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騎行人生感悟

語錄名言 閱讀(4.43K)

人生感悟,顧名思義,就是在生活中產生的對人生的一些感觸和覺悟。個人感悟因不同生活經歷和個人修養品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騎行的人生感悟應該怎麼寫?

騎行人生感悟
  騎行人生感悟篇一:

騎自行車幾乎每個人都會,是小事一樁,但我卻從中悟出了許多“大道理”:

順風只知車飛快,逆風才知風撲面。若順風,你往往不覺得風的存在,只覺得省力或車的速度快,當然對風就不會多麼感激;若逆風,就是不太大的風,你也易覺得它的存在,若這風很大,還會怨恨甚至罵它。許多人對人,對境遇的態度也是如此。例如對人,許多人對別人的“好”不易感知不易記憶,當然也不很感激或不去感激了。而對人的不好,卻非常敏感且念念不忘,甚至懷恨在心,一有機會就會以牙還牙。由上可以啟示我們,風有順有逆,人有好有“壞”,這是很自然的事。誰真心地對自己好,就要感恩回報,這樣才能使好人更好,好人更多。對待別人的“壞”,要多寬容多理解,要多用感化的方法使“壞”變好,否則,冤冤相報何時了。其實,許多人對自己的不好,並不是真心的要與自己過不去,有的是過失,有的是有難言之隱,有的是“很無奈”……又如對待自己的境遇,許多人是“生在糖中不知甜”,不去利用順境時的大好時光,而碌碌無為,反而稍有不順就哭爹叫娘,怨天尤人,不做一點努力就輕易敗下陣來。由上可以啟示我們:有順境就有逆境,順時要充分利用順時的有利條件有所作為,逆時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努力拼搏奮鬥。

要想使勁蹬,必須閘先靈。騎車時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假如你的車閘不靈,你就不敢使勁蹬不敢騎快,否則很易出事故,輕者傷身,重者喪命。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示:要想發展快,必須制度嚴,即一個社會、一個集體、一個人要想發展得快,也必須“閘先靈”。例如,一個國家要想發展得快,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健全的且能嚴格執行的法律法規,否則不但不能發展,甚至出現動亂與倒退。同理,一個集體要想快速發展也必須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一個人要想盡快地發展自己、進步自己,必須給自己“約法三章”,並且定下近期的計劃、遠期的目標、每天的作息時間等來約束自己,否則就會縱情縱慾、懶懶散散、拖拖拉拉,到頭來什麼也幹不成,甚至可能違法亂紀,害自己也害他人和國家。

車在轉彎時要緩。這是因為:一,轉彎時人車較多,且都在改變方向,若不減速,就很易與人相撞。二,轉彎時若速度過大,則離心力過大易衝出路面翻車。這啟示我們,人在轉折時要緩。人在角色轉換時,總要有一個學習和適應的過程。對別人要給以這樣的過程,開始時幹得不好是很正常的,不要太苛求,要給以寬容和理解,多鼓勵;對自己也要給以這樣的過程,不要急於求成,不要因剛開始幹得不好就灰心洩氣、自暴自棄,要自我鼓勵,給自己加油。其實,企業的轉制,國家的轉型等都需要“緩”,否則就易“翻車”

閘不靈早制動。若你的車閘不靈,路上遇到情況需要減速時,一定要早些制動,否則就易出事,機動車更是如此。那麼它對我們有何啟示呢?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腦不靈早用功。就是說,若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不如人,就要在這方面早用功多用功,這樣才能不落後於人。何止是人,對於一個集體、一個國家不也是一樣的嗎?同時也使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笨鳥先飛”之意。

東張西望,易與人撞。騎車時要一心一意地向前看,看著路,不要東看烏鴉西看燕,“一路行軍一路歌”,否則不是易掉入坑裡,就是易與人家的車人相撞。這啟示我們:無論幹什麼事都要專心致志,一般的事不專心就會幹不好或乾得很一般,責任重大的事不專心就要負大的責任,危險的事不專心就會有生命危險。

