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讀道德經對宇宙的人生感悟

語錄名言 閱讀(3.13W)

老子在[道德經]開篇第一章就指出;“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從字面上來理解是;道可以用語言說出來的道,那就不是恆久的道。名可以用語言表述出來的名,那就不是恆久的名。真正的恆道,恆名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

讀道德經對宇宙的人生感悟

老子道的主旨,是研究宇宙的起源,尋找萬物的始,和母。恆道,和恆名是眾眇之門,玄之又玄,我們只能用心去體察。老子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反過來說是;道是來源於大自然,是大自然法則,是各種運動規律的.體現。宇宙萬物都來源於道,是道的體現。道周行而不殆,是宇宙萬物之根本。是宇宙萬物之母。

按現在物理學的質,能守恆定律來分析;物質不可能平空產生,也不可能平空消失。它只能以一種物質形態,轉化為另一種物質形態,或由質量轉化為能量,或由能量轉化為質量。物質是處在無限運動,無限變化的序列中。物質就其本質上來說;它既沒有產生的一天,也沒有消失的一天。但物質就其運動週期和演化週期而言;物質又是有生有滅的。任何一個天體或任何一個物體,都有它們產生和形成的一天,也都有它們必然要滅亡和消失的一天。一切天體或物體,各種種類的生物或生物個體,它們都處在生與死的輪迴中,處在週期性的運動中,並都有一定的週期率。物質在無限迴圈運動中永存,物質基本微粒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即便宇宙,星系等一切天體都消亡,物質基本微粒不會消失,它們仍然以某種不為我們所知的存在形式而存在。這些微粒在足夠長的時間內,會再次組成宇宙。宇宙在這樣無限輪迴中永生,無始無終。

老子的道很好的揭示了這樣的規律;道既是指物質微粒本身一,又是精神的;是,大自然的法則,萬物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宇宙萬物都是從物質的最基本微粒一,從這個一中派生出來的。所以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人生方面,老子也有獨到的見解;[道德經]第二十章中說到;“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颶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世上人或顯得智巧光輝,或顯得嚴厲苛刻。都好象自己很有本領。而象老子這樣懂得道的人,反而顯得愚鈍暗末;純樸誠實,甚至顯得愚陋,笨拙。但這正是遵循道而行的,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在智慧,財富,死亡方面老子也有獨到的見解;認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死而不亡者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感覺,每當我們做到了知人,知己,我們就顯得比較就聰明,事情就做得比較好。知道了知足,我們就感到富有和充實。

“死而不亡者壽”,是身雖死,而道乃存;生是從大自然中來,死是迴歸到大自然中去。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鼓盆而歌,送妻升遐。認為,生死如春,夏,秋,冬四時交退,死不是什麼悲痛的事,而是迴歸大自然的好事,所以,莊子鼓盆而歌,為妻子送行。

道家也有句名言;生從何來,死向何往。宇宙是從物質的最基本,無數微粒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經過一個足夠長的時間,它會迴歸到這些物質的最基本微粒中去。連宇宙都有消亡的一天,何況人呢?所以,不要把死亡看得那麼可怕,我們要順其自然,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