水墨渲淡並重,潑墨寫意與沒骨技法並行,交織出一派興盛景象。宋代掘起的文人畫至元代成為中國畫的主流,它強調抒發主觀情感,融入書法筆意,追求詩情畫境,繪畫藝術由寫實傳神向抒情寫意方向發展。明清是中國畫集大成的時代,出現了摹古和創新兩大藝術潮流,流派紛呈,名家輩出。近代中國畫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量吸收西方繪畫的表現技法,推陳出新,開創了中國畫的新紀元。

下面請觀眾朋友們欣賞這些中國畫藝術精品。

[漆器陳列館]該館設計豔麗,光彩奪目,充分體現了江南特色。中國是最早用漆的國家,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髹漆的木器、髹飾的陶器。商周時期出現了工藝較為完善的漆器,成為貴族奢華用品。

漢魏是中國漆器工藝的黃金時代,青銅工藝的衰弱,為髹漆工藝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官營手工作坊的擴大,為髹漆工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此時的漆器,造型別致,裝飾華貴,用途廣泛。唐宋元時期,民間髹漆工藝異軍突起,技法更加成熟,裝飾更趨華麗,新晶不斷湧現。金銀平脫、嵌螺鈿、素漆、戧金、犀皮、堆漆,林林總總,令人目不暇接。明清兩代,漆器製作發展成為全國性的手工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漆中心。北京的雕漆、揚州的百寶嵌、福建的脫胎漆,千姿百態,繼往開來,為中國古代漆藝劃上了完滿的句號,也拉開了中國漆藝新的時代風格的帷幕。

館內展出了漆器百餘件,請觀眾朋友們觀賞這些千姿百態、造型別致的漆藝精品。

好,現在請大家到展館一層參觀遊覽。

[青銅器陳列館]該館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凝重、渾厚的藝術風格。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青銅冶鑄技術的文明古國之一。青銅器的出現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誌,對社會進步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夏商周三代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青銅禮樂文明。

青銅器種類繁多,有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等。

江南青銅器在中國青銅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青銅器可分為三種類型:其一為中原型青銅器;其二為江南與中原混合型青銅器;其三,也是最多的一類,就是具江南地方特色的青銅器。它的造型脫離了中原型的正規化,充滿了江南人的匠心與巧思,靈動而清秀;它與中原青銅器如春蘭秋菊,交相映輝,彪炳千秋。

館內展出了青銅文物80餘件,請觀眾們欣賞這些獨具江南特色的青銅藝術品。

[明清瓷器陳列館]該館的設計簡潔明快,亮麗流暢。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在經歷了商周原始瓷,六朝青瓷,唐宋青瓷、白瓷、彩瓷,元代青花、釉裡紅瓷的發展後,明清瓷器步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瓷業生產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景德鎮瓷器一統天下,繽紛豔麗的彩瓷逐漸替代瞭如冰似玉的青瓷,成為瓷器的主流;青花瓷新品迭出,釉裡紅進一步成熟;五彩、鬥彩、粉彩、琺琅彩及特種工藝瓷爭奇鬥豔。同時,色彩亮麗、釉汁勻淨的顏色釉瓷器,在美輪美奐的彩瓷世界中,別具神韻,耐人尋味。

館內展出的200餘件瓷器精品大都是明清宮廷用瓷,多為繽紛豔麗的彩瓷,尤其是色澤亮麗、釉質勻淨的單色釉瓷器,凸現了這一時期的瓷器風尚。下面請觀眾朋友們欣賞這些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的瓷器藝術珍寶。

[陶藝陳列館]該館的設計古樸典雅。以土燒製而成的陶器,是人類創造的最古老的手工藝製品,是人類最早的生活用具。

陶器是日常生活用品,而陶藝則是集實用、觀賞於一體的陶塑製品,為陶苑菁華,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中國古代的陶藝,數量巨大,品類繁多,是中國古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石器時代的陶藝,簡潔明快,生動傳神,閃耀著遠古文明的火花。分佈於黃河上下、大江南北的彩繪陶器,紋樣多彩,開創了陶藝裝飾的新天地。秦漢魏晉陶塑,著力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以不同的陶塑品,表現了當時的世情風貌。南朝磚畫,將藝術家的繪畫作品模印於磚上,別具神韻。唐宋時代的陶塑,題材更加廣泛,技藝更趨成熟,彩塑的興盛,譜寫了中國陶藝的新篇章。元明清陶藝,絢麗多彩,建築陶藝雍容華貴;戲文陶藝神情並茂;日用陶藝返璞歸真,充滿著生活情趣。

館內展出的近百件陶藝製品,有不少是國寶。70年代出土的明報恩寺塔的琉璃建築構建所搭的拱門,也陳列在館內。請觀眾朋友們欣賞這些豐富多彩的陶藝製品。

[珍寶陳列館]該館的設計珠光寶氣,給人以華貴之感。

珍寶之範疇,涵蓋甚廣,其狹義指金銀、寶石、玉石、珍珠、瑪瑙等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天然寶藏,是大自然成千上百萬年地殼運動的傑作,其廣義指蘊含著歷代先進的文化、藝術、科技價值的歷史遺珍,是人文心智的結晶,是時代精神與社會進步的標誌。

各個門類的奇珍異寶,都以其特有的品性和神韻,獨樹於珍寶之林。金銀器的耀眼光澤,佛教造像的莊嚴神聖,鬼斧神工般的造型藝術,玉石印材的珍稀品質,使中國古代珍寶以無比的璀璨照耀千秋,給人們以永恆的美感享受和睿智的啟迪。

館內展出了50餘件歷史遺珍,其中有數件國寶級文物。下面請觀眾朋友們欣賞這些古代珍寶。

[民俗美術陳列館]該館的設計典雅簡潔,注重質樸。

作為農耕民族,中國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密切的,有著自己的認識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根據季節的變化來安排自己的生計,“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時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荀子.王制篇》)而散落在四季的大小節日、民俗活動和豐富的民間文藝形式,則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以“物”的形態存在著的民俗美術,與勞動者的生產、生活、習俗有著密切的聯絡,其多數是直接用來美化自身、美化物品和美化環境的。

“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不同的風俗習慣使民俗美術顯現出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民俗藝術天地。各地豐富的物產是形成民俗美術地方特色的基礎,而“因材施藝”的製作手段更使民俗美術的地方特色得以加強。雕、刻、剪、繪、塑、染、織、繡、冶、磨、削等工藝方法,在實施時講究的是“工巧”,既要符合功能的要求,又要保持材料的自然特性,這在所有的民俗美術品上幾乎都有所反映。同時它也體現出製作者的匠心獨運之處。

廣為流傳的民俗美術,過去由於“熟視”而致“無睹”,現時則因遠離人們的生活而變得陌生,這是不應該的。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瞭解、重視民俗美術這一文化形態,是有利社會發展的。

館內展出了民俗美術文物600餘件,下面請觀眾朋友欣賞這些具有濃郁民間特色的藝術珍品。

好,今天的參觀遊覽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