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大學生賺錢勵志故事

語錄名言 閱讀(1.17W)
大學生賺錢勵志故事1

勵志照亮人生,創業改變命運,很榮幸今天我能參加這個創業演講。大家好,我是,來自09級中小企業創業與管理班。

大學生賺錢勵志故事

今天我不像是來演講的,我貌似來作思想彙報的。因為我在任何一個方面並不比在座各位強!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成功的例子吧。一個關於中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雅虎中國

董事長,中國it界教父級人物馬雲先生的事蹟。在95年偶然的一次機會馬雲去到了美國,然後發現了網際網路。所以回來以後叫了24個他的朋友到家裡,大家坐在一起,說他準備從大學裡辭職,要做一個網際網路。兩個小時以後大家投票表決,二十三個人反對,一個人支援,因為大家覺得這個東西肯定不靠譜。別去做那個,說他電腦也不懂,而且根本不存在這麼個網路。但是經過一個晚上的思考,第二天早上他決定,還是辭職,去實現我自己的夢想。在創業之初,大家都不相信馬雲,甚至說他是個騙子。當時不太有人相信網際網路,也不覺得有這麼個網際網路會對人類有這麼大的貢獻。但是馬雲堅信網際網路將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當時根本沒人會相信馬雲說的話。於是,他就說,比爾蓋茲說網際網路將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經過五六年的打拼,馬雲終於締造出了龐大的阿里帝國併成為了無數創業者的偶像和模範。

聽過這個故事以後我認為作為一名創業者,首先要給自己一個夢想。很多的年輕人是晚上想想走這路,早上起來走原路,晚上睡覺之前說明天我將幹這個事,第二天早上仍舊走自己原來的路線。如果你不去採取行動,不給夢想一個實踐的機會,那麼,我確定你連機會都沒有,成功就別提了。有了一個理想之後,最重要是給自己一個承諾,承諾要把這件事做好。

很多創業者都害怕這個條件不夠,那個條件也沒有,該怎麼辦。依我說創業者最重要的是創造條件。只有自己創造出來的條件才是屬於你的。如果是機會都成熟的話,一定輪不到我們。所以呢,一般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大家覺得機會成熟的時候,我認為往往不是我們的機會。

大學生賺錢勵志故事2

我是三。4班的雲鶴,在這鮮花竟相開放的日子裡,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與勇氣,來介紹一下我的學習習慣。

首先要感謝老師對我的教導,感謝全班同學對我的信任!

我是一個樸實的孩子,獎狀並沒有塞滿我的家,我沒有赫赫的戰功,但我有一最大的愛好—愛學習。

從上學那天起,我就明白了媽媽告訴我的一句話:“優秀是一種習慣,習慣決定成敗”。我開始嚴格要求自己,爭取去做一個優秀的人。

在學習生活中,我不斷的調整學習方法,養成優秀的習慣。我相信“開卷有益”,我的語文預習全部自己查字典,做到課前所有生字會組詞、會造句。堅持天天寫日記,堅持每天一個小時的課外閱讀,語文知識的不斷積累,使得我每次月考和期末考試中閱讀理解和作文成績都是優秀。我專門建立一個學習揪錯本,把平時所有的錯題都記在上面,目的是提醒自己錯誤不再重犯,複習的時候有的放矢。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爭著回答問題,隨著老師的節奏上好每一堂課。經過兩年多的堅持,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我嚐到了學習的樂趣,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加強了學習的積極性。

我是班級的少先隊大隊委員,我不但自己愛學習,還把好的學習方法傳給其他同學,電話輔導有學習困難的同學,班級裡的大事小情都願意獻上自己的一份熱情,能夠做到快樂共享。

在三年的學習裡,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面對這些困難,我一次又一次說服自己要堅強,要堅持下去。所以到今天,我能坦然面對各種困難,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解決它們。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我從一年級至今學習成績均能保持優秀,在各種競賽中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年榮全國青少年“春蕾杯”作文大賽三等獎,榮獲崇文區第五屆“新星杯”國小生語言技能技巧大賽個人一等獎,我寫的徵文獲得崇文區二等獎,並且多次獲得校內奧數競賽的一等獎。我編寫的情景劇《同一片天空》劇本獲得學校最佳綜合表現獎,並在北京市第十三屆學生藝術節中獲得校園劇展演三等獎。

