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張愛玲十八春中的經典語錄句子臺詞

語錄名言 閱讀(2.19W)

《十八春》易名為《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其中的很多臺詞語錄甚是經典。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張愛玲十八春中的經典語錄句子臺詞,希望對你有用。

張愛玲十八春中的經典語錄句子臺詞

  張愛玲十八春中的經典語錄句子臺詞

出名要趁早。犯錯,何嘗不是如此?以年輕的名義,奢侈地幹夠這幾樁樁壞事,然後在三十歲之前,及時回頭,改正。從此褪下幼稚的外衣,將智慧帶走。然後,要做一個合格的人,開始擔負,開始頑強地愛著生活,愛著世界。

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後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我們對於生活的體驗往往是第二輪的,藉助於人為的戲劇,因此在生活與生活的戲劇化之間很難劃界。 ——張愛玲《童言無忌》

If you know who I was,maybe you would forgive who I am.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張愛玲《傾城之戀》

有兩種女人很可愛,一種很會照顧人,會把男人照顧的非常周到。和這樣的女人在一起,會感覺到強烈的被愛。還有一種很膽小,很害羞,非常的依賴男人,和這樣的女人在一起,會激發男人的個性的顯現。另外一種女人既不知道關心體貼人,又從不向男人低頭示弱,這樣的女人最讓男人無可奈何。——張愛玲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一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能長大呢? —— 張愛玲《非走不可的彎路》

所有處在戀愛年齡的女孩子,總是分成兩派:一派說,愛對方多一點是幸福的;另一派說,對方愛我多一點,才是幸福的。也許,我們都錯了。愛的形式與分量從來不是設定在我們心裡,你遇上一個怎樣的男人,你便會談一段怎樣的戀愛。----張愛玲

守一顆心,別像守一隻貓。它冷了,來偎依你;它餓了,來叫你;它癢了,來摩你;它厭了,便偷偷地走掉。守一顆心,多麼希望像守一隻狗,不是你守它,而是它守你!——張愛玲

在三十歲之前,及時回頭,改正。從此褪下幼稚的外衣。將智慧帶走。然後,要做一個合格人。開始負擔,開始頑強地愛著生活,愛著世界。——張愛玲

  張愛玲說過的經典語錄句子臺詞

1.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會原諒現在的我。

2.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發現自己愛的人正好也愛著自己。

3.愛情本來並不複雜,來來去去不過三個字,不是我愛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嗎,對不起。

4.彼此都有意而不說出來是愛情的最高境界,因為這個時候兩人都在盡情享受媚眼,盡情的享受目光相對時的火熱心理,盡情的享受手指相碰時的驚心動魄。一旦說出來,味道會淡許。。。

5.對於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語言,隨身帶著一種袖珍戲劇。 6.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是那麼痛快。

7.教書很難――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8.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

9.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總髮現他不過是個可憐人。

10.生命有它的圖案,我們惟有臨模

11.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再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

12.美的東西不一定偉大,偉大的東西總是美的。

  張愛玲十八春的內容梗概

幾個平凡的眾生男女,世鈞曼楨叔惠翠芝,一群隨處可見的都市年青人,把那一點點並不離奇的痴愛怨情,纏來絞去地在一張翻不出去的網裡演了那麼多年,也就不年輕了。而同時翻天覆地的中國近代社會種種變事:九·一九、一二·八、抗戰勝利、國民黨接管、上海解放、支援東北,只是作了他們的背景,隱隱約約給他們的故事刷上一筆動亂的底色。讓讀者蕩氣迴腸為之嗟嘆的,只是亂世裡這幾個男女的故事,一點點的痴,一縷縷的怨,脆弱的愛,捂住面孔的無奈。

把張愛玲那種精妙絕倫,回味無窮的語言表露無疑,就像一窗精巧細緻的窗櫺格紋,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裡便透著美,但到底美在哪裡卻又一時道不明。洗盡鉛華、略帶感傷的筆調,正好用來緩緩敘述這一段漫長的不了情。曼楨與世均註定的情深緣淺,世均與翠芝兩個不相愛的人結了婚。叔惠去了後方,翠芝對叔惠情深幾許,卻是“漢之廣矣,誰可泳之?”曼楨懷著自殺般的心情嫁了祝鴻才……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的愛,慢慢淡去;那些曾經撕心裂肺的痛,已然遠去;而那些曾經摧肝裂膽的恨,也變得輕如飛絮……

