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道德經語錄

語錄名言 閱讀(1.59W)

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道德經語錄

2、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4、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5、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6、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7、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1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11、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14、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15、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16、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17、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1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一正。

19、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21、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2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4、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5、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26、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7、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29、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30、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31、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3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33、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3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35、知其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36、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3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8、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39、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40、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41、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42、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43、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44、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45、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46、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

4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48、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49、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50、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