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通用17篇)

職場 閱讀(1.27W)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通用17篇)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1

暑假的滾滾熱浪擋不住教師們學習的那份熱情。今天,我有幸參加了區文教局和教師進修學校舉辦的幼兒教師專業發展90學時培訓課程。對上海師範大學黎加厚教授作的《資訊科技發展與課程改革》的報告感受頗深。雖然黎教授的講座沒有娓娓動聽、聲情並茂的語言,但黎教授的講座就像夏日午後的一道涼風,吹過我們每個老師的心頭,吸引著我們每個老師的眼球,黎教授的講座就是一個資訊科技發展與課程改革的很好典範。

結合自己作為幼兒園一名教師,如何利用資訊科技發展,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腳步的邁進,我們應該在不斷反思的基礎上開始了新一輪的幼兒教育研究。

幼兒園需要充分運用多種感官手段,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腳步的邁進,我們應該在不斷反思的基礎上開始了新一輪的幼兒教育研究。通過課題《資訊科技在幼兒園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的研究,我們的日常教學也應該不斷髮生著變革,我們的幼兒教育正在由重教師“教”向重幼兒“學”轉變,由注重“知識經驗”向重幼兒“親身經驗”轉變,活動過程注重從“來源於課本”向“來源於幼兒生活”轉變。

眾所周知,幼兒園的教學所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爛漫、無知懵懂的幼兒,是需要充分運用多種感官手段,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的教學。以前,由於缺少經驗,我國在幼兒教育方面走了不少彎路。但是隨著當今時代的變遷,隨著新課程改革腳步的邁進,教師們通過對新課程理論的學習,不斷更正自己的思想觀念,在不斷反思的基礎上開始了新一輪的幼兒教育研究。

我園也緊跟教育的步伐,深入開展了有關新課程改革的學習;我們教師也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了一套套的經驗教學,活動著實有效。特別是我園開展研究的課題《資訊科技在幼兒園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對於我們研究新課程改革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正在不斷改變著我們的日常教學,引領著我們向更先進的方向邁進。

新課程中強調由重教師“教”向重幼兒“學”轉變、由注重“知識經驗”向重幼兒“親身經驗”轉變、活動過程注重從“來源於課本”向“來源於幼兒生活”轉變。下面就談談機子的感受。

一、由重教師“教”向重幼兒“學”轉變

走進以前的教學,我們不難發現,基本模式就是灌輸——接受式學習,幼兒的學習方式基本上是聽老師講,完全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和技能很好地傳授給幼兒,幼兒學會了就算是達到了教育目的。即使教師在活動中運用了現代資訊科技,也是一種模式型的`表面化,對於教學沒有起到很大的幫助。

其實,我們知道資訊科技是一種有力的學習工具,它能夠變革幼兒的學習方式。隨著新課程的發展,深入資訊科技運用的研究,幼兒的學習不再是被動的,而是自主的,資訊科技以其強大的動力促進著幼兒主動獲取知識,為以往的被動式學習帶來了強大的震撼。

我園對於這方面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如大班的數學活動《比一比,量一量》中,活動目標是“訓練幼兒觀察、測量、比較的能力;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意識,培養合作能力”。我們從目標上就可以看出來,老師不是重知識的傳授,而是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自己探索、討論,培養的是一種能力,是通過孩子們自己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擺圖形來獲得經驗,或在吸取他人經驗的靈感上不斷湧現自己的想法。活動中,我們只做了精美的`Flash課件來輔助教學,幼兒不僅鍛鍊了不怕失敗的意志,而且通過自己嘗試得來的經驗要比老師“教”給他們的收穫更多。

再如大班綜合活動《神奇的米字格》中,老師製作了精美的課件,以動畫的形式引導幼兒從認識米字格到學習折米字格,再到學習在米字格中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繪畫等。

這一系列活動環節,都是通過課件來化解活動的重難點,解決了一個個困難,此時的教師則退到了教學的後臺,以一種支持者和引導者的身份引領幼兒自主學習。現代教育資訊科技能充分發揮課件的形象演示作用,為孩子提供鮮活的場景,為啟用思維力與想象力提供重要條件。幼兒愉快、自然、主動地學習,獲得了真真切切的發展。

二、由注重“知識經驗”向重幼兒“親身經驗”轉變

幼兒是活的個體,新課程強調體驗式學習,幼兒的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適合同時配以眼睛看、耳朵聽、嘴說、動手操作等,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體驗,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資訊科技正好符合幼兒學習的這種需要。

如在中班開展的主題活動“有趣的沉浮”中,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教、幼兒學,可能就是教師在前臺做沉浮實驗,然後將結果告知幼兒。但是現如今我們進行這個主題活動時,則採用請幼兒先猜想結論,然後利用“親身實驗”的方式來探索,最後得出結論。教師要做的則是以組織者的身份參與,引領幼兒不斷探索,對於一些問題可以先拍攝下來,然後組織幼兒討論,最後與幼兒一起得出結論、進行總結。幼兒通過“親身經驗”得出的結論會比從老師那兒聽到的知識要深刻,更容易在實際生活中來運用知識。

三、活動過程注重從“來源於課本”向“來源於幼兒生活”轉變

生活經歷是教育的起點,幼兒的生活自然成了教育的背景,教育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幼兒的生活和經驗是我們實施教育的基礎。明確了這一觀點之後,我們的教育活動都是以幼兒的實際經驗為基準,以資訊科技為手段來進行的。如有關安全方面的活動《今天誰會贏》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拍攝一些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請孩子來判斷這種行為對不對,通過觀看和討論的方式讓幼兒來了解,效果很是不錯。設想如果教師選取的不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而是與幼兒實際生活所脫離的事件,這樣做的話,活動的效果會怎麼樣?

無論是資訊科技還是新課程改革,都是當今比較熱門的話題,但是作為教師要很好地把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不斷的嘗試中進行摸索。我相信,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資訊科技將會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更多的便捷,以更廣泛的空間來迎接明天。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2

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工程培訓勝利完成了。經過這段時間的網路視訊學習以及聽取專家們的精彩講座,收穫可謂是猶如金色的秋季一樣碩果累累。

這次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不但全面,而且細緻,有專家對教材的精彩解讀和分析;有課堂實錄;還有耐人尋味無窮的經驗之談。本次培訓,讓我們有時機聆聽眾多專家、學者權威人士的講座,傾聽他們對教學的理解,感悟他們的思想方法等。從規劃自我--課堂設計--實施教學--自主研修等幾個階同步段的學習培訓,讓我們從各個層面更新理念,從如何做個好老師,培訓雖然結束了,但卻帶給我們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

推動網路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工程,對於探索現代資訊科技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資訊化引領校本研修模式的創新,優化研修內容,保持校本研修的常態化持續性和系統性,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具有積極的支撐與引領作用。本次培訓學習讓我收穫頗豐!