左右不定,易於人碰。這是我們都有的不愉快的體會:遇到對面有了車人,特別是自行車,若你越躲就越易與人家碰撞在一起。“東張西望,易與人撞”是由於心不在焉所致,而“左右不定,易於人碰”是由於“心太在焉但不果斷”所致。這形象地告訴我們:猶豫不定害死人;當斷不斷必有後患。

車前不撞人,車後有人撞。車後有人撞的原因不單是因為別人速度快、閘不靈等,也常與自己突然減速及突然改變方向有關。這給我們的啟示是:一,你沒有害人之心之舉,不一定不被人害。所以要“防人之心不可無”。二,被人所害,

也可能因自己所致。所以不要一有事一發生矛盾就先埋怨別人,要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三,自己在做某個決斷時,要想到對他人的影響,要顧及他人的感受。

行則立,不行則倒。這不用解釋,但這可啟示我們:一個人要積極向上,努力進取,不斷超越自我,否則就會一事無成,讓人輕視,若在企事業單位工作,就會被炒魷魚;一個企業要時刻想著、進行著科研、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創新,及時進行產品的更新換代,否則,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無立足之地而破產倒閉;一個國家要及時地在政治、經濟、法制、科技、文化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使國家不斷地更加文明、進步、強大,否則就會落後捱打直至亡國!

  騎行人生感悟篇二:

作為一個忙忙碌碌的人,我們每天穿梭在塵世的紛繁凌亂中,早已失去了當初的純真,業已失去了當初的純真。義大利——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卻也提倡慢節奏的生活;法國——世界上第一個掌握了核技術的國家,而世界上最高等級的自行車賽卻在這個國家廣闊的公路上展開。

騎行,一項很享受的運動,不論是慢慢的散步亦或是飛速的前進,都各自有各自的韻味——試想,當我們騎上一輛自行車上,我們周遭真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鄉村,這時,慢慢的騎,慢慢的走,醉心於鄉間小路,醉心於金色的麥田,再也不願回到忙碌的都市,靜靜地享受只屬於自己的這一切,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同樣的,讓我們的思緒在飛到平整的公路中,熾熱的陽光直射著我們的眼睛,而,我們早已準備好,準備著全力的衝刺,終於,最後的五公里,沒有一件衣衫是潔淨的,話語間,終點已經到達,我們都走下了自己的車子,相視而笑,這,並不是怎樣精彩的比賽,只是我們朋友之間的一場友誼賽,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都拿出了自己的本領。過了一週的忙碌,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放下全部的包袱,就把這個當成一次發洩的手段,做好全部的準備,迎戰接下來的困難。

正為此,我一直都在進行著這項運動,每次出去騎行,總會看到一些事情,歡笑,悲傷,人世間的善與惡,都一一不差的反映到我的腦袋中,印在我的心上。這項運動,帶給我了很多的難忘的,不可磨滅的印記——在天津市三中心那裡看到了一個人因為闖紅燈,被一輛飛馳而過的騎車撞飛,血腥的場面,久久不能平靜。還曾看到過倒背口袋的人,也曾看到過年輕人們在一起談天說地的景象。當然,這也是一項相對來說比較危險的事情,不過說來,我們的生活中,豈有不危險的時候?

很多人都說,我們要學會品味生活,而,我們如何才能懂得生活,首先,應當放慢我們的節奏,把生活的'一切都拆分成一個一個的片段,細細閱讀,我們就會閱讀出生活的苦悶,閱讀出生活的味道,讓我們明白,生活還總是我們自己的。

  騎行人生感悟篇三:

回到北京已經一週了,我又開始了繁忙的工作:培訓、諮詢、寫作、各種會議;我又開始了一些固定的活動:每早的健身,晚上陪家人的時間。一天天地,我又進入了時間飛逝的軌道。

當我暢遊在游泳池的時候,當我擠上匆匆駛入的地鐵的時候,當我揹著包走在路燈下的時候,當我對著牆壁發呆的時候,那一片片碧綠如畫的草原、飛轉的自行車輪子、紅色的僧衣、好吃的糌粑和酸奶就會浮現在眼前,彷彿觸手可及,又恍若隔世。我想,對於我,環青海湖騎行不是一次旅遊,而是一場修煉,我的經歷永遠留在了那個美麗而遙遠的地方,我帶回來的,只有我在四天騎行中的感悟和回憶。

