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致詞>

喜迎中秋班會主持詞範文(通用5篇)

致詞 閱讀(2.69W)

主持詞可以採用和歷史文化有關的表述方法去寫作以提升活動的文化內涵。在人們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的今天,主持人在各種場合變得越來越重要,那麼你知道主持詞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喜迎中秋班會主持詞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喜迎中秋班會主持詞範文(通用5篇)

喜迎中秋班會主持詞1

甲: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今天我們的活動的主題是《迎國慶賀中秋》。

甲: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甦醒,秋意已經佈滿了床邊。涼爽的秋風、金黃的落葉,我們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乙: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甲:下面請欣賞朗誦《水調歌頭·中秋》

乙:很好,同學們,我們談中秋到現在,那有誰知道“中秋”的由來啊?請大家認真聆聽這一傳統節日的由來。

甲:關於中秋節還有好多故事,下面請大家分享一段故事。

乙: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甲: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

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下面請一位同學介紹古人過中秋節的傳統。

乙: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個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請一位同學說說月餅這一美食的故事。

甲: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同學們,勿忘傳統佳節,讓我們分享共同的喜悅和歡樂!

乙:下面我們進入遊戲環節。

甲:作為當代學生,我們不僅要了解傳統節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傳統節日背後所蘊藏的價值。“時尚的東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東西才能長久。

乙:下面我們一起欣賞《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甲: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此時此刻,我們也更加期盼祖國統一,民族昌盛,國泰民安。

乙:最後,預祝大家中秋快樂,學習進步!今天的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喜迎中秋班會主持詞2

男:桂花開時,香雲成海;

女:月輪高處,廣寒有宮。

男:金秋送爽,碩果飄香。又是一年中秋好時光。

女: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合:3541學校七(2)班中秋主題班會課現在開始

男: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值此佳節我們越發感受到來自家人的溫暖

女:在父母眼裡我們就如小蘋果一樣,下面一曲小蘋果作為今天的開場

男: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下面請聽由____帶來的節目《有關中秋的來歷和故事》

女:下面我出一個燈謎,猜對了有獎哦嫦娥下凡(打一花名)答案:月季

男:下面請欣賞由蘭鑫月同學帶來的節目

男:大家說她的表演好不好,再來一個要不要—————————

女:請欣賞由____帶來的詩朗誦

男: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語:答案:正大光明

男:下面請欣賞由鄧子欣同學帶來的小提琴獨奏,大家的掌聲在哪裡?

男: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下面請欣賞由帶來的詩朗誦

女:中天一輪滿;秋野萬里香。下面請欣賞由黃君姣同學帶來的

女:相聚是一種緣,相逢是一首歌。

男:我們有幸來到七(2)班,我們都是一家人。下面請班主任楊老師講話

男:佔得清秋一半好;應推明月十分圓,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中秋佳節!

女:今天我們放飛心情,放飛夢想,我宣佈

合:七二班中秋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舉杯邀明月(打一禮貌用語)賞光

中秋菊開(打一成語)花好月圓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著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後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最高,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友一個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老師們,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心懷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我們才懂得尊敬師長,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才懂得勤奮學習、珍愛自己,才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老師們,同學們,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代表學校,祝老師們、同學們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喜迎中秋班會主持詞3

金風送爽,中秋月圓。值此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中秋客商座談會,大家歡聚一堂,共慶佳節,共敘友情,共謀發展,共同憧憬祖國美好明天。

一、開場

合: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甲:我是xx

乙:我是xx

甲: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甦醒,秋意已經佈滿了床邊。涼爽的秋風、金黃的落葉,我們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乙: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甲:下面有請xx同學向我們介紹中秋節的由來。

二、中秋節的由來

(xxx同學介紹中秋由來)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被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三、中秋節的傳說

甲: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乙: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甲: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

乙:下面有請xxx同學為大家講一箇中秋的傳說。

(xxx同學講述中秋傳說)

四、猜燈謎

甲:感謝xx同學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優美動人的傳說。

乙:下面開始猜燈謎環節,掌聲歡迎月兔xxxxxxxx同學!

(月兔帶禮物上場)

五、總結陳詞

甲:月是期盼,月是掛牽。

乙:月是幻想,月是浪漫。

合:月是思念,月是圓滿。

甲:今夜,月圓如盤,看不見殘缺的遺憾;今夜,月光如水,清澈著我們彼此的友誼;今夜,月華如歌,唱響我們心中的激昂。

乙:有你,我們高歌唱響希望,有你,我們將快樂分享,有你,所有的夢都在生長。期待每一天的月圓,期待每一時的相聚,期待每一刻的歡暢。

合:老師們、同學們,今天的主題班會到此結束,祝大家中秋快樂,萬事如意!