這些微不足道的成績屬於過去,不足為傲,未來還在征程。我不否認陽光與風雨同在,更不否認成功與失敗並存,所以我會繼續努力,不讓大家失望。

大學生賺錢勵志故事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學幾年得到的不僅是一張文憑,更多的是應該是知識和能力的增長。作為一名大學畢業生,畢業也不僅僅是一條"謀職"路可走,同時還有考研、留學、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勵志創業呢?

面對這個問題不少人首先就想的是我適合勵志創業嗎,我立志創業的途徑和方式是什麼。

在我看來如果你一個性格開朗、做事果斷、行為迅速、思維敏捷的人,同時也要有很好的交往能力和領導能力那麼你就適合勵志創業。資金缺乏缺乏,對企業的管理經驗的不足才是我們所面對的最大難題。然而知識卻能彌補我們這些不足之處。知識是成才的基礎,能力是成才的關鍵。有人讀書不少,卻寫不出文章,講不出道理,於是人們稱這種人為“兩腳書櫥”。一個善於思維的頭腦比僅僅塞滿知識的頭腦要好得多,大學幾年的學習是短暫的,能夠接納的知識是有限的。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資訊來源廣,知識更新快,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就更應該注重自己綜合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把大學學習的有限時間延伸為無限。

在斷牆上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斷牆上一隻螞蟻在艱難地往上爬,爬到一半,忽然滾落下來,這已是第八次失敗記錄。然而,過了一會兒,它又開始從牆根往上爬。”看到這,你會怎麼想?由於受到傳統思維的影響,大多數的人會毫不憂鬱的說“鍥而不捨”、“失敗是成功之母”……只有很少數的人會說:“放棄”,或者“換個角度在試試”。正是因為有太多的求同思維,使人類的許多創造力在搖籃中窒息。

“人生逆境七九,順境不過一二三。”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社會問題、工作問題、健康問題等錯綜複雜,所遇到的挫折和苦難也隨之而來。然而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大學生勵志創業的有利條件是:

1、政策支援,學校鼓勵。近幾年,國家實行了創新工程,進行了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教育部門出臺了政策和措施,支援和鼓勵在校大學生休學勵志創業,歡迎出國留學生回國勵志創業。從去年起,大學聯考也放寬了入學年齡和婚否的限制,許多大學也陸續實行了學分制,一些高校相繼開展大學生勵志創業活動,具備勵志創業計劃大賽,這些舉措都為大學生投身勵志創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

2、思想解放,敢為人先。在中國加WTO,全面深化改革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今天,大學生的思想十分活躍,大學生的勵志創業熱情十分高漲,敢想敢幹,敢為人先,大膽創新已成為大學校園裡的一道風景線。尤其值的一提的是,與前兩年“轟轟烈烈”的勵志創業潮相比,目前的大學生勵志創業更加理智,更加務實、勵志創業的途徑更加多種多樣。

3、知識密集,技術先進。大學生群體勵志創業者文化程度高,所學專業技術與勵志創業緊密結合,能夠學以致用,在技術創新上獨樹一幟。被媒體稱為“中國勵志創業第一人”的楊錦方是第一個將勵志創業計劃大賽引入清華圓、引入中國的人,他註冊和創辦了“視美樂”公司用所學的計算機知識,為公司發展做出了貢獻。

4、社會實踐、奠定基礎。很多大學生參加勤工儉學、到高新技術企業實習或打工活動,在實踐中積累了初步經驗,為大學生勵志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各高校經常舉辦的勵志創業計劃大賽、課外科技發明大賽等為大學生勵志創業活動的開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大學生賺錢勵志故事4

很高興能夠和大家一起探討奉獻青春這個話題,青春需要實現人生價值,而創業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最佳途徑;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青春需要創業。創業難,難創業;作為我們青年應該如何去創業呢?