一、網路為教師自我反思提供了有效平臺

網路教育教學資源為教師自我反思提供了條件。過去教師要想學習教育理論、瞭解教育資訊,只能靠學校或個人訂的有限幾本教育教學雜誌,以及圖書館中已陳舊的理論書籍,學習渠道極為狹窄。網路的優勢在於擁有無限的資訊資源,而且不受時空限制。網路上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為教師自我反思提供了條件。

二、網路為教師交流提供了有效平臺

教師交流是校本教研中的關鍵環節。合作與交流可以把教師個人的聰明才智進行加工凝結在一起,最後綜合成遠遠大於單個教師研究的簡單相加效果。校本教研中的同幫互助,就是教師群體之間相互探討教育教學問題,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聲,在一個群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己見,促進教師共同成長。在網路時代,網路技術將全世界融合為一個大家庭,讓我們同處於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校本教研中的互助同伴不僅侷限於學校內部教研組或課題組,還可擴充套件到校際教研活動、網路上的教師群體,給教師與教師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平臺。

三、網路為教師專業引領提供了有效平臺

強大的網路平臺是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的`有效途徑,是教師專業開展的重要支撐。學校要積極建立網路平臺,鼓勵教師走進網路,構建自己的舞臺和獲取教育教學資源的資訊通道。網上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好實現了向專家學習、請教,同專家交流、網上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資源,教師們不用走出家門,就能觀摩到大量優秀的課例,吸取豐富的專業知識,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在網路時代,每位教師的成長與網路開展息息相關。

教師要掌握根本的網路操作能力,積極利用網路教育教學資源和網路交流工具,充分地進行網路交流和學習活動,為校本教研開闢新的舞臺,促進自身專業更快開展

四、建立基於網上學習的以校為本的研修平臺

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通訊為代表的資訊科技表達了當代最偉大、最活潑的生產力。網路技術的迅猛開展與普及,對教育思想觀念、教育理論、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均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網路的巨大優勢在學校教育領域已經有了充分的表達。鑑於學校的資源有限,網上學習就成為研修的有效手段。網路為教師自我反思、教師交流、專業引領等校本教研的三個核心要素提供了有效平臺。

五、網路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是難點

研修模式的創新,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結構性變化,使網路研修的廣度與校本研修的深度有機融合提升研修工作的力度;教師學習行為的改變,從個體被動的接受培訓到網路社群主動參與互動式學習研討實踐,從固定的學習變為常態化學習;組織機構和管理指導的落實,學校層面制度不健全,組織管理層面任務設計脫離實際,校本資源和專業指導都遇到開展瓶頸問題。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們深刻認識到未來的教師應該是懂網路,並能熟練運用網路為我們教學效勞。充分整合校本研修和網路研修將會成為未來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因此,我們今後應該做到:

1、關注教師的開展

以往我們常說教學要關注學生的開展,我認為教研也要關注老師的開展,現在教師的.職業倦怠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許多老師沒有自我提升的意識,

以至於“回回上新課,次次走老路〞,這樣教一年書的老師和教二十年書的老師沒有什麼區別。有一位校長對老師們說:“你一天不學習,不知道教什麼,兩天不學習,你要向學生學,三天不學習,你就得離開講壇,下崗走人〞。與其抱怨工作的不如意,不如認真學習,從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因為心態決定狀態,停止抱怨你會站在成功的十字路口,你改變不了現實就學會適應現實。

2、重視教研的作用

從事教育敘事研究是進行教學研究的有效途徑,教育敘事就是就是寫解決教育問題的故事。是以敘事、講故事的形式把自己遇到了什麼問題、怎樣遇到這個問題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整個過程表達出來。寫小論文和做小課題研究有助於教研工作的開展,而且也能促進教師個人開展。

3、探究校本研修與網路研修整合的方向

課堂的在職學習,要建立在反思與行動聯絡的根底上。課堂教學是業務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徑。網路研修是培養合作教師文化,構建學習型團隊的必由之路。

4、終身學習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加強學習。一是學習專業教學理念,強化專業開展意識;二是積累學科專業知識,奠定專業成長根底;三是磨練自身專業能力,促進自身不斷開展。雖然培訓已經結束,但作為教師的提高學習永遠不會結束!相反,這是繼續教育一個新的起點,今後希望能夠多參加類似的培訓。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參與學習,時刻關注學生,關注課堂,在課堂教學組織中,發現問題深刻反思尋找解決問題途徑;同時注重協作。積極參與學校教研組開展的一切活動。

針對本次培訓認真做好反思,整理學習筆記,把我們在培訓中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邊實踐邊總結邊反思,不斷穩固所學知識,真正做到學用結合,聯絡實際,學以致用。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3

通過這學期的校本研訓,使我相識到,老師工作是一種既辛苦有很難看到成果的工作。所以我們只能在這種平凡的工作中建立奇蹟,不能談任何客觀因素,只有靜默的去幹好自己應當乾的事。本學期的工作,有成果、有提高、也有不足之處。

本學期,我從實際動身,把堅持校本研修作為專業化成長的必由之路,進行網路研修和校本研修,我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動身,樹立以人為本,以校為本的理念,加強合作,相互切磋,取長補短,不斷養成自我學習與自我反思的習慣。研修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和業務水平;增加研修意識,以探討的眼光諦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了更好的作好下學期的工作把這學期的個人研修工作做一下總結:

1、以自我學習為依託,學習《校本研修邁向專業成長的.自然腳步》的精神,以自學、做文摘的形式,瞭解其內容。一學期聽了很多課,不僅提高了自身素養,更開拓了教學思路。

2、以教研活動為依託,展示課堂教學。感受實際教改狀況,撰寫心得體會,教學隨筆,教學敘事,每週參與校本教研活動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3、在網上聽了那麼多專家老師的課,讓我的視野和學問面得以拓寬,不做井底之蛙。他們們精闢的闡述,從挖掘教材入手,激發學生愛好起點,不僅從理論上進行了講解,同時結合更多的實踐閱歷進行細心的剖析,使我如獲至寶,茅塞頓開。有一種“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專家老師們的引領和點撥,使我能撥開雲霧,找到自己的`方向,給自己做好定位。

