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2022年常用人生的哲理語錄集合30條

語錄名言 閱讀(2.47W)

人生就像馬拉松,獲勝的關鍵不在於瞬間的爆發,在於途中的堅持。很多時候,成功就是多堅持一分鐘,這一分鐘不放棄,下一分鐘就會有希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人生的哲理語錄30條,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年常用人生的哲理語錄集合30條

1、人們都想著天上掉餡餅,真俗。我的夢想是天上掉錢。

2、只要你在接受這種不幸時稍有違抗之意,那它就只能給你帶來恥辱。要是你把它看做是上帝恩寵的表示,看作是因為見你雙肩強壯,足以承受,才賜予你佩戴的一枚十字架,那麼它就不再是你痛苦的根由,而會成為你幸福的源泉。

3、成佛不成佛,端在做人。

4、要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樹立講文明、懂禮貌的意識,讓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符合文明禮貌的規定,讓自己遠離那些粗俗無禮的行為舉止。做到文明禮貌,就會更吸引別人。

5、倘若一個人想平庸,阻擋者很少;倘若一個人想出眾,阻擋者很多。

6、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擔任要職能夠出類拔萃,但是要他做學問,則未必能完成。相反,有些人做學問很好,有思想、有見地,但是讓他從事實際的工作,可能根本無法勝任。所以作為領導,知人善任是一門學問,對每一個人,你都要認識到他的優勢和劣勢所在。可能的情況下,把劣勢轉化成優勢,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一個人的潛能。

7、一個眼裡只有工作前景、只關心工作成績的負責人,是無法聚攏人心的,被下屬排擠在外是必然的事情。

8、如果黑暗和光明讓你去選擇,你最好選擇相信光明,因為光明會讓你看見希望,而黑暗裡永遠只有絕望。即便你從未看見過光明,你也要選擇相信,在信仰裡活著不會讓你的生活處處只是一潭死水。

9、當我們滿懷喜悅和惆悵的成長已經成為一種可以被講述的故事時,我們發現我們從未遵守過任何一個諾言,但我們真心真意愛過。

10、如果一個人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把最好的給你,那就足夠了。

11、一個人不是看她給了你多少,而是看她有多少給了你多少。也許她已經給了你他的全部,只是你不知足。

12、上帝死了!上帝已經死了!而正是我們謀殺了他!我們怎麼才能安慰自己,這凶手中的凶手?——尼采《快樂的科學》

13、同樣是燈光,如果放在谷底,只能照亮很小的地方,但放在燈塔上,卻能照亮一片海洋。

14、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時間也使人忘記愛情。

15、人生就像游泳,累了也不能停。

16、三天的天堂生活,讓我們拿到了自己生命的地圖,有了航向, 讓我們向美好的願景進發。

17、認準了的事情,不要優柔寡斷;選準了一個方向,就只管上路,有些人是必須忘記的,有些事是用來反省的,有些東西是不能不清理的。該放手時就放手,你才可以騰出手來,抓住原本屬於你的快樂和幸福!

18、別總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要多在別人的位置上看自己。古語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9、我們總是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出去之後,體驗到了更多的痛苦,想要回歸家鄉,卻再也無法回來,我們很累。但是,我們不斷勞動,得到的,將是美好的。

20、每個人的生活演繹著生活的起起落落,不管做什麼還有什麼目標,學會客觀的發現自己,並且誠懇的.面對,不要用那些執著反映生活,內心的執念不要太重,不只是不能創造什麼,反而能傷害生活,人生是在路上,不是在自我中糾結。

21、對於自己的付出,請不要那麼在意回報,別拿自己的付出綁架別人。沒有人要求你做什麼,不想做可以不做。

22、生命需要奮鬥,奮鬥與不奮鬥,造就的結果截然不同。人生學會隨緣,才能活得自在。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是一種灑脫,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23、青春活潑的心,決不作悲哀的留滯。

24、在人前人後都做到彬彬有禮,是極為困難的事,但這也是件美麗至極的事。如果每一個人的舉止都能做到彬彬有禮,或許根本就不需要公共規範的存在。

25、親眼目睹,然後用自己的手記下,多收集一些親身經歷筆記,因為那會比任何網站都來得可靠,成為你的資料庫。

26、唯一一次驚覺,唯一一次哭醒,竟是為了你那不多會兒便能活蹦亂跳的崴腳。從那時起,我開始意識到我的人生被你牽絆。

27、生命若滄海一慄,每個人都細若微塵,守住內心小小的世界,裝滿愛和美好,善於理解,善於原諒!

28、其實,人生很多東西無所謂最好的,只要你認為值得就是最好。成功與失敗,幸福與不幸,在各自心裡的定義都不會相同。關鍵在於如何把握你想要的東西,別與它失之交臂,別讓自己有太多的遺憾。

29、我們常常會被"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所限,自己"從車上下來",拋開思維的固有模式,我們可以獲得更多。

30、生活,就是一種永恆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堅定存在。――米蘭·昆德拉《被背叛的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