“讓青春烈火燃燒永恆,讓生命閃電劃過天空,用所有熱情換回時間,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我非常欣賞《烈火青春》裡面的這段話,並一直用它激勵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我認為,青春就應該燃燒,發出亮光才有價值!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既然這樣,我不願腐朽,也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在座的朋友們!你們願意嗎?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生命的意義在於活著,那麼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呢?當然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答案只有兩個字,奉獻!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不付出、不創造、不追求,這樣的青春必然在似水年華中漸漸老去,回首過往,沒有痕跡,沒有追憶,人生四處瀰漫著嘆息。我想,這絕對不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古往今來,有無數能人志士在自己的青春年華就已經成就了不朽的人生,在這裡我來不及一一列舉。

說實話,年前,我剛來工作的時候也有過失落和茫然,因為工作環境惡劣,空氣中到處瀰漫著灰塵,感覺現實不盡如人意,感覺離曾經的夢想總是有一些距離,一度陷入困惑之中。可是,青春的我是一把剛剛鑄好的刀,不容得你有片刻的等待和遲疑。我決不能眼睜睜看著這把刀慢慢氧化,失去光澤,隨即斑駁、鏽蝕、風化,最後成為一塊廢鐵。我告訴自己,“如果你是金子,到哪都能發光,只要你鬥志昂揚的面對生活、面對工作,你就會有所獲得”。青春是學習的季節,青春是奮鬥的歲月,不要停止我們前進的步伐,因為青春的路正長。有空的時候靜下心來好好看看書,回頭想想自己走過的路,為自己的人生做好一個規劃,把自己的理想銘刻在心中,做一個甘於寂寞,敢於創新、幹勁十足的年青人。

作為一名人,心中無不閃爍著夢想,那麼現在就是我們努力實現夢想的時候了。我們要做的有很多很多。縱使艱難險阻,也要努力前行:追求卓越,真誠回報,釋放青春能量,點燃創業夢想。或許我們成不了偉人,縱使我們平淡一生,但這都不要緊,群星閃爍時我們同樣燦爛,這樣的平凡其實是一種偉大。因為只有我們自己清楚,平凡的崗位需要我們付出,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的付出,構建的巨集偉藍圖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付出。我們的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因為我們的奉獻變得充實、久遠。我選擇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已經選擇了奉獻。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期,而是心靈的一種狀況。

如果你的心靈很年青,你就會常常保持許多夢想。大家都知道我們企業的精神務實、敬業、創新、高效,雖然我們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但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家,在這裡,我們信守同樣的精神,寫下同樣的奉獻承諾,擁有同樣的壯美青春。這是一次演講,更是一次告白。當我滿帶著青春的氣息,懷揣著沉甸甸的夢想與信念站在這裡的那刻,我的內心是如此的坦蕩與激昂,那種難以形容的興奮與緊張,我真誠的邀請你們一同分享

親愛的朋友們,工作著是美麗的,憑著歲月賜與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們所追求的工作吧,在奉獻中完善自己的生命,在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在奉獻中獲得真誠和坦蕩。我願把青春,無私的奉獻自己。

大學生賺錢勵志故事5

我是張瀟,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白羊座、O型血、屬蛇,今年25歲,可以說是擦著邊擠進了90後的創業隊伍裡。我生長在大西北甘肅省,除了長得可能還算秀氣,其實是個典型的西北女漢子。4年前,我剛去海邊上大學的時候,同學問我,哎呀你們是不是每天要騎馬上學?我說是啊,每天策馬揚鞭,校門口全是馬廄,書包裡還得給馬揹著草。但是如今,蘭州有了全省最大的'商業中心和停車場,開車方便,我們再也不用騎馬了。這個商業中心就是目前蘭州第一地標性建築——城關萬達廣場。