最終引用一句名言與大家共勉“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極的自我探討,不是心情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動才能確定人生價值”。我會學以致用,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嘗試,從能夠變更的地方起先,不斷探究,向著更高的目標邁出堅決的步伐。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4

教學的有效性既要關注學生當前進展,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將來進展,可持續進展。因此,學生是否有進步或進展是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標準。雖然,學生的進步不能只侷限於學問的把握,學生對學問的理解不能只靠訓練,而要靠思維過程,要靠共性化的思維,更要靠學生的自主探究和總結加工。但把學問轉換為解題技能是要靠訓練的,這種訓練能提高學生的解題技能和學習成績;

但這種技能也能壓抑人的製造性、想象力。所以高效的教學就是學生獲得充分進展,其內容包括學問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和諧統一進展。教學是否有效,核心的一點是看學生是否情願學、主動學以及怎麼學、會不會學。詳細看是否能促進學生主動參加學習;

能否強化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

能否激發學生獨立思索和自主探究;

能否鼓舞學生的合作溝通。

教師應充分信任學生,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

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創設自主學習氣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法,學生學會組織、協作、思索和溝通。

總之,教師對教學質量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勝利的教學是

一個不斷試驗的過程,是終生的學習過程。怎樣實現有效教學是當前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課題,提高教學質量不能靠增加課時,要靠提高每堂課的效益,削減無效勞動造成的時間鋪張。需要我們討論教育科學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傾聽學生的心聲,提高教學效能,不斷探究有效教學的途徑,完善有效教學的心理力量。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5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能激發和引導學生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種事物底蘊,直接促進其智力的發揮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學生如果能在學習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慾,就能積極生動的學習。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根據國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我就近年來的教學實踐和經驗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

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與認知過程都是相聯絡的,任何認知過程都伴隨著情感。國中生對某一科的學習興趣與情感密不可分,他們往往不是從理性上認為某一學科重要而去學好它,常常因為不喜歡某科任教師而放棄該科的.學習。

因此,師生情感不僅是師生交往的基礎,而且也是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關鍵。教師是師生情感的主導者。熱愛學生是進行數學教學的前提。當教師的情感傾注在數學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時,學生就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

二、練好教學基本功

隨著教學理論的深化,人們對教學基本功含義的理解也發生了變化。除了課堂組織、語言表達、板書、畫圖等傳統內容以外,還要重視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直觀、生動的問題情境,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意投入到現實的探究性教學活動中去,同時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抽象、枯燥的認識,從而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教學活動充滿活力與情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

三、教學組織形式要多樣化

教師要改變“灌輸—接受”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要多種多樣。可採用討論、交流、合作、探究性學習等方式,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一位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和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巧妙設定與學生的生活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6

一年就這樣悄悄地過去了。在我的崗位上,我遵循學校規章制度。領導的指導,鼓舞老師,培育人才,讓我們學校不斷向社會輸送人才。

第一、師資培訓

我們學校師資力氣雄厚,但我對很多老師的教學水平並不滿意。為了讓更多的優秀老師和班主任消逝在我們學校,舉辦了一個老師培訓班,希望能提高全部老師的教學水平。

這是我們學校的內部培育,培育的老師都是學校的一些骨幹老師,為學校培育了很多優秀的人才和有閱歷的人。憑藉實力,他們成為了學校的火花。點燃學校裡很多老師。讓他們在教學中不斷開拓創新。給力氣不足的`老師主動的成長空間。

給厲害的人更多的學習機會,讓全部老師都明白教學的淺顯而莫測的隱祕,始終是我們學校的重點,所以這也是我的任務。既然我負責這一部分,我就要肩負起責任,把我們學校的老師培育成合格的老師。我們不會教他們專業學問,而是教他們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讓他們在教學中學會進展思維。

第二、各科老師的評價

我們學校每月評估老師的工作。畢竟我們學校需要的是負責任的老師,而不是那些在崗位上鋪張時間的老師。所以我們學校很重視這一點。我帶領學校評估小組評估每個老師的教學質量。評價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測試:一是同學的考試成果,二是老師的教學水平,三是同學對老師的.評價。通過這三個方面,可以綜合評判一個老師在學校的貢獻。依據規定,我會在每個月中旬帶領老師開頭。評價,老師會去教室後面看講課質量。

我會寫下同學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他們在那些地方做得好不好。作為評價後的評論,我們通過投票的方式來檢查同學說的話。成果優秀的老師會被我們認可,成果差的老師會被批判。為了證明我的評價是真實的,我依據我想去的資料做最終的解釋。

第三、工作職責

作為一名教學主任,我是一名負責全校一班級的老師。為了讓老師在教學中沒有壓力,讓同學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我會聽取老師的看法和他們對教學的看法,由於我是管理者,畢竟和同學接觸,離在職授課的老師很遠。所以為了符合實際,我會聽取看法,不會用一家之言影響老師的教學。當然,我會對教學效果差、不符合要求的老師進行指導和培訓,但我也會接受懲處。為了提高老師的教學責任感,我會主動引導老師向這個方向努力。

精神,使同學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依據培育同學德、智、體、美、勞全面進展的要求,班主任工作要勤快、嚴、細、實,特別要留意後進生的轉化。我班班風學風好,被學校評為“文明班”。同時,我個人獲得了一般學校水平優秀班主任的榮譽稱號。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7

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刻相識到校本研修是老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隨著新課改的推動,校本研修蓬勃發展,它是新課程改革的須要,是一線老師的呼喊,也是老師專業成長的階梯!

一、養成學習的習慣。

當今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和社會迅猛發展,老師職業也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鉅變。其中特別重要的兩點就是:從傳承走向創新和從奉獻走向發展!老師不再僅僅是春蠶、蠟燭,而更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學會學習、終生學習!