喜迎中秋班會主持詞4

尹:月是中秋分外明,且把問候遙窗寄;

謝:尊敬的老師,

尹: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今天我們的班會的主題是。

謝: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甦醒,秋意已經佈滿了床邊。涼爽的秋風、金黃的落葉,在這裡,我們歡聚一堂,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尹:老師們同學們時光的年輪碾過一道深深的痕跡,我們迎來了金秋的收穫。皎潔的月亮傳達一種深深的思念,我們共享中秋的團聚

合:在明月初上的美妙時刻,無論天南與海北,不論相聚與離別,在中秋佳節,為著今日的美妙時刻,我們共舉杯,把酒話佳節!舉杯邀明月!千里試問平安否?且把思念遙相寄。綿綿愛意與關懷,濃濃情意與祝福,凝結在這中秋共圓的時刻。

尹:在這美妙的中秋佳節,同學們知道有哪些關於中秋節的詩歌嗎?(舉手發言)

謝: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下面請欣賞朗誦《水調歌頭》

尹:很好,同學們,我們談中秋到現在,那有誰知道“中秋”的由來啊?請大家認真聆聽這一傳統節日的由來。

謝: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尹: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班會。《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謝: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尹: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

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下面請一位同學介紹古人過中秋節的習俗。

謝: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尹:《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謝:而文人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班會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班會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尹: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謝:中秋習俗還有舞火龍,這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

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班會。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尹:中秋佳節,歷來就興猜燈謎,下面讓我們進入猜燈謎環節吧。

謝:中秋節歷史悠遠,從祖上傳下來許多的故事,那麼同學們知道有哪些關於中秋的傳說嗎?

尹:同學們說得都很不錯,不過《嫦娥奔月》有許多不同的版本,讓我來說一個我知道的吧

謝:中秋佳節你知道有哪些有名的歌曲嗎?

尹:下面有請張耀方和朱若男來為我們演唱歌曲吧!

謝:同學們!在這月圓之際,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團圓,但明月千里寄相思,讓明月寄去我們的祝福語

合:爸爸媽媽祝你們中秋節快樂!(進入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環節)

尹:下面請同學們對著明月說出你們的祝福語(舉手發言)

謝:下面讓我們齊唱相親相愛一家人。

尹: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同學們,勿忘傳統佳節,讓我們分享共同的喜悅和歡樂!

謝:作為當代學生,我們不僅要了解傳統節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傳統節日背後所蘊藏的價值。“時尚的東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東西才能長久。

尹: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此時此刻,我們也更加期盼祖國統一,民族昌盛,國泰民安。

謝: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個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請一位同學說說月餅這一美食的故事。

合:最後,預祝大家中秋快樂,學習進步!今天的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喜迎中秋班會主持詞5

——開場和鋼琴獨奏(13號)——

徐:丹桂飄香,秋風送爽,在這樣一個碩果累累的金色季節裡,我們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李: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巧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之為中秋節。

徐: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那麼關於“中秋”還有哪些知識呢?讓我們一起——。

徐、李:走進中秋。

李:首先有請13號為大家帶來鋼琴獨奏《荷塘月色》。

——舞蹈連跳(3、14、15、51號)——

徐:謝謝13號的精彩表演。皎潔的月光把黑夜照亮,美麗的荷塘邊有一群小朋友正翩翩起舞,掌聲歡迎3號、14號、15號、51號登場。

——民樂連奏(21、34號)——

李:謝謝這四位同學的精彩演出。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徐:沒錯,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李:接下來讓我們在中國的傳統樂器古箏和二胡的演奏中來一次穿越,感受古代文人墨客面對明月時的思鄉情懷。有請21號帶來古箏獨奏《鳳翔歌》、34號帶來《二胡練習曲》。

——小提琴獨奏(17號)——

徐:謝謝二位的表演。關於中秋,民間有很多習俗,最為普遍的是賞月、祭月和吃月餅,這當中咱們小朋友最喜歡的肯定是吃月餅了。吃得飽飽的,枕著月光美美地睡上一覺、做個好夢該有多愜意啊!當然,如果再配上一段《搖籃曲》就更棒了!下面有請17號帶來小提琴獨奏《搖籃曲》。

——歌曲演唱(1號)——

李:謝謝17號的表演,在你的琴聲中我似乎已經進入了夢鄉,而且夢到了徐逸興在唱歌,這是真的嗎?

徐:是真的,接下來我將為大家演唱歌曲《打掌掌》。

李:大家掌聲歡迎!

——鋼琴連奏(4、7、11、19、22、44號)——

李:謝謝徐逸興的精彩演唱。鋼琴號稱“樂器”,這個稱呼一點都不假,光從本次活動的節目單就可見一斑,鋼琴、電子琴的節目佔了半壁江山。接下來讓我們掌聲歡迎4號、7號、11號、19號、22號和44號帶來鋼琴、電子琴連奏。

——京劇演唱(33號)——

徐:謝謝幾位的精彩演繹。中秋是個團圓的日子,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離別是為了再一次的重逢。

李:同學們,現在的我們還小,無法體會這樣的情感,但終將有一天,我們會長大,必須離開自己的爸爸媽媽,獨自飛翔!

徐:到那時,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地放開父母的手、去搏擊長空,但也要記住、必須記住:無論你飛多高、多遠,心永遠和父母緊緊地貼在一起!最後有請33號帶來京劇演唱《臨行喝媽一碗酒》。

——結束語——

李:老師們,同學們,二(6)班“走進中秋”主題班會活動到此結束。

徐:感謝各位的參與,再見!

李: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