我覺得萬達的魅力,就是能讓世界變小,每次我走進廣場總覺得自己是在大連、北京,因為萬達,我們不需要奔赴北上廣深就能體驗到一流的購物享受;同時,萬達也能讓世界變大,沒見過的、沒吃過的、沒玩過的、沒穿過的,進入萬達就能行走於世界。很榮幸,我在蘭州城關萬達擁有了一家40平的小鋪,經營著襪品品牌阪織屋。

從20——年10月初次接觸萬達創業計劃至今,歷時13個月,在萬達和阪織屋創業導師的幫助下,我一步步從學校走向商場,選創業地點、選創業專案、到全國各地看廣場、去品牌公司實習簽約、赴廣州培訓、回蘭州籤協議、盯裝修、辦證辦稅、招聘、培訓、試營業,看著我的小店從毛坯變成今天的樣子,想起裝修的時候扣地縫、抹膩子、刮玻璃,開業後搬貨、銷售、算賬,從我做你看、我做你做,到你做我看管理人、貨、場,用執行力感染員工,我終於像我的小店一樣,從毛坯蛻變成了精裝。在這裡也感謝我的員工在開業前十天沒有工資的情況下追隨著我不離不棄,即使只有五個人,我們的成績仍是團隊的力量。

從20——年10月24日蘭州城關萬達廣場開業至今,不到三個月,蘭州阪織屋實現營業收入60餘萬元,如果一切順利,我計劃在今年6月還清50萬貸款。更重要的是讓創業基金迴圈起來,扶持新一批創業大學生,去做出更好的成績,回饋萬達、回饋社會。

選擇創業等於放棄了工作、讀研、留學,這個機會成本不可謂不大。我曾經3次參加大學聯考只填一個志願不服從調劑,終於考上重點後也曾後悔,常常難以判斷到底值不值。直到通過學校拿到創業名額,終於覺得曾經5年的高中上的值。這一點都不誇張,去年得到名額的時候我坐在被子裡,把自己蒙起來嚎啕大哭。我終於可以去做我夢寐以求的事情,我從小養成的堅強、獨立,我十八年寒窗培養的思維、能力,四年隻身在外地做各種兼職各種工作,就是為了等這一天。因此,我比任何人更興奮,更珍惜這個機會。儘管毫無經驗,但是王董事長鼓勵我們,永遠沒有完全準備好的創業,於是作為初生牛犢,我勇敢得走上了自己的路,我相信沒有選對的路,只有腳踏實地堅持的路。

這應該是我第四次來首都,第一次是小時候的旅遊;第二次是去清華考研究生,但是沒有考上;第三次是去年1月10日,我跟朋友在萬達旁邊B座的樓下聊天,我回頭突然看到王總緩緩走進大廳,當時特別想衝上去說一聲,王大大謝謝你。

然而創業是孤獨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人給我打電話,每天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工地,發燒了也沒捨得去打針。有天兜裡只剩下1塊錢連公交車都沒敢坐,從工地走了6站地回住處。

感謝萬達讓我成長,萬達的王董事長、指導我們的linda姐、大諾哥,始終支援幫助我的蘭州商管的每一位工作人員,曹芳總,楊小軍總等等,我能叫出幾十個名字,甚至連保潔阿姨都對我特別好。李林總說過,不要只想著索取,沒有誰為你做事是應該的,要知道感恩。萬達給予我的早已超過了給錢給位置這麼簡單,同樣我的品牌商阪織屋也給予我太多的關懷。免除加盟費、給予貨款授信、安排專門的店鋪讓我的三名員工去培訓學習、開業期間三位品牌導師來我店鋪整整支援了三天。而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成為像萬達人一樣、做出優秀的業績,樹立榜樣,將萬達給予我們的分享給更多有志青年。

