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致詞>

蒙山大佛導遊詞

致詞 閱讀(1.31W)

蒙山大佛即是西山大佛,像高約66米。它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蒙山大佛導遊詞,歡迎閱讀。

蒙山大佛導遊詞
  蒙山大佛導遊詞1

晉陽西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峰之陽,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為巴佛鑿於三至七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時在六世紀。如按巴佛鑿於七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晉陽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為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高洋賜額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稱大莊嚴石窟二寺,可見西山大佛當初是稱石窟的位於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淵留守晉陽,複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則天來幸幷州,瞻仰開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幷州州官長史竇軌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後,經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做了兩件袈裟,派專使馳馬飛送幷州,給這兩寺大佛像賜披袈裟。

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眾,轟動了幷州。唐武宗滅佛時,大閣雖然失修破敗,但大佛未損。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計口隨錢,不可勝計,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了大佛閣。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智遠留守北京(晉陽),又修佛閣。這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元末(1368),寺毀閣傾,火佛頭部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從此埋沒六百餘年。

自北齊鑿佛,歷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重修、擴建、瞻遊、紀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遺有五代後晉和元、明的幾通碑刻已移臵太原雙塔寺儲存外,其餘各代碑刻均未外運,當仍在其處,共處當有大量埋藏物。至於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於大佛胸下山坡泥石裡。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還需清理髮掘。

  蒙山大佛導遊詞2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xx。

四川的樂山大佛天下聞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與之一爭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兒嗎?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節,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們從市區出發,快到羅城高速口時,向西一拐,順著印有佛字的路燈往前走,就到了蒙山。 蒙山上空的'天真藍呀!藍得沒有半點兒雜質,純淨而透明。彷彿一塊兒巨大的藍水晶該在山上似的。一進山,一股在城市中久違的清新空氣便撲面而來。空氣是溼潤的,輕輕地、軟軟地撲在臉上。蒙山遍地綠色,草木猶如一塊兒綠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來。而那嘩啦嘩啦跳躍著的溪水,更為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幾分靈氣。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臉,瞬間面板上便有了水嬌柔的嫩滑,且熱意全無,如同衝了一場涼水澡般清爽,渾身上下舒服極了。心彷彿也像純淨的溪水一樣透明瞭許多。

在青山綠水的簇擁下,大佛靜靜地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兩眼微閉,神情嚴肅,嘴角卻帶著淺淺的笑意。大佛兩手放於腿上,靜靜地打坐。

蒙山大佛是北齊文宣帝高洋於天保二年始建,高約200餘尺,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了。它比全國最高的樂山大佛略高,是最早的露天摩崖大佛。隋文帝時新建了庇蓋大佛的殿閣,後由於寺毀閣傾,大佛從此隱沒於亂石瓦礫之中。現在大佛已經修復。踏著山間的小路,耳邊還回響著山中隱約可聞的佛樂。時間過得飛快,我該回了。坐在車上,我戀戀不捨地望著蒙山,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視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