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新聞專業個人履職總結

職場 閱讀(2.74W)

一.實習動機:學習了新聞專業有一年半的時間,對以後能從事記者職業非常榮幸,也十分熱愛,甚至可以說是更多的是憧憬。通過對新聞寫作和新聞理論以及新聞編輯學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是似乎理論缺少了實踐也不甚完美,有時甚至只能是空談。於是在本學期的實習階段,想通過自己的實踐將這些理論與實際的應用相結合,在新聞採編的的實踐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別是新聞寫作方面總體把握的能力和新聞敏感。在電視臺實習的過程中,通過切身實地的參與,增加對電視節目的策劃和錄製以及播出整個過程的認知和把握,增加對廣播電視的知識,以期能為以後從事新聞職業打下更好的基礎。

新聞專業個人履職總結

二.實習目的:瞭解報紙出版的過程、學習新聞寫作的採編流程,對其進行分析,並結合所掌握的理論達到提高自己對新聞認識的目的。通過切身實地的參與,增加對電視節目的策劃和錄製以及播出整個過程的認知和把握

三.實習任務:新聞採編和欄目策劃以及錄製

四.單位概況

1.基本情況: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路29號旭捷大廈 (中華新聞報社) 北京海淀區萬壽路乙十五號南樓二層(中國教育電視臺)

2.單位簡介:《中華新聞報》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中央級媒體,創刊於1993年5月5日。作為全國新聞行業的權威性報紙,中華新聞報的定位是:立足傳媒界、報道傳媒界、服務傳媒界、開拓界內外。由於覆蓋了全國各地的報刊、電視臺、電臺、有線電視臺、網路媒體、新聞傳媒教育部門、新聞傳媒研究機構,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宣傳廣告部門、廣告中介單位、傳播策劃公司、新聞器材產銷企業等,中華新聞報被譽為“媒體中的媒體,新聞中的新聞”。

中國教育電視臺(cetv)創辦於1986年,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級專業電視臺,隸屬於教育部,接受國家廣電總局的行業指導。

五、初步認識:報紙是一種輿-論工具,它對於社會輿-論導向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在我國社會經濟的轉型和攻關階段。報紙內容堅持的四個基本點——時政新聞是支點,娛樂新聞是亮點,社會新聞是賣點,經濟新聞是看點。我有幸在《中華新聞報》的時政專題部,能夠多的瞭解社會的現狀和表象。電視有聲色全貌的優勢,通俗易懂,受眾範圍較廣,所以在輿-論引導和資訊傳遞以及教育作用方面的作用更明顯,實習期間,我在教育電視臺的《公益》(《點燃希望》)和《孕嬰專家》以及新創辦的《奇羅星》欄目組學習過一段時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奇羅星》的策劃和拍攝過程,真正體會到了作為一個電視人的辛苦,希望它在七月份順利播出。

新聞專業個人履職總結 [篇2]

兩個月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就在此時需要回頭總結之際才猛然間意識到日子的匆匆。原先頗感忸怩的離開大學的圍城生活,現在已經漸漸變得順其自然了,這或許應該是一種慶幸,或許更應該是一種嘆息,誰能說得清呢? 兩個月的磨刀練陣,按理說,自己到底是寶刀還是鏽鐵應該可以從這些日子的點滴表現中露出應有的光澤了,然而直至目前,我卻對自己這些許的光澤沒有信心——雖然我堅信自己不是鏽鐵! 兩個月來,我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崗位上練兵,前個月在電編部學習新聞採編,後一個月是在辦公室做臨時的文祕工作。 首先說說在電編部的工作心得。在電編部一個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這裡是我的第二個家,新聞工作可以在快樂中完成。從國中到高中再到大學,這期間我一直都是在遠離父母親人的視線之外享受著逍遙自主的生活。雖然在學校裡也有師長的關愛與教誨,但總有一種仰承的距離感,缺少家庭特有的溫馨。本以為畢業參加工作後,這種人際關係的距離感、層次感只可能加強,但在電編部工作讓我驚喜地發現自己原先的判斷錯了。電編部容主任、韋副主任、廖副主任三位領導都對我們這些新人親切有加,特別是容主任,在工作之餘,以朋友的姿態經常和我們一起打球,坦懷聊天,非但不擺領導的架子,而且還以慈父的關愛之心在引導我們做好新聞工作,讓我真切感受到了久違的父愛溫情。而其他大部分的老同事,也對我們這些新人投以真摯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們隨時給予熱情地指導;工作之餘,大家開懷談笑,不分彼此。記得剛到一週的時間,電編部新老同事以及三位領導就已經打成一片,給我的感覺是上下同心。正因為如此,在電編部工作,讓我體會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歡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穫主要有:

1、基本學會使用和維護攝影機;2、基本掌握會議新聞與社會新聞的拍攝和採寫的區別;3、基本瞭解並初步學會編輯新聞攝像帶;4、基本學會電視新聞稿的一些寫作方法和技巧等。在這期間我不僅可以較好地配合各位師兄一同出去採訪拍攝工作,還可以自己獨立外出採寫完成具體的新聞作品。一個月的時間,我配合各位師兄一起完成新聞採寫近15篇,自己獨立完成的採寫作品5篇。主任每次安排的採訪任務都基本可以順利完成。 在這期間,工作上最大的不足主要有:1、新聞拍攝技術相對落後,畫面的穩定性不夠;2、新聞的採寫比較古板,缺乏新意;3、新聞的敏感性相對較差,特別是對與會議新聞相關聯的社會性新聞把握不足等。 *月初我開始被調到辦公室工作,主要負責協助鍾主任開展日常辦公接待和文祕擬寫等。 顯然,辦公室的`工作環境與電編部迥然相異。雖然鍾主任與電編部的容主任一樣,對我關愛有加,體貼不減,同樣讓我深深感受到一種父愛的慈祥與特有的威嚴,另外還有同事彭秋霞姐和周光明兄的友情關心與幫助,但卻逃脫不掉辦公室特有的按部就班的沉靜環境。這多少讓我喜歡熱鬧的性格有些不很適應。幸好有鍾主任以及其他幾位同事的友情關心幫助下,我較早地克服了波動的心思,全身心投入到辦公室的日常工作環境中。 經過一個月的工作學習,我做出了一定的成績:1、獨立完成並印發了兩期《簡報》;2、配合辦公室其他同事開展日常接待、後勤服務和衛生清理工作,並具體負責楊副局長辦公室的衛生打理;3、負責部分公文打字和影印登記工作;4、在鍾主任的具體指導下,負責擬寫相關公文,如較好的完成了自查自糾工作總結;幹部職工培訓工作總結;擬寫完成《文字、圖片、音像規範化管理》規定,並順利通過領導稽核等;5、協助鍾主任組織召開“行風評議自查自糾座談會”,並根據要求,完成“行風評議調查”統計和上送工作;6、與同事樑偉耀共同策劃完成兩個版面的“四五”普法教育宣傳板報。 在辦公室工作不足主要有:

1、缺乏基本的辦公室工作知識,在開展具體工作中,常常表現生澀,甚至有時還覺得不知所措;2、對我局各部門的工作情況缺乏全面具體的瞭解,從而影響到相關公文寫作的進行;3、對電腦知識的掌握度較低,這直接影響到相應的工作質量;4、工作細心度不夠,經常在小問題上出現錯漏;5、辦事效率不夠快,對領導的意圖領會不夠到位等。 就總體的工作感受來說,我覺得這裡的工作環境是比較

令我滿意的。首先是領導的關愛以及工作條件在不斷改善給了我工作的動力;其次是同事間的友情關懷以及協作互助給了我工作的舒暢感和踏實感;第三就是目前正在營造形成我們局特有的“企業文化”氛圍給了我工作的信心。 我知道,上面的工作表現也許不能讓領導感到滿意,如果完全依據這些表現來決定是否可以繼續留在這裡工作學習,坦白說,我自己並沒有太大的信心。但我堅信自己能夠在今後的工作中會表現得更好,保證讓領導滿意。 如果承蒙領導的信任,准許我繼續留在這裡參加工作,那麼我想借這次機會提兩點想法: 第一點:我希望能調回電編部做記者,可以的話請允許我進“思靈天地”專題組工作。理由主要是:(1)、我是中文專業,自信能夠勝任該專題的文字採寫;(2)、我平常喜歡觀察生活、思考生活,而且自以為頗有些見地,如果能夠在該專題組工作學習,我的潛能應該可以得到較好的發揮;(3)、我對應急性工作不是很感興趣,且常常感到吃力不討好,但青睞於需要花時間思考和深入挖掘現象背後的“真理”。這應該很適合“思靈天地”的專題策劃和製作。

新聞專業個人履職總結 [篇3]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已是有三年半實戰經驗的“老新聞記者”啦,怎麼是“老記者”呢,說實話,我一開始就知道記者的職業很辛苦,怕自己會堅持不下去,沒想到:自己卻在三年多的職業生涯中會這麼順利地走過來,並且走得還算“漂亮”。我分析了一下原因,首先與各位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其次,自己目前也初步具備了作為一名記者該有的敢於吃苦,勇於實踐,和不斷學習提高的基本素質。 xx-xx年是國家比較坎坷艱難的一年,但卻是我極速成長的一年。南方的冰雪災害,四川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機全球漫延等,時時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觸動著我思想的最深處,“作為新聞記者的我能幹些什麼呢?”“眾志成城,支援災區”“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等一系列新聞小專題出自我手;北京奧運會時,全縣不同群眾以實際行動迎接奧運會的喜悅心情,我的碳素筆頭和攝像鏡頭將其一一記錄;全縣組織開展的“三訪六幫”活動,我多次深入貧困戶,無保戶家裡,瞭解他們的疾苦,關心弱勢群體,電視節目中經常穿插報道。xx-xx年,我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工作中,我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

我要求自己做到: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斷培養自己的好奇心理、競爭意識、冒險精神和堅強的意志。我常常利用工作之餘尋找各種與業務有關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每天認真觀看各大電視臺的新聞欄目;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實,講真話,主持正義,堅持真理;報道內容健康,有益社會進步;講究文德,反對以稿謀私;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侵蝕;處理好與同事間的關係等。 工作中,我敢於吃苦,勇於實踐。新聞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缺乏對社會的基本瞭解的人是沒有資格做一名優秀的新聞人的,我要求自己做到“三勤”、“兩不怕”,即“腦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xx-xx年,由我採寫的《xx-xx》新聞獲省、市電視新聞短訊息二等獎;《農民工子女上學不難了》獲市級電視臺好新聞三等獎。今後工作中,我將再接再勵,使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