首先,我們要讀書。我們老師讀書,肯定要博覽群書,不能拘泥於教學參考資料、習題集,而應廣泛涉獵,如教學名著、唐宋詩詞、中外名著、學術精品、散文童話等。當然,我們也要留意消化汲取,要有系統、有選擇地讀書,進行深層次的鑑賞和學以致用。

其次,我們要主動參與各種校本培訓。因為,校本培訓是將教學探討的重心下移到了學校,以新課程實施目標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所面對的各種詳細問題為物件,以老師為探討的`主體,是特別具有針對性,也是更能體現有效性的途徑之一。堅持開展了各種校本培訓活動,有助於老師們的專業素養全方位的'鍛鍊和提升。

再有,我們要虛心拜師。“學問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作為青年老師的我們,更必需要虛心向別人學習,拜“能者”為自己的老師。

因為,“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要熟識他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教學藝術等,並就自己困惑的問題和想法隨時進行討教,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還要力求做到在融會百家中發展創新,繼而自成一家。

二、養成反思的習慣。

當前,我們除了學習,還特別須要養成反思的習慣!美國學者波斯納就曾非常簡潔地歸納出老師的成長規律為“閱歷+反思=成長”。但我認為這裡的“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索、反省、探究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其實也具有探討的性質。

三、增加探討的意識。

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僅僅停留於教教材,而應當學會以探討者的眼光諦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探討融為一體。只有老師增加了探討意識,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深化教學思想,讓教學跟上新課改和時代的步伐!四、提升合作的實力。

現今的校本研修,特殊強調老師集體的作用,強調老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以及相互學習、彼此支援、共同共享閱歷。因為,老師專業合作是老師專業發展最實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在老師的合作中,還能促進老師的自我實現,使老師擺脫職業孤獨,形成教學合力,從而適應基礎教學課程改革的發展。例如,我們的課題探討、集體備課、聽評課、執教公開課等,都是我們合作意識與實力的呈現,我們都應當好好地把握!

總之,校本研修是教學改革的呼喊,是學校發展的要求,也是我們老師專業化成長的須要!它是立足於學校,解決學校實踐問題,充分發揮老師專業自主的老師自我教學形式。在當代社會變革中,老師必需通過“終身學習”和“終身教學”去適應變革,學會生存。所以,校本研修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8

我有幸參與劉光書名師工作坊組織的“同課異構研討活動”,學習了四位教師風格各異的教學設計和課堂組織,領會了不同專家見仁見智的點評風采,還傾聽了湯立巨集教師的《複習指導課的有效教學》、《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教學》專題講座,受益匪淺,感受頗深,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我的點滴體會。

一、課堂改革,理念先行。

第一節課剛開頭,望謨縣第四中學教師李佔飛首先引導同學們對前來聽課的教師表示歡送,並鼓舞大家要好好表現,課堂上執教教師循循善誘、幽默幽默的教學風格漸漸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二非常鍾後冊享冗渡中學的'韋尚坤教師接過課堂,他旁徵博引地引導學生概括寫作的技巧……二人合作為我們呈現了一堂別具一格又精彩紛呈的雙師同堂《難忘的眼神》;

其次節課執教的是來自上海的羅玉英教師,為我們獻上了一堂風格迵異的同課異構《難忘的眼神》……通過兩堂課的比照,我感受頗多,許多時候,我們教師自覺不自覺地都以自我為中心,霸佔了課堂的話語權。越俎代庖地替學生作思索並表達。

關於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熟悉,應當已經深入人心了,可為什麼課堂上教師講的多,學生髮言少的現象還是很普遍呢?我覺得是理念更新不到位,熟悉不到位。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三個問題,不僅教師要思索,學生更應當思索。先解放思想,再談課堂行為。教師要有放權意識,什麼時候放,怎樣放?學生要有學習僕人的意識,才不依靠教師;

要有主動求知、合作探究、資源共享的共贏意識,才能很好地與同窗共同學習。課堂改革,理念先行,不僅教師要更新,學生更要更新,要培訓。

二、合作學習,轉變互動模式。

課堂,是師生合作學習的重要場所,合作的最高境地是各司其職。那麼,教師課堂的職責是什麼?學生課堂的職責是什麼?師生如何互動?課堂學習環節由誰來設計?教師要做什麼?學生要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也許需要多長時間?

這些問題在聽課過程中始終縈繞在我的腦海,我發覺教師講的多,學生說的少,緣由是多方面,有教師自身緣由,還因許多學生參加意識不強,怯於表達,不善傾聽。另外,師生互動模式的問題。課堂要學生更主動一些,這需要轉變其與人互動的模式。而這種轉變需要培訓,需要不斷磨合,最終才能有效的合作學習。

三、教研反思,不斷提升。

聽主持人對各位專家介紹時,我內心極為震撼,在傾聽各位專家的見仁見智的點評,我感悟到專家之所以成為專家,是由於他們有劇烈的教研意識。劉光書教師高屋建瓴,既能把握巨集觀全域性,分析大學聯考、會考的出題規律;

又能關注微觀細節,一字一句就能把課堂常識信手拈來。還把語文教學的方法總結為朗朗上口的詩句,確實讓人歎服。另外幾位專家進展課堂診斷,也是一語中的,直擊要害,發人深思。

立足於語文課堂的教學,受幾位專家的啟發,我覺得這次研修學習收穫的不僅是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提升,更讓我堅決的樹立起對語文教學信念。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9

靖邊十小:劉進強在學校的統一佈置和直接領導下,根據靖邊十小校本研修實施方案和校本研修行事曆的安排,學校的教師通過校本研修集中學習研討活動。在集中學習研修中,我學習了《新課程標準》、觀看了《新課程教學設計》光碟、利用“一個課例,三次爭論”的方式研討了一節課。通過學習研討並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使我受益匪淺,現將此次校本研修集中學習心得體會書寫如下,以便指導以後的工作。

一、學習《新課程標準》方面:

1、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使我明確了本次課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標,我認為這次課程改革無論是規模、速度、難度都是前幾次課程改革所無法比較的;

2、通過學習討論,我認為本次課程改革的實施是準時的、必要的,它將對我國的教育事業乃至全球的教育事業產生深遠的、積極的影響;

3、通過學習研討,使我熟悉到現行的課程已不適應時代進展的需要,它制約著我國教育的進展,必需對當前的課程構造進展優化和調整;

4、通過研修活動,使我熟悉到由“教學大綱”到“新課程標準”不僅僅是一個簡潔的詞語置換,我認為新課程標準面對群眾教育,著眼於學生素養的提高,更關注課程的實施過程,這些都有利於學生製造性的培育;

5、通過學習,我發覺教育不但要培育人才,更應為當地的社會經濟進展效勞,作為一線的教師要深究校本教材,這樣的教材才符合當地實際和學生進展的需要,才能為當地經濟建立效勞;