感謝爸爸媽媽,開業前把家裡全部積蓄26萬存到了我的名下,爸爸說如果生意不好,就拿著週轉吧,別還不上債。記得4年前去大連上學的時候,爸爸說你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無寸鐵。從小到大,跟爸爸媽媽吵了那麼多的架,結果最終還是他們,不忍我白手起家。借這個機會,在北京、在全世介面前,我要說一聲爸爸媽媽,謝謝!不過我也很自豪,開業三天後我就還給了爸爸媽媽30萬。其實我很摳的,開業前把不小心手機摔碎了,我說這就是破釜沉舟,開業當天我一定要賺出個蘋果6,結果現在已經能買好幾個了還是不捨得。

我不擔心用破手機,我現在擔心的是以後的路要怎麼走。要掙錢、要帶動別人掙錢、更希望能長久深入地和萬達一起掙錢。對此我有三方面的規劃。第一,在品牌的支援下加盟新店,由蘭州開始向周邊地縣甚至青海、新疆輻射,註冊貿易公司,走一條品牌代理的道路。對此阪織屋公司非常支援,但是作為大學生和萬達人,我有責任組建或加入更好的團隊來做一點能服務於更多人的事。

第二,這個想法有點大,我在大學的時候去支教,能否發揮我們的優勢和所長,並且在萬達大企業的支援下,結合在一起做一點公益事業,哪怕是教小朋友去唱歌跳舞。如今我也算是一個小小的“企業家”,我想用第一筆積累的財富來做一點事情。

第三,跟著萬達走,牽著夢的手。我當初其實之所以選擇回到甘肅,是因為我的家鄉在甘肅武威,是相對比較貧瘠的土地,但是當地的日照非常適合小植物的生長,可以去種植一些小植物,完成運輸、成品、包裝、零售等一系列的產業鏈組合,同時去豐富全國萬達廣場裡面綠色、清新的業態,所以如果能落地開花的話,還希望萬達集團給我們一個合作的機會。

夢想在路上,我相信越努力,越信任,謝謝大家!

大學生賺錢勵志故事6

坐落在大蜀山腳下的安徽新華學院學生們創業實戰課程豐富,該校不僅每個二級學院學生都有自己的創業專案,而且還有一個近百人的大“集團”。

物流學生做校園快遞

張宇是該校一名物流專業的大二學生,雖然新學期開學不久,,但他早已進入忙碌狀態。每天除了上課,他要不就在學院一間簡陋的辦公室裡等待“生意”上門,要不就穿行在教學樓與宿舍樓之間給人送貨。

這間辦公室是他和另外10位同學共同的“家”,11張綠色工作牌是他們的“通行證”,再加上一輛自行車就算是全部“家當”了。“陋室”雖小,人可不簡單。目前他們的“公司”已在學校註冊,內設宣傳、財務、市場等多個部門。

“我們都是物流專業的,書本上的知識總感覺很遙遠,所以考慮運用到實踐中。我們調查發現校園快遞市場廣闊,但還存在一些漏洞,比如安全性、亂收費。我們希望在規範服務的同時,走‘情感投遞’路線,打造一家有特色的校園快遞業務平臺服務公司。”雖然青春還寫在臉上,但張宇已經有著超過同齡人的成熟。

其實在安徽新華學院,還活躍著多支這樣的隊伍:廢舊物品回收公司、外語翻譯工作站、追夢藝術工作室、租車公司……記者瞭解到,每個二級學院都有具體的創業專案。“由學生自行申報,就像工商登記一樣,學校覺得可行,就會立項審批。目前通過的校內創業專案有11+1個。11是小組單項,1是一個集團,這個集團就有94人。”安徽新華學院院辦主任馬琪介紹說。

電商學生開網店盈利

該校大一學生胡宗楊所在的電子商務專業有兩個班,94位同學共同組建了“華商電子商務創業集團”,每位同學都開了網店。

“這些網店既是獨立的,又是聯盟式的,大家資源共享通力合作。集團的架構非常清晰,有辦公室、運營、採購、客服、開發等部門。”身為“集團老總”的胡宗楊告訴記者,目前73個同學的網店已經實現盈利,從去年11月開業至今,有的已經獲利超過5000元。

