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大學》經典名句解讀

語錄名言 閱讀(2.07W)

現在我們正式研究《大學》第一段的四句書:

《大學》經典名句解讀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古文就是這樣簡化。如果用現代的觀點來說,這種古文,就是春秋、戰國時代的簡體文。把人類的意識思想、言語,經過濃縮,變成文字,但永遠儲存意識思想的原有成分,流之久遠。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古文。

這四句書,到了南宋開始,經過宋儒理學家們的研究註解,尤其是程、朱學派以後的學者,大多必要遵守程、朱章句之說,因此習慣地說《大學》書中的要領,便有“三綱八目”的說法。綱,是綱要;目,是條目。綱目,是朱熹首先習用的創作。例如,他對於中國歷史的批判,不完全同意司馬光《資治通鑑》的觀點,自創一格,他對歷史的編寫,被後人稱作“紫陽綱目”。

其實,綱目是寫作文章和對學術分類的邏輯方法。綱,是前提,也可以說是標題。目,是分類的引申。很有趣的,我們現代在政治術語上,聽慣了“上綱”這個名詞,但大家還不知道,首先使用這個名詞的導師,也是採取儒家學說中來的,並非導師自已的創作。只是大家書讀得不及他多,就不知道他當年也是此中的建者。

過去所講的《大學》一書中有“三綱八目”的說法。是哪個“三綱”?是哪個“八目”呢?

答案是這樣的:《大學》書中首先提出的“明德”、“親民”、“至善”,便是三綱。不是古代傳統文化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那八目呢?

答案是《大學》後面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其實,對於《大學》一書,指出有“三綱”之說,也不盡然!事實俱在,如說《大學》一書的綱目,應該說它有四綱、七證、八目才對。

四綱、七證、八目

那麼,四綱是什麼呢?就是在“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之上,一個最重要的前提“道”字,也可以說是大學之道的“大道”。詳細的理由,待我們慢慢地“明辨”。但可以從“以經注經”的原則去探討,只要從《大學》開頭兩段的本文中,就可看出來事實俱在。本文中不是明明白白地寫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嗎?所以“大道”或道,才是首綱。

那麼,為什麼又特別提出“七證”因為《大學》本文,在四綱以後,跟著就提出有七個求證大道與明德的學問程式,也可說它是求證大道的學養步驟。如果你高興要說它是七步學養的功夫,也未嘗不可。這就是知、止、定、靜、安、慮、得。這就是《大學》學問的綱要所在。過此以後,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目,才是“親民”的實際學問和修養。

也可以說,初由大道到明明德,每個人自立自修的學問。也就是宋儒理學們冒用莊子學說,作為自已廣告的“內聖外王(用)”之說的“內聖”之學。也可以說是“內明”之學。再由明明德到親民,才算做到真正修、齊、治、平的功德,便是自立而立人,自利而利他的“外王(用)”之致用。但無論是自立的“內明”,或立人之道的“外用”,都要達到“至善”的境界,才算是人倫大道的完成。

瞭解了這些預備學識以後,我們再來用白話文的方式,試著簡單的直譯《大學》首先的四句書看看。

“大學的`道,首先在明白明德的修養,然後才能深入民間做親民的工作,達到極其圓滿的至善境界”。

當然囉!這樣直譯了《大學》的原文,無論怎樣說,已經是隔夜油炒飯,肯定不是原來的本味了!況且對這四句書的四個句詞的內涵,也是隔靴搔癢,始終抓不到重點。因此,還要一點一點、一層一層來抽絲剝繭再加研究。

既然知道用白話文直譯古文的內涵,畢竟似是而非,完全不是那個味道,那只有用孔門所教治學的方法,所謂“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來抉擇它,也就是現代所說用分析、歸納的方法來研究了。

自立立人而達於至善

第一,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所謂春秋末期、戰國先期的階段,中國的傳統文化,本來就儒、道並不分家的一個道統時代。即使諸子百家之說,也都是標榜一個“道”字作定點。

《大學》作者曾子,就生在這個時代,而且在孔門七十二賢之中,他是傳承道統心法的中堅分子。在那個時代裡,在政治系統、社會風俗習慣上,至少表面上還是宗奉周朝皇為中央,尤其在文化習俗上,還是以周禮為準。所謂子弟八歲入國小,到束髮而冠的十八、二十歲,再進習成人之學,也就是準備作一個真正大人,已經不是童子的細(小)人了。