6、通過研修,我熟悉到引導學生主動參加學習的重要性,教師要擅長引導學生去發覺問題思索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於學生力量的培育;

7、通過學習研討,大家各抒己見,談了自己對新課程標準的熟悉和看法,從而充實了我的見解,有利於我以後的教學工作。

二、觀看《新課程教學設計》光碟方面:

1、通過觀看新教學設計,我認為備好課可以加強課堂教學的規劃性和預見性,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教師提高自身科學文化學問水平的過程,還是教師積存、總結教學閱歷和提高教學力量的過程,更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

2、通過觀看光碟及爭論,我認為設計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鑽研教材,明確教學內容、學科特點、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等;

(2)瞭解學生狀況,明確學生的'學問技能狀況、學習態度、愛好、興趣特點及認知特點等;

(3)備教具學具,明確教學演示所用的教具和學生使用的學具。

3、通過觀看光碟,我認為要想上好一節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動身:

(1)組織教學,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和學習氣氛,引導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得進展學習;

(2)講究課的匯入方式,結合所授課的型別採納適宜的匯入方式;

(3)注意課堂提問,依據所擔當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把握好適時的提問和檢測,這樣有利於教師把握學生對學問的學習狀況;

(4)板書的運用,合理、標準的板書可以引導學生的思維,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構造。

4、通過觀看新教學設計,我認為現行的、老一套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新時期的課堂教學要活起來,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培育學生的動手動腦力量,即實踐精神和創新意識。

三、“一個課例,三次爭論”方面:

1、通過“一個課例,三次爭論”活動,我認為這種研修形式特別的好,能夠到達集思廣益的效果,便於在爭論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化解疑點,有利於日後的`教學工作;

2、通過“一個課例,三次爭論”活動,每一位教師都運用新理念設計一節課,運用新手段上一節公開課,通過互說、互聽、互評公開課,使我開闊了視野,學習了他人的好的教學方法,並運用於課堂教學;

3、通過學習教材設計方案爭論溝通互聽互評,使我熟悉到老一套的教學方法已不適新形勢教學的需要,從而使我痛下決心深入學習並嘗試新課改的理念和方法,運用於教學實踐,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之,通過這次集中學習研討活動,不但更新了我的教學思想,開闊了我的視野;

還轉變了我以往陳舊的教學方法。我將以這次集中學習研討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教研教改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學習新課改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全新的姿勢投入到新時期的教學工作中去,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增光添彩。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10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教師。只有教師的水平提高了,課上的生動了,才能真正的吸引住學生眼球,才能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因此我要求自己不僅要教好,更要做好自我學習,積極參加專業培訓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論和教研水平。

我充分體驗到了網路互動式教學與交流的便捷,比方上網觀看優質課,研讀優秀著作與論文,積極與同事交流討論,線上提問、發表評論。通過這一系列的專業化學習,我感覺受益匪淺,可以說是一次心靈成長的歷煉。

期間,為自己充電,吸收新知識、新觀點,新的教學方式。為了能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踐,我積極參加鎮級、區級一系列公開課,理論指導實踐,從中我得到了研修中獲得了不少啟發。另外,我還積極反思實踐,積極撰寫論文和案例

時代在不斷的變化開展,我應加快步伐,跟隨時代的腳步,讓自己的教學成績更上一層樓。以上是我參加研修以來想法體會的總結,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在研修茶座的指點下,取長補短,更新教學理念,累積教學經驗,爭取在科學教學領域可以有更長足的進步。

我對“校本研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校本研修”的精髓所在,有以下收穫:

  一、提高了對“校本研修”的認識、明確了“校本研修”的目的。

校本研修是以學校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學校開展的實際需要為選題範圍,以學校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通過一定的研究程式得出研究成果,並且將研究成果直接用於學校實際狀況改善的研究活動。校本研修是促進教師的專業開展和學校開展,保證課程改革向縱深開展的新的推進策略。

校本研修的目的是讓教師成為教學,研究和進修的真正主人。

二、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認識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是迫在眉捷的任務。

目前,有一區域性教師的認識還不到位,認為現有的知識足已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得教師輕視學習,對教師的繼續教育持抵抗態度,因此,提高教師對學習的認識,是十分必要的。終身學習是當今社會開展的重要任務,也是教師專業開展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做不斷學習之人,來完善和提高自我。

  三、為教師提供最適宜的培訓管理模式調動教師的學習積極性。

〔1〕培訓管理模式改革的具體目標。教師繼續教育要在每一個教師需要的時候、方便的地點,以最好的方式方法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幫助教師不失時機地獲得所需要的東西。

〔2〕採取協商式培訓形式。這是指在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培訓結果的分析與評估等方面由教學雙方共同參與、協商進行、合作完成。協商式培訓的根底在於:

①不同的人由於內在素質結構的不同而呈現出多元開展趨勢。每一位教師都具有區別於他人的個人和專業開展需要,最適合一個人專業開展的環境可能完全不適合另一個人的開展。為此,繼續教育應鼓勵教師採用自己偏愛的學習形式,來實現自我選擇的目標。當教師養成了自定目標和自選實現目標的活動方式的習慣時,他們的教育水平就會得到提高。

②教師具有自我教育能力。首先,他們能恰中選擇學習目標。教師個體對自己的學習需要能作出最適當的判斷,他們有能力自我導向,並自主學習。

其次,當教師開始並設計了自己的學習活動後,他們的使命感增強,因而學習的效率高。再次,教師是根據個人的需求判斷來選擇自己的`學習目標的,因而,這種學習動機是最強烈的,對教師的個體行為產生的影響是最大的。

今天研讀《校本研修面對面》,談到教師專業開展和資訊科技的關係,作者認為:現代資訊科技在教師專業開展中起著巨大作用。資訊科技正在改變著教師的行為習慣和工作方式。對於自覺學習的人,資訊科技是一個重要的資源庫,善於利用,可以促進教師的快速成長。

四、資訊科技在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中有以下作用和途徑:

1、教學設計與交流:分享教學設計;交流和討論;反思和總結。

2、網上學習與交流:學習理論,同伴互助,工求進步。

3、書寫教育部落格:記錄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總結,展示自己的風采,實現線上交流。