回過頭來看創業過程,張宇和胡宗楊不約而同提到了一個地方——“大學生創業中心”。“從資訊諮詢到執行管理,中心給了我們很多指導幫助。不說別的,光場地就幫我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張宇說道。記者瞭解到,“大學生創業中心”直接由分管校領導擔任主任,下設中心辦公室、資訊諮詢部、培訓交流部、執行管理部,直接為大學生創業服務。“針對專案不同特點,有不同的扶持政策,比如免除3~12個月的水電費和場地費。”新華學院學生處處長朱兆健介紹說。

其實除了場地和資金支援,記者採訪瞭解到,大學生創業風如此迅猛,與該校一套創業教育體系密不可分。

校成立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組’和‘大學生創業顧問團’,並先後出臺《安徽新華學院大學生創業教育實施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據朱兆健介紹,該校創業教育時間貫穿大學生在校學習全過程。根據學生不同需求,實行分層教學。針對低年級學生,主要是圍繞“創業意識教育”;而對高年級學生則開展“創業模擬實訓”和“創業實戰指導”。

創業實訓促專業學習

除了課堂教學,安徽新華學院還通過講座、網路互動、專業競賽、社團活動等多個途徑和方式開展創業教育。20xx年,該校就投入近130萬元經費用於創新創業教育、課題研究和創業中心裝置採購。

不過,學生投入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創業專案上,會不會影響專業學習? “創新創業的課程都是選修課,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而且課程大多是在週末或晚上進行。”朱兆健表示,專案與專業緊密聯絡,更加促進學生學習。比如物流專業的學生開展校園EMS,外語學院的學生建立翻譯工作站、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開網店、動漫專業的學生組成藝術工作室。

“這些專案能夠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包括團隊精神、奮鬥精神、人際交往能力、思考能力等等,無論他們畢業後是否創業,這些精神和能力對他們都是有益的。”該校黨委副書記張可君說道。

大學生賺錢勵志故事7

“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成功的”,這個將2萬變成了500萬的男孩說。從資產數目上看,馬文亞和同齡的大學生截然不同,,保守估計,其名下資產已達500萬元,他不是富二代,500萬是從2萬元起步得來的。

馬文亞早早就確立了創業目標,他從大一開始實習,讓自己成為“社會人”,常聊的朋友多是商業人士,每天看完美股才入睡。馬上畢業了,他不打算找工作,本科念傳播學卻立志在金融界大展拳腳。

因為500萬的光環,一些同學希望他幫忙介紹高薪工作。馬文亞說,擁有這些資產有很大運氣成分,同一模式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如果大家都來仿照,將會引領一種錯誤的價值觀。

“我的成功純屬意外”

從目前人們對馬文亞的關注程度來看,媒體採訪,大都是因為他獲得了多少財富,這和馬文亞對成功的理解完全不同,“所以我不想接受採訪”,他說,但是朋友的事情,他一定會幫忙,“我的朋友都是做媒體的,他們需要嘉賓,需要素材”,周圍的朋友都拿他交過作業。迄今為止,慕名採訪的媒體以“海量”計,僅遭到拒絕的就有20家之多。

馬文亞的成長經歷具有特殊性,生在上海的他或許天生就擅長理財。

國小五年級時,同學們熱衷於“大富翁”遊戲,馬文亞玩起來獨闢蹊徑:將錢全部用來買“虛擬股票”,最多的一次賺了幾十個億。後來,媽媽乾脆讓他在股票市場裡真實地玩了一把,在“想贏小朋友”和操縱真實股票的動力下,馬文亞幾乎看遍了新華書店裡所有關於股票的書,結果是有賺有賠。

