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知識經濟下的會計人員應具備哪些素質

職場 閱讀(8.41K)

目前,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形態已經興起。知識經濟,通俗地說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從內涵知識經濟下的會計人員,應具備道德來看就是經濟增長直接依賴於知識,依賴於對資訊的準確掌握、快速傳播和正確使用。會計人員在經濟執行和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知識經濟時代最重要的經濟因素之一。為此,筆者認為良好、知識立體、內外協調、勇於創新四方面的素質。

知識經濟下的會計人員應具備哪些素質

一、良好的道德素養

如果用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四種素質壘一座金字塔,道德素質必然是位於塔的最底部,為根基所在。如果一個會計工作者沒有良好的道德素養,那他的業務水平越高,就越可能給企業、國家造成更大的損失。

道德素養之所以重要,還在於它並不是突出地表現在日常工作中和會計業務處理中,而往往體現在“一閃念”之間。有多少年輕的會計工作者,在“一閃念”之間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也有多少兢兢業業幹了幾十年的老會計工作者,在“一閃念”之間晚節不保。

朱鎔基同志曾經對會計從業人員提出了“十六字”要求:“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作假賬。”國家會計學院成立時,朱鎔基同志的題詞僅僅四個字:“不作假賬”,這要求看似簡單,但在錢、權、利的誘惑面前能夠不為所動,能夠控制私心“一閃念”,卻並非易事。

二、立體的經濟知識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最為重要的資本。會計這一職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不再僅僅是簡單的記賬、算賬和報賬。在不同性質的企業中,會計人員需要熟悉甚至精通相關行業的知識和技術;在跨國企業中,會計人員必須掌握至少一門外語,熟悉國際會計準則和國外的會計處理方法;在會計電算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會計人員應具備計算機知識、網路知識,會使用財務軟體;隨著我國法律的不斷完善,會計人員不僅應該瞭解會計法,而且應該瞭解經濟法、合同法、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會計人員作為企業管理人員之一,更重要的是參與管理與決策,這就要求會計人員精通各項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熟知財務管理、審計、金融、證券、人力資源等相關專業知識。

只有具備了這些立體的經濟知識,才能從較高的視角上把握財會工作的執行規律,才能根據客觀環境做出正確的職業判斷,選擇適當的會計政策,做出合理的會計估計,提供真實的會計資訊。

三、內外協調的能力

做一個合格的會計工作者,不僅需要全面的會計知識、立體的經濟知識,而且需要內外協調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內的組織、協調、溝通能力;二是外部協調和溝通能力(如處理與工商、稅務、金融等部門之間的關係)。

由於會計的職能作用和會計部門的.特殊性,會計人員要與基層單位打交道,要確認、計量、記錄、跟蹤各方面的會計資訊和會計資料,要與採購、生產、保管、銷售以及科研等環節和部門的人員來往,要全面、系統、總括地瞭解企業的經營情況,要通過對經營活動的處理、分析和彙總,向決策層提供決策依據和生產經營的資料資料。

知識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生產社會化程度較高,對會計人員的對外協調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較高。從一定角度講,企業與工商、稅務、銀行以及政府有關部門之間的關係,與供應商、經銷商之間的關係,主要是財務、會計方面的關係。如果會計工作者不具備這些環節的協調能力和技巧,就會影響企業的發展。

四、不斷創新的精神

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企業的發展。經濟活動各個方面的創新,理所當然地會給傳統會計的發展帶來多方面的衝擊,使會計領域在這一新的經濟環境下發生新的變化,產生新的課題,這就需要會計工作者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並根據經濟活動的變革,相應地創新財務與會計的模式,使會計工作適應經濟的發展。

具體地說,在會計核算的主要物件、會計計量的模式、會計假設、財務報告的編制以及會計實務的操作等方面,都需要跟上經濟變革的步伐。反過來講,會計工作的創新也能帶來生產成本的降低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從而帶動經濟效率的增長。

再學習是創新的重要條件。如果會計人員在接受了學歷教育後停滯不前,就會在不斷的知識更替中被淘汰。面對“服務主體多元化、資訊需求多樣化、管理手段電子化”的財務資訊新形勢,會計人員必須改變循規蹈矩的思維模式,積極參加在職教育,堅持自學,不斷更新、補充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瞭解相關法律、法規的調整變化,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以適應新的工作模式和新的理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