4、課堂實錄與反思:將自己的`課堂教學實錄放在部落格裡,自己可隨時隨地進行觀摩和反思,便於提高和總結。

走教師專業化開展之路,不能等,不能看,不能靠。自己一定要主動出擊,要實踐。要變要我進步為我要進步。

五、做個學者,使自己更加豐富;做個實踐者,使自己快樂;做個研究者,使自己幸福。

1、陳大偉教授的《校本研修面對面》這本書,讓我們從思想上對校本研修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作為追求和表達自己理想的一種實踐,本書努力追求教師開展的“三維目標”,力爭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2、從內容上看,本書既重視對根底教育課程改革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而且重點討論成長的方法,討論怎樣反思、怎樣研究、怎樣促進同伴互動、怎樣觀課和討論課、怎樣與專家對話與交流等問題。

3、讀了陳大偉教授的《校本教研面對面》一書,感悟到教師素質提高的緊迫與深遠的意義。站在教育教學的第一戰線上,我渴望走出一條獨屬於自己的專業化開展之路,期待著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改變目前的現狀:更新自己的觀念,轉變僵化的思維方式,借鑑更新更好的手段和方法,增加自己的知識儲藏,努力使自己由一杯水變為一桶水一缸水,專而能博,儘量讓自己更優秀,教育教學更加左右逢源,應付裕如。以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指導自己的實踐,在實踐的根底上總結提高,切切實實“向40分鐘要質量”,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

4、陳教授在書中給我們指出了一條路::“在每一個教師具體的行為模式中,都內隱著教師一定的理論和策略,並且承載著教師的價值追求和情感取向。”現代資訊科技為我們的專業化開展提供了新的條件,我們可以使用一些錄音,選擇一些聲情並茂的畫面等種種方法來吸引學生,讓學生樂學、想學,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從簡單、實用、常見的例子入手,提出問題讓孩子們自己探索、學習,這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我們自己的個性特色。

5、這本書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校本研修要有更務實的態度,教師要敢於自我解剖,要有不斷自我提高的意識,要善於合作,善於反思,更要有一種隨時學習的意識。我相信,只要真正把工作落到實處,校本研修必將百花齊放。

在今後的工作,我們將充分利用學校自身的資源,以打造“學習型教師組織”為根本目標,促進我校全體教師專業化開展。為培養一批師德高尚、教技精湛、知識淵博的教師隊伍而努力。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11

作為一名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具備一個水源。這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事實的確如此。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吸收養料,才能源源不斷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和學習的能力。而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動新課改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謂功不可沒。

我努力工作,使自己在校本研修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各個方面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學習過程,談點體會:

第一、在業務上,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鑽研教材,寫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多聽同組同事的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另外,為業餘時間多學習資訊科技,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

第二、在思想上,拼棄老的教育思想,做有心人,善於發現,勤于思考,就地取材,時刻向學生進行思想滲透。比如,當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個小孩不小心摔跤始終不肯起來,非得要母親或父親去扶她起來時,我們就該想到:現實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總是過多表揚,一味賞識學生,正是當前很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樣導致學生經常處在一片“好好好”的讚揚聲中,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助長了他們驕傲自滿的情緒。

第三、勤於動筆,善於積累總結教育教學中和班級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從這些事情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對於好的做法積累經驗,對於不好的.做法及時反思及時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第四、在課改的課堂教學中,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適時調整教學方法,靈活運用跟進策略,使得課堂在動態生成中充滿生機,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體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在不知不覺中獲取了有價值的知識,成績得到逐步提高。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

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穫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12

校本教研越來越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關注,通過學習培訓以後,就我學習到的校本研修的方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要解決教育教學、教育科研、教師培養、學生輔導等一系列問題,要細化具體的措施,就要進行校本研修。

因為很多學校一個年級的班級有很多,也分成了幾個層次,這樣的校本教研對任教低層次班級的教師針對性就不強,甚至還會誤導他們,這就要求校本教研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也必須開展分層研究。集體研究主要研究教學的重難點、教學方法、學生學法、教學進度等年級教學的統一問題;而分層教研是同一層次的教師針對本層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研討教學目標、教材的處理、作業和訓練的.取捨等問題。

課堂訓練的效果比學生作業的效果好,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大家廣泛的認同。但很多學校所採用的課堂訓練題不是隨機拼湊就是原題“下載”,質量普遍不高,效果不理想。其原因就是校本教研中不重視,一般就是隨便委託一位老師找一套試題就了事。

細目表協作模式是要求組內骨幹教師作為負責人,先根據確定的訓練內容制訂課堂訓練的雙向細目表,然後將出題任務分配給每位教師,讓他們根據細目表的要求去選擇或編寫習題,最後由負責人統一定稿。這樣可以提升教師的參與熱情,減輕他們的工作量,提高課堂訓練題的質量;同時也可以通過訓練效果反饋教師出題的水平,提升教師的能力。對於不同層次的班級,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效果很好。

教育科研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但容易在教育科研中出現“兩頭熱、中間冷”的狀況。在校本教研中開展教育科研,首先應同大家一起商定本組要開展的課題,同時要求每位教師選擇一個小課題。要讓教師學會研究,感受研究,喜歡研究,組長就要起到真正的引領作用,要讓研究工作制度化,注重研究的過程,應用研究成果,達到“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理想效果。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13

1、注重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論的學習,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

教師只有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和能力,不斷更新觀念、汲取新知、開闊視野作為適應發展和自身素質提高的要求,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適應形勢的需要,不斷走上新的臺階。近年來,學校把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當作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任務來抓,引領教師把握新課程改革的內涵,讓教師靜下心來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為教師不斷更新觀念、自覺實踐新型的教學行為提供了可能。

2、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質量觀

我們不斷提高教師對學校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意義的`認識:每個教師都明確,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是不能退的底線,使每個教師都明確以犧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健全身心的.培植做代價來換取的語數外學科成績的提高是不值得的。

我們從學校發展規劃的角度,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學校的綜合教育質量達到中上水平。在日常的教學常規管理上,每學期,我們對任何一門學科都進行“質量監控”,從整體上來把握學校的教學情狀況。

3、“校本研修”的內容根據教師的基礎、工作現狀和實際需要展開

充分體現“校本研修”出植根於學校的特徵。

我校教師隊伍中原先存在著“出力不討”的現象——教師有良的意願,也肯付出,但有時急功近利,方法簡單,從而導致家長、學生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不開心的狀況。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曾作了專題的培訓,不僅從法律意識角度幫助教師完成角色意識的轉變,而且,從為師者的責任、目標、從形成教育合力的角度幫助教師轉變觀念、掌握讓學生真心順從、讓家長理解的技能(如:與家長、學生溝通,談話技巧的培訓)。