  張愛玲十八春的人物介紹

第一嘆

沈世鈞。嘆他性格還是懦弱,對愛情還是不夠熱烈,執著!若是他對足夠強烈的愛著顧曼楨,那麼他就不應當那樣輕信曼璐的那些欺騙他的話。即使他真信了,他也應當一定要與曼楨見上一面。試想,曼楨曾經那樣的對待他,怎麼可能連見他一面都不肯,而把戒指給她姐姐,如此絕情呢?因為沈世鈞性格不夠堅強,所以才輕易放棄了繼續尋找曼楨的決心,而又那麼快的與別人結了婚。他與曼楨的愛情,哪怕是要終結,也一定要親自見面說明白才行的。如果沈世鈞稍腦子想一想,就應該發現在他找不到曼楨的那段時間,一定是有事情發生了。可惜他放棄了!沈世鈞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此人有點小心眼。比如他吃張豫瑾的醋便可說明。這原本可以是一個成大事的人,如果他與曼楨在一起的話;可是沒想到,那個年代的大學畢業生,居然也如此平常。沒有多少抱負,最後還不是成了最普通的一介市民,娶個老婆-----雖然這個老婆他自己未必喜歡,生幾個孩子而已。

第二嘆

顧曼璐。嘆此人命苦,有奉獻精神,也可嘆愚蠢,頭腦簡單。她為了家人而去做了舞女,這一點的確顯出了她的奉獻,剛烈精神。可是她為了自己的一個破老公,竟然協助他害她妹妹,讓自己的親妹妹受到自己老公的強姦!如果說她妹妹欠了她什麼,也絕不應該用這種方法來要求自己的妹妹來報答自己。更何況,她的老公實在也不是個什麼好東西。將自己的親妹妹活活的給害了,不知道她是想出來的。更可笑的是她的出發點,想要她妹妹借腹生子,以此來穩住老公。試想,就算曼楨依了她,給她借腹生子,她又會有什麼真正的幸福?!她又怎能得到老公的心?這個人真是愚蠢至極。也可以說,整個悲劇的產生,她是最關鍵的人物了。

第三嘆

顧曼楨。嘆她的悲劇人生,也嘆她的軟弱無助。這個人是可以讓人真正同情的一個人!她對愛情的執著要遠勝於沈世鈞。她有性格剛強的一面,但仍然擺脫不了作為女人的軟弱的一面。她不應該那樣隨便的將沈世鈞給的戒指輕易當著他的面脫下來;她不該對自己生的那個兒子表示什麼母愛;她更不應該跟那個姓祝的結婚。可能講到第二點,沒有人會同意我的觀點。雖然孩子不是顧曼楨自己想生的,但畢竟是她的親骨肉,豈能沒有母子之情?我想起了一篇外國小說,說的是好象一戰期間,一個德國兵強姦了一個法國女孩。但後來那個德國兵卻真的愛上了那個法國女孩,尤其是得知那個女孩懷了他的骨肉之後。但那個法國女孩始終對他恨入骨,哪怕他表示了怎樣的真心與柔情!所以當那個法國女孩生下孩子後,她親手殺了孩子!讓那個德國兵徹底絕望。當然我不是說顧曼楨一定也要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子一樣。但她最應該做的事是:儘快與孩子脫離關係----實在不行,鐵了心在殺了孩子也未嘗不可,去找沈世鈞。這樣,一切還有挽回的希望。

第四嘆

除了上述三人之外的所有人。這些人雖然沒有給我留下多少印象-----但他們畢竟也是不可或缺的人。他們或可恨,可笑,可同情,或愚蠢,或不值一提。然而沒有了他們,便也沒有了完整的故事了。他們之所以也值得別人感嘆,我想是因為他們都沒有擁有完美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