進股市是他最早的投資體驗,但真正賺到錢是因為買樓。

20xx年,15歲的馬文亞看中一處名為“東方花園二期”的別墅,立馬拿出自己積攢多年的2萬元儲蓄,用一週時間說服父母共同出資買下每平米售價4000元的別墅。一個星期後,那棟別墅每平米賣到6000元,增幅50%。

高中階段,馬文亞又用自己累積的資金參與投資了十多個房地產專案,在上大學前,退出房地產業,轉戰股市。

20xx年,馬文亞偶然看到京郊名為“某孔雀城”的別墅,當時每平米售價20xx多元,他買下一套,又鼓動周圍的同學、朋友和親戚,共買下12套房子。在政府調控樓市之前,孔雀城的房子每平米漲到1萬元。

這是他最後一次在樓市出手。根據馬文亞名下房產現值,保守估計約五百萬元。不過現在他已經不願意再談起“2萬變500萬的故事”,一是因為之前相似的報道太多,二是目前樓市受到打壓,他擔心自己炒樓賺錢的方式會引起同齡人競相效仿,“在歷史高位接下房地產,造成家族三十年的災難”,這是馬文亞在網上發現自己被炒作後的第一反應,“它引導了一種錯誤的價值觀,好像樓市是印鈔機”。他始終認為,自己炒樓賺錢憑的是百分之百的運氣,如果沒有這個運氣,現在肯定無法擁有500萬的資產。

“這是一個很意外的事情,因為當時在上海,房子每天都在漲,而且氛圍很好,期房可以轉讓,換手率很高……周圍跟我做同樣事情的人也非常多,汗牛充棟”。馬文亞說,有關他的第一篇報道出來後,上海的朋友都笑話,說真丟人,不就500萬嗎?“因為當時那批一起炒房的人,沒有哪個沒1000萬資產的”。

“跟比你更優秀的人在一起”

20xx年,馬文亞遭遇第一次投資挫折,他手中的股票大跌,周圍跟著買的朋友也各有損失。他將其歸結為自己當時處在“唯我獨尊”的時代——沒找到“高手”,身邊全是菜鳥,很多人跟著他買,都不懂股票,只有他最懂。事後馬文亞說,做任何事情,當只有你最懂的時候,你是最危險的,“永遠要跟比你更優秀的人在一起”。

之後,他選擇了加入國際青年成就社(JuniorAchievement),並擔任中國傳媒大學分社社長。

JA是全球最大的致力於青少年職業、創業和理財教育的非營利教育機構,遍佈全球100多個國家,每年有900多萬學生接受JA的教育。JA與企業和教育界緊密合作,開發並實施從國小到大學的一系列的教育課程,用一手的經驗幫助學生進行就業、創業準備,激勵並幫助青少年在全球經濟中取得成功。馬文亞的大部分大學生活,都投入到其中,為JA服務,“我上大學主要做的就是這一件事”。

幾個月前,他又發現了一個更令人興奮的地方:智囊團。“智囊團”由一批在經濟領域嶄露頭角的青年於20xx年創辦,自身定位為“商業領域中,初露鋒芒的年輕人成長互助的團體”。目前,智囊團在全國擁有100名成員,入選資格審查非常嚴格,每月的申請者中只能通過一人,有資格進入其中的,都有實際的商業經歷和成果,且“首先他會認為自己是青年領袖”。

“我特別特別不喜歡和那些‘正常的’大學生在一起,我覺得他們太無聊了”,馬文亞坦白。他的想法也很容易理解,許多大學生是將四年時間“混”過來的。“剛上大學,我的魔獸水平是全班第二,一年後就變成倒數第一了。我天天在看房子沒時間玩,他們天天玩,水平就突飛猛進啊”,與整天玩遊戲的同學相比,他更願意將時間用在和“志趣高遠”的人交流上,“也是吃喝玩樂,只是換了一群人而已”。在智囊團的聚會上,他們有時談論某個投資專案,有時聊聊老莊。

“我們的口號是成就有成就的人,影響有影響力的人”,馬文亞說,有的人有能力,但可能缺乏某種資源,比如金錢、人脈,而在智囊團中,到處都是有能力、有經驗又事業有成的人,大家成為朋友,相互扶持會走得更遠。