現在,很多教師都在自己的反思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特別是近年來每學期的學生、家長的問卷調查和座談會上對教師教學態度的滿意率非常高。特別是一些轉學而來的學生及家長更是對我們的教師評。

4、“校本研修”中教師在工作中的學習,應與其實際的工作結合

我們認為,“工作與學習的不可分”是設計“校本研修”的具體活動的原則之一。 “教師在工作中學習”應當之無愧地成為“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和根本點——在這種探究與研討的過程中,每個參加的人員都經歷著學習的過程。而往往這種培訓更易受到老師的歡迎。

這種立足於教師不竭動力挖掘自己的潛力、立足可持續性發展的“校本研修”,卻使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感到紮實。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14

經過三天的培訓,使我受益匪淺。聽了幾位專家的報告,使我的視野開闊了許多,雖然感覺很累,還但是很值得的。

專家的出發點和高度就是比我們老師高。從他們的見解中我體會出三點:

第一、細節顯出教學的智慧。

一句無心的話、一次不經意的行為、一種慣常的態度課堂教學中微不足道的細末的地方,往往反映著教師的教學水平,折射著教師的教學思想,表達著教師的教學風格,體現出一名教師的實力和功力。點滴的微末決定著教學的成敗,絲毫的細節決定著課堂的效率與質量。關注細節,其實就是關注新課程的理念是否落實到位,就是關注教學行為能否根據新課程的要求重新塑造自我;關注細節就是追討教學的智慧;把握細節,更是提升教師教學智慧的必經之路。

第二、方法是思想的發展點。

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天,我們的'教育並不缺乏理論者,我們缺乏的是向更高境地加速的尋求者。教學舉動永無盡頭,怎樣能以較小的投入獲得較高的教學效率呢?其實,並沒有捷徑。熟生巧,巧生華,在教學過程中,或許我們會有成功,或許我們會有失敗,但只要我們當真研討教材,挖掘教材,熱愛學生,苦心尋求激發學生興趣的手段,教學的趣味自然會生髮出來,就可以到達教學的幻想境地。

第三、反思是前進的車輪。

成長=經驗+反思。這是XXX關於教師成長的經典公式。作為教師,如果只是讀書,教書,不寫作,不反思,不梳理自我的成敗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我的教學理念。要使自我儘快成長焉起來,只有不斷反思,堅持寫教學後記或教學隨筆,這樣就更能使我們逐漸向專家型教師靠攏。

以上三點是我在培訓期間的一點小感悟。總之,在這次素質教育培訓中,我感覺是成功的,有效的。專家就象手電筒,輻射出精華,照亮更多的教師,影響更多的學子,這使我們能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回報學校,回報社會。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15

自從師範畢業至今,已經歷了三年多的教學生涯。在這三年當中,讓我深深的感遭到教師這一職業是多麼的成心義,我的思想也不斷的轉變成熟,對教育事業也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開學初在學校的領導下,展開了一次大張旗鼓的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學習活動。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以特別認真的態度分別細緻的學習了《教師職業道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

通過學習,我對師德師風教育的重要意義有了明確的認識,對師德師風道德規範有了更深的瞭解,對照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我深深的認識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是漫長的育人之旅。還認識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教育原則。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是“人師”,教育是以一種人格培養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勞動。想想過去,對照現在,展望未來。現結合自己教學生涯認真剖析自己:

一、存在的.問題

1、缺少依法執教,特別是遇到一些屢教不改的學生時,教語文兼班主任的我心躁氣急,對此類學生惡語相擊,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大聲斥責,使師生關係很難堪,這實在是一種不尊重學生人格的表現。不僅侵害了老師的形象,還違抗了“為人師表,語言規範健康,舉止文明禮貌”。

2、在過去教學中,總是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判學生的標準,對因材施教各方面做得不夠,對學生學習不好的,能力差的應對了事,乃至叱罵,違抗了對學生的尊重、知道和信任。

3、在教育教學中,不善於向同行取經、交換,不求進取,做事守舊,乃至不懂的問題不虛心向別人請教,業務水平提高慢。

4、創新精神不夠強,對學校實行的業務學習不夠重視,又不求上進,得過且過的思想,對專業的研究不夠深入。

自從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後,我在教學中有些走新路穿老鞋的習慣,也就是說拿的是新教材而用的教法是陳腐的。對於教學的新情形、新問題研究得不夠深,在學教中出十幾個問題或依教材讓學生們圍在一起嘰嘰喳喳討論討論,叫幾個學生上講臺來表演表演,就認為是一種“新”的教法了。

5、工作作風不夠深,我作為一位教師不能保持從學生的利益動身,關心學生的生活,分擔學生的疾苦。而必定侵害了學生的利益,想在工作上自己有口氣鬆的動機,滿足於完成任務,不出問題就可以了,還忽視了工作的積極、主動和創新性。

在工作作風上,不能夠嚴謹,工作責任心不夠強,對於出錯的學生,不能立刻與家長聯絡、溝通和與學生談心教誨。不能常常深入教材,不能深入探究教育教學的新理論,不能與同事討論教法,不結合學生實際情形。照搬自己陳腐的教管方式,而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意見不聞不問。總覺得自己能依照要求去做,依法規範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為了學生了。

二、今後的改進

通過對照檢查、分析,使我更加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改進一下幾個方面:

1、對學生少一點斥責,少點敗興,少一點冷漠,多一份知道,多一份信任,多一份關心,特別關愛落後生,積極與他們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係,這樣才遭到學生的愛好,才能感化每位學生,學生就會佩服於你的道理,學生才能在愛的海洋裡吸取更豐富的知識。關愛每一個學生是一個教師的職責,應盡職盡責教育學生進步。

2、時刻要求自己“育人先做人,君子先正己”,也就是你要求別人做的,自己第一要做到。

3、以身作則,要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每一位學生,使學生從小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4、刻苦研究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時刻牢記“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

5、在教學中,積極的與同事交換、取經,在研究方面積極的合作。

6、加強自我改進。要使自己成為工作中的強者,目前對我而言,就是要加強業務學習,增強做好工作的本領,只有自覺、主動、刻苦的研究業務,靈活運用公道的方法和措施,熱愛本職工作,虛心學習,在教育教學中,要不斷的加強政治和教學理論學習,建立起良好的道德素養修養和道德風範,認清職責,老老實實、原本來本的為學生服務,不辜負黨交給我的任務和使命,我一定看到自己的責任,要時刻與家長溝通和學生對學校教育的期待。嚴格要求自己,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感染學生,做廣大師生的榜樣。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16