對於專業騎手或者騎行愛好者來說,用四天時間來環青海湖是沒有難度的,路上遇到很多騎了多次川藏、青藏線的人,其中還有六七十歲的老者和一路彪悍兩天環完全程的姑娘。我的重點也不在此,我只是從騎行路上看到了生涯。

  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有這樣的說法,人的一生要經歷兩件事:一次奮不顧身的愛情和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我都經歷了。和很多人一樣,在出發前,我也會有擔心:會不會有高原反應?線路是否成熟?裝備是否足夠?體力能否維持?騎不下來怎麼辦?是不是需要鍛鍊一段時間再去?據說109國道上會有不少大貨車,會不會有危險?路上自行車壞了怎麼辦?

可以說每個問題都有可能發生,應對不好,都有可能毀掉一次完美旅行,但是,如果陷入各種糾結,我們終會被糾結束縛而不能開始。想想看,我們有多少未曾實現的夢想,以及對別人的羨慕就知道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誰了。我們從小被教育的謹慎小心,未雨綢繆,凡事在沒有確定之前不敢嘗試。做好準備固然是做事情的態度,冒險也同樣是增加人生可能性的態度,有時候,我們所做的準備甚至成了我們不敢開始的藉口。在這樣一個充滿機遇的社會,更多的成功者是在別人不敢做的事情中不斷嘗試,敢於接受不確定以及不確定帶來的苦惱,乃至多次失敗的折磨,這才會有機遇的垂青,或許,這本身就是一種準備。

有人問我,說得輕鬆,結婚有家室,公司有任務,怎麼走的了?是的,我們生活的辛苦,承擔著各種責任,以至於忙的顧不上自己的愛好和夢想。可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給自己創造機會,給自己放一週時間的假期,我想並非是難以企及的事情,和家人做做溝通,工作做一些安排和調整,然後就開始吧。如果真的安排不出來,我想,這樣的生活也不值得擁有了。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夢想的快樂不在於實現的結果,而在於上路的過程。

  一個真實篤定的心態

初次遠距離騎行,路上遇到老驢友,就向他們請教騎車的祕訣。一個哥們告訴我,騎車的時候不能急,要保持好自己的速度。一路騎過來,會遇上很多同路的騎友,如果因為別人超過了自己就著急趕路,自己的節奏就會被打破,這樣往往會越騎越累,而保持自己的速度,持續不斷地消耗體力,反倒能在團隊中保持領先。

這一招在路途中屢試不爽,我雖然很少超過別人,但是一直保持勻速前進,於是,總會在騎行中看到那些超過我的人在路邊休息。有趣的是,有個老手告訴我,當一個人感覺到後面不遠處有人在緊隨其後的時候壓力最大,於是就會拼命蹬車企圖擺脫後面的人,碰上有耐力的主,騎不上二十公里就廢了。

我卻沒有這樣的感覺,我知道自己是新手,別人超過我很正常,我也不會和別人競賽。我把注意力放在路邊的風景上,放在車輪下延伸的公路上。人生漫漫如是,如果沒有內心的定見,陷入了你爭我奪的比賽上,我們就把自己交給了別人,同樣度過一個又一個日子,我們的價值就限於騎過的里程,增長的年齡了吧。

在路上,騎的是心情,人生中,活的就是心態。騎行,不是為了騎得更遠,如果比里程數不如坐飛機更有效率;人生,如果只是比歲數的話,白髮蒼蒼,耳背無牙,也不見得美麗,滄桑,並不在皺紋裡。當懷著內心的定見享受當下的時候,就開始了真正的歷程,風景,不僅是藍天白雲綠草小花,還有路邊互相招手加油的驢友,有自己或喜或悲的心情。

放下,而不控制,就擁有了自己。

  一種需要享受的孤獨

四天的騎行路上,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特別是到了西寧後,住在青年旅社,一下子玩戶外的都紮了堆,騎車的、徒步的、搭車的,去西藏的、遊青海的,少則幾天,多則在外邊已經晃悠了兩三個月。