加入智囊團之後,馬文亞著手進行改組,使它更加正規化,他準備勸退大部分團員,篩選成員最重要的標準是:志趣高遠、道德高尚、價值觀正確,“這樣的人真的很少”。

馬文亞在智囊團是名副其實的“小弟”,年齡小、資歷淺,周圍全是“牛人”,作為在校大學生,又有大把的時間,他便心甘情願承擔起做雜活的任務。

智囊團是最令馬文亞激動的話題,“真正的青年創業者是令人著迷的。他們胸懷天下,努力創造著新的商業模式,在創業初期就考慮著以後要如何回報社會。我覺得這才是牛人,是我尊敬的人,所以我選擇參加智囊團為他們服務。”

與他們相比,馬文亞不覺得自己成功,“如果跟差的人去比,你永遠優秀,如果跟強的人去比,你永遠不足。想要進步的話,需要跟更優秀的人去比”,能用500萬標價的“成功”與他的標準南轅北轍,“我與智囊團的朋友們達成共識:衡量成功的標準是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

他不止一次強調,馬文亞,不應該成為學習的榜樣。

“我比一般人更執著”

凡事能成,必有其不同之處。

“我比一般人更執著”,馬文亞說,他專注於金融領域,所學不雜,“不但正確地做事,更強調做正確的事”。畢業後,他的規劃有兩條:一是做好智囊團的工作,“營造環境把‘點頭之交’變成生活中無話不談的摯友,創造條件讓‘管鮑之交’成為商場上流芳百世的戰友,讓每一位團員兼備掃天下之志與掃一屋之趣”;二是爭取在三到五年做出自己的陽光私募基金。

馬文亞剛上大學,就給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一個系的鄭蘊彤說,初見就感覺他是很有才華的人,擅長金融,“當時我們以為,他畢業後會去外企,謀份高薪,但沒料到亞亞根本不屑於給別人打工,他要自己創業做老闆”。鄭蘊彤覺得,馬文亞能和周圍人明顯區別開來,這是一個生活目標很明確的人,而且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研究經濟是馬文亞最大的興趣,但本科卻選擇了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系,之所以作出這種“不搭邊”的舉動,是為了“有更多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學經濟,一方面他擔心太忙太累,課程難,不幸掛科就拿不到畢業證。更重要的是,馬文亞自信於自己平日的大量自學,“我現在對一些經濟學模型還是不太懂,但我覺得理論對於投資的指導意義比較小。很多畢業於著名財經類院校的同學,他們的投資業績大都不怎麼樣……”

當記者提出採訪同學的要求時,馬文亞有些為難,志趣愛好的差異,讓他和班裡的同學交往不多,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書、看盤,那是他的樂趣所在。雖然大一是班長,但也只負責叫大家上課,傳達學院通知,到大二時,更多時間要放在JA的活動上,他索性把班長辭掉了。

不過,班裡的同學並不認為馬文亞多麼不合群,“其實還好”。一名同學說,馬文亞擅長演講,人也熱心開朗,許多同學都愛聽他談理財談股市,“別人熟悉他,他不熟悉別人而已”。

傳播系老師沈浩是馬文亞的專業課老師,負責教授統計學、競爭情報分析等課程,在他看來,馬文亞是個很受老師歡迎的學生,經常找老師討論專業知識,談實習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有想法、有自己的認識和觀念,和別人不一樣”。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好好跟同學們在一起享受大學生活。但是世事無奈,生活並不能完美地進行”,重來一次的話,馬文亞說,或許他會為其他事情多付出一些,或許會從事新聞,體驗多樣化的人生,即使沒有獲得現在的財富,依然會認真、努力、負責任地學習、生活。

臨近畢業,一些同學跑來找馬文亞,希望他能介紹薪水高的工作,他的建議都是“尋找心底的幸福感,找個令你幸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