8月24日上午在嚴店社群的會議室裡,我參加了嚴店學區中心學校組織的暑期校本培訓、校本教研動員大會。大會在孔校長的主持下,聽了合肥學院陳媛教授的專題講座,課題為《新課改環境中教師如何上好課》。陳教授從反思教師有什麼當頭入手,圍繞三個問題即我們要到哪裡去?我們怎樣到那裡去?我們是否到了那裡?深入淺出的闡述了她的觀點。陳教授引經據典,語言精彩,理論豐富,給在座的每位教師都有發自內心的響應和震撼,獲益匪淺。

聽了講座,心中豁然開朗,思緒萬千,於是靜下心來整理一下,結合自身所學知識從自己十年來的教學工作實際出發對如何上好課略談一二。

上好課是教師日常教學中的一個最根本要求,也是教師本職工作多年一個最基本要求。也只有上好課,學生才會從中受益,才會完成人生的啟蒙,所以說傳道授業解惑都是在上好課中完成的,上好課的意義是重大的。

一、教師要上好課應具備“三心”。

“三心”即愛心、責任心、恆心。這三顆心是我們教師應具備的最基本素養,它是我們能不能上好課的前提。

“愛心”是我們當教師最需要的一顆心,因為我們教學的物件是懵懂的孩子,只有在愛心的召喚下,孩子才會在你的身邊學習。擁有愛心更是我們新課改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一個基本要求,當我們老師懷著一顆摯愛的心在課堂上教學時,必然會時刻想著孩子的感受,教學過程中的設計思想和措施都會體現孩子的感受,從孩子角度去考慮問題。課堂教學中的'那些行為的暴力,語言的暴力等種種粗暴表現都違背了這些基本的教學指導思想,這樣怎能上好課呢,學生如何從中受益呢?

“責任心”是一個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養,也是作為一個職業人最基本的職業操守。那麼要想上好課,教師的一切工作表現都是責任心的體現,只有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認真教學,通過多年教學經驗的積累,才能上好課,才會有教學收穫。

“恆心”是我們工作的動力,持之以恆,堅持自己在教學中的追求,我們的教學就會有收穫。而課堂教學也是持之以恆的表現,通過舉一反三,多次的練習,才會有達到教學目標。

只有做到擁有上述的“三心”,才能使我們能夠上好課。

二、將新課改中的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對比。

新課改為了實現自己的多層次目標,從教學方法上有了根本性改變,與傳統的教學方法形成鮮明的對比。新課改以學生主體論為指導思想,建構課堂教學,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的學習,使學生與教師形成教學共同體,實現三維教學目標。

而傳統教學以教師主體論為指導思想,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多種方式展開教學,實現教學目標。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我們教學的實際,發現傳統教學方法也有一些做法仍然是適用的,仍然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對此我們應該反思,我們的新課改有沒有將一些傳統的合理核心丟掉了,是否應該將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融入到新課改中去,繼續發揮它的最大功效。

三、新課改中的課程教學的最終目標沒有改變。

新課程改革是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發生鉅變中,教育界發起的一次課程教學改革,這次改革在吸收國際先進教育理念的同時結合了我國的教育實際,循序漸進地變革。從我國傳統教育文化來看,很多傳統教育思想仍然在課程改革中有所體現,如“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等。再回到教學中來看,我們的教學是為了學生有所收穫,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自己的體會,這一目標從古到今其實都一直沒變。所以說我們教師要明確無論是新課改還是以後的改革,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都是不變的。

四、上好課的境界——品牌化。

品牌是一種經濟現象,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品牌的理解越來越深,逐漸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從而很多行業都開始有了品牌的相關衍生品。

教育品牌是一種教育現象,是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時代發展到今天,教育越來越顯示出它在經濟和人的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人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強,而且也具有選擇自認為是“好教育品牌”的機會、權利和能力。

我們上好課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課堂教學的品牌化,品牌化越來越引領著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的目光。課堂教學的品牌化就是教學質量好的符號,就是傳遞給教育消費者的“感覺”。我們身邊的“名師”已經是很好的佐證了。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只有品牌才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複製的資產,才是教師生命最持久的動力之源和核心競爭力。良好的課堂教學品牌化可以為教師創造發展契機,優化和拓展課堂教學生存發展的空間,為新課改贏得更多更好的改革成果。

隨著學習的深入,當然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但我有著很多自己的收穫。在新課改環境中,堅持上好課,是我今後課堂教學工作的最根本追求。

校本研修活動研討心得體會 17

學期初,對新生進行常規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風。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創設愉快教學情境,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動機,進入最佳學習的動態,學生傾聽能力和創新能力有所提高,認真積累總結經驗,完成了各級課題解題工作。

一、加強業務學習,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利用課餘時間不斷的學習,不斷接受新觀念,充實完善了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經常閱讀書籍報刊雜誌,不斷地學習新的現代化教學方法,通過學習,不斷充實了自己,樹立新的教學觀念,積極探索新的.教學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實施新課程標準精神。

1、備課認真仔細,盡力做到科學、準確、嚴密。

備課時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重點和難點。認真編寫教案,力爭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2、教學工作中,我立足於課堂,注重對學生數學傾聽能力的培養,努力將新課標的精神體現於每節課中。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以自主教學為主,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路,針對不同的數學內容和孩子的年齡特點,靈活設計教法,積極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領悟和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注重對學生數學傾聽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逐步學會傾聽,在傾聽中學會尊重,學會反思自己的觀點,學會分享別人的智慧,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

三、做好培優補困工作。

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瞭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根據學生的思想狀態進行相應的輔導。

並定期與學生家長、科任老師聯絡,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把培優輔困工作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充分發揮各種積極因素,堅持不放棄每一個後進生,都以良好的心態接納他們,正確看待每一個學生,以培養學生素質的提高為自己工作的重點。

積極對待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勵性評價,使得每一位學生能安心於課堂的學習,把學困生的厭學,逃學情緒抑制在一個最低點上。對於學困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重複,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進行多鼓勵、少批評、多談心,進行心理溝通,提高他們的自我判斷與控制能力,經過不斷的努力,他們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