我注意到,凡是資深驢友,都不會過多聊自己的行程,不會炫耀自己是如何的了得,因為他們知道,徒步,還是騎行,一天,還是一個月,這都是自己的選擇,和別人無關。路上遇到一個小夥子,徒步的,別人問到他是否搭車時,他撇了下嘴,這點路還好意思搭車,你以為是青藏線呢?一時間,他的徒步就變成了他需要捍衛的榮耀,我反倒覺得有些可笑。很多人希望通過戶外運動獲得內心的寧靜,但總又會把內心的喧囂放大到外界的寧靜中,這樣,即便走過千山萬水,終也沒有離開自己的小世界。

騎行中,一般都是有團隊的,少則兩三個,多則十多人。然而,更多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獨處,不停地蹬著車輪。有時晒著火辣辣的太陽,有時淋著冰冷的雨水,有時頂著強勁的大風,咬著牙,打著顫,拼了命地向前。這時候,孤獨感,油然而生。我卻喜歡這種孤獨,這個時候,我才和周圍的空氣、大地融為了一體,我向大自然臣服。登山,是因為山在那裡,而不是為了征服。騎行、徒步,是因為路上有孤獨,而不是為了炫耀。當然,所有的戶外運動也都並不神聖,都可以淪為一些人的榮譽工具。

路上,我遇到了環湖磕長頭的一家三口藏族朋友。因為對於宗教了解甚少,我並沒有過多攀談,只是打了個招呼,得知他們環湖一圈需要兩三個月。從他們堅定而快樂的眼神裡,我讀到了他們內心的簡單和充盈。磕長頭是一件艱辛的事,一位老驢友告訴我,現在這樣做的人很少了,風餐露宿幾個月,除了對神的敬仰,沒有抱怨,也沒有炫耀。這就是他們的選擇。

路,不長,一個頭一個頭磕過去就好了。路上,他們並不孤獨,他們和自己的靈魂在一起。

  一段學會放棄的路

在最後一段騎行路上的時候,我忽然想到很有趣的事。

我的騎行四天就像人生一樣:剛開始第一天,是各種磨合和學習,雖然騎行路程不斷,但是也很受折磨,就像青澀的少年;

第二天,上午有一段時間特別痛苦,又碰上了小雨騎行艱難,就像是初入社會,開始獨立;到了下午就開始突飛猛進,一路領騎三十公里,就像是事業進入佳境;

到了第三天,一直持續保持速度,波瀾不驚,彷彿人到壯年;誰知第三天下午六七級大風勁吹,推行困難,四小時才走了三十公里,就像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人生難關一樣,咬了牙,保持希望,就過去了;

最後一天,以為安排了最少的里程,但是因為前一天肌肉勞累過度,雖然風小了些,但仍然騎行緩慢,幾個上坡下來,身體出現不適,就像人近老年。

然而,最有感悟的也是最後一天,緩慢的騎行中,我有了很多關於人生的思考,包括這篇文字。就像是人到老年就要變的智慧一樣,之前所有的經歷都變成了財富。同時,我也意識到,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就像騎行的人,有十幾二十幾歲的,也有六七十歲的,體力不等;有騎了幾個月騎了很多次,有豐富騎行經驗的,也有頭一次上高原,頭一次長距離騎行的;有裝備精良的,也有簡陋粗鄙的;有獨行的,也有成群結隊的,資源不等。然而這就是人生,走多遠走多快,並不是我們此生的目的,否則,總有人在前頭。

我也忽然悟到:人不應該總是要強,承認限制,也是一種智慧。比如人到老年,學會放手一些執著,開始對命運有所屈從。於是,在騎行了一般路程後,我果斷停下來打車回到目的地,我要體驗一下末路的感覺。我尊敬那些堅持騎完全程的人,但是,何為“全程”呢?總在自己心裡吧。

當我從呼呼的大風中進入汽車裡的時候,當我可以平靜地欣賞車窗外風景的時候,當我回到了各種條件都很便利的都市的時候,當我又一次進入忙碌的生活軌道的時候,當我坐在臺燈下敲出文字的時候,我感覺是那麼溫暖和純淨。

感恩青海湖之旅,讓我的人生進入新的修煉;感謝我自己,勇敢地創造著自己的生命。