那麼,大人之學所教授的,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人倫之道是什麼呢?那就是先要明白這個“明德”。所以這一句書裡有兩個明字,第一個明字當動詞用,第二個明字當形容詞或名詞用。這種用法,在上古時代,是很平常的。例如:父父,子子,親親等,都是把第一個字當作動詞,第二個才是名詞。就是說:對父親而言,要做父親的本分;對兒子而言,要做兒子的本分;對自已的親人而言,要做到對親人的本分。

瞭解了以上的道理,同時也可以知道我們上古傳統教育的主要宗旨,就是教導你做一個人,完成一個人道、人倫的本分。不是隻教你知識和技能,而不管你做人做得好不好。因為做工、做衣、做小販、做官、做學者、做皇帝,那都是職業的不同。職位雖不同,但都須要做人,才是本分。你的職業職位果然榮耀值赫,而人都做不好,做人不成功,那就免談其他了。

第二,“大學之道”的道,是根本,也可以說是體。“明德”是由道的致用,是從道體出發的心理和身體力行的行為。“親民”是由個人學問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間,親身走入人群社會,親近人民而為之服務。這便是明德立已以後,外用到立人的目的。最終的結果。無論是個人立已的明德,或是外用立人的親民,都要達成“至善”的境界。

第三,如果我們照這樣的說法,怎樣才可以表達得更明白一點呢?那只有用“因明”(邏輯)的辦法,借用相似的比類做譬喻、做例子,或者可以比較明白一點。怎樣借譬呢?那只有向鄰居的佛家去商量,暫借用佛學來做說明了!

自覺覺他而覺行圓滿

佛,是古代印度梵文“佛陀”的簡譯。佛是什麼,在中文來說:佛者,覺也。覺個什麼?覺悟心性的自體。怎樣才能自能自覺心性自體成佛呢?那必須先要修行大乘菩薩道的功德,所謂:自利(等於儒家的自立)、利他(等於儒家的立人),達到福(功)德資糧圓滿,智慧資糧圓滿,才可以成佛。所以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叫作佛。如果用佛學來比方儒家學說,佛就是聖人的境界,菩薩就是賢人的境界。菩薩是梵文“菩提(覺悟)薩埵(有情)”的簡稱,中國初期的翻譯,也叫做“開士開車”“大士”。

我們借用了佛學這個比例來說明《大學》的“大學之道”。那麼,明明德是自覺,親民是覺他。止於至善便是覺行圓滿而得道成聖了!這樣一來,恰恰如道家的列子所說:“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是不是如此呢!大家再去想想看,再做研究吧!

瞭解了前面所講的理念之後,就可以明白這四句綱要的下文,所謂知、止、定、靜、安、慮、得七個層次的學問修養次序,完全是銜接上文四句的註腳。不然,讀了半天《大學》,好像在看教條式的條文,聯貫不起來。就如說。“知止而後有定”到最後一句的“慮而後能得”,它究竟得個什麼呢?

如果我們照前面所講的理念,那就可以明白“慮而後能得”,便是得到明德之目的了。不然,這個“明明德”,也不知道從怎樣明起?當然,既能達到明德的境地,那就真能達成“大學之道”這個道的境界。

這樣便可能瞭解從漢、魏以後,儒家、佛(釋)家、道家,把各個自家修行的成果,都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習慣用語,統統叫做“得道”。其實,得道這個名稱,也就是從《大學》“慮而後能得”這個理念而來的。由此演變,到了唐、宋以後,佛家的禪宗普及流行,大致標榜禪以“明心見性”而得道。道家也相隨而來,標榜以“修心煉性”而得道。儒家的理學們,當然不甘落後,也自標榜以“存心養性”而得道。你們看看,曾子這一句“慮而後能得”的內涵,是多麼雋永有味啊!

同時,禪宗把得道叫“開悟”,真正開悟了才是明白佛學的理念,也有叫做“明覺”的說法,這明覺或覺明,與明得和得道,都只在名詞的表達現象上,依稀恍惚,僅有輕雲薄霧,忽隱忽現的界別而已。解脫這些“名相”的束縛,